2014/11/19 15:47:15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1732
1986年,吴江县隶属苏州市,县治设松陵镇,全县共辖7个镇,17个乡,558个村和71个街道居委会。1987年起,吴江县逐步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2年5月1日,市、镇党政机关启用吴江市的新印章。5月4日,吴江市召开撤县设市成立大会。至1994年2月,吴江市全部实行镇管村体制。2000年起,逐步进行镇区域调整。2001年、2003年,调整行政村区域。2002年下半年,进行居委会区域调整,并撤销街道居委会,建立社区居委会。2005年,全市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平望、七都、横扇、桃源、芦墟、黎里10个镇,共下辖250个村和60个社区。其中22个村和2个社区由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代管。市政府设松陵镇。
第一章 建置 境域
第一节 建 置
1986年,吴江县隶属苏州市管辖。1992年2月17日,民政部发出民行批〔1992〕18号文件《关于江苏省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的批复》,“同意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吴江县的行政区域为吴江市的行政区域。”3月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出苏政发〔1992〕29号文件《关于设立吴江市的通知》,“鉴于县级市由省直辖涉及的方面较多,吴江市暂仍由苏州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计划单列”。5月4日,吴江举行撤县设市成立大会。
吴江的治所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建县至2005年,一直设在松陵镇。
第二节 境 域
至2005年,吴江境域无变化。四至范围:
东从漳水圩、华莺村的华字自然村、吴天贞荡,经过元荡、诸曹漾、雪落漾至元荡水产养殖场,与上海市青浦区交界。
东南从元荡水产养殖场经张清荡、伟明村的云甸岸自然村、许家漾、野猫荡、芦墟塘穿汾湖至南尤家港,沿西浒荡,过东、西菜花漾、元黄荡、杨官音荡至塔浪荡,过陆家荡、黎泾港至京杭大运河,与浙江省嘉善县交界。
南从大运河至浙江王江泾界,过北、南雁荡,穿南海荡过圣塘村至王家门,沿斜港、烂溪塘直至横泾港,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和桐乡市交界。
西南从横泾港、阳和桥港、长三港、沈庄漾,跨頔塘至贯桥村的三家自然村,经金鱼漾、鼓楼港,沿横古塘至东庙村的南港上自然村,沿新桥港、长塘漾、焦田村直至太湖口,与浙江省桐乡市和湖州市南浔区交界。
西从太湖口,经太湖各港口至太浦河口,沿东太湖分界线直至鲇鱼口,与苏州市吴中区交界。
北从鲇鱼口至蒲渠上村、四古具村,跨大运河向南至江头上村,沿吴淞江至莲花堂村,折南从九里湖、高田上村,沿小龙港至黄泥兜与苏州市吴中区交界。
东北从澄湖、肖甸湖,经白蚬湖至漳水圩,与昆山市交界。
2005年,全市东西宽52.67公里,南北长52.07公里,总面积1176.68平方公里(不含东太湖水域面积约84.2平方公里)。此外,在浙江省湖州市陆家漾有两块飞地(指隶属于吴江管辖但不与吴江相毗连的土地)。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镇 乡
1986年1月,吴江共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7个镇和八坼、菀坪、屯村、莘塔、北厍、金家坝、梅堰、盛泽、坛丘、南麻、八都、横扇、七都、庙港、铜罗、青云、桃源17个乡。1987年1月16日,北厍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88年8月11日,八坼、铜罗、梅堰、桃源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2月22日,盛泽乡与盛泽镇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1992年9月26日,横扇、南麻、屯村、庙港、七都、八都6个乡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4年2月3日,坛丘、莘塔、金家坝、青云、菀坪撤乡设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全市共辖23个镇。
2000年7月12日,镇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八坼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松陵镇;撤销坛丘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盛泽镇。区划调整后,吴江市所辖镇由原来的23个调整为21个,即松陵镇、同里镇、屯村镇、黎里镇、平望镇、梅堰镇、七都镇、芦墟镇、莘塔镇、北厍镇、八都镇、震泽镇、铜罗镇、盛泽镇、南麻镇、桃源镇、青云镇、横扇镇、菀坪镇、庙港镇、金家坝镇。2001年10月11日,吴江市所辖镇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将同里镇与屯村镇合并,原屯村镇辖区并入同里镇;将芦墟镇与莘塔镇合并,原莘塔镇辖区并入芦墟镇;将桃源镇与青云镇合并,原青云镇辖区并入桃源镇。区划调整后,吴江市所辖镇由原来的21个调整为18个,即松陵镇、同里镇、黎里镇、平望镇、梅堰镇、七都镇、芦墟镇、北厍镇、八都镇、震泽镇、铜罗镇、盛泽镇、南麻镇、桃源镇、横扇镇、菀坪镇、庙港镇、金家坝镇。2003年12月18日,吴江市所辖镇又作如下行政区划调整:将盛泽、南麻两镇合并成立新盛泽镇,镇人民政府驻盛泽;将横扇、菀坪两镇合并成立新横扇镇,镇人民政府驻横扇;将七都、庙港两镇合并成立新七都镇,镇人民政府驻七都;将震泽、八都两镇合并成立新震泽镇,镇人民政府驻震泽;将桃源、铜罗两镇合并成立新桃源镇,镇人民政府驻桃源;将芦墟、金家坝两镇合并成立新芦墟镇,镇人民政府驻芦墟;将黎里、北厍两镇合并成立新黎里镇,镇人民政府驻黎里;将平望、梅堰两镇合并成立新平望镇,镇人民政府驻平望。行政区划调整后,吴江市所辖镇由原来的18个调整为10个,即松陵镇、同里镇、盛泽镇、横扇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芦墟镇、黎里镇、平望镇。至2005年末,吴江市行政镇区划未再调整。
第二节 村 社区
1986年1月,吴江县7个镇和17个乡共辖558个村民委员会和7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表1-2-1 1986年1月吴江各镇街道居委会村委会情况表
镇乡
名称
|
街道居民委员会名称
|
村民委员会名称
|
松陵镇
|
北门、中山、环卫、下塘、桃园、人民、县府、庆丰、航前、新盛、辉德湾
|
清树湾、杨湾、姚家庄、花港、柳胥、吴新、石里、梅里、吴模、顾家荡、联墐、马韩、淞南、三里桥、庞北、庞南、庞东、庞山、江新、高新、庞杨、白龙桥、长安、芦荡、三联、南厍、联湖、松陵捕捞、湖滨捕捞、红光渔业、蔬菜
|
盛泽镇
|
带福、保盛、斜桥、王家庄、东庙、西庙、荡口、西新、北新、工厂、荷园、花园、人民、乌桥、里安、山塘
|
蔬菜
|
同里镇
|
竹行、鱼行、上元、三元、新填、东溪、富观
|
群益、九里、厍浜、坝桥、张塔、仪塔、俞厍、田浪、浩浪、文安、后浜、燕浜、潦浜、照浜、栅桥、小桥、彩字、北圩、叶泽、孙浜、双庙、湖南、叶明、叶新、叶建、渔业、蔬菜
|
震泽镇
|
藕河、宝塔、砥定、太平、凤凰、梅场、南横
|
勤幸、朱家浜、南浦浜、新乐、梅家浜、金星、勤俭、三扇、周家扇、谢家、众安桥、徐家浜、齐心、永乐、徐家埭、双阳、庙浜、范家坝、新幸、蠡泽、塔水桥、新联、水木桥、梅桥、桥头、外倚、大船港、夏水兜、渔业、蔬菜
|
黎里镇
|
西新、梨花、南新、建新、浒泾、中心、平楼、九南、东亭
|
东阳、西阳、黎泾、下丝、甘南、建民、黎东、荣锋、奇士、史北、南星、欲字、华字、南莺、大联、群联、新方、四联、斜网、何扇、富阳、汤角、青石、黎锋、益丰、乌桥、渔业、蔬菜
|
平望镇
|
南河西、北河西、南大、西塘、北大、新建、河东
|
长浜、平东、藏龙、雪湖、小西、金联、新丰、前村、联南、联东、联北、胜墩、联农、上横、庄田、柳湾、溪港、公联、厍湾、双庙头、南杨、顾扇、庙扇、增厍、莺湖、复兴、北万、同心、端市、小於、平西、蔬菜、渔业
|
芦墟镇
|
东南、东北、西中、西南、西北
|
新南、尖田、秋甸、三村、城司、爱好、低高、伟明、云东、姚池、芦东、芦北、中星、甘溪、草里、新友、西湾、高树、东玲、秀士、荣字、渔业
|
八坼乡
|
南浩、中心、航东、西塘
|
练聚、直港、联庄、农创、虹桥、谊新、友谊、南刘、三明、益郎、凌益、南荡、龙津、金牛、西联、友联、坡字、镇南、南营、新营、羔隍、石铁、黑龙、石漾、藏港、联民、中南、联盟、汤华、渔业
|
菀坪乡
|
|
南湖、西湖、银吉、王焰、新湖、东青、诚心、东湖、菀北、安湖、菀东、菀南、平沙、新厍、联坪、农场、渔业
|
屯村乡
|
|
旺塔、韩墅、裴厍、梅湾、斜港、严舍、沐庄、小湘、双溇、夏具浜、斜港、方港、三友、邱舍、旺东港、三合、横港、张家港、肖甸湖、渔业
|
莘塔乡
|
|
莘南、莘新、南灶、荡西、西岑、莘西、新谊、南传、南浜、港字、龙泾、张枝、江泽、三家村、吴湾、友好、荡东、华树、新庄、枫西、渔业
|
北厍乡
|
|
元鹤、玩字、朱家湾、东方、东村、梅东、梅墩、东浜、港上、黎星、汾湖、梓树下、大港上、浮楼、叶周、大义、沈家港、金塘、西浜、永家、吕家栅、新珠、北珠、大长港、川心港、唐小、南参、渔业
|
金家坝乡
|
|
直下港、双喜、幸二、金家庄、北印、蚬南、肖庄、同字、群众、南厅、西轸、长巨、沈庄、杨文头、埭上、羊笔港、金家坝、方家浜、油车港、双石、九曲港、杨家、石前、梅田、小里港、杭头、渔业
|
梅堰乡
|
|
庙头、联合、玉堂、龙南、上练、金楼、双浜、龙北、耀字、梅塘、梅南、三官桥、秋泽、光明、麻漾、城角、大敕、平安、南桥、新农、渔业
|
盛泽乡
|
|
虹洲、茅塔、李家浜、庄浜、圣塘、慰塘、前庄、杨扇、兴桥、东港、旸桥港、史家浜、吉桥、北王、大东、前跃、庄塔、双林、大成、北角、红安、大新、上升、鼎方桥、黄家溪、永和、盛虹、胜天、荷花、南霄、溪东、渔业
|
坛丘乡
|
|
亭心、坛丘、新安、人福、溪南、大熟、小熟、利农、桥门、东屯、南塘、西扇、龙桥、南心、郎中、新东、坝里、沈泥、星塔、大谢、小谢、西白漾、渔业
|
南麻乡
|
|
桥南、戴家、汤家、西庄、东庄、下庄、太平、桥北、平桥、永安、北麻、龙泉、沈家、中旺、七庄、渔业
|
八都乡
|
|
贯桥、桃花庄、青池头、南联、曹村、建丰、双板、永联、勤联、龙降桥、南港、庄家、李家、花木、勤星、长家湾、陶安渠、前港、枫林、港口、联星、北长、渔业
|
横扇乡
|
南大、北大
|
星字湾、倪家扇、庙前、七家村、石塘、亭子港、叶家港、轮牛、姚家港、圣堂港、厍港、韩家湾、大家港、徐河湾、打弓湾、旗杆下、北横、北前、施家、沧洲、渔业
|
七都乡
|
|
勇联、双石港、蒋家港、叶港、吴溇、染店浜、李家港、薛埠、勤丰、建勤、焦田、永民、丁家湾、方家桥、长村、横塘、双荡兜、钮家兜、长渠港、前浜兜、文义兜、行军、桥下、沈家湾、菱塘湾、邱田、渔业、捕捞
|
庙港乡
|
|
勇星、金明、更楼港、曙光、轮穗、合群、庙港、七一、富强、五联、罗港、富联、月字圩、太平桥、开弦弓、民字浜、欢喜桥、张家浜、行义港、西草田、渔业
|
铜罗乡
|
胜利、民主、人民
|
兴务、后村、南田、集贤、胡店、旺家、西亭、永宁、高路、富乡、后练、罗北、迎春、严东、开阳、渔业
|
青云乡
|
|
大德、文头、墐下浜、后练桥、震丰、天亮、百花、钟家兜、青莲、陶墩、金光、梵香、漾西、八字荡、杓头兜、巴家兜、水家港、新成、雷墩荡、蔡家浜、渔业
|
桃源乡
|
|
民益、三民、广福、勤益、利群、东桥、平桥浜、信港、宅里桥、新桥、前窑、对风、新亭、九里桥、永康、李家坝、杏花、南和、雄壮、渔业
|
1986年5月21日,盛泽镇增设新生、新联、新华、新民、印染和桥北新村居委会。1987年6月17日,芦墟镇增设东栅街居委会。7月24日,黎里镇增设人民路居委会;松陵镇增设西新路、西元圩新村、通北路、菜园新村居委会;同里镇增设南新街居委会。9月16日,北厍镇增设下塘街、中心街居委会。10月14日,震泽镇增设公园路、小稻场路、镇南路居委会。1988年11月30日,八坼镇增设北新街居委会。1989年3月15日,八坼镇渔种场改设为渔种场村。6月27日,松陵镇增设鲈乡新村一区、鲈乡新村二区、鲈乡新村三区居委会。7月5日,北厍镇增设镇北新村居委会。8月30日,盛泽镇增设桥北新村二区、桥北新村三区居委会,原桥北新村居委会改为桥北新村一区居委会。11月3日,平望镇增设西新、南新街居委会,铜罗镇增设振兴、朝阳街居委会,桃源镇建立齐心、建设街居委会。11月19日,梅堰镇建立梅新、下塘街居委会。同年,撤销铜罗镇农科站,建后兴村。
1990年9月11日,平望镇增设平东街居委会;松陵镇增设红旗、流虹、水关桥居委会。1991年1月18日,同里镇撤销孙浜、坝桥村,分别并入双庙和张塔村。3月1日,芦墟镇增设北新、分湖、登云、西栅街居委会。9月10日,松陵镇增设鲈乡四区、油车路居委会。1992年3月2日,平望镇增设东溪河、横港街居委会。3月16日,黎里镇增设罗汉新村居委会。4月28日,松陵镇增设鲈乡五区、西门街居委会。6月6日,震泽镇增设石墐新村、虹桥居委会。7月8日,黎里镇荣锋、蔬菜村分别更名为雄锋、傅家浜村;青云乡后练桥村更名为民丰村。10月8日,北厍镇增设厍南、东环路、西环路居委会。11月25日,平望镇增设通运里、南斯港居委会;八坼镇增设大桥东路、通联路居委会。1993年1月14日,八都镇设贯前、贯东及贯西路居委会;屯村镇设屯溪、东关路居委会。5月10日,南麻镇设善庆、引庆居委会;七都镇设新区、北港滩、妆南居委会;庙港设庙西、庙新路街道居委会。6月19日,盛泽镇增设桃苑新村、辽吴新村居委会;横扇镇撤销原北大、南大街居委会,设横东、横西、横南及大桥路居委会。7月27日,平望镇增设平西居委会。8月27日,梅堰镇新增镇北街居委会。
1994年3月21日,黎里镇增设兴黎路居委会。5月23日,莘塔镇设老街、街南、街北居委会。10月11日,菀坪镇设创业路、开发路居委会。10月31日,桃源镇撤销渔业村建制,将渔业村的原辖区并入新桥村。1995年1月21日,盛泽镇增设镇东新村一区、镇东新村二区、镇东新村四区居委会。4月6日,松陵镇增设木浪、西塘、三天门、双板桥、梅里、振泰、鲈乡园、虹桥、鲈乡六区、鲈乡七区、石里、垂虹、江新居委会。6月23日,青云镇设立御龙、万山、致富、百花街居委会。
1996年1月31日,坛丘镇设立桥东、桥西、银匠湾街居委会。3月27日,金家坝镇设立金鑫东路、金鑫西路居委会。4月25日,震泽镇增设石墐二村居委会。7月3日,盛泽镇增设如意新村一区、如意新村二区居委会。9月21日,盛泽镇撤销新生新村居委会,增设鹰翔新村、新生一区、新生二区、新生三区、新生四区居委会。1997年7月11日,南麻镇增设龙泉嘴、向阳居委会。10月9日,芦墟镇增设北芦居委会;震泽镇增设优墐新村、頔塘新村居委会。1998年3月20日,铜罗镇增设天马、铜兴居委会。6月1日,盛泽镇增设目澜一区、目澜二区居委会。1999年2月8日,同里镇增设东新街居委会。6月29日,松陵镇增设鲈乡三村一区、鲈乡三村二区、滨湖、大港街居委会,撤销鲈乡七区居委会。
2000年3月9日,梅堰镇增设上塘、梅龙居委会。2001年6月27日,松陵镇增设水乡花园居委会,原西塘居委会更名为西塘河居委会。8月,吴江市进行行政村区域调整,全市行政村由555个(不含桃源农科站)调整为397个。
表1-2-2 2001年吴江各镇行政村调整情况表
镇 名
|
调整月日
|
调整前村名
|
调整后村名
|
新村委会驻地
|
菀坪镇
|
8.5
|
联坪、平沙、新厍
|
新坪
|
原新厍村
|
菀东、菀南
|
菀南
|
原菀东村
|
菀北、东湖
|
同芯
|
异地新建
|
东青、新湖
|
新湖
|
原新湖村
|
银吉、王焰
|
王焰
|
原王焰村
|
南湖、西湖
|
戗港
|
原南湖村
|
屯村镇
|
8.5
|
斜港、夏具浜
|
大南港
|
原斜港村
|
双溇、小湘
|
湘溇
|
原双溇村
|
严舍、沐庄
|
合心
|
原沐庄村
|
张家港村、肖甸湖村
|
肖甸湖村
|
原肖甸湖村
|
三合、旺东港
|
白蚬湖
|
原旺东港村
|
平望镇
|
8.5
|
长浜、小西
|
小西
|
原小西村
|
平东、藏龙
|
群星
|
原联南村
|
联东、联北、联南
|
联丰
|
原联南村
|
前村、新丰
|
前丰
|
原前村村
|
厍湾、增厍
|
增厍
|
原增厍村
|
双庙头、胜墩
|
胜墩
|
原胜墩村
|
八都镇
|
8.5
|
南联、青池头
|
南北联
|
原南联村
|
勤联、龙降桥
|
龙联
|
原龙降桥村
|
庄家、李家、花木
|
李花庄
|
原庄家村
|
枫林、港口
|
林港
|
原港口村
|
青云镇
|
8.5
|
文头、民丰
|
文民
|
原文头村
|
天亮、震丰
|
天亮浜
|
原正丰村
|
百花、钟家兜
|
青云
|
原钟家斗村
|
漾西、梵香
|
梵香
|
原梵香村
|
杓头兜、八字荡
|
新和
|
原杓头村
|
新成、雷墩荡
|
新蕾
|
原新成村
|
松陵镇
|
8.6
|
杨湾、清树湾
|
清树湾
|
原清树湾村
|
顾家荡、联墐、马韩
|
联团
|
原马韩村
|
湖滨捕捞、松陵捕捞
|
松陵捕捞
|
原松陵捕捞村
|
联庄、农创
|
农创
|
原农创村
|
三明、鱼种场、南刘
|
南刘
|
原南刘村
|
谊新、友谊
|
友谊
|
原谊新村
|
益郎、凌益
|
凌益
|
原凌益村
|
南荡、龙津
|
龙津
|
原龙津村
|
金牛、西联
|
西联
|
原西联村
|
坡字、友联
|
友联
|
原友联村
|
镇南、南营、新营
|
新营
|
原新营村
|
藏港、联民
|
联民
|
原联民村
|
石漾、黑龙
|
黑龙
|
原黑龙村
|
同里镇
|
8.6
|
燕浜、潦浜
|
同兴
|
原燕浜村
|
照浜、叶新
|
方尖港
|
原照浜村
|
田浪、俞厍
|
田厍
|
原田浪村
|
彩字、叶明
|
叶明
|
原彩字村
|
北圩、叶建
|
叶建
|
原叶建村
|
浩浪、文安
|
文安
|
原文安村
|
小桥、栅桥
|
栅桥
|
原栅桥村
|
九里、群益
|
群益
|
原九里村
|
湖南、双庙
|
双庙
|
原双庙村
|
后浜、张塔
|
张塔
|
原张塔村
|
北厍镇
|
8.6
|
东浜、港上
|
大胜
|
原东浜村
|
西浜、永家
|
永家
|
原永家村
|
唐小、川心港
|
川心港
|
原川心港村
|
玩字、元鹤
|
元鹤
|
原玩字村
|
金唐、沈家港
|
沈家港
|
原沈家港村
|
金家坝镇
|
8.6
|
直下港、金家庄
|
和平
|
原直下港村
|
幸二、北印
|
雪巷
|
原北印村
|
肖庄、蚬南
|
蚬南
|
原蚬南村
|
同字、群众
|
群众
|
原群众村
|
长巨、沈庄
|
长胜
|
原沈庄村
|
金家坝、方家浜
|
红旗
|
原方家浜村
|
九曲港、杨家
|
南星
|
原九曲港村
|
油车港、双石
|
金友
|
原油车港村
|
石前、梅田
|
梅石
|
原石前村
|
横扇镇
|
8.6
|
庙前、石塘
|
前塘
|
原庙前村
|
旗杆下、施家
|
旗施
|
原旗杆下村
|
韩家湾、大家港
|
大家港
|
原大家港村
|
徐河湾、打弓湾
|
双湾
|
原徐河湾村
|
圣堂港、轮牛
|
圣牛
|
原圣堂港村
|
七都镇
|
8.6
|
勇联、双石港
|
东风
|
原勇联小学
|
叶港、染店浜
|
光明
|
原叶港村
|
吴溇、薛埠
|
环湖
|
原吴溇村
|
勤丰、建勤
|
隐读
|
原勤丰村
|
焦田、丁家湾
