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24 3:35:16
作者:
徐有恒 陈志强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8069
宝塔街位于震泽古镇区东栅砥定社区,南依頔塘河,东起禹迹桥,西至斜桥河。街长368米,宽2.7~6.3米。路面原先为石板,20世纪60年代初,改为弹石。1984年,改为水泥路面。2009年5月,恢复为石板街。
宝塔街旧名东大街,因街东建有慈云寺塔,故改名为宝塔街。原先长度为680米,东自政安港西起,西至斜桥河。民国24年(1935)新开转道河(即新开河),翌年新开河上建东新桥,宝塔街长度缩为530米,东自东新桥南堍起,西端不变。东新桥南堍至禹迹桥这一段,在新中国建立前为外来人员搭建的草棚,没有商店,且路面又是泥地,故镇上人习惯将禹迹桥至斜桥河这一段铺设石板、开设店铺的街路称为宝塔街。
宝塔街南侧房屋沿河而筑,底层北向面街设铺开店,楼上居住。一些人家依水筑河埠。宝塔街北侧,三弄平行,东为虎啸弄(原名火烧弄),因弄口铺有赭色武康石,故名;中为缸甏弄,因弄口王源昌缸甏店贮货于弄内,故名,亦称官弄,为明代通判张源墓所在;西为三官堂弄,因弄内有三官堂而得名。
旧时,震泽镇区分为10个坊,宝塔街上有两个坊,三官堂弄东为仁安坊,三官堂弄西为仁里坊(三官堂弄东的辑雅堂风火墙拱门上和三官堂弄西的师俭堂风火墙拱门上刻有坊名)。
宝塔街为震泽镇繁华街道之一,市廛密集,店铺鳞次。以前,其东为进镇通径,是镇东北郊乡民上街的必经之路。街上除慈云禅寺外,还有总管堂、祠山庙等祠庙,还有米业公所、新安会所(安徽茶商同乡同业组织)等行会,因此,行人如织,川流不息,尤其是上午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旧时,丝业为震泽镇的支柱产业,宝塔街上开设着好几家丝经行。
宝塔街上明清、民国建筑居多,建筑风格基本保留苏南风貌,带有一些“徽派”特色。北侧三进及三进以上的老宅有十几处,如12号师俭堂、22号毕氏宅、28号懋德堂、38号五本堂、40号九世堂、42号景香堂、53号辑雅堂、96号郑宅、100号敬德堂、110号祥裕堂(庄宅地下室)、三官堂弄9号凝庆堂等。
师俭堂,1995年4月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宅建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由明代徐旷的十四世孙徐汝福所创。徐汝福(1838~1875),字寅阶,官至礼部郎中。师俭堂坐北朝南,集河埠、行栈、店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等于一身,是一座反映晚清时期江南古镇特色及当时工商士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面貌的代表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全宅计有六进,通宽五间,占地2700余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50余间。2001年和2003年,对师俭堂进行一、二期维修工程。竣工后,对外开放。师俭堂内的雕刻颇有特色,全宅共有244幅雕刻,其中砖雕27幅,石雕4幅,木雕213幅。
懋德堂建于清末,由毕姓丝商所建,其后裔毕康侯为震泽镇上最早的留美学生之一,经营毕万茂丝经行,民国10年(1921),由震泽丝业公会推为中国代表团内辑里丝业三人代表之一,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一次万国丝绸博览会。懋德堂坐北朝南,面阔四间,前后三进,双层建筑。
宝塔街上存有不少名胜古迹。街东的慈云禅寺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寺内之塔因寺而名,相传其前身为初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0)的望夫塔。清咸丰十年(1860)慈云禅寺毁于兵燹,唯塔独存,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予以再修,再次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慈云寺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翼角轻举,秀丽挺拔,总高38.44米,六面五级,由回廊、塔壁、塔心等组成。慈云禅寺近年来也得到修缮。1997年,整修塔院,恢复山门、僧房,建造碑廊,赵朴初题写寺名。进入21世纪,随着十八尊罗汉从寺院地下挖出,慈云禅寺予以全面修复,大雄宝殿于2005年重建。
慈云禅寺南侧是禹迹桥,1986年7月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纵跨頔塘,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当地人士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现存之桥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禹迹桥南北走向,拱形单孔,总长43.5米,顶宽4.3米,南堍宽6.2米,矢高5.56米,拱径10.45米,桥北堍砌有东西两向石级踏步。桥上的题刻颇多,拱券龙门石刻着“云龙”图案,桥面石上则刻着“轮回”和各类吉祥图案。桥身上还镌有对联。
宝塔街上所产的土特产品种颇多。有黑豆腐干、熏青豆、蚕丝被等,均远近闻名,畅销不衰。老街上至今洋溢着古朴的风情,居民们保留着正月十五闹元宵、除夕夜去慈云禅寺烧头香、敲头钟等习俗。
宝塔街英才辈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庄元臣、清光绪六年(1880)武进士徐人骥、清同治九年(1870)举人王徐庠、清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徐泽之、清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徐聿修等均居住在此街上。
宝塔街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古朴的乡土风情赢得影视界的青睐,从1957年9月拍摄《林家铺子》到2006年5月拍摄《十三岁女孩》,已有多部电影、电视剧在这里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