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丝绸之府 >> 庙港养蚕

庙港养蚕

2024/1/22 3:31:36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6375


第一节 蚕事习俗

庙港养蚕,唐代已盛,家家养蚕,蚕文化悠久,千百年来养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旧时,农户为祈求一年一熟的养蚕收成,相传有不少有关蚕事的习俗。

如蚕事习俗中的“忌人”。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田园杂记》诗中,描述苏州一带农村蚕事,“三月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尤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说明蚕户认真饲养,蚕期避免邻居往来,防止蚕病传染,俗称“忌人”。历来蚕期还忌陌生人上门,一般亲友作客,止步门外,待招呼才进门,非请莫入,成为习惯。其次是蚕期“口彩”,“春蚕吐丝死方尽”,蚕吐丝作茧创造财富,农家重蚕如宝,见蚕称谓“蚕宝宝”,养蚕收成称之“蚕花”,计算“蚕花”多少是以1斤出火(三龄眠头)为例,若采茧10斤,即为10分收成,其时10分“蚕花”,已属稀有高产了。蚕期亲邻见面,均有互祝“蚕花”的习惯,口念“蚕花廿八分”,以示来日结茧的丰收。“田蚕茂盛”、“蚕花廿八分”是农户传统灶堂门壁普遍书写的字句。“蚕花”作为口彩,每当春蚕开始,讨饭者用红纸剪成猫形纸花,串村走户剪挨户分送,倍受农家欢迎,讨饭“送蚕花”,给钱不给米饭,与平时两样对待。把剪纸蚕猫糊贴于蚕匾之中,意指猫能灭鼠除害,保护蚕作安全,故农家蚕期的猫沿称“蚕猫”。过去农家惯用“蚕”字取名,襁褓之中男的乳名蚕宝、蚕卿、蚕生、蚕大,女的乳名蚕娜、蚕猫等比比皆是,无不以蚕为贵。养蚕时节,妇女发辫之间戴红花,插鹅毛,鹅毛用于掸收蚁蚕,故妇女养小蚕都称“捏鹅毛”。此外采用桃树嫩枝稻草圈放入蚕篇、蚕篮,名谓“长头”、“千金”,顾名思义,“长头”、“千金”俱示蚕茧数量增多之意。蚕期说好话,讨口彩还须忌讳语,见坏蚕称“白相蚕”、“懒惰蚕”,不说病蚕名称。蚕室内见蜈蚣称“蚕花”,见蛇说成“蚕旺”,惊喜交集一般只驱赶勿弄死。蚕期烧菜用的老姜称“辣块”,僵是蚕病,姜与僵同音,意谓不利。清同治《苏州府志》载:陌头桑树控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养蚕是农家最繁忙之时,朝廷亦重蚕事,故有“官府让蚕时”之说,渔民叫卖鱼虾,蚕期的虾不喊“弯转”,小虾改称“蚕花”。

婚丧俱有涉蚕的礼仪习俗,如迎新娶亲用两枝带根杜竹送到女家,称“迎竹”,一枝由男家带回,又称“蚕花竹”。又如女儿出嫁的第一年,当年或来年必须拿一撮小蚕(二三龄起蚕)送到夫家,名谓“送花蚕”,“花蚕”必须放在团子上面,寓意“包好”。蚕上山以后,双方相互备用糕点礼物,上门放在山棚上,此称“望山头”,“望山头”之举新亲要连续三年。结婚做亲,无论在花烛酒、洞房饭之间,喜娘借夹菜为名满嘴说尽好话,俗称“蚕花话”,如“吃点炒肉丝卖丝卖银子,年年卖陈丝”等等。丧事殡葬用的棺材,停放的小凳称“蚕花凳”。三朝送葬,棺材上面铺一条棉被,抬出门外立即揭去,名为“抢蚕花被头”,此风尚世代传承。