|
丰田
|
原丁家湾小学
|
永民、长村、横塘
|
东庙桥
|
原联合小学
|
方家桥、长渠港
|
长桥
|
原长渠港村
|
双荡兜、钮家兜、前浜兜
|
吴越
|
原前浜兜村
|
文义兜、桥下
|
群幸
|
暂定原桥下村
|
菱荡湾、邱田
|
菱田
|
原菱荡小学
|
震泽镇
|
8.6
|
梅家浜、新乐
|
新乐
|
原新乐村
|
庙浜、双阳
|
双阳
|
原双阳村
|
勤俭、勤幸
|
勤幸
|
原勤幸村
|
梅桥、水木桥
|
兴华
|
原梅桥村
|
周家扇、金星
|
金星
|
原金星村
|
塔水桥、南浦浜、蠡泽
|
蠡泽
|
原南浦浜村
|
桃源镇
|
8.6
|
勤益、利群
|
利群
|
原利群村
|
桃源农科站、平桥浜、东桥
|
东桥
|
原东桥村
|
新桥、宅里桥
|
宅里桥
|
原宅里桥村
|
对风、新亭
|
新亭
|
原新亭村
|
永康、九里桥
|
九里桥
|
原九里桥村
|
莘塔镇
|
8.7
|
西岑、荡西
|
元荡
|
原荡西村村部
|
南传、莘南
|
莘南
|
原莘南村村部
|
港字、南浜
|
港南
|
原南浜村
|
友好、三家
|
三好
|
原友好村
|
荡东、枫西
|
东枫
|
原枫西村
|
芦墟镇
|
8.7
|
尖田、秋甸
|
秋田
|
原尖田村
|
云东、伟明
|
伟明
|
原伟明村
|
姚池、芦东
|
芦东
|
原芦东村
|
芦北、甘溪
|
甘溪
|
原甘溪村
|
西湾、高树
|
高树
|
原高树村
|
草里、新友
|
新友
|
原新友村
|
东玲、秀士、荣字
|
汾湖湾
|
原秀士村
|
黎里镇
|
8.7
|
西阳、东阳、黎泾
|
黎阳
|
原东阳村
|
下丝、黎东、傅家浜
|
黎丝
|
原黎东村
|
建民、甘南
|
建南
|
原甘南村
|
南星、欲字
|
明星
|
原欲字村
|
华字、南莺
|
华莺
|
原华字村
|
新方、四联
|
方联
|
原新方村
|
富阳、何扇
|
阳扇
|
原富阳村
|
梅堰镇
|
8.7
|
龙北、耀字
|
龙耀
|
原龙北村
|
三官桥、梅南
|
双桥
|
原三官桥村
|
南桥、新农
|
新南
|
原南桥村
|
城角、大敕
|
前星
|
原城角村
|
光明、平安
|
平安
|
原光明村
|
麻漾、秋泽
|
秋泽
|
原麻漾村
|
盛泽镇
|
8.7
|
李家浜、庄浜、圣塘
|
圣塘
|
原圣塘村
|
吉桥、兴桥
|
兴桥
|
原兴桥村
|
旸桥港、史家浜
|
群铁
|
原杨桥港村
|
北王、前跃
|
前跃
|
原前跃村
|
双林、大成
|
幸福
|
原大成村
|
大新、黄家溪
|
黄家溪
|
原黄家溪村
|
鼎方桥、北角
|
北角
|
原北角村
|
溪东、南霄
|
南霄
|
原南霄村
|
新安、人福
|
人福
|
原新安村
|
南心、龙桥
|
龙桥
|
原南心村
|
大熟、小熟
|
双熟
|
原大熟村
|
利农、东屯、桥门
|
北旺
|
原乔门村
|
西扇、南塘
|
南塘
|
原南塘村
|
沈泥、坝里
|
坝里
|
原沈泥村
|
小谢、星塔
|
星塔
|
原小谢村
|
南麻镇
|
8.7
|
永安、平桥
|
永平
|
原平桥村
|
戴家、汤家
|
新民
|
原戴家村
|
龙泉、北麻
|
龙北
|
原龙泉村
|
铜罗镇
|
8.7
|
后村、兴务
|
仙南
|
原仙南小学
|
集贤、胡店
|
贤胡
|
原贤胡小学
|
后兴、罗北
|
罗北
|
原罗北村
|
庙港镇
|
8.8
|
勇星、金明
|
陆港
|
原金明村
|
更楼港、曙光
|
爃烂
|
异地新建
|
月字圩、太平桥
|
开明
|
异地新建
|
五联、富强
|
联强村
|
原五联村
|
富联、罗港
|
节制闸
|
原富联村
|
西草田、开弦弓村
|
开弦弓
|
原开弦弓村
|
民字浜、欢喜桥
|
丰民
|
原欢喜桥村
|
张家浜、行义港
|
光荣
|
原张家浜村
|
2001年11月16日,原莘塔镇渔业村更名为北渔村,原芦墟镇渔业村更名为南渔村。2002年1月7日,同里镇渔业村更名为富渔村,原屯村镇渔业村更名为屯渔村。5月8日,芦墟镇增设荡南居民委员会。7月,吴江市进行居委会区域调整,全市共撤销202个街道居委会,新成立49个社区居委会。
表1-2-3 2002年吴江各镇居委会调整及新建社区居委会情况表
镇名
|
调整
月日
|
撤销街道居委会名称
|
新建社区
居委会
名称
|
社区居委会
驻地
|
松陵
|
7.24
|
鲈乡园、水乡花园、梅里、振泰
|
水乡
|
莱福公寓
|
大港街、西塘河、木浪、通北街、水关桥
|
西塘
|
小园弄
|
北门街、中山街、桃园新村、人民街、红旗街、西元圩、江新
|
北门
|
小园弄
|
鲈乡三村一区、鲈乡三村二区、滨湖、油车路
|
鲈乡三村
|
鲈乡三村
|
鲈乡五区、鲈乡六区、鲈乡新村三区、石里、双板桥、西门街
|
鲈乡二村
|
鲈乡二村
|
西新街、庆丰街、辉德湾、县府街、垂虹、三天门、新盛街、虹桥、东门街
|
东门
|
东门街
|
鲈乡新村一区、鲈乡新村二区、鲈乡四区、菜园街、环卫路、下塘街、流虹桥
|
城中
|
鲈乡四区
|
西塘街、大桥东路、通联路、北新街、中心街、航东街、南浩街
|
八坼
|
八坼社区
|
盛泽
|
9.11
|
花园街、荷花街、沈新街、桃苑新村
|
花园
|
北分金弄
|
里安街、乌新街、山塘街、目澜一区、目澜二区
|
里安
|
乌新桥东堍
|
保盛街、王家庄街、斜桥街、带富街
|
太平
|
水撤弄
|
工厂街、西舜街、北新街
|
工厂
|
毛家弄
|
东庙街、西庙街、荡口街
|
荡口
|
马家弄
|
桥北一区、桥北二区、桥北三区、如意一区、如意二区、鹰翔新村、镇东新村一区、镇东新村二区、镇东新村四区
|
桥北
|
舜新北路
|
新生一区、新生二区、新生三区、新生四区、新联新村
|
新生
|
新生新村
|
印染新村
|
印染
|
印染新村
|
新民新村、新华新村、辽吴新村
|
新民
|
新民新村
|
坛丘桥东街、桥西街、银匠湾街
|
坛丘
|
原副业公司
|
八都
|
9.11
|
贯东街、贯前街、贯西街
|
贯桥
|
八都镇
|
横扇
|
9.11
|
横东街、横西街、横南街、大桥路
|
横扇
|
横扇镇
|
平望
|
9.2
|
东溪河、北河西街、南河西街、北大街
|
河西
|
螽斯港
|
河东街、通运里、平东街、南大街
|
南大
|
南大街
|
西塘街、西新村、横港
|
西塘
|
西塘街
|
南新街、南斯港
|
南新
|
通运路
|
新建街、平西新村
|
新建
|
新建三弄
|
桃源
|
9.2
|
建设街、齐心街
|
南区
|
齐心街
|
御龙街、万山街、致富街、百花街
|
北区
|
思远路
|
梅堰
|
9.21
|
上塘街、下圩街、梅新街、梅龙街、镇北街
|
梅堰
|
梅堰镇
|
铜罗
|
9.21
|
朝阳街、胜利街、民主街、人民街、振兴街、铜兴街、天马街
|
铜罗
|
铜罗镇
|
同里
|
9.25
|
上元街、富观桥、鱼行街
|
鱼行
|
鱼行街
|
竹行街、东溪街、新填街
|
东溪
|
东溪街
|
三元街、南新街、东新街
|
东新
|
北图桥堍
|
屯溪、东关路
|
屯溪
|
屯村大楼
|
黎里
|
9.25
|
东亭街、平楼街、九南街、兴黎路
|
兴黎
|
东圣堂
|
中心街、浒泾街、建新街、人民路
|
黎新
|
中心街
|
黎花街、南新街、西新街、罗汉新村
|
振黎
|
街道办事处
|
南麻
|
9.25
|
善庆、引庆、向阳、龙泉嘴
|
南麻
|
引庆路
|
震泽
|
9.25
|
石墐新村、石墐二村、梅场街、凤凰街
|
石墐
|
石墐新村
|
镇南街、优墐新村、頔塘新村、南横街、小稻场
|
镇南
|
镇南新村
|
砥定街、藕河街、宝塔街、大平街、虹桥、公园路
|
砥定
|
街道办事处
|
北厍
|
10.6
|
镇北新村、下塘街、中心街、厍南路、东环路、西环路
|
北厍
|
街道办事处
|
芦墟
|
10.14
|
西南街、西中街、西栅街、汾湖街、西北街
|
镇西
|
北袁家浜23号
|
东南街、登云街、东栅街、东北街、北新街
|
镇东
|
东北街
|
老街、街南、街北
|
莘塔
|
莘塔成教
|
北芦、荡南街
|
新区
|
原芦北村部
|
七都
|
10.18
|
新区、北港滩、妆南
|
七都
|
望湖中路
|
菀坪
|
10.18
|
创业路、开发路
|
菀坪
|
菀缝街
|
庙港
|
10.30
|
庙西街、庙新路
|
庙港
|
万顷东路
|
金家坝
|
12.24
|
金鑫东路、金鑫西路
|
金家坝
|
金政路
|
2002年9月16日,七都镇李家港村更名为双塔桥村。12月,松陵镇的花港、柳胥、吴新、三里桥、淞南、庞北、姚家庄、庞山、庞南、庞东、庞杨、白龙桥、凌益、西联、龙津、渔业(松陵捕捞)等16个行政村及同里镇的厍浜、仪塔、栅桥、同兴、叶明、方尖港、叶泽7个行政村及庞山湖农场划归吴江经济开发区代管。2003年7月,各镇部分行政村进行区域调整。
表1-2-4 2003年吴江各镇行政村调整情况表
镇名
|
调整
月日
|
调整前村名
|
调整后村
(社区)名
|
新村委会
(社区居委会)
驻地
|
松陵
|
7.3
|
三联、长安
|
长安
|
原长安村村部
|
联湖、南厍
|
南厍
|
原南厍村村部
|
虹桥、直港
|
直港
|
原直港村村部
|
羔隍、石铁
|
石铁
|
原羔隍村村部
|
中南、联民
|
联民
|
原联民村村部
|
联盟、汤华
|
汤华
|
原汤华村村部
|
城郊
|
西元圩社区
|
原城郊丝织厂
|
石里
|
石里社区
|
原石里村村部
|
七都
|
7.3
|
蒋家港、光明
|
望湖
|
原光明村村部
|
行军、双塔桥
|
双塔桥
|
原双塔桥村村部
|
捕捞、环湖
|
环湖
|
原环湖村村部
|
渔业、沈家湾
|
沈家湾
|
原沈家湾村村部
|
黎里
|
7.9
|
黎丝、黎锋、渔业
|
黎花
|
原黎丝村村部
|
明星、雄锋
|
雄锋
|
原雄锋村村部
|
奇士、史北
|
史北
|
原史北村村部
|
斜网、华莺
|
华莺
|
原华莺村村部
|
群联、大联
|
大联
|
异地新建
|
阳扇、汤角
|
汤角
|
原汤角村村部
|
益丰、青石
|
青石
|
原益丰村村部
|
北厍
|
7.9
|
朱家湾、东村、东方
|
东方
|
原东方村村部
|
梅东、梅墩
|
梅墩
|
原梅墩村村部
|
梓树下、叶周、黎星
|
黎星
|
原黎星村村部
|
大港上、汾湖
|
汾湖
|
原汾湖村村部
|
大义、沈家港
|
沈家港
|
原沈家港村村部
|
永家、吕家栅、新珠
|
永新
|
原吕家栅村村部
|
北珠、大长港
|
大长港
|
原大长港村村部
|
南参、川心港
|
川心港
|
原川心港村村部
|
渔业
|
并入北厍社区
|
|
桃源
|
7.9
|
三民、民益
|
民益
|
原民益村村部
|
雄壮、杏花
|
杏花
|
原雄壮村村部
|
东桥、信港
|
戴家浜
|
原东桥村村部
|
南和、李家坝
|
桃花源
|
原南和村村部
|
蔡家浜、大德
|
大德
|
原大德村村部
|
金光、陶墩
|
陶墩
|
原金光村村部
|
巴家兜、水家港
|
水家港
|
原水家港村村部
|
青莲、青云
|
青云
|
原青云村村部
|
渔业
|
并入北区社区
|
|
平望
|
7.9
|
雪湖、群星
|
群星
|
原雪湖村村部
|
小西、金联
|
金联
|
原金联村村部
|
前丰、联丰
|
联丰
|
原联丰村村部
|
联农、庄田
|
中鲈
|
原联农村村部
|
柳湾、平西
|
平西
|
原平西村村部
|
增厍、上横
|
上横
|
原上横村村部
|
公联、溪港
|
溪港
|
原公联村村部
|
庙扇、顾扇
|
顾扇
|
原顾扇村村部
|
复兴、莺湖
|
莺湖
|
原莺湖村村部
|
北万、同心
|
万心
|
原北万村村部
|
小圩、端市
|
端市
|
原端市村村部
|
渔业
|
新诚社区
|
原渔业村村部
|
同里
|
7.15
|
旺塔、韩墅、裴厍
|
北联
|
北联小学
|
谢巷、方港
|
屯溪
|
原谢巷村村部
|
梅湾、大南港
|
三港
|
原大南港村村部
|
三友、邱舍
|
屯南
|
原三友村村部
|
双庙、叶建
|
叶建
|
原双庙村村部
|
张塔、群益
|
九里湖
|
原群益村村部
|
横港、肖甸湖
|
肖甸湖
|
原横港村村部
|
富渔
|
富渔社区
|
原富渔村村部
|
屯渔
|
屯渔社区
|
原屯渔村村部
|
菀坪
|
7.15
|
农场、诚心
|
诚心
|
原诚心村村部
|
新坪、安湖
|
安湖
|
原新坪村村部
|
渔业
|
渔业社区
|
原渔业村村部
|
金家坝
|
7.15
|
和平、双喜
|
大潮
|
原双喜村村部
|
南厅、西轸
|
跃进
|
原南厅村村部
|
埭上、羊笔港
|
新钢
|
原埭上村村部
|
小里港、杭头
|
银杏
|
原小里港村村部
|
金友、南星
|
星谊
|
原南星村村部
|
渔业
|
并入金家坝社区
|
|
芦墟
|
7.15
|
新南、秋田
|
秋田
|
原新南村村部
|
三村、爱好、低高
|
三和
|
原爱好村村部
|
甘溪、城司
|
城司
|
原城司村村部
|
中星、蔬菜队、芦东
|
芦东
|
原中星村村部
|
高树、新友
|
高新
|
原高树村村部
|
莘新、莘南
|
莘南
|
原莘南村村部
|
新谊、莘西
|
莘西
|
原新谊村村部
|
南灶、元荡
|
元荡
|
原元荡村村部
|
张枝、港南
|
港南
|
原港南村村部
|
吴湾、龙泾
|
龙泾
|
原龙泾村村部
|
江泽、三好
|
三好
|
原三好村村部
|
新庄、华树、东枫
|
东联
|
原华树村村部
|
南渔
|
并入镇东社区
|
|
北渔
|
并入莘塔社区
|
|
梅堰
|
7.15
|
玉堂、庙头
|
庙头
|
原玉堂村村部
|
上练、联合
|
联合
|
原上练村村部
|
金楼、双浜
|
双浜
|
原双浜村村部
|
龙耀、龙南
|
龙南
|
原龙耀村村部
|
双桥、梅塘
|
三官桥
|
原双桥村村部
|
前星、平安
|
平安
|
原平安村村部
|
渔业
|
并入梅堰社区
|
|
南麻
|
7.15
|
下庄、东庄、西庄、大平
|
庄平村
|
庄平小学
|
新民、桥南
|
桥南
|
原新民村村部
|
桥北、中旺
|
寺西漾
|
原中旺村村部
|
渔业
|
并入南麻社区
|
|
庙港
|
7.15
|
轮穗、合群
|
盛庄
|
原合群村村部
|
七一、庙港
|
庙港
|
原七一村村部
|
渔业
|
渔村社区
|
原渔业村村部
|
八都
|
7.15
|
龙联、南港
|
龙降桥
|
原龙联村村部
|
永联、双板桥
|
夏家兜
|
原双板桥村村部
|
建丰、曹村
|
曹村
|
原建丰村村部
|
南北联、桃花庄
|
桃花庄
|
谭家兜异地新建
|
北长、贯桥
|
贯桥
|
原贯桥村村部
|
渔业、前港
|
前港
|
原前港村村部
|
陶安渠、长家湾
|
长家湾
|
原长家湾村村部
|
勤星、李花庄
|
花木桥
|
原花木小学
|
横扇
|
7.15
|
倪家扇、星字湾
|
星字湾
|
原倪家扇村部
|
七家、前塘
|
四都
|
原七家村村部
|
旗施、北横
|
北横
|
原旗施村村部
|
北前、沧州
|
沧州
|
原北前村村部
|
亭子港、叶家港
|
叶家港
|
原叶家港村村部
|
渔业
|
沧浦社区
|
原渔业村村部
|
震泽
|
7.15
|
夏水兜、朱家浜
|
朱家浜
|
原朱家浜村村部
|
外倚、桥头、大船港
|
大船港
|
原外倚村村部
|
徐家埭、永乐
|
永乐
|
原徐家埭村村部
|
谢家、众安桥
|
众安桥
|
原众安桥村村部
|
徐家浜、齐心
|
齐心
|
原齐心村村部
|
新联、兴华
|
兴华
|
原兴华村村部
|
范家坝、新乐
|
新乐
|
原新乐村村部
|
蔬菜队、勤幸
|
勤幸
|
原勤幸村村部
|
渔业
|
并入砥定社区
|
|
铜罗
|
7.24
|
南田、仙南
|
仙南
|
原南田村村部
|
旺家、西亭
|
严慕
|
原旺家村村部
|
罗北、迎春
|
迎春
|
原罗北村村部
|
永宁、高路、富乡
|
富乡
|
原永宁村村部
|
渔业
|
并入铜罗社区
|
|
盛泽
|
7.24
|
慰塘、圣塘
|
圣塘
|
原圣塘村村部
|
前庄、红洲
|
红洲
|
原红洲村村部
|
大东、东港
|
东港
|
原东港村村部
|
红安、胜天
|
胜天
|
原胜天村村部
|
上升、黄家溪
|
黄家溪
|
原上升村村部
|
南肖、荷花
|
荷花
|
原南肖村村部
|
庄塔、前跃
|
前跃
|
原前跃村村部
|
亭心、坛丘
|
坛丘
|
原坛丘村村部
|
新东、坝里
|
坝里
|
原坝里村村部
|
星塔、大谢
|
大谢
|
原星塔村村部
|
|
|
|
|
|
|
|
2003年7月24日,全市行政村区域调整时,市人民政府同意盛泽镇茅塔、杨扇、盛虹、永和、渔业、郎中、西白洋、坛丘渔业、蔬菜村9个行政村撤销村民委员会建立居民委员会,并于第二阶段实施。全市行政村由397个调整为243个。12月21日,吴江经济开发区将东至227省道,南至江兴路,西至吴越岭秀小区,北到七里港范围成立江陵社区。同年,松陵镇新设石里、西元圩社区,平望镇新设新诚社区,同里镇新设富渔、屯渔社区,横扇镇新设沧浦、渔业社区,七都镇新设渔村社区。
2004年3月25日,撤销吴江经济开发区渔业村行政建制,并入江陵社区。全市行政村总数为242个。4月27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七都镇环湖村、节制闸村分别更名为吴溇村和太浦闸村。5月28日,撤销七都镇沈家湾村建制,分别设立沈家湾村和西漾渔业社区居委会。2004年10月21日,盛泽镇人民政府向吴江市人民政府呈送《关于盛泽镇茅塔等单位恢复行政村的请示》(盛镇政〔2004〕80号)。11月8日,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盛泽镇人民政府,“同意茅塔、杨扇、盛虹、永和、渔业、郎中、西白洋、坛丘渔业等8个单位恢复为行政村;蔬菜大队另办手续,划入盛泽相关社区”。全市行政村总数为250个。2005年3月,吴江经济开发区设庞山湖社区(原国营庞山湖农场范围)。至2005年末,全市10个镇,共辖250个行政村,60个社区。其中22个行政村,2个社区由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代管。
表1-2-5 2005年末吴江各镇及吴江经济开发区所辖行政村社区情况表
镇、开发
区名称
|
社区名称
|
行政村名称
|
|
|
松陵
|
水乡、西塘、北门、鲈乡三村、鲈乡二村、城中、东门、八坼、石里、西元圩
|
清树湾、梅里、吴模、联团、江新、高新、长安、芦荡、南厍、松陵捕捞、练聚、南刘、直港、农创、友谊、友联、新营、石铁、联民、汤华、黑龙、第二渔业
|
|
盛泽
|
太平、工厂、荡口、桥北、新生、印染、新民、坛丘、花园、里安、南麻
|
红洲、茅塔、圣塘、杨扇、兴桥、群铁、东港、前跃、幸福、黄家溪、北角、胜天、荷花、永和、盛虹、盛泽渔业、坛丘、人福、龙桥、郎中、溪南、双熟、北旺、南塘、坝里、大谢、坛丘渔业、西白漾、桥南、庄平、七庄、沈家、寺西漾、永平、龙北
|
|
同里
|
鱼行、东溪、东新、屯溪、富渔、屯渔
|
文安、田厍、九里湖、叶建、北联、三港、合心、湘溇、屯溪、屯南、白蚬湖、肖甸湖
|
|
震泽
|
石墐、镇南、砥定、贯桥
|
勤幸、朱家浜、新乐、金星、三扇、众安桥、齐心、永乐、双阳、新幸、蠡泽、兴华、大船港、贯桥、桃花庄、曹村、夏家斗、龙降桥、花木桥、长家湾、联星、前港、林港
|
|
平望
|
南新、新建、河西、南大、西塘、新诚、梅堰
|
群星、金联、联丰、胜墩、平西、上横、溪港、南杨、顾扇、莺湖、端市、中鲈、万心、龙南、庙头、联合、双浜、新南、平安、秋泽、三官桥
|
|
七都
|
七都、西漾渔业、渔村、庙港
|
东风、望湖、双塔桥、吴溇、沈家湾、隐读、丰田、东庙桥、长桥、吴越、群幸、菱田、陆港、爃烂、盛庄、庙港、联强、太浦闸、开明、开弦弓、丰民、光荣
|
|
横扇
|
沧浦、横扇、菀坪、渔业
|
同芯、安湖、菀南、戗港、王焰、新湖、诚心、星字湾、四都、北横、沧洲、姚家港、圣牛、叶家港、双湾、大家港、厍港
|
|
桃源
|
桃源、青云、铜罗
|
民益、广福、利群、杏花、戴家浜、宅里桥、前窑、新亭、九里桥、桃花源、大德、文民、墐下浜、天亮浜、青云、陶墩、梵香、新和、水家港、新蕾、仙南、贤胡、严墓、富乡、后练、迎春、严东、开阳
|
|
芦墟
|
镇西、镇东、莘塔、新区、金家坝
|
秋田、三和、城司、伟民、芦东、高新、汾湖湾、莘南、莘西、元荡、龙泾、港南、三好、东联、大潮、雪巷、蚬南、群众、长胜、跃进、杨文头、新钢、红旗、星谊、梅石、银杏
|
|
黎里
|
