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那天,要早早烧好一锅白米饭,放在新买的竹淘箩里,俗称“堆年饭”,另一只淘箩里盛满白米,俗称“堆年米”。两只淘箩上都贴上红纸,一只插一杆秤,另一只放上茨菇,寓意“称心如意”。
堆年饭
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春联或福字,春联的内容,大凡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三阳开泰;六合同春”之类,也有人家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等自撰联语,如平望有的人家门上贴着这样的对联:“莺脰湖滨瑞雪纷飞辞旧岁;平波台上寒梅怒放贺新年。”贴在莺脰湖船上的春联则更有特色,有的为:“一篙点破波中月;双桨划开水底天”,有的是:“船对青山摇钱树,舱迎绿水聚宝盆”。“福”字,大多数人家将其倒贴,意味着“福到家门”,有的人家则将“福”字正贴,意谓“福气正在抵临家门”。
贴福字
下午,家家户户都要炒花生、香瓜子、兰花豆,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把个厨房烫得暖洋洋。花生在拌着热沙子(后来换成白花花的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花生、瓜子、兰花豆炒熟了,装在簸箕里,等晒凉了就装在一只只的口袋里放在客厅的橱里,过年的时候人家来串门的时候抓一把一起吃。村南村北、村东村西,发出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而那些棚里的鸡、鸭、鹅更是一宰就十来只,有的继续腌制,有的放好过几天留客人的时候炖,有的已经放在煤炉上用砂锅或在灶头上的铁锅里慢慢炖准备年三十享用。
砂锅
80年代农村厨房的灶头
下午三四点都要祭祀祖先,祭事很为隆重,大人们领着小孩依次向祖上磕头唱喏,然后化纸钱。
祭祀祖先
然后,大人们分成两拨,一拨忙着准备年夜饭,一拨忙着清理祭祀的桌子和客厅。而孩子们和狗窜来窜去,捉迷藏,追鸡逐猫;累了,孩子们就挤到灶头前啃个鸡爪咬根骨头,而狗就趴在地上眼巴巴地等着孩子再一起跳上跳下!等孩子和狗累了了,天也黑了,年夜饭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随后,便是过年的重头戏——吃年夜饭了。此时,平时滴酒不沾的妇女小孩也端起酒蛊,品尝冬酿酒、汽酒。桌上的菜肴很是丰盛,菜名的说法也颇讲究,蹄子说是“提起来好”,鱼说是“年年有余”,豆芽菜说是“大有彩头”,笋干因其形状,说是“节节高升”,猪肠也少不了,说是吃了猪肠,“常常利市”,20世纪70年代初,市场上副食品还很短缺,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为了买到猪肠,去肉店门口排了一整夜的队,得了重感冒也毫无半句怨言。
红烧蹄髈
红烧笋干
吃过年夜饭,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活的时刻,领着大人们发给的“百岁钿”(小红包)后,玩烟花,放鞭炮,直至半夜。那时的年,对大人孩子都极有吸引力,尤其对孩子来说,那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啊。因为它比一般的节日隆重喜庆,而且大人买的吃食常常东藏西放,放到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在过年这个时候才会拿出来让孩子解个馋。
猪油糖、柿饼、大麻饼
关门前,由大人们燃放关门“宝财”(爆竹)。屋内仍灯烛通明,等待新一年的到来,名为守岁。
放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