蚕期迷信,以拜灶(灶君)为最频繁,祈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五谷皆丰稔,蚕花好收成”,从农历十二月十二“杀布种”之日起到来年夏至蚕事结束,拜灶不计其数,蚕期中收蚁至大眠,每龄都有拜灶的习惯,大都与蚕事密切相关,供灶君用的供品,香烛果品外品名按节各异,其中“拜利市”、“接财神”蚕种也作为供品,农历十二月廿三送灶做黄南瓜圆子须做上有丝绞的元宝,巴望蚕丝好收成,清明节拜灶要做一头青一头白的圆子,意指蚕事清白无病,夏至拜灶名为“谢蚕花”,端午拜灶蚕事已告结束,但供品要用豆腐和油墩,用豆腐意为端午养蚕无“白肚”(脓病),用油墩说是无“亮头”(空头病)。每次拜灶,必供备食品,从来就有“贪嘴娘娘勤拜灶”之说。庙港境内,过去庙宇林立,大小寺庙都塑有“蚕王天子”、“蚕花菩萨”等佛像,每年有传统拜蚕花签唸蚕花经之举,信奉可谓虔诚。旧时养蚕风尚习俗繁多,以上仅记其略。

第二节 科学养蚕

过去土法养蚕以土种为主,一年只养一季春蚕。民国12年(1923年)开弦弓村设立育蚕指导所,又与省立女蚕校推广部合办蚕丝改进社,从事推广改良种和育蚕新技术。首先参加改良试验蚕户连该村参与改良的小学教师陈杏荪共21家。1923年,育蚕成绩极佳,最差的也有8分收成,此后育蚕改良的蚕户逐渐增多。吴江《民国县政》记述:“民国16年(1927年)全县改良种达6万余张,18年(1929年)增至10万张,未办指导所前每钱蚁(一钱等于3.3克)最高收十二三斤茧,一般只有5~6斤,改良种适当饲养,每钱蚁在20斤以上,秋蚕无把握。”

1954年,农业合作化,农户桑地蚕具折价入社,开始集体养蚕。1958年,公社化,以大队为单位几个生产队联队养蚕,建立蚕桑新村。1962年,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以后,又以生产队为单位养蚕。1978年生产队推行小蚕共育,大蚕分组饲养的“五定一奖”(定张、定单产、定工、定产值、定报酬、超产奖励)责任制。1983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户管桑养蚕。1984年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扩桑,蚕种饲养量增加。1992年,饲养蚕种32532.7张,是历史上养蚕最多一年,年产茧24012担,分别比1984年增268倍和294倍。1982年以来,蚕茧张产、亩产茧、担茧价连年获全县第一。

1984年春,浒关蚕种场及吴江蚕种场分别在罗港、七一两村饲育种蚕。是年晚秋起吴江蚕种场在庙港村设点饲养种蚕,1990年该村3组建造制种用房8间,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每年实行春、晚秋两期种蚕养育,1995年养春、晚秋种蚕共469.4张,总产426.856担(其中已按30%计算增加98.503担、张产90.9斤、张值893.80元)。



1995年庙港镇蚕茧生产情况表(一) 单位:亩、斤、担

 

1995年庙港镇蚕茧生产情况表(二)


 

一、蚕品种

改良种未推广前,蚕农订购土种,土种以“方”计(一方种约相等10张框制种),不满一方称“角”,土种于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习惯进行土法消毒,俗称“杀布种”,方法是采用茶叶、枯桑叶、楝树果加水烧煮,待冷却后将布种浸透沥干,也有在布种面上撒些食盐,名谓“盐杀种”。解放前庙港蚕农饲养蚕种有本县友声种场的五星牌、天元种场的龙虎牌,浒墅关种场的梅花、寿星、壬戌馆等牌号甚多,改良种都是框制种,每张28圈。民国12年(1923年)开弦弓村农户首先使用改良种,以后逐年推广,平附种。

解放后由江苏省蚕种公司统一改为红星牌,1956年起改为散卵盒装种,卵量以克计。50年代饲养品种有瀛翰×;华八、瀛翰×;华九、瀛文×;华十等。60年代饲养苏16×;苏17,新翰×;新九。70年代春蚕饲养东肥×;华合,夏秋蚕以秋3×;苏4为主。80年代春蚕当家品种为苏5×;苏6。1981—1983年在“提高蚕茧出丝率研究”课题中探索夏晚秋蚕试养多丝量春用品种,早秋仍养苏3×;苏4。品种改革是增产的重要手段,1984年早秋开始养75新×;7532,在合群村10组饲养33张,进站单产75.2斤,比全村高10.97斤,上茧率98%,张值平均比全村平均高0.27元,此后这只品种替代了苏3×;苏4。1985年始养新4元品种,替代晚秋所养的苏5×;苏6。90年代春蚕仍养苏5×;苏6为主,夏秋大都饲养75新×;7532。1993年曾引进朝鲜种J107×;J108,由韩国曹明根教授指导在更楼港村试养,对照苏5×;苏6,产量低、干壳量少,价格低不予推广。1994年引进蚕农4号品种,亦未推广。