兴黎、黎新、震黎、北厍
|
黎阳、黎花、建南、雄锋、史北、华莺、大联、方联、汤角、青石、乌桥、元鹤、东方、梅墩、大胜、黎星、汾湖、沈家港、永新、大长港、川心港、浮楼
|
|
吴江经济
开发区
|
江陵、庞山湖
|
花港、姚家庄、柳胥、吴新、淞南、三里桥、庞北、庞东、庞南、庞山、仪塔、厍浜、同兴、栅桥、叶明、方尖港、叶泽、庞杨、白龙桥、凌益、西联、龙津
|
|
第三章 镇(乡)概况
第一节 行政镇
一、松陵镇
松陵镇位于吴江市北部,镇区是吴江城区。1986年,行政区面积80.5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2.02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11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7334户,620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88人。耕地面积6.3万亩,水产养殖1.78万亩,蔬菜2704.35亩,粮食总产量3.66万吨,油菜籽2229.4吨,水产品3923.6吨,蚕茧25.16吨,水果46.5吨,蜂蜜3.75吨;出栏肉猪2.49万头,家禽50万羽;年末存栏毛兔2242只,农业总产值2462.95万元。工业总产值1.83亿元,其中县办工业1.06亿元,乡镇工业4138万元。门类主要有化工、轧钢、机械、印刷、纺织、服装、电器、建材等。各类商店564家,饮食服务业168家,农贸市场3个,粮油市场1个,中山街、红旗路、北门街、三角井和盛家厍为商业聚集区。完中2所,初中1所,联办初中7所,小学32所,幼儿班49班,县级师范1所;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镇卫生院、牙病防治所各1所,村卫生室29个;公园1处。
1986年,松陵镇主要工业企业有县属吴江化工厂、吴江钢铁厂、吴江水利电力设备厂、吴江石油机械厂、吴江粮食机械厂、振华毛纺厂、人民服装厂、红光布厂,镇属垂虹丝织厂、吴江万向节厂等。垂虹丝织厂生产的01双绉进入国际市场,镇办厂的3个丝织产品被评为苏州市优质产品。随着环境污染的治理,1991年吴江钢铁厂停办,1995年吴江化工厂关闭,其他厂也陆续迁离镇区,集中到工业开发区。2005年,位于友谊村的松陵镇经济开发区中有89家外资、内资企业,门类有纺织、印染、轻工、金属加工、电子元器件、建材、服装、食品等。
1986年,松陵镇主要街路是南北向的中山路,与之相交的东西向街弄长度都只有200米左右。1989年,将西门外灌溉渠改造成鲈乡路(原名西环路)。1992年建成江陵西路(原名江陵北路)、江兴西路,1993年开通笠泽路(原名江陵南路)。1995~1996年将北起工农路,南至仓桥的中山路、北塘河、下塘街改造成景观带。1999年建成仲英大道(曾名江陵西路)。2002年笠泽路以南的新城区建设启动,2003年起越过运河向东发展。2005年,建成西塘河景观带,运西形成交通路、中山路、鲈乡路、仲英大道、苏州河路和江陵路、江兴路、油车路、流虹路、笠泽路、体育路、学院路的“五纵七横”格局。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27个,市民休闲广场7片,吴江公园、松陵公园和以绿化为主的小游园等各类公园绿地209.39公顷。
1991年松陵镇被评为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992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5年评为省体育先进镇,1997年评为省卫生镇,1998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2004年评为第七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000年7月12日八坼镇并入。
2005年,松陵镇行政区面积147.76平方公里(包括吴江经济开发区代管16个村),其中镇区30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36003户,1520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547人。社会生产总值39.1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28.67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3.27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84万亩,油菜9150亩,水产养殖3.59万亩,粮食总产量7684吨,油菜籽1446吨,蔬菜3.11万吨,水果550吨,水产品8019吨;出栏肉猪4.37万头,家禽38.28万羽,禽蛋产量2745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11万千瓦。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个,思鲈牌太湖蟹、白鱼、鳜鱼、青虾,八坼牌松花蛋、咸鸭蛋和东芝田木牌西瓜等通过绿色农产品认定。工业总资产27.5亿元,总产值42.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8.78亿元,利润1.32亿元,注册外资6985万美元,到账外资3994万美元。农贸市场7处,有永康路商业街、大发电器市场、恒大国际装饰城、友谊商城、江城商厦、副食品批发市场等商业聚集区,仅镇工商所登记的商户818户;星级旅游饭店6家,以及百润发、苏宁电器、国美电器、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企业。高中3所,初中2所,小学5所,幼儿园6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师范学校1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3所;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所,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牙病防治所各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8个,私人诊所10所,民营门诊部3个。
二、盛泽镇
盛泽镇在吴江市东南部,1992年吴江撤县设市后成为次城区。1986年,行政区面积2.43平方公里,辖16个街道居委会,6个新村居委会,1个蔬菜村。年末在籍居民9435户,27723人。工业总产值5.1亿元,其中县属工业产值4.48亿元,镇办工业产值6188万元。工业有国营企业8家,县属合作企业11家,镇办企业14家,以丝绸织造为主。各类商店271家,农贸市场2个。公园1处,完中1所,丝绸中等专业学校1所,小学5所,幼儿园14班;中心卫生院1所;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6个。
丝绸工业是盛泽镇的传统主体产业。1986年,主要企业有新生、新民、新联、新华、新达“五新”丝织厂和吴江印染总厂,织机主要是K611有梭织机,另有少量的喷水、剑杆和片梭织机,年产丝织品5900万米,产品远销英、美、法、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月,东方丝绸市场开业,为丝绸产品销售和扩大生产提供保障。1987年全镇丝绸企业23家,织机4200台,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95.6%。同年,新民丝织厂开发K1798斜纹绸,辽吴锦纶纤维厂试产成功,新生、目澜、新华、新联厂的络并拈小卷装改为大卷装。化纤绸、仿真丝绸取代真丝绸成为优势产品,并起步从坯绸向服装终端的转化。1988年,原盛泽乡印染总厂组建鹰翔集团公司。1989年,工艺织造厂的仿真丝产品获全国最佳品种花色奖。1990年,镇村工业总产值10.42亿元,居全国乡镇第一,盛泽被称为“华夏第一镇”。1991年,东方丝绸市场成交额10.34亿元,位居全国十大专业市场第三位。1997年开始,企业转制成民营。1998年10月,民营经济开发区——纺织科技示范园成立。2000年4月24日,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丝绸股份”股票上市。同年,全镇拥有喷水、喷气、剑杆等无梭织机1.13万台,整浆并设备93套,经编机、大圆机145台套,织造实现无梭化。2005年,纺织企业1308家,印染28家,后整理159家,涂层155家。恒力、鹰翔、盛虹等熔体纺项目成为全镇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1986年,盛泽镇主要街路是南北向的舜新路,东西向的盛泽大街。1987年拓宽舜新路、舜湖路,开建东方广场。1989年东方广场、13层东方大厦落成,环镇洪涝治理工程建成。随着镇区扩展,1996年形成东方大街、盛泽大街、市场路、南环路“四横”,盛坛路、舜新路、东方大街“三纵”的干路格局。2001年在西白漾东建成仲英广场,2003年西白漾南开建盛泽广场。2005年,全镇形成五纵九横的主干道,干道总长46.71公里;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10个,城镇绿地面积549.79公顷。
1988年12月22日盛泽乡并入。1990年盛泽镇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2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4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镇,1997年评为省卫生镇,2001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2002年评为第六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000年7月12日坛丘镇并入,2001年12月18日南麻镇并入。
2005年,盛泽镇行政区面积144.9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30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87311户,2756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817人。社会生产总值100.0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40.79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1.51亿元,粮食播种面积5.14万亩,油菜1.68万亩,水产养殖1万亩,粮食总产量2.36万吨,油菜籽2531吨,蚕茧176吨,蔬菜1.92万吨,水果423吨,水产品2180吨;出栏肉猪1.86万头,家禽49万羽,禽蛋产量898吨;年末存栏毛兔2600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52万千瓦。工业总资产275.57亿元,总产值303.2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00.44亿元,利润6.83亿元,注册外资1.24亿美元,到账外资6073万美元。除丝绸市场外,商业集中在舜新中路、舜湖中路、盛泽大街、东方中路、东方广场周围。高中1所,初中4所,实验小学1所,中心小学2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6所;公立和民营医院3所,私人诊所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9个。
三、同里镇
同里镇在吴江市东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62.5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87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7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0262户,331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08人。耕地面积5.45万亩,水产养殖1.24万亩,蔬菜1801亩,粮食总产量2.93万吨,油菜籽2065.2吨,水产品1566.95吨,水果38.9吨;出栏肉猪1.82万头,家禽42.51万羽;年末存栏毛兔2283只,农业总产值1834.71万元。工业总产值7881万元,其中县属工业4433万元,乡镇工业2231万元。有县属全民、集体工业企业13家,镇办企业19家,村办企业117家,门类有粮油、建材、机电、化工、电子、制药、纺织等。各类商店95家,农贸市场1个。完中、初中、成人教育中心校各1所,镇小学3所,村办小学23所,中心幼儿园2所;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7个。
1986年,同里镇是国家太湖风景区13个景区之一,以退思园最为著名。同年,铺设1800米金山石街路,修建驳岸200米。1991年修缮崇本堂,1993年修缮嘉荫堂。1995年12月8日,同里镇被列为首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1996年,改造新填地沿街立面和街道路面,恢复古建风貌的商业“明清街”。1997年春,恢复丁字河,改善古镇区水环境,理顺镇区水上游路线。4月18日举行首届“同里之春”旅游文化节。自此,每年举办同里之春文化节、水乡丽人评选、围棋天元赛、暮鼓晨钟迎新春等活动。1998年,修缮耕乐堂,重建罗星洲工程竣工。2000年11月30日退思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古镇区一管三线(污水管、电力线、电视线、电话线)入地工程竣工;10月,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验收。2001年3月至2002年12月,整治竹行埭、东埭、南埭的沿街立面和路面。2003年9月同里镇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杰出成就奖,11月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5年,古镇区仍由7个岛圩组成,连结的49座石桥形式各异。明清建筑物面积11.2万平方米,其中有特色又有规模的深宅大院99处。有退思园、崇本堂、罗星洲、嘉荫堂、耕乐堂、肖甸湖森林公园、陈去病故居、珍珠塔景园等10余个旅游景点。当年旅游收入3718万多元(含旅游公司“三产收入”)。
1986年同里镇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5年评为省卫生镇,1996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8年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新型示范小城镇,1999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2001年评为省第二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2003年评为国家卫生镇,2004年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1年10月11日屯村镇并入。
2005年,同里镇行政区面积102.91平方公里,其中镇区9.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6704户,539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50人。社会生产总值20.5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0.42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41亿元,粮食播种面积2.41万亩,油菜1.4万亩,水产养殖2816亩,粮食总产量1.15万吨,油菜籽2113吨,蔬菜1.11万吨,水果725吨,水产品6215吨;出栏肉猪2.47万头,家禽60万羽,禽蛋产量638吨;年末存栏毛兔2017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8万千瓦。农产品注册品牌有同里牌无公害大米和猪肉,绿洲牌无公害芦苇、农豪牌无公害翠冠梨。工业企业43家,门类有电子资讯、金属表面加工、模具、汽配、机电、新型建材、医药医保等,工业总资产26.7亿元,总产值40.8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8.41亿元,利润5544万元,注册外资7151万美元,到账外资2685万美元。各类商店798家,星级旅游饭店3家。初级中学2所,成人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2所,村办小学3所,中心幼儿园2所,村办幼儿园9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个,私人诊所5所。
四、震泽镇
震泽镇在吴江市西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55.7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9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7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1378户,417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67人。耕地面积4.38万亩,水产养殖4660亩,蔬菜4087.6亩,粮食总产量2.55万吨,油菜籽2091.8吨,水产品596.85吨,蚕茧652.36吨,水果113.6吨;出栏肉猪2.70万头,家禽19.48万羽;年末存栏绵羊1216只,毛兔3.92万只,农业总产值2180.87万元。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其中县属工业8200万元,乡镇工业4686万元。工业企业154家,其中县属全民、集体企业14家,镇办企业24家,村办企业116家,门类有缫丝、绢纺、丝织、针织、印染、皮革、化工、酿酒、机电、铸件等。各类商店147家,个体工商户407户。公园1处,中学3所,小学30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9个。
