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23 3:03:36
作者:
江村人氏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0840
过去,吴江地区蚕种历来采用吴兴、余杭等地土种以及乡民自留土种,以致种性退化,病害蔓延,成丝质量差。而且乡民不注重桑树栽掊,不敷使用,所缺桑叶从东山、桐乡等地购入,清末有识之士已注意蚕桑改良,如“江震高等小学校长费君玄韫于自由业田内辟二十余亩广植桑秧,试办新法育蚕”。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采用科学养蚕、机械缫丝,丝质、产量大为提高,宣统元年,日本出口生丝量已超我国。到民国15年,华丝输出不及日丝的三分之一,而且由于丝质粗劣,几乎沦为杂丝。震泽等地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处境险恶,力主改良蚕丝事业。
我国著名蚕桑缫丝专家郑辟疆及其追随者费达生(吴江人,后与郑结为夫妻)等人,早年东渡日本,攻修蚕桑,目睹日本丝业蒸蒸日上,立意回国改变现状。
民国12年,郑辟疆于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校址:苏州浒关)校长任职期间,在校内成立推广部。采用图片、实物、实物模型等宣传手段来吴江震泽、开弦弓、双阳等处雇船下乡宣传,郑校长亲立船头作演讲,学校师生分头去集市、茶肆酒楼进行宣传。
民国13年春,蚕校推广部主任胡咏絮带领费达生等四人来到开弦弓,她们带来了改良蚕种用养蚕科学技术,提出“蚕病可以毁家,清毒可以丰收”的口号,吴江的土丝改良运动终于萌动。
下面一组老照片,为女蚕校存档之宣传推广科学养蚕技术的旧影复制件。
先是采桑
第二:对养蚕器具进行消毒,消毒药物猜想是石灰水,生石灰易得,消毒效果良好,而且无重大污染,氢氧化钙溶液经过较短的空气暴露就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碳酸钙渣。
第三:孵卵收蚁。蚕卵出壳后,幼蚕似小蚁,故民间称之为蚕蚁。收蚁即从孵卵器中移至养育处的过程。
第四:饲育。饲养桑蚕,讲究通风、控温、控湿,并且也有光照要求。
第五:做簇。蚕为家养昆虫,同样具备一般昆虫的生长特点,幼蚕长大后,会做窝兑变为蛹,这个过种就是---吐丝。而蚕吐丝做窝时,喜欢选择势高、枝丫多繁之处,为了满足它的生长规律,乡民就得为其做簇。簇一般用新鲜麦秆搅成。
第六:采茧。茧,即蚕成蛹时吐丝所做之窝,茧即是优质之蛋白质纤维,为丝绸产品最基本之原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