二、催青

清代以来,谷雨前后,蚕种用巾袱包裹,在阳光下晒热置于被褥之中,也有暖于胸前,负于背后,俗称“背韦陀”,谓之“暖种”。

民国17年(1928年),提倡共同催青,蚕前共育室及蚕箔蚕台等蚕具均经彻底消毒,然后把蚕种分批次进室加温,逐日观察胚子发育进程,至孵化前发至蚕农,再进行补催青收蚁。

解放后,1956年庙港建催青室,地址在今影剧院东北,年催青蚕种1~2万张,加温设备用火缸,燃烧用炭,催青前10天左右做好消毒准备,夏秋蚕高温张挂湿布湿被防暑降温,由蚕桑技术干部负责指导催青,有员工日夜值班,逐日观察胚子发育情况,从进室催青到发种需时约8~10天。1984年以后庙港改在震泽中心站催青,1993年起全县统一在吴江催青。

三、收蚁

集体养蚕及分户养蚕,发种后必须进行补催青,使孵化齐一。1983年春蚕苏5×;苏6正反交孵化率平均为95.9%。1986年全乡4个片,小蚕店饲养233张,一日孵化率为97%,二日孵化率为98.4%。收蚁历来用鹅毛掸拂、蚕筷敲击等方法。1956年起,为防止蚁蚕伤害,推广双网双收法。1981年庙港率先推广“纸包收蚁法”,亦即“棉纸吸引法”,获苏州地区四等奖。

四、共育

稚蚕共育是由部分蚕户建立的技术互助组织,从收蚁开始,共育至二龄起身开叶,然后分派由参加户领回饲养至上蔟。此法于民国17年(1928年)以后,就开始推行,其优点是做到专人专管,稳定蚕作,讲究科学,降低成本。民国23年《吴江县政》记述:“庙港(第10区)春秋指导育蚕1440张,有两处指导所育460张,蚁30两,指导员2人。友声蚕种场200张,蚁8两,指导员2人。其中改良会共育780张。庙港地区‘蚕业合作社’曾由县推广部门指导组织农户共育。”

建国后,蚕桑指导站指导科学养蚕以组织共育为重点工作,集体养蚕70年代推行大炕床、炕房共育。1983年联产到户以后,出现多种共育形式,除利用原有大坑床设施,逐步推广联户小坑床共育、小蚕店共育。1985年推广饲育箱。1986年发展小坑床共育,乡经联会发文规定,联户建小炕床拨给生产平方每只25个和扶持资金15元。全乡共花1115元。是年多种经营服务公司用以奖励晚秋共育资金638.65元。1987年春单户煤炉饲育煤气中毒200张,是年又增加小炕床354只,并在五联、罗港两村为主推广管道煤炉。1988年春蚕中毒仅20张。1989年小炕床有599只,大炕床38只,饲育箱256只,炉401只,共育率达93.3%。1992年开始在民字浜村试行电加温共育。1995年春共育蚕种9252张,共育率达95%。

五、饲育

庙港农村,旧时只养一熟春蚕,一二龄用火盆加温,烧木炭或炭结,二龄以后,称为“出火”,不再加温。四、五龄均有称眠头习惯,谓之“捉出火”和“捉大眠”。民国19年(1930年),推行春秋两期养蚕,采用无覆盖普通育,小蚕每天喂叶6~8回,大蚕5~6回,小蚕给桑用条叶或块叶,贮桑用栈条,上盖湿布,大蚕用整叶,大眠放叶,有些户放养地蚕,蚕座干燥防病用焦糠、石灰等,上蔟以高山帚头蔟为主。