1986年,震丰缫丝厂是吴江境内最大的缫丝企业。1989年,该厂开发的真丝合纤包芯丝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994年,吴江震丰集团公司成立,下辖震丰缫丝厂、震华丝织厂和3家服装有限公司(厂)。1986~2000年,全镇白厂丝年产量百吨以上。2005年,全镇有新民、晋昌、虹丰3家缫丝厂,年产白厂丝约200吨。丝绵是震泽特色产品,90年代采用上茧剥绵。蚕丝被企业2000年3家,2005年63家,年产蚕丝被200万条,品牌有慈云、太湖雪、辑里、山水等。
1986年,缫丝下脚料“长拖”“汰头”被开发为绢丝、绢纺绸原料。1988年新申绢纺厂成立,1989年振武绢纺厂成立。1992年,新申绢纺厂开始生产绢丝,有绵织机60台。1994年振武绢纺厂组建苏龙集团公司,形成从纺丝、织造、炼整、染色,砂洗、针织、成衣一条龙生产。2002年,新申绢纺织造制衣有限公司开发亚麻纺织,组建新申集团公司。2003年,全镇绢纺企业53家,主要有新申、太湖、苏龙、桃花庄等企业。2005年,全镇绢丝产量1000吨,产品延伸到丝绸亚麻服装等。
1993年,大船港村、外倚村的村办企业始办活动房厂。1995年,外倚村姑苏复合彩钢板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全镇454家活动彩钢板房厂,年产值15.3亿元,形成从钢丝网—活动板—彩钢板—钢架构的产业链。
1987年震泽镇被评为省爱国卫生先进镇,1990年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2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5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省农村综合实力百强乡镇,1996年评为省卫生镇,1997年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1998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2001年评为省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评为国家卫生镇。2003年12月18日八都镇并入。
2005年,震泽镇行政区面积94.3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5.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27901户,876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18人。社会生产总值3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9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4.86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万亩,油菜1.51万亩,水产养殖1.47万亩,粮食总产量1.59万吨,油菜籽2543吨,蚕茧781吨,蔬菜7593吨,水果414吨,水产品9221吨;出栏肉猪2.04万头,家禽19万羽,禽蛋产量239吨;年末存栏绵羊2500只,毛兔7020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6万千瓦。农产品注册品牌有谷田牌不落地富硒香粳米,慈云牌白沙枇杷、葡萄,华香牌香青菜、香大头菜,以及华鑫牌中华鳖等。有工业企业1122家,民营经济开发区等4个工业聚集区,形成亚麻绢纺、新型建材、光电缆及铜材、有色金属加工、电机电器电梯业等5个支柱产业。工业总资产49.97亿元,总产值94.0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8.7亿元,利润1.63亿元,注册外资5967万美元,到账外资2026万美元。各类商店1500多家,主要集中在砥定街、南横街、镇南路、镇南中路。中学3所,实验小学、中心小学各1所,村办小学3所,幼儿园7所;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村卫生室22个,私人诊所5所。
五、芦墟镇
芦墟镇在吴江市东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52.57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8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6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9955户,315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07人。耕地面积3.41万亩,水产养殖1.01万亩,蔬菜970.9亩,粮食总产量2.13万吨,油菜籽1807.25吨,水产品1653.25吨,蚕茧1.72吨,水果79吨;出栏肉猪1.53万头,家禽10.5万羽;年末存栏毛兔1756只,农业总产值1910万元。工业总产值8423万元,其中县属工业1869万元,乡镇工业4321万元。县属全民、集体企业11家,镇办企业28家,村办企业60余家,门类有机电、通信电缆、轻纺、建材等。各类商店201家,老街是商业中心。完中、初中各1所,联办初中4所,中心小学2所,小学27所;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3个。
生产青砖、小瓦、石灰、水泥等建材业曾是芦墟的支柱产业,80年后期产销量最大。1990年,仅水泥厂和镇建材厂就有职工1271人,年产值2684万元。90年代中期,由于土坯原料困难,砖瓦窑厂逐渐衰落,至2005年仅存水泥厂。
1993年,80年代中期起步的苏州通信电缆总厂和吴江邮电电缆厂总产值6亿元。1994年,苏州通信电缆总厂组建永鼎集团。1996年永鼎集团产品通过ISO9002国际标准化质量认证。1997年9月29日“永鼎光缆”股票在上海上市,是苏州市乡镇企业第一家。1998年,芦墟镇电缆光缆销售量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
1989年,芦墟联合上海针织厂和日本三菱、志贺等外商,合资开办江苏秀明服装公司。1990年,与台商合资开办百福乐体育用品公司和伟业玩具公司。1994年,企业自营创汇2108万美元,名列全市第一。2000年,芦墟镇抓住中国台湾电子器材企业向华东转移的机遇,批准12个项目落户。全年进出口总额7800万美元。
莘塔、金家坝并入后,电梯及零部件制造业、净化夹芯板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康力集团、申龙电梯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梯市场份额分别占国内品牌的10%、6%,名列第一、第三位。
1990年芦墟镇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5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1996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7年评为省卫生镇、省首批“九五”期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1998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1999年评为省首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省新型示范小城镇。2001年10月11日莘塔镇并入,2003年12月18日金家坝镇并入。
2005年,芦墟镇行政区面积148.9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8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31012户,1243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892人。社会生产总值4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5.95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0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12万亩,油菜播种面积1.86万亩,水产养殖6.19万亩,粮食总产量1.47万吨,油菜籽3104吨,蔬菜总产量6032吨,水果总产量51吨,水产品1.12万吨;出栏肉猪7.44万头,家禽28万羽,禽蛋产量559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47万千瓦。有元荡湖牌白鱼、花骨鱼等绿色农产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9个。工业企业1131家,主要门类有光电缆、电子元器件、机械(电梯)制造、服装加工、钢构建材、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和精细化工等。工业总资产92.26亿元,总产值102.7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4.11亿元,利润3.79亿元,注册外资1.48亿美元,到账外资6034万美元。新小商品市场和新浦北农贸市场建成,四星级标准的芦墟大酒店开业,商业主要集中在浦南路、泰丰路、318国道、芦莘路南段和东港路。高中1所,初中3所,省重点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3所,中心幼儿园3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育点)2所;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各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村卫生室12个。居民新村小区11个,以及太阳湖大花园等3处别墅群。
六、黎里镇
黎里镇在吴江市东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59.3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69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9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1033户,374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52人。耕地面积5.14万亩,水产养殖1.22万亩,蔬菜1822.9亩,粮食总产量2.66万吨,油菜籽2405.2吨,水产品1622.85吨,水果59.25吨;出栏肉猪2.69万头,家禽13万羽;年末存栏毛兔1737只,农业总产值1763.42万元。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其中县属工业5352万元,乡镇工业8987万元。县属企业9家,镇办企业24家,村办企业132家,门类有建材、机电、化工、纺织、粮油等。各类商店和个体经营户300多家,以老街为商业中心。完中1所、初中5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小学29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8个。
80年代中期,在黎美日化厂与上海可蒙日化公司成功联营的基础上,黎里镇先后与上海家化日用化学品厂、上海凹凸彩印厂等10余家大中型企业联营成立沪江日化厂、上海凹凸彩印厂吴江分厂等20余家乡镇企业。联营企业涉及化工、日用化工、塑料包装、印刷等行业,并以日用化学品工业为主。1991年全镇镇村两级工业总产值5.27亿元,其中联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2.39亿元;工业利润2200万元,其中联营企业利润1981万元。1990年、1991年,黎里连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新办紧密型的横向经济联合项目最多的乡镇”称号。1998年起,先后在318国道两侧、太浦河畔建立浦北工业小区、浦西工业小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黎里工业新区。2003年,全镇工业企业400家,工业总产值27.63亿元,年末职工1.21万人。北厍并入后,电梯制造、鞋业和铜字加工成为黎里镇新的特色行业。
1994年,西阳等村首次养殖罗氏沼虾获得成功。1995年起,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同年,粮田改鱼池面积增至5830亩。随后,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相继成功推广,粮田改鱼池面积逐年递增。2005年,全镇多种经营收入51437万元,农业收入4281万元,多种经营收入是农业收入的12倍。
镇区保存完好的弄堂95条,有以桥堍、铺地材质命名的,大部分以姓氏命名,“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八大姓都有命名的弄。市河驳岸上河埠256座,其中双落水的174座;洞穴缆船石254个,有如意、犀角、定胜、瓶生三戟与暗八仙等式样。
1992年黎里镇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省体育先进乡镇,1993年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6年评为省卫生镇,1997年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2000年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1年评为省第二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2003年12月18日北厍镇并入。
2005年,黎里镇行政区面积108.72平方公里,其中镇区5.8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37519户,93906人,其中非农人口20680人。社会生产总值25.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7.7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1.92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37万亩,油菜7995万亩,水产养殖3.42万亩,粮食总产量1.56万吨,油菜籽1244吨,蔬菜1万吨,水果925吨,水产品9559吨;出栏肉猪3.06万头,家禽19万羽,禽蛋产量243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8万千瓦。工业企业967家,其中民营企业918家,门类有制鞋、纺织、日用化工、塑料、食品、电子元器件、金属制品、机械制造、包状印刷、食品等。工业总资产61.94亿元,总产值73.9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2.05亿元,利润2.09亿元,注册外资1.01亿美元,到账外资2312万美元。各类商店1576家,黎里、浦北、北厍3个农贸市场,浒泾路、兴黎路、人民中路、黎民路4条商业街。高中1所,初中2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2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2所,中心幼儿园2所,村幼儿园13所;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6个,私人诊所1所。黎里古镇区面积0.524平方公里,明清及民国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镇区有21个住宅小区,农村有10个住宅小区。
七、平望镇
平望镇在吴江市中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80.4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1.07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7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4243户,527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27人。耕地面积6.15万亩,水产养殖1.18万亩,蔬菜7950.3亩,粮食总产量3.4万吨,油菜籽2380.85吨,水产品2173.6吨,蚕茧186.66吨,水果94.5吨;出栏肉猪3.59万头,家禽57.31万羽;年末存栏毛兔1.38万只,农业总产值2559.72万元。工业总产值1.61亿元,其中县属工业8135万元,乡镇工业3429万元。有县属全民、集体企业25家,镇乡办企业30家,村办企业178家。门类有机电、皮革、化工、建材、织染、服装、粮食加工、医药、食品等。各类商店636家,分布在通运路、南北大街、西塘街、莺湖路。太浦河沿岸有各类物资仓库13个。公园1处,完中1所,初中(含农职中、联办初中)9所,小学43所;医院2所,牙病防治所1所,村卫生室32个。
1986年,平望的县属工业企业主要是县农业机械厂与上海缝纫机三厂联营的上缝三厂吴江分厂,生产蜜蜂牌缝纫机,以及吴江化肥厂、吴江面粉厂。同年8月15日,吴江联合电厂在平望奠基。90年代后期企业转制后,上缝三厂、化肥厂、面粉厂逐渐消失。2000年莺脰湖南经济开发区、外商投资区启动,至2004年共投资9亿元,形成从纺织、织造、印染、后整理到服装的产业链,2005年总产值7.95亿元。
2003年10月18日,新世纪文化广场落成启用。广场内部包括影剧院、文化展厅、图书馆、露天剧场、儿童乐园、健身场、篮球场、亲水平台等多种休闲功能,外部与莺湖公园、文化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融为一体。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至2005年,上海滑稽剧团、延安歌舞团、波兰艺术团等先后在此演出,曾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平望专场)演出,古巴、爱尔兰、日本、秘鲁、匈牙利、坦桑尼亚等国民间艺术家登台献艺。
