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黎里(汾湖) >> 秋日倘佯芦墟老街

秋日倘佯芦墟老街

2023/11/29 3:19:16    作者:  殷秀红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974

  我是黎里古镇人,早已习惯了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那一幅长长的画卷。今日我朋友相约找寻的是别样的芦墟风情。我们一路沿河走老街,隔河相望,有一段长长的跨街楼,这是我黎里所见不到的。

  正好,隔对岸是沈氏跨街楼,我学书法的地方。不同的视野望去,别有风味。宽宽的河道,两岸边,茂密的百年香樟围拢相拥,枝叶轻垂,亲吻水面。回应着的水中碧草,静静地簇拥着,仿佛在倾听秋风细语。水草隐约可见,让人垂手可得,忍不住想采摘一朵。

  沿河前行,便是我一直心想的“大块头”馄饨店,几时想早下课品尝来着。今天如愿,王老师提议大家在这家小店用餐。走进店堂,已基本满座。墙面贴着的正是大师兄郑工的馄饨大作。王老师盛情,叫上每人一大碗干挑馄饨。如我这样的小胃口,可是吃得有点撑了。不过确实美味,言语无法表达。

  秋天是色、香、味、美的好季节。倘佯老街,一路风景看过来,惬意得很!刚品尝完馄饨,远望新桥头糕团店的蒸笼热气腾腾,甜香四溢。店家主人,见我拿一张纸和笔,想是哪里来的“记者”,开始自我介绍。说她家店开了有好多年,吴江青少年活动中心有她的采访大照片。现在有十几样糕点买卖,定生糕、海棠糕、团子等等,名气蛮响,生意稳定,来的都是回头客。临走时,她递给我一张名片,一看叫杨永英。

  今天高成老师和同乡画家王凌老师相见,一路笑容灿烂。引我们到得一家小店,却看似像食堂的地方。一踏进店堂,扑面而来的是一幅老寿星和童子捧桃的巨幅彩色壁画。神采亦然,实属少见。听高老师介绍,这里原来是国营药店,现改成服装厂食堂。这幅巨幅壁画是芦墟籍油画家张天然的作品。数十年前,他有不少画作,如人民桥三角碑、毛泽东去安源等油画,惜已退出了画坛。

  今日我偷得半日闲,算是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别有情趣。见岸边一位劳作者笃悠悠地摇着火炉,我们欢心每人捧得一小把爆米花品尝。时令的红菱、馄饨菱、螃蟹随处可见,三三两两,散放在桥头叫买。我们称得几斤菱,拍得美照上传微信和朋友分享。

  我见前面有一座小拱桥,东西两向,提议女同胞来个合影。王老师说这就是芦墟的观音桥。我猜想,这观音桥是聪慧的老百姓给取名的吧,对神灵的一种崇拜。南来北往常走走,祝愿祈福。

  据传,观音桥的前生名泰生桥,因边上有一个观音庵,才改称观音桥,美名往往容易被人铭记。站桥头,倔强地百年石榴从石缝中伸出了臂膀,向天空极尽舒展,震憾人心。或许它有四只惟妙惟肖的小石狮陪伴,也不会寂寞,生活充满了激情。

  由北向南一路沿河走,开始偏离镇区,远离了喧嚣,变得寂静。不过,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色,着实让人惊喜!我想,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老母鸡在树边扒窝晒太阳,成群的鸭子欢快地拍打着水面,岸边一畦菜地青绿欲滴。谁家挂着的百灵鸟鸣叫得宛转悠扬,它大概在为秋收而歌唱吧。

  王凌老师说,观音桥是百姓心中的寄托,是福桥。那么,在原轮船码头南栅港的登云桥是有看头。看到这座拱桥,让我想到了家乡的青龙桥。它虽没有登云桥那么高,但同样很有气势,曾在这里取景拍摄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电影。

  这登云桥周边的景色实在和那边太相似,以至于我忘记了自已身在何处?恍惚间,听得王凌老师在喊我,原来桥面刻着“八宝纹”图案,书画家们已识出几个,如笔锭、如意、犀角等好口彩。讨论正欢,船老大招呼我们去船上玩。我好奇跟随后面,直呼上当。软嘟嘟的跳板,实在不好走。刚走到,他们已选了一斤草虾回程了。

  一下午的闲暇时光,好戏还在后头。驱车前往王凌老师家雅聚。那边又是另一番天地,刚才还是古镇风景,眼前却是真真实实的田园风光。青青的柚子,红红的人参籽花、枯黄的小葫芦、橙色的柿子,就这样散落在屋前背后。你如用心,是不难发现的。我恍然明白,王凌老师的蔬果作品为什么那么鲜活了。

  觥筹交错,举杯畅谈。王老师忆起和师姐们拜张贻宗老师学艺的情景。仲晓红老师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大家临摹月饼盒上的嫦娥图案,那个美呀,想来好笑。说着,我抬头见墙面有一左一右两幅画作。一张画有红菱和百合,落款称之为“百菱图”。另一张画是一个寿星捧着寿桃,落款称之为“捧得蟠桃孝母亲”。

  两幅作品挂在厅堂,祝福父母健康长寿!他是一个地道的孝子。联想起王老师的村名“夫子浜”,取得是不无道理的。相传河对面的东芦村,陈去病曾在那里发现了郭麐的笔搁遗物,可见当地文化底蕴的深厚。

  书画同缘。想起上月受邀赴盛泽,在王凌老师的凌寒轩“红梨听书”,别有一番风味和雅趣,这次倘佯芦墟老街却是别有洞天。上次品茗倾听,是静美;这次倘佯老街,让人沉醉其中。一动一静,难分秋色。记得陈伟老师引了耶稣的圣经说道:走路要走窄门,豁然开朗了,你才会越走越宽。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