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宗教寺庙 >> 慈云禅寺

慈云禅寺

2024/1/6 3:04:16    作者:  来源:  吴江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    【字 号:  】   点击量:47702

慈云禅寺位于吴江区震泽镇宝塔街111号。

南宋咸淳(12651274年)年间建,原名广济寺。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僧道泽重建,旧名广济寺。明天顺(14571464年)年间钦赐“慈云禅寺”额。明万历五年(1577年)乌程董份、里人吴秀修。万历四十三年僧慈林增建大悲阁。清康熙七年(1668年)僧净眼修大殿。清康熙二十年,僧超伟和里人沈国忠、黄一夔等重建天王殿。由于建寺前先有塔,故历来通称塔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增建且住、大树两轩及续灯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知县孟芮,里人沈竟、程诜,僧法鉴重修,并增建钟楼、凿洗钵池。清道光三年(1823年)大水成灾,在寺内施米赈灾。饥民无食,时有弃婴路旁。里人徐学健借积谷仓作临时育婴堂,出资雇妇收养弃婴,道光四年在驴下圩建保赤局迁出。清道光十六年,里人徐学健、谭琨等和僧日新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多次重修重建。清咸丰十年(1860年),寺毁于兵燹,唯塔尚存。清光绪九年,(1883年)里人庄人宝等拨丝捐重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里人龚树勋、徐宝田、谈麟书等重修。民国2年(1913年),倡办新学,借寺内积谷仓创立震泽市乙种师范讲习所。民国13年,省立女蚕校费达生会同震泽丝业公会,借寺内积谷仓创办土丝改良制造传习所。是年,僧顺宝募款,里人徐彦宝遗孀徐毕氏重建大殿三楹,共耗银八千余两。工程落成,佛像塑齐,住持僧顺宝率僧侣用肩舆相请施主徐毕氏,举行佛像开光仪式。抗日战争期间及至抗战胜利后,塔寺曾被汪伪水警、国民党军警驻扎。1950年,寺为震泽粮库征用。1974年,大殿、天王殿、洗钵池毁坏。1986年寺院仍为震泽粮库占用,仅有慈云塔耸立在旧址。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六面五级,伞盖型宋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阁式砖木结构,龙角飞檐,造型精美。塔高通称11丈,实高38.44米。塔由外廊、内廊、塔心组成。塔中第三层有一抱粗楠木塔柱,直至塔顶。顶端1米高铁葫芦直刺云空。塔刹由刹柱、覆钵、相轮、铁链、葫芦结顶等金属铸件组成,系合金体通称白口生铁,不锈不腐。塔刹约重几十吨,据说一条铁链重1吨。铁链分系六角,角端挂有铜铃,风过铃响,叮咚之声宛如仙乐。

1997年625日,市政府批复同意恢复慈云禅寺。200310月,挖洗钵池时发现18尊石身古罗汉。至2004年末,在原址重建慈云禅寺,内设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地藏殿、财神殿、三圣殿、钟楼、鼓楼、洗钵池、了凡净院、五观堂、法物流通处等。20058,在寺院中央竖立汉白玉观音立像1尊,高8.8米,造价19.8万元。是年末,该寺有僧人9人,监院空显,全寺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有皈依弟子1100余人。200742日登记为寺观教堂。

2013年末,慈云禅寺占地面积54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造价4000余万元,住持宽澈,监院空显,僧人15人,有皈依弟子3000余人。该寺庙被评为吴江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2010年)。

寺前河埠文石砌成台阶,可停舟登岸。正山门黄墙黑瓦,嵌砌“南无阿弥陀佛”六个砖刻大字。大树蔽荫,庄严肃穆。宏伟佛寺,殿宇宽畅,重檐复宇,翚飞轮奂,极土木之胜,完美地显示了古代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寺中佛像,金身重塑,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这些宗教雕塑艺术品,都出于古代劳动人民能工巧匠之手。进山门登天王殿,面南佛龛中金身坐像弥勒佛,笑脸相迎。背后佛龛中金身立像韦陀面北站立,精神威武。东西两壁前,四大金刚分列左右各两尊,佛身高大倍于常人,彩塑木雕威灵显赫。步入庭院,板石铺地,花木扶疏,银杏参天。慈云宝塔矗立庭中。塔后大殿,殿宇宽敞高广。方砖铺地,细砖砌墙。画栋雕梁,前庭翻轩,悬挂幡幢。面南佛座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左侍文殊,右侍普贤。东西两排分列十八罗汉,鎏金塑像,神态各异。面北大悲阁供慈航观世音菩萨。正殿佛座前烛台香炉,香烟缭绕,上悬常明琉璃灯。案头放置钟鼓、木鱼、引罄、铙钹等法器。大殿是和尚身披袈裟,诵经拜谶,替施主做道场超度亡灵等法事的场所。案前席地放置蒲围、拜台。每于农历初一、月半,佛门信徒烧香点烛、顶礼膜拜,虔诚祈祷四季平安。大殿前,卵石铺地,花圃曲径。凿有古洗钵池一个,后称放生池。寺的左右还有住轩、大树轩、续灯堂、饭僧堂、钟堂、方丈及和尚的僧舍。

古刹名寺,必然引来文人墨客的游踪,留下动人的诗篇。明代《了凡四训》一书中就有提及到慈云寺。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寓慈云寺旬日留别》一诗中写道:“震泽多精舍,慈云师子林。家私惟古佛,眷属总玄心。后汉人何在?微言乃至今。相逢随欲别,舍此更何寻?”清康熙年间僧释超伟曾赋诗两首。其一《建且住轩漫赋》:“筑室仍居此,移门又向东。远村云树隔,曲水贾船通。去住身无定,从违事不同。书空成独坐,矫首羡飞鸿。”其二《赋得大树轩诗》:“锡飞来此地,飘忽七年余。未得山中去,还从树下居。悔心多事后,畏客闭门初。生计谯云拙,松窗夜月虚。”清《百城烟火》两作者也为慈云寺题诗。徐崧在《康熙辛酉天谷禅师重修慈云因赠》云:“咸淳古寺久将芜,此际凭君愿力扶。日炙风吹空石像,铃声鸟语自浮图。池含夜月谁捞得?雁过秋天有字无?不意故乡重觌面,葺成犹胜旧毗卢?”张大纯在《游慈云寺》一诗中说:“传闻寺建赤乌初,佛法重兴劫火余。梵呗清人来五夜,机缘化俗演三车。续灯堂上灯光遍,大树轩前树影疏。从此便应联白社,不妨身世等空虚。”

慈云禅寺常年香火鼎盛,以农历正月初一的祈福消灾大会、元宵节灯会和一年三度的观音法会(每次持续一周)为最盛。香客来自铜罗、青云、桃源、庙港、七都、八都以及浙江南浔、织里等地。慈云禅寺碑廊内有唐代吴道子所绘的《孔夫子与十弟子》画像碑及宋代王安石撰写的碑文。在重建工程中出土石佛头像1尊,颇具北魏石雕风格。虽残,但依然可见当年之风采。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