1998年6月24日,小九华寺重建破土动工。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国佛教协会创始人太虚(1889—1947,俗名吕淦森,浙江海宁人)16岁时在此出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匾“小九华寺”。2004年4月2日举行开光仪式,是邻近苏浙沪一带佛门信徒进香的必选之地。
1997年平望镇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1988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省体育先进乡镇,1999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省卫生镇,2001年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2003年12月18日梅堰镇并入。
2005年,平望镇行政区面积133.21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7.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27325户,826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845人。社会生产总值31.9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02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1.74亿元,粮食播种面积4.07万亩,油菜1.61万亩,水产养殖2.61万亩,粮食总产量2.1万吨,油菜籽2659吨,蚕茧561吨,蔬菜1.13万吨,水果3615吨,水产品9370吨;出栏肉猪1.33万头,家禽14万羽,禽蛋产量562吨;年末存栏毛兔6000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28万千瓦。有苏州市属蔬菜基地1个,省名牌产品2个,绿色食品4个。工业企业520家,门类有纺织、印染、服装、机械加工、食品等,工业总资产61.73亿元,总产值111.2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2.81亿元,利润3.19亿元,注册外资2500万美元,到账外资923万美元。超市、商场各5家,专业市场2个,小商品市场3个,四星级、三星级旅游饭店各1家,农贸市场2个。高中1所,初中2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2所,村办小学5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1所,中心幼儿园2所;市级医院1所,牙病防治所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个,私人诊所6所。有住宅小区8个。
八、七都镇
七都镇在吴江市西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45.5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60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及吴溇集镇。年末在籍居民7604户,317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3人。耕地面积3.15万亩,水产养殖9300亩,蔬菜9238.5亩,粮食总产量1.98万吨,油菜籽1219.4吨,水产品1243.14吨,蚕茧705.45吨,水果4.35吨;出栏肉猪1.34万头,家禽8.35万羽;年末存栏绵羊6927只,毛兔5.74万只,农业总产值2178.44万元。工业总产值4256万元,其中乡办工业1851万元。工业有县属大集体企业1家,镇办企业23家,村办企业77家,门类有电缆、缫丝、化工、食品加工、纺织、建材、农机、制革等。商业主要分布在吴溇、心田湾、隐读村、长渠港。初中6所(其中5所联办初中),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小学27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8个。
1986年12月,吴江特种电缆厂与上海电缆研究所签订技术协作书,生产HYYY市话电缆。1987年开发KYYTP3高耐压导引电缆,1989年投产HYP市话电缆,1992年生产3600对市话通信电缆,并生产光缆。1993年组建双塔集团公司。
1991年3月,民政福利企业七都电缆厂成立,后改名吴江市光电通信线缆厂。1992年4月,线缆厂与武汉邮电学院协作,研制GYTY4芯光缆成功。1993年7月组建亨通集团公司,生产GYTY03-S钢带纵包束管式和层绞式光缆4000皮长公里,电缆121万对公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子公司江苏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亨通光电”股票于2003年8月22日上市。集团公司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双塔集团、新恒通集团(前身是吴江市恒通通信电缆厂)、巨通集团(前身是吴江华东通信电缆厂)等企业经过多年研发,光缆、特种缆线和各种规格线缆生产形成配套系列产品。2005年,全镇光电缆企业70多家,产量占全国市场的五分之一,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和“全国光电缆通信科技园”。
1992年9月26日,七都撤乡建镇。1994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5年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6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1997年评为省卫生镇,1998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省新型示范小城镇,2001年评为国家卫生镇,2005年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03年12月18日庙港镇并入。
2005年,七都镇行政区面积85.6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4.7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6880户,741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72人。社会生产总值29.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7.1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7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13万亩,油菜1050亩,水产养殖2.67万亩,粮食总产量1.52万吨,油菜籽1636吨,蚕茧504吨,蔬菜2.97万吨,水果127吨,水产品5150吨;出栏肉猪2.15万头,家禽9.5万羽,禽蛋产量518吨;年末存栏绵羊2.6万只,毛兔2.5万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65万千瓦。有认证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7个,无公害产品6个。有临湖、临浙、吴越3个工业小区,工业企业780家,门类有光缆、电缆、有色金属、电子、纺织服装、建材、家具、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农药等。工业总资产75.9亿元,总产值108.9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83.8亿元,利润1.43亿元,注册外资1327万美元,到账外资421万美元。各类商店1346家,6个农贸市场,主要集中在望湖路、新村一路、富家路、人民中路。职业高中1所,初中2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3所,中心幼儿园3所,村幼儿园12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9月26日,太湖蟹文化馆开馆。镇区35个住宅小区,农村15个住宅小区。
九、横扇镇
横扇镇在吴江市中西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49.6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1.3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6953户,270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25人。耕地面积3.09万亩,水产养殖8520亩,蔬菜4425亩,粮食总产量1.78万吨,油菜籽1846.15吨,水产品1622.5吨,蚕茧337.11吨,水果30.5吨;出栏肉猪1.79万头,家禽7.97万羽;年末存栏绵羊1025只,毛兔7.65万只,农业总产值2045.03万元。工业总产值2409万元,其中乡办工业1281万元,有县属集体企业4家,乡办企业18家,村办企业71家,门类有缫丝、丝织、建材、机械制造、化工、五金、粮饲加工等。各类商店约150家,分布在镇中心南、北老街。有初中1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小学25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1个。
1986年,横扇有乡办羊毛衫厂4家,村办18家。90年代初,个体羊毛衫发展迅速。1996年,台湾圣弘建设有限公司到横扇组建明广房产开发公司,在镇区大桥路建造羊毛衫一条街,促进大量民资融入。1999年,全镇羊毛衫企业27家,3000多家庭户,有手拉横机3万余台。2001年,实施“启动1个市场,重点扶持20家中档规模企业,搞活3000户羊毛衫个体工业”的“一、二、三工程”。2002年12月,举办江苏(横扇)毛织品展示会暨商城落成典礼,扩大横扇羊毛衫特色产业的知名度。2003年11月,横扇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称号。2004年,把金马、银衫等有限公司列为重点扶持对象,提高质量,打造品牌。2005年,全镇有电动横机6000余台,全自动电脑编织机500余台,年产羊毛衫6500万件,与山东青岛的羊毛衫产业并驾齐驱。
1986年,全乡在太湖大堤以北的围垦圩内塘养鱼,品种有花白鲢、草鱼、青鱼等。1992年春,成立西太湖联合水产养殖场。2003年,养殖场研究试验的“池塘蟹虾混养套鳜鱼”立体养殖模式取得成功并迅速推广,养殖面积逐年扩大。特种养殖另有白对虾、加州鲈、青蟹、扣蟹等。
1992年9月26日横扇撤乡设镇,同年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4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8年评为省卫生镇,1999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2003年12月18日菀坪镇并入。
2005年,横扇镇行政区面积82.2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5.0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4224户,572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71人。社会生产总值14.49亿元,其中第三产业4.06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97亿元,粮食播种面积2.01万亩,油菜6825亩,水产养殖3.5万亩,粮食总产量1.1万吨,油菜籽1098吨,蚕茧153吨,蔬菜1.62万吨,水果6006吨,水产品4419吨;出栏肉猪4万余头,家禽66万羽,禽蛋产量1060吨;年末存栏绵羊4000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7万千瓦。有太菀牌河蟹、青虾,芸香牌天草橘橙等10个绿色食品。工业企业333家,其中个体800多家,门类有针织(羊毛衫)、喷织、染整、化工、机械制造等,形成横扇科技园、倪家扇纺织科技园和旗北、镇西针纺织小区,以及菀坪工业区。工业总资产22.49亿元,总产值37.4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4.59亿元,利润1.48亿元,注册外资113万美元,到账外资394万美元。商业集中在大桥路、南举路、西环路,小商品市场、羊毛衫批发市场各1家,商店近1500家,镇区农贸市场2个,村级农贸市场3个,大小超市近50家。初中1所,中心小学和村小学3所,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11所,菀坪学校,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村卫生室24个,私人诊所2所。有住宅小区15个。
十、桃源镇
桃源镇在吴江市南端。1986年,行政区面积29.8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4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农科站。年末在籍居民5639户,2306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2人。耕地面积2.5万亩,水产养殖1172亩,蔬菜4274.2亩,粮食总产量1.59万吨,油菜籽1301.85吨,水产品376.28吨,蚕茧318.82吨,水果53.75吨,药材41.45吨,蜂蜜67.6吨;出栏肉猪1.23万头,家禽15.85万羽;年末存栏绵羊9506只,毛兔3.18万只,农业总产值1399.3万元。工业企业79家,其中乡办19家,村办60家,门类有服装、皮革、毛纺、丝织、缫丝、印染、农具、纺织机械、建材、红木家具、湖笔以及塑料、化工等。工业总产值5257万元,其中乡办工业2620万元。商店128家,农贸市场1个,集中在桃源河两岸。初中4所,小学20所,幼儿园19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0个。
1986年,桃源有乡办服装厂4家,村办27家,企业单位办9家,从事服装工业的工人5073人,吴江工艺童装厂生产各类童装及拉链茄克衫。90年代初,源纺服装、盛惠针织、富源制衣、万时达时装、万利来服装、明升服装等10余家有限公司相继成立,生产真丝绸、棉麻毛混纺、针织服装,以及衬衫、裤子、茄克、西装、棉风衣等,产品以出口为主。随着行业的发展,上游原料生产相继加入,集纺、织、染、成衣配套生产于一体,形成完整的服装产业链。2005年,全镇服装企业100余家,拥有各式缝纫车1万余台和20万锭缝纫纱线生产流水线,以及后加工设备,生产各式服装3500多万件。除代客来料加工美国以及德国等欧洲的名牌外,自主品牌有东方之星、金不换、丰华等。
进入21世纪后,增加化工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投入,确保达标排放,加大优化整合力度。2005年,全镇有精细化工企业近20家,总资产7亿元。主要产品包括食用酒精、染料中间体、直接混纺染料、铜盐类活性染料等,年销售15亿元。桃源染料厂被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定为活性染料研发实施基地。永祥酒精厂通过二氧化碳回收、沼气节煤、污泥变肥、中水回用等工艺,成为节能减排示范企业。
2001年10月,在传统苗禽交易基础上成立华东苗禽市场;2003年苏州众诚鸭业有限公司成立,下辖江苏华东苗禽市场、苗鸭孵化场、种鸭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禽蛋熟制品加工厂等企业。2005年苗鸭日均交易量50万羽,年销售额5.4亿元。同年,与港商合资创办众诚鸭业世外桃源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从种鸭到苗鸭生产、苗鸭到商品肉鸭生产和鸭蛋到咸蛋、皮蛋的生产加工一体化。
此外,1992年在桃源镇吴江色织厂的基础上成立的东方国际集团,业务涉及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印染、机械电子、电力设施、新型建材、建筑装潢、房地产开发与金融投资等行业。
1988年8月11日,桃源撤乡设镇。1992年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5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1997年评为省卫生镇,1998年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9年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2001年评为省第二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2001年10月11日青云镇并入,2003年12月18日铜罗镇并入。
2005年,桃源镇行政区面积90.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6.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20849户,806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87人。社会生产总值25.6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9.29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2.11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73万亩,油菜1万亩,苗木种植3.61万亩,桑地9531亩,水产养殖3375亩,粮食总产量9167吨,油菜籽1626吨,蚕茧455吨,蔬菜4381吨,水果220吨;出栏肉猪3.67万头,家禽39万羽,禽蛋产量239吨;年末存栏绵羊1200只,毛兔3272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5万千瓦。工业企业680家,工业总资产39.56亿元,总产值66.0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60.88亿元,利润1.46亿元,注册外资2631万美元,到账外资1152万美元。商业主要集中在桃花源路、人民路,超市10余家,小商品市场3个、建材市场、钢材市场各1个。初中3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3所,村办小学5所、中心幼儿园3所;中心卫生院、卫生院、民营医院各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村卫生室22个,私人诊所2所。
