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简介 >> 西晋 >> 张翰 >> 张翰

张翰

2024/6/24 3:33:0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3456

 一、人物简介

张翰,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季鹰,吴江莘塔人氏,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吴郡吴县(今苏州吴江)人。生卒年不详,葬于吴江芦墟二十九都南役圩。张翰性格放纵不拘,时人比之为阮籍,号江东步兵。齐王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方兴,以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为由辞官而归。

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官至大司马东曹掾,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俨死后不久,东吴就被西晋所灭,作为亡国之人的张翰虽然有才华,善于写文章,但是身受亡国之痛,佯狂避世,不愿意受礼法约束,恃才放旷,很像曹魏时放荡不羁的阮籍,因为阮籍曾经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当时人就称张翰为江东步兵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吴灭亡之后,有一次张翰在阊门附近的金阊亭听到有琴声清越,循声找去,原来是会稽名士贺循泊船于阊门下,在船中弹琴,张翰和他从不相识,但是一见如故,顿有相见恨晚的知音之感,两人依依不舍。当张翰问到贺循是去洛阳后,就临时决定也和贺循一起去洛阳,登船就走,连家人也没有告诉。由此事可以看出张翰为人处世确实随心所欲,颇不负江东步兵的雅称。

二、张翰墓

其墓葬何处,曾有争议。

清康熙屈运隆编纂的《吴江县志》(1685)说:晋东曹掾张翰墓在二十九都南役圩。乾隆十二年沈彤等人编纂的《吴江县志》(1747)说:按《吴地记》云:张翰葬横山东五里。《吴郡图经续纪》云:张翰葬横山东五里,坟亡。《姑苏志》《吴县志》皆因之。则翰墓有确证,不可假托。后出的乾隆县志不同意康熙县志的说法。

《吴地记》虽然是最早的地情书。但此书非一人一时之作,为后世重辑之残本有他人之作窜入。张心澄《伪书通考》称其书伪窜。因此该书仅几个字的含糊记述令人生疑。至于后面三本志书是皆因之,更难以使后人信服。

清初长洲学者张大纯实地调查后,在《三吴采风类记》中明确记载张翰墓在二十九都二图南役圩,并作《过季鹰墓感赋》:

     弭节江干日已晡,季鹰高节冠东吴。

     宦情落落空千载,墓草青青傍五湖。

     杯酒生前轻将相,秋风身后重莼鲈。

     只今势利滔滔是,过此还应愧汗无?

与沈彤同时代的北芦墟人沈刚中在其《分湖志》(1747)中记述:南役圩有古墓,无封植树。民指为翰墓。以后,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该地曾有张翰墓碑出土,惜字迹模糊。同治九年(1870)吴江知县黎庶昌重修张翰墓并立石。

19581111,吴江县文教局派员查明:位于莘塔公社东联大队南役圩南端的张翰墓占地50平方米,封土高1.5米,墓西约40米处的敬信庵曾供奉张翰的神位。墓碑和木神位已于去冬今春毁掉。当时建立三人保管小组,插牌明示。

2000年秋调查:张翰墓已于60年代中期毁掉,遗址在今莘塔镇枫西与荡东两村(即原东联大队)之间的东枫小学内,前排平房教室西半部即墓址所在;敬信庵原址上早已改建成村办公所和小工厂。张氏后代仍在东弥陀村,有东张、西张两支系。枫里桥、南役圩、莼鲈港又名二图港等都是当地地名;在明清朝均属二十九都二图。方言念成二图港转音成了弥陀港。此地在元荡东北滩。志书上元荡名莼菜荡,鼋荡、元荡均是后来的说法。

三、后人评价

后人对张翰评价颇高,宋代苏东坡有诗赞美张翰曰: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明陆树声的《长水日抄》对张翰身后名和当世名的看法也颇表赞同。清文廷式在《纯常子枝语》卷五对张翰、顾荣和陆机、陆云兄弟有比较中肯的分析。

张翰也世代受到家乡人的纪念,据乾隆《吴江县志》卷七载,宋元祐年间,吴江知县王辟筑三高祠,将张翰、范蠡、陆龟蒙并称三高,入祠其中,后经历代兴修,规模大备,祠内有塑像等物,每逢春秋都有祭奠。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