1.小蚕饲养

一至三龄为小蚕期,建国后推广小蚕共育,1954年推行防干纸育,改变了过去无覆盖的饲养方法,每天给桑回数减为3~4回,以保叶质新鲜,增强体质,一龄用块叶,以蚕的1.5倍为标准,二龄用块叶或木梳片叶,三龄用全叶。一龄不除沙,二龄起中除加眠除各一次,及时眠起处理,达到眠前吃饱,发育齐一。蚕室均置备温湿计,观察龄期所需目的温湿度。1972年春起开弦弓大队炕床饲育,高温保湿养小蚕,获得连年高产稳产,春蚕张产平均在95斤以上。1983年联产承包后,推广多种形式共育,分箔后农户蚕房一般都备有尼龙帐保温设备。

2.壮蚕饲养

四至五龄为大蚕期,每日给桑4~5回,良桑饱食增强抗病能力。传统养蚕,使用木制三角蚕台,70年代推行套叠式平台育,1973—1975年早秋高温推行室外养蚕,数量不多。培育天压桑遮荫及利用竹园露天饲养,使用防蚁药粉,四周开沟,防止蟾蜍蛇类危害。1983年联产到户后,大眠放叶多数户利用新建楼房条件,放养地蚕,放养以后,条桑给叶,节省了工时。

3.消毒防病

旧时养蚕,只用石灰、砻糠灰作为蚕座干燥材料,无药物防病措施,从饲养改良种以后,微粒子病已消失。如今常见蚕病有:僵病、细菌性空头病及其他真菌病和蝇咀病等。60年代使用西力生防僵粉及赛力散。70年代使用小蚕防病粉和大蚕防病粉蚕体消毒,又使用灭蚕蝇药水喷晒叶面或蚕体,防止蝇咀茧,提高了夏秋茧的上茧率。80年代蚕室采用毒消散熏蒸消毒,蚕体消毒用蚕座净。1983年联产分户养蚕以后,在乡蚕桑技术指导下养蚕准备必须做好蚕室、蚕具的彻底消毒。1984年多服公司设立蚕业服务部,专门供应蚕用所需物资,其时各村相继建立村服务站,蚕桑技术员指导养蚕,带药上门服务。1988年春开始实行蚕药配套,发种前由蚕桑站按种分配到村,由村分发到户。是年春蚕6个村2478.2张,配发药物2048份。早秋全面推广,配套药物有:漂白粉、防病粉、复合防僵粉、蚕座净、氯霉素等。1990年增加了生石灰等。1995年春浒墅关苏5×;苏6有259批出现传染性微粒子病,涉及9个村,经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了损失,消除了隐患,更楼港、罗港、月字圩3村损失部分蚕种,省、市作了赔偿。

4.上蔟

历史养蚕,见“考”上山,上蔟用竹木搭建山棚,使用帚头柴蔟,山棚下置火盆,加温至裹身结茧,营茧干燥,有利缫丝。建国后50年代集体养蚕仍沿用原来蔟具,60年代开始采用柴龙(又称蜈蚣蔟),高低山都有。1981年庙港实施“提高蚕茧出丝率的研究”课题,实行蔟具改革,先于富强、七一、曙光、开弦弓4村推广方格蔟上山,配发角铁平台和方格蔟片。1982年试点村增为6个,1983年全乡推行,3年共使用方格48.5万片(双片),方格蔟上山比例达86.8%,以后全县推广方格蔟上山必须按要求做到适熟上山,蚕台方向南北通风、开门开窗,加强蔟中环境温室管理,及时捉除“游山蚕”等。1984年多服公司蚕业服务部逐年引进方格蔟片,供应蚕户增补更新,蔟片产自常熟浒浦及浙江富阳、临安等地,规格有9×;12108孔(单片)和12×;13156孔几种。1987年开弦弓村多方资助创办福利厂,引进切纸机,由吴江种场提供动力机和技术力量,生产方格蔟片,经营3年。1981—1988年全乡方格供应量80.2万片(双片),历年损耗13.35万片,年使用量66.85万片。1988年测算方格蔟上山比柴龙每张省工1.45个,占地面积省50%,担茧价高31.92元,上茧率高4%,缫折减8.4斤,缫1吨生丝多收益1049元。1989年“蚕茧大战”不能体现质量,方格茧受到影响,国家蚕茧收购价格政策规定,方格茧在茧价补正中加升一级。如今蚕户上蔟仍以方格蔟为主,柴龙次之,此外采用方格挂笼及少量利用油菜秸秆上蔟。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