第二节 撤销乡镇
一、盛泽乡
盛泽乡在吴江市东南部,怀抱盛泽镇。1986年,行政区面积64.01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10081户,387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2人。耕地面积5.61万亩,水产养殖7054亩,蔬菜2783亩,粮食总产量3.5万吨,油菜籽1881.75吨,水产品1111吨,蚕茧166.16吨,水果38.5吨;出栏肉猪3.49万头,出栏家禽45.87万羽;年末存栏毛兔1606只,农业总产值2686.21万元。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其中乡办工业1.09亿元。乡村办企业200家,以真丝绸、化纤织造为主,其他有建材、机械、化工等。各类商店89个。联办中学10所,小学32所,文化中心1处,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2个。
1987年,盛泽乡年末在籍居民10329户,390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人。耕地5.58万亩,水产养殖7040.8亩,桑地面积2392亩,粮食总产量3.49万吨,油菜籽1886.75吨,蚕茧136.04吨,水产品1164.58吨;出栏肉猪3.19万头,家禽40万羽,农业总产值2545.39万元。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其中乡办工业1.63亿元,丝绸名优产品苏乔纱、素绉缎、春华俏。外贸收购额563万元,商业饮食服务业产值387.01万元。1988年,开发甲鱼、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特种养殖。1988年12月22日,并入盛泽镇。
二、八坼镇
八坼镇在吴江市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67.1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4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4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9255户,3270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1人。耕地面积6.40万亩,水产养殖1.15万亩,蔬菜1761.3亩,粮食总产量3.07万吨,油菜籽2283.8吨,水产品2354.75吨,蚕茧2.05吨,水果21.5吨,蜂蜜24.5吨;出栏肉猪1.9万头,家禽59.57万羽;年末存栏毛兔7260只,农业总产值2351.02万元。工业总产值4791万元,其中县属工业481万元,乡办工业1643万元。乡办企业18家,村办企业92家。工业门类主要有粮食加工、机械制造、化纤织物、服装、化工、建筑预制等,以及东部农村的禽蛋加工。各类商店近100家。完中1所,联办中学4所,中心小学1所,农村小学28所,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1个。
1986年,全乡服装厂5家,主要有第一服装厂生产菊花牌衬衫、T恤衫,第二服装厂生产皮茄克和西装,自产自销;海达服装厂、固龙服装厂都来料加工上海三枪牌内衣,年产各类服装20万件。1987年7月,八坼兔羊毛衫针织厂投产。1990年,合资企业海丰制衣有限公司的4条高速缝纫流水线投产。1995年服装业年产服装411万件。1999年全镇服装企业27家,年生产能力3000万件(套)。11月,成立缝纫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吴江龙杰服饰有限公司。
1987年4月,八坼除尘设备厂与北京有关单位联合,成立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吴江环保机械联营厂。1992年,完成技改项目CXS大布袋脉冲微机自动清灰除尘器和LYDⅢ型低压脉冲微机自动清灰除尘器。1994年组建吴江除尘设备厂集团公司,成为上海宝山钢铁厂三期工程大布袋除尘器定点制造厂。1995年生产除尘净化设备720台。1998年通过ISO9001体系标准认证,1999年改制为吴江科林集团。
1986年,石漾村专事皮蛋加工的有80户,年加工800万只。黑龙、汤华、石铁村也有加工专业户,最多时专业户200多户,禽蛋加工是这些村的主要副业。1999年,在镇北运河西岸建禽蛋市场(一期),铺面155个。
1988年8月11日,八坼撤乡设镇。1996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省科技工作先进镇,1997年评为省卫生镇,1999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省体育先进乡镇、省新型示范小城镇。
1999年,八坼镇区面积0.74平方公里,7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0516户,313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63人。粮食播种面积5.6万亩,油菜1.42万亩,蔬菜6338亩,水产养殖1.42万亩,粮食总产量2.58万吨,油菜籽2155吨,蚕茧15.7吨,蔬菜8470吨,水果1060吨,水产品3805吨;出栏肉猪2.08万头,家禽72.28万羽,禽蛋产量2745吨;农业机械总动力2.88万千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亿元。工业有镇办企业80家,民营企业176家,个体户95家,总产值18.66亿元。商业主要集中在北新街、大桥路、通联路,各类商店200多家,规模较大的有联华超市、华润万家、航东副食品经营部等,农贸市场1个。完中、成教中心校、中心小学、幼儿园各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1个。
2000年7月12日,并入松陵镇。
三、坛丘镇
坛丘镇在吴江市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47.02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45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7115户,276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0人。耕地面积4.06万亩,水产养殖4217亩,蔬菜2765.6亩,粮食总产量2.37万吨,油菜籽1955.7吨,水产品665.15吨,蚕茧351.77吨,水果40.25吨;出栏生猪2.06万头,家禽9.03万羽;年末存栏毛兔4.85万只,农业总产值1824.83万元。工业总产值7020万元,其中县属工业299万元,乡办工业3471万元。乡镇企业19家,村办企业68家,门类有丝织、缫丝、印染、轻纺机械、家用电器、铸件等。各类商店28家。初中5所,小学23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1个。
1986年,坛丘的乡办骨干企业是缫丝厂、丝织厂、印染厂和轻纺机械厂,其中坛丘丝织厂有电力织机56台,生产真丝绸缎及交织被面等中高档产品。村办丝织厂25家。受集体经济的限制,农户私下在邻近浙江地区经营家庭织机。1987年乡办纺织厂7家,村办纺织厂36家,包括缫丝、印染,年产值占全乡工业产值78.9%。1988年在沈泥村试点农户带机入股承包的经营模式。1991年合资企业华佳真丝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苏南绸厂的真丝苏星绉被列为省科技新品。1994年溪南村拥有织机220台,在全镇排名第一。1995年全镇农户带机入股、前道设备3200多台(套),年产各类化纤织物5000多万米。1996年江苏华佳集团成立,集缫丝、捻线、织造、印染、服装于一体。1999年,全镇纺织企业60多家,拥有无梭织机700余台,年产各类织物7000多万米。
90年代,农村发展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獭兔、草狸獭、福田螺等特种养殖。
1992年坛丘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4年2月3日,坛丘撤乡设镇,同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8年评为省卫生镇。
1999年,坛丘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3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7747户,28176人,其中非农人口1982人。粮食播种面积3.57万亩,油菜1.82万亩,蔬菜8003亩,水产养殖3299亩,粮食总产量1.74万吨,油菜籽2370吨,蚕茧总产量285.5吨,蔬菜6722吨,水产品1450吨;出栏肉猪2.52万头,家禽15.2万羽;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21万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7987万元。工业有民营企业58家,总投资3.97亿元,其中投资500万以上的企业34家,总产值9.26亿元。工业产品有白厂丝、捻线丝、丝绸、纺织品、针织品、电器、铸件及纺织机械等,丝类、绸类是主要出口产品。各类商店247家,主要分布在银河路、盛坛路、新兴路。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8所,中心幼儿园1所,村幼儿园7所;卫生院1所,卫生室22个。住宅小区7个。
2000年7月12日,并入盛泽镇。
四、屯村镇
屯村镇在吴江市东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55.4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4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6345户,2246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3人。耕地面积4.12万亩,水产养殖1.72万亩,蔬菜1196亩,粮食总产量2.18万吨,油菜籽1576.85吨,水产品1900.1吨,蚕茧27.22吨,水果18.5吨,蔺草752.1吨;出栏肉猪1.57万头,家禽13.85万羽;年末存栏毛兔4866只,农业总产值1510.01万元。工业总产值2733万元,其中乡办工业1387万元。乡村企业70家,其中乡办企业16家,门类有农机、五金、化工、织造、建材等。各类商店88家。初中1所,小学2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0个。
种植蔺草是屯村的传统副业,1986年种植1198亩,总产量750吨。1988年,在屯村织席厂基础上成立工艺草织品厂,年产榻榻米、双目席、提花草席200万张,产品全部销往日本。1992年蔺草种植5533亩,总产量3812吨,形成种植、加工一条龙生产模式,蔺草制品成为吴江农业出口的龙头产品。1993年,全镇蔺草种植面积6708亩,总产量4164余吨。1996年,恒赢蔺草刺绣工艺制品厂成立,专业生产绣花草席。1997年草织品厂转制为太湖蔺草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彦牌榻榻米1998年评为苏州市乡镇企业名牌产品。
90年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蚕茧、水产等多种经营,种草养鹅节粮型生态养殖,培育药材基地、试种芦荟、繁育水蛭都取得进展。1993年,桑田6641亩,蚕茧总产量600余吨。2000年,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6.7%;特种水产放养面积5200亩,占内塘养殖面积的67%。
肖甸湖围垦区退耕后广植水杉等。1994年,肖甸湖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1998年,肖甸湖植树区被省农林厅批准为“江苏省吴江市肖甸湖森林公园”。
1992年9月26日,屯村撤乡设镇。1994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8年评为省卫生镇,1999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
2000年,屯村镇区面积1.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7037户,218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61人。粮食播种面积2.61万亩,水产养殖2.15万亩,粮食总产量1.2万吨,油菜籽1239吨,水产品3901吨,蚕茧238.4吨,蔬菜2094吨,出栏肉猪1.51万头,家禽46.7万羽,禽蛋产量725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万千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65万元。辟有工业投资区,工业有民营企业61家,三资企业11家,工业总产值4.16亿元,外贸收购额4.87亿元,自营出口额387万美元。商业主要集中在东关路、新大桥路,各类商店235家,农贸市场1个。境内有屯村大桥、屯浦大桥、湘溇大桥等公路桥梁40座。初中1所,成教中心校1所,小学8所、中心幼儿园1所,村幼儿园15所;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村卫生室17个。
2001年10月11日,并入同里镇。
五、莘塔镇
莘塔镇在吴江市东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47.1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6710户,216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9人。耕地面积3.26万亩,水产养殖1.04万亩,蔬菜635.47亩,粮食总产量1.75万吨,油菜籽1789.25吨,水产品1445吨,水果7.25吨;出栏肉猪1.37万头,家禽6万羽;年末存栏毛兔2305只,农业总产值1350.43万元。工业总产值2649万元,其中县属工业210万元,乡办工业1259万元。工业企业14家,其中县属企业1家,乡办企业13家,主要企业有客车厂、阀门厂、电梯厂、灯泡厂、印刷厂、西服厂等。各类商店69家,农贸市场1个。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小学23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9个。
1986年,莘塔乡服装厂(又称吴江西服三厂)与上海联营成立上海新光内衣染织厂吴江分厂,1990年生产司麦脱衬衫73万件。1991年成立新塔制衣厂,1997年转制为美好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全镇服装企业主要有5家,年生产能力约300万件。
1987年,吴江电梯厂生产升降电梯,并承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兰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的电梯安装业务。1992年10月吴江市自动扶梯厂成立,1994年改名为吴江申龙自动扶梯有限公司,6月组建申龙集团。1992年下半年吴江电梯厂研制开发自动扶梯,1994年6月组建伟达电梯集团公司。1996年电梯业开发液压电梯、陡坡电梯。1997年康力电梯有限公司成立。电梯制造形成从零部件、整机制造到安装、维修的产业链。2000年全镇电梯制造业产值8531万元。
1995年上海焦化厂度假村、上海冶金局度假村、彩虹岛度假村兴建,1998年上海万成公司投资将原南京汽车厂休养所改扩建为紫藤园度假村,形成沿元荡的月牙形度假村群。1999年新挖虾池2000亩,2000年又挖鱼池、虾池4000亩,水产养殖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990年莘塔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4年2月3日撤乡设镇。1996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9年评为省卫生镇。
2000年,莘塔镇区面积2.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3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8627户,213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42人。粮食播种面积2.1万亩,水产养殖1.4万亩,粮食总产量1.02万吨,油莱籽1808吨,水产品3932吨,蚕茧10.55吨,蔬菜1926吨,水果16.95吨,出栏肉猪1.18万头,家禽9.2万羽,禽蛋产量61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9万千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2万元。有工业企业81家,总产值4.09亿元。各类商店320家,主要集中在莘塔大街、府时路、新传路。5月,荡东家具城开始营业,形成荡东商业街。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各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3个。
2001年9月,行政村调整为16个。10月11日,并入芦墟镇。
六、青云镇
青云镇在吴江市西南部。1986年,行政区域面积31.5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3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5987户,256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8人。耕地面积2.13万亩,水产养殖3077.8亩,蔬菜3852.3亩,粮食总产量1.52万吨,油菜籽1176.85吨,水产品509.8吨,蚕茧361.75吨,水果3.6吨,蜂蜜1.9吨;出栏肉猪1.77万头,家禽4.53万羽;年末存栏绵羊4768只,毛兔6.01万只,农业总产值1854.94万元。工业总产值4787万元,其中县属工业283万元,乡办工业1766万元。工业企业176家,主要行业有服装、丝绸、旧桶复制、建材预制、农具制造、软木加工等,木梳、线香、棕绳是传统产品,14101素绉缎获江苏省银奖。各类商店291家,农贸市场1个。初中1所,村联办中学4所,小学19所,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0个。
1986年,旧(钢)桶复制是青云的支柱产业。20世纪末,镇村两级共有旧桶复制企业70多家。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引起广泛注意,被逐步淘汰,新桶制造业应运而生。2000年末,全镇新桶流水线生产企业数十家,销售产值超过2亿元。
1993年,青云塑料厂引进国内第一台64点微机控制的全自动中空成型机,生产200升全塑桶。1995年,产品达到联合国海运危险运输规则Ⅰ类包装要求,被列入吴江市兴吴工程项目。至此,该厂能生产从几升到200升的各种型号塑料桶,并形成系列。2000年产值3509万元,创利258万元。
1999年漾西民营工业小区建成后,地板等新型建材生产成为新的板块经济。2000年,全镇有新型建材企业30多家,主要生产各种高、中档次的木、竹地板。
1994年2月3日青云撤乡设镇,同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5年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6年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1997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镇,1998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省卫生镇、省新型示范小城镇。
2000年,青云镇区面积1.3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4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6778户,2480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21人。粮食播种面积1.18万亩,水产养殖2308亩,粮食总产量8125吨,油菜籽1766吨,水产品703吨,蚕茧658.2吨,蔬菜3394吨,水果总产量58吨,出栏肉猪1.62万头,家禽8.8万只,禽蛋总产量70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009千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36万元。工业企业158家,总产值5.46亿元,门类有丝绸、针织、服装、绢丝、通信电缆、建材、家具、机械、汽车配件等。商业主要集中在思远路、青云大道,民营超市3家,小商品市场1个,从事个体商饮服务业人员650余人。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4所,中心幼儿园1所,村幼儿班5个,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8个。
2001年8月,行政村调整为15个。10月11日,青云并入桃源镇。
七、南麻镇
南麻镇在吴江市西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31.4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4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5044户,212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8人。耕地面积2.68万亩,水产养殖1821.6亩,蔬菜2777亩,粮食总产量1.67万吨,油菜籽1239.55吨,水产品248.25吨,蚕茧325.36吨,水果5.5吨;出栏肉猪1.43万头,家禽8.96万羽;年末存栏毛兔2.58万只,农业总产值1313.77万元。工业总产值5174万元,其中乡办工业3699万元。县属企业1家,乡村企业18家,门类有丝绸、化纤、服装、建材、农具等。各类商店90家,农贸市场、苗猪市场各1个。中学、中心小学各1所,文化中心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6个。
1986年,南麻乡村两级集体丝织厂19家,织机317台,年产织物437万米,其中乡办厂3家,织机152台,年产量225万米。乡办吴江化纤织造厂,有织机118台。1993年春,下庄、东庄一带出现家庭织机。1994年,化纤织造厂转制,由陈建华独资经营。与此同时,镇村集体丝织厂的织机全部转让给农户个人所有。1995年末,全镇个体丝织农户近2000户,拥有织机2019台,网络机2400绽,机浆车8台,经车57台,加捻车3770锭,对头机15台,年产值1.53亿元。同年,化纤织造厂除本厂36台织机正常运转,外发农户加工400台织机,年产织物700万米。1999年主要丝织企业10家,2000年全镇各类纺织品产量5.17亿米。2002年全镇无梭织机6243台。化纤织造厂建造7万平方米厂房,引进日本喷气、双喷高速织机684台,整浆并线设备2套,德国加弹机12台;组建恒力集团,并成立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建造化纤熔体直纺项目。
1992年9月26日南麻撤乡设镇,同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镇。1997年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9年评为省卫生镇,2001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
2002年,南麻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5916户,210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53人。国内生产总值4.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39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35万亩,水产养殖1300亩,粮食总产量7304吨,油菜籽1418吨,水产品503吨,蚕茧270吨,蔬菜513吨;出栏肉猪1.07万头,家禽11万羽,禽蛋产量548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441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6905万元。麻漾牌中华豚被定为无公害产品。工业门类主要是丝绸、化纤、服装,工业总资产11.19亿元,总产值12.63亿元,注册外资1530.5万美元,到账外资729.98万美元。镇民营经济开发区面积2.2平方公里,落户企业65家。各类商店200多家,主要集中在引庆路、善庆街、人民路。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各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6个。
2003年12月18日,并入盛泽镇。
八、北厍镇
北厍镇在吴江市东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49.3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5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7881户,279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14人。耕地面积4.33万亩,水产养殖9692亩,蔬菜676.7亩,粮食总产量2.31万吨,油菜籽1814.2吨,水产品2057.85吨,水果12.25吨,蜂蜜2.45吨;出栏肉猪1.96万头,家禽12万羽;年末存栏毛兔2324只,农业总产值1486.04万元。工业总产值9598万元,其中县属工业181万元,乡办工业6841万元。工业有乡办企业17家,村办企业119家,门类主要有电梯、铸件、皮鞋、玩具、服装制造、纺织以及铜字加工等。各类商店97家,农贸市场1个。中学(含联办中学)7所,小学33所,幼儿园35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8个。
80年代末,浮楼村民从浙江宁波引进铜字、装潢、装饰的制作工艺,迅速传遍全镇,从事铜字行业的有3000多人,业务遍及全国大中城市,长江江阴大桥、上海虹桥机场、上海虹桥宾馆等的字牌都由北厍人制作和安装。90年代,全镇以苏州达胜皮鞋总厂、苏州腾达鞋业公司为领头的皮鞋企业共40家,年产各式男女单、棉、凉鞋4000万双,部分行销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大城市,大部分出口美国、西欧、东南亚等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地区。吴江丝绸绣服厂、吴江医疗保健总厂、吴江针灸针厂的产品全部销往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此外,由苏州科达电梯总厂牵头引进的西班牙西尔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产品全部供给世界著名电梯厂商。2002年,吴江上吴电梯导轨厂与西班牙塞维拉公司合资生产中、高速电梯导轨,客户为日本东芝、富士达,德国蒂森,瑞士迅达,芬兰通力等。
1987年1月16日北厍撤乡设镇。1992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4年评为省农村综合实力百强乡镇,1995年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百强乡镇、省体育先进乡镇,1997年评为省卫生镇、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1998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1999年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
2002年,北厍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10372户,272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04人。国内生产总值6.14亿元,其中第三产业2.54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46万亩,水产养殖1.67万亩,粮食总产量8178吨,油菜籽955吨,水产品4613吨,蔬菜1191吨,水果256吨;出栏肉猪9560万头,家禽6万羽,禽蛋产量120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3万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1.51亿元。工业总资产11.25亿元,总产值17.39亿元,注册外资1298.35万美元,到账外资411.24万美元。工业企业110家,门类有制鞋、化工、金属制品及铸造、医疗器械、净化结构材料、电梯制造、服装纺织等。各类商店298家,农贸市场1个,主要集中在新厍路、育才路。初中、成教中心校、中心小学各1所,村小3所,中心幼儿园1所,村幼儿园8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4个。
2003年12月18日,并入黎里镇。
九、金家坝镇
金家坝镇在吴江市东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49.2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35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7359户,259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7人。耕地4.57万亩,水产养殖1.14万亩,蔬菜688亩,粮食总产量2.23万吨,油菜籽2405.65吨,水产品1251.95吨,蚕茧7.58吨,水果37吨;出栏肉猪1.42万头,家禽13.79万羽;年末存栏毛兔5045只,农业总产值1603.33万元。工业总产值4356万元,其中乡办工业2736万元。有15家乡镇企业,门类有农机、净化设备、缝纫机台板、汽车配件等。各类商店58家,农贸市场1个。初中(含联办初中)5所,小学34所;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7个。
80年代末,金家坝净化设备总厂开始生产彩钢夹芯板,产品主要是彩钢泡沫夹芯板。2000年以后,开发彩钢岩棉夹芯板、彩钢石膏岩棉夹芯板等防火新产品。2003年,全镇有新型建材、钢结构、空气净化工程等类企业,形成从彩钢板基板到泡沫、胶水、净化工程的产业链。年产彩涂钢板30万吨,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9月,举办“吴江市彩钢板基地投资说明会”后,形成以金家坝为中心的彩钢板产业集群。年末,金家坝工业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
80年代末,杨文头村的苏州金利油脂有限公司发展迅速,成为吴江市内最大的食用油生产、销售企业。1998~2003年,主要产品精制油、二级油、亚麻油、棕榈油、菜粕、豆粕等,年产油品7万吨。每年进口菜籽4万吨,亚麻籽2万吨,椰子油和棕榈油8000吨;出口油品6000吨,粕类5000吨,客户遍及东南亚、澳洲和中东地区。金利牌食用油是省名牌产品,公司被评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992年金家坝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4年2月3日撤乡设镇。1995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1996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8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省卫生镇。
2002年,金家坝镇区面积4.1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8885户,250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15人。国内生产总值6.5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2.2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27万亩,水产养殖2.34万亩,粮食总产量7283吨,油菜籽1117吨,水产品3018吨,蚕茧40吨,蔬菜2001吨,水果238吨;出栏肉猪1.3万头,家禽28万羽,禽蛋产量633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34万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1.31亿元。工业总资产13.21亿元,总产值23.13亿元,注册外资1716万美元,到账外资727.37万美元。民营企业168家,门类有净化彩钢板、金属制品、塑料制品、食品、粮油、鞋业等。各类商店265家,主要集中在金鑫路、滨河路、金鼎路、金净路、东街、西街。初中1所,成教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1所,村办小学3所,中心幼儿园1所,村幼儿园7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有住宅小区10个。
2003年7月行政村调整为12个。12月18日,并入芦墟镇。
十、梅堰镇
梅堰镇在吴江市中部偏西。1986年,行政区面积52.7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0.4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7866户,303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4人。耕地面积3.89万亩,水产养殖3009.5亩,蔬菜2613亩,粮食总产量2.37万吨,油菜籽1579.25吨,水产品610吨,蚕茧277.45吨,水果101吨;出栏肉猪2.14万头,家禽15.18万羽;年末存栏毛兔4.18万只,农业总产值2053.92万元。工业总产值8050万元,其中县属工业296万元,乡办工业3320万元。乡村企业31家,门类有铸造、化工、纺织、服装、轻工、电子等。各类商店44家,农贸市场1个,小商品市场1个。初中1所,联办初中3所,小学24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1个。
1986年,梅堰有铸件厂21家,以村办为主,产品有缝纫机、纺机、汽车、电动机等支架、外壳铸件,销往上海、常州、无锡、宁波等地。1990、1991年,梅塘、龙南、联合3村办起铸件厂。全镇铸铁产品向锁坯等精细方向发展,部分销往美国、日本、韩国。1996年,全镇有19家铸件厂,年总产值3.09亿元。1999年,双浜铸件厂、三官桥机架厂等村办企业率先转为私营。2002年,全镇铸件产量约4万吨。
1987年双浜村的梅堰曙光化纤厂投产,生产涤纶切片。1992年差别化涤纶切片厂投产,1993年差别化涤纶厂投产。1994年,原金楼絮棉厂改造成雪漾化纤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化纤泡粒。1995年,相关企业三单体改性剂试制成功,色母粒切片投产。1997年,色母粒由短丝延伸配套生产长丝。1998年,全镇轻纺工业形成切片、纺丝、织造、印染、服装的一条龙生产。2001年,涤纶厂、迪富切片厂、新星切片厂等企业年产切片36万吨。2003年,差别化涤纶厂40万吨熔体直接纺项目开工建设。
1988年8月11日,梅堰撤乡设镇。1992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省体育先进乡镇、省重点科技示范乡镇,1994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1997年评为省教育先进乡镇、省卫生镇。
2002年,梅堰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9491户,294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48人。国内生产总值8.2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2.46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65万亩,水产养殖5507亩,粮食总产量9284吨,油菜籽640吨,水产品2242吨,蚕茧570吨,蔬菜2941吨,水果1760吨;出栏肉猪1.89万头,家禽9万羽,禽蛋产量148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23万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8672万元。工业总资产16.28亿元,总产值33.27亿元,注册外资613.6万美元,到账外资161.93万美元。工业门类有铸造、化工、纺织、轻工、电子等。各类商店近200家,主要集中在梅新街、镇北路、双龙路,农贸市场1个。初中1所,小学3所(其中省实验小学1所),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5个。
2003年7月15日行政村调整为8个。12月18日,并入平望镇。
十一、八都镇
八都镇在吴江市西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38.61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4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6996户,259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6人。耕地面积2.88万亩,水产养殖5045亩,蔬菜5516亩,粮食总产量1.83万吨,油菜籽1371.45吨,水产品1015.05吨,蚕茧567.17吨,水果18.5吨;出栏肉猪2.02万头,家禽7.2万羽;年末存栏绵羊2139只,毛兔5.39万只,农业总产值1716.69万元。工业总产值6009万元,其中乡办工业1961万元。有乡办企业19家,村办企业47家,门类有纺织、印染、绢纺、绣服、建筑材料、冶炼、五金业等。各类商店28家,农贸市场1个。初中4所,小学24所;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2个。
1986年,八都有乡办绢纺厂1家,村办绢纺厂19家,年销售收入578万元。90年代后期,全部转为民营企业。2002年全镇有绢纺厂42家,年产绢丝2500吨,?丝800吨,绵球4000吨。八都成为华东绢纺产品集散地,被誉为“绢纺之乡”。
1987年,吴江八都桥梁工程队成立,1998年更名吴江市明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采用转体法建跨河(道)桥墩,先后承建市内江陵大桥、頔塘大桥、云龙大桥、苏嘉杭高速八坼跨线大桥,苏州清剑湖大桥、昆山2座跨高速公路大桥,其中云龙大桥获省“扬子杯”奖。
1993年,华鑫集团公司成立,拥有4个中华鳖养殖基地、特种水产研究所和医疗保健品研究所。1994年,公司成为全国农业系统首个国家级集团型企业。1996年,形成从种鳖培育繁殖、幼鳖孵化、成鳖饲养、饲料配套供应、商品鳖销售及深度加工的工厂化养殖格局。同年,欧洲鳗幼鳗50万尾试养成功。1998年,公司转制为民营,是八都特种水产养殖的龙头企业,有分支企业18家,建有标准甲鱼池1344亩,暖房12万平方米。2002年,产销鳖、龟1000万只,加州鲈鱼100万条。2003年,公司更名为华鑫集团有限公司。
1992年9月26日,八都撤乡设镇。1994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8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省卫生镇,2001年评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
2002年,八都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7435户,253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2人。国内生产总值5.3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23万亩,水产养殖9200亩,粮食总产量7226吨,油菜籽914吨,水产品4600吨,蚕茧478吨,蔬菜2942吨;出栏肉猪1万头,家禽11万羽,禽蛋产量40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万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2.61亿元。工业有民营企业129家,门类有缫丝绢纺织造业、电缆、拉丝、电器业、机械制造业、建筑材料业、食品工业等。工业总资产9.22亿元,总产值14.98亿元,注册外资6187.11万美元,到账外资115.05万美元。各类商店672家,主要集中在新马路、贯前路。初中1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1所,村幼儿园8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村卫生室10个。
2003年12月18日,并入震泽镇。
十二、菀坪镇
菀坪镇在吴江市中西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32.6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2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4091户,152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2人。耕地面积2.88万亩,水产养殖6278亩,蔬菜669.59亩,粮食总产量1.44万吨,油菜籽1395.55吨,水产品1230.55吨,蚕茧8吨,水果342.5吨;出栏肉猪9688头,家禽7.6万羽;年末存栏毛兔3634只,农业总产值1157.78万元。工业总产值3707万元,其中乡办工业3402万元。有乡办、村办企业38家,门类有缝纫机及零配件制造、建材、服装、机械、电器等。各类商店30多家。初中、中心小学各1所,村办小学16所,中心幼儿园1所,农村幼儿园10所;卫生院1所,卫生室18个。
1986年,在中国标缝菀坪缝纫机厂和菀坪缝纫机零件厂两家骨干企业的带动下,缝纫机制造业向村级发展。1987年缝纫机厂试制成GC6-5工业中厚料缝纫机。1995年,全镇缝纫机及零部件加工企业25家,其中整机生产企业17家。1996~2003年,菀坪每年组团参加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缝纫机工业形成从零件开模、浇铸、精密加工,到整机组装、包装、物流销售的配套体系。2003年,全镇缝纫机工业企业186家,整机生产能力50万台,有“金牛”“太菀”等注册商标33个。
1986年,西湖、新湖等村在太湖外圩退耕养鱼。1991~1992年,建成商品鱼基地。2000年,开发蟹虾混养的立体养殖模式,建立万亩蟹虾养殖基地。2002年,太菀牌河蟹取得省级无公害认证。2003年,又被农业部评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
1986年,菀坪乡内已形成林带,主要有香樟、银杏、松柏等。1990年,成为全县第一个绿化达省标的乡镇。与此同时,全乡果树主要品种有柑橘、梨、桃、葡萄等水果。2000年,菀坪水果被省检验局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1992年菀坪被评为省重点科技示范乡镇。1994年2月3日撤乡设镇,同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省科技工作先进镇。1995年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百强乡镇、省体育先进乡镇,1999年评为省卫生镇,2002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
2002年,菀坪镇区面积2.27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5192户,153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97人。国内生产总值2.7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468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1万亩,水产养殖1.89万亩,粮食总产量5276吨,油菜籽214吨,水产品2145吨,蔬菜4494吨,水果6303吨;出栏肉猪7652头,家禽46万羽,禽蛋产量888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153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1.53亿元。工业总资产6.11亿元,总产值7.78亿元,注册外资1128.91万美元,到账外资483.9万美元,门类有缝纫机及零配件制造、服装、五金、建材化工、旅游箱包、精工机械、电子电器、织染等。超市2家,各类商店368家,农贸市场1个,主要集中在菀缝街、菀坪中路。初中、成教中心校、中心小学、村小学、中心幼儿园各1所,农村幼儿园4所;有卫生院、便民医院、私人诊所各1所,村卫生室7个。
2003年12月18日,并入横扇镇。
十三、庙港镇
庙港镇在吴江市西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40.0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4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年末在籍居民7580户,287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4人。耕地面积2.61万亩,水产养殖5083亩,蔬菜8233.5亩,粮食总产量1.59万吨,油菜籽1053.9吨,水产品1056.95吨,蚕茧685.89吨,水果3.4吨;出栏肉猪1.42万头,家禽10.51万羽;年末存栏绵羊8059只,毛兔11.64万只,农业总产值1943.17万元。工业总产值3638万元,其中乡办工业1666万元。有乡村企业70家,其中乡办企业22家,门类有缫丝、纺织、服装、化工、建材、轻工、机械,以及家具作坊等。各类商店179家。完中1所,初中(含联办)4所,小学21所,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1个。
1986年,庙港有乡办丝织厂2家,村办丝织厂10家。同年,新民丝织厂开弦弓分厂、新联丝织厂庙港分厂投产,主要生产缎、绸、纺三大类丝织品。1993年,镇村两级丝织厂18家,年产值1.29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25.3%。1997年6月,镇村企业全部转为民营。2002年,全镇纺织企业70家,织机3500台,其中明珠纺织、福斯特纺织、金明纺织等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米,产品在西欧、中东、东南亚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90年代,庙港渔民除养殖四大家鱼外,发展螃蟹养殖。1998年,在太湖围网养蟹。1999年,开挖鱼池近千亩,发展养虾、养蟹。2000年,庙港太湖蟹养殖基地获“省级龙头企业”称号。2001年,庙港苏州太湖蟹交易市场开业。2002年,举办首届中国庙港太湖螃蟹节,首日签约成交120吨,全年交易量超过1600吨。万顷、庙港、阿四等品牌获“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992年9月26日,庙港撤乡设镇。1995年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7年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镇,1998年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9年评为省卫生镇,2001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2003年评为省无公害畜禽产地。
2002年,庙港镇区面积0.89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7651户,281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54人。国内生产总值3.9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5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45万亩,水产养殖1.33万亩,粮食总产量8557吨,油菜籽768吨,水产品2343吨,蚕茧468吨,蔬菜1.47万吨,水果194吨;出栏肉猪3013头,家禽1.51万羽,禽蛋产量134吨;年末存栏绵羊2.31万只,毛兔4万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31万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1.15亿元。庙港牌香青菜声名远扬。工业企业80家,门类有轻纺、服装、建材、化工等,总资产5.47亿元,总产值8.41亿元,注册外资240万美元,到账外资150.39万美元。各类商店近400家,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各1个,主要集中在庙东街、庙新路、沿湖路。完中1所,中心小学1所,开弦弓小学1所,幼儿园3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1个。
2003年12月18日,并入七都镇。
十四、铜罗镇
铜罗镇在吴江市西南部。1986年,行政区面积28.9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0.4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个街道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6787户,262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07人。耕地面积2.37万亩,水产养殖1166亩,蔬菜3532亩,粮食总产量1.3万吨,油菜籽1309.5吨,水产品320.35吨,蚕茧262.31吨,水果2.55吨,蜂蜜41.55吨;出栏肉猪1.9万头,家禽9.28万羽;年末存栏绵羊1102只,毛兔3.58万只,农业总产值1278.14万元。工业总产值5732万元,其中县属工业1420万元,乡办工业2560万元。工业企业165家,其中乡办厂37家,门类有酿酒、丝绸、棉织、化工、服装、印刷等。各类商店180多家,农贸市场1个。完中1所,村联办中学3所,中心小学、村小、成人教育中心校、幼儿园各1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6个。
1986年,铜罗各村都办有酿酒厂。1988年,镇酿酒厂联合各村酒厂成立铜罗酿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余种黄酒、白酒10万余吨。2003年,全镇酿酒厂18家。生产的产品中,吴宫老酒系列黄酒、中南六年陈黄酒评为省名牌产品,苏御糯佳酿黄酒、凤栖牌黄酒评为苏州市名牌产品,思古桥牌特加饭黄酒连续3年评为吴江优质产品。同年,成立苏南酒文化馆,10月举办第一届苏南黄酒节。
农户对土地有经营自主权后,铜罗农村掀起粮田改种苗木的热潮,年产值由1992年的56万元,增长至2002年的4773万元。2003年,全镇苗木种植面积1.91万亩。与此同时,出现500多位经纪人,衍生出绿化公司21家。
美术教学是铜罗中心小学的特色教育。2003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学校,铜罗镇被评为艺术教育镇。
1988年8月11日,铜罗撤乡设镇。1992年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5年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1998年评为省卫生镇,2002年评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
2002年,铜罗镇区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在籍居民7453户,254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9人。国内生产总值3.5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49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875万亩,水产养殖118亩,粮食总产量2223吨,油菜籽900吨,水产品107吨,蚕茧225吨,蔬菜1319吨,水果75吨;出栏肉猪3.86万头,家禽15万羽,禽蛋产量40吨;年末存栏绵羊3043只,毛兔20万只;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724千瓦,农林牧渔总产值9756万元。工业总资产3.85亿元,总产值9.74亿元,注册外资1048.6万美元,到账外资169.05万美元。工业企业92家,门类有机械、窑厂、化工、漂染、探伤器材、缫丝、织造、制衣和窑厂等。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各1个,超市10余家,各类商店300多家,主要集中在振兴路、迎春路、镇中路。完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成人教育中心校各1所,村小学2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村卫生室4个。
2003年11月,行政村调整为9个,12月18日并入桃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