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被毛泽东盛赞“唱得好”的吴江弹词艺术家——刘天韵
被毛泽东盛赞“唱得好”的吴江弹词艺术家——刘天韵

被毛泽东盛赞“唱得好”的吴江弹词艺术家——刘天韵

2015-12-25 吴江通 吴江通

明天是毛泽东主席诞辰纪念日,毛主席与多位吴江籍知名人士有过交集,其中有一位弹词艺术家,毛主席看了他的演出,称赞说:“唱的好!”他就是刘天韵。


刘天韵(1907—1965),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人。弹词艺术家,享有评弹界“艺术大师”之誉。历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曲艺协会主席、上海人民评弹团首任团长。艺名“十龄童”,以演出《落金扇》《描金凤》《三笑》等剧而出名。

刘天韵


刘天韵的故居在盛泽镇毛家弄。其父刘松山,是一名裁缝。毛家弄口,即繁华的南大街,酒肆茶楼,比比皆是。畅乐园书场即在毛家弄口,是镇上规模宏大、生意兴隆的一家茶馆书场,江南评弹名家,经常到这里演出。刘天韵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从小喜听“戤壁书”。一次,夏莲生在畅乐园弹唱《三笑》。夏莲生说唱俱佳,他本是父子双档,可是中年丧子,失去了一个好拍档。夏莲生演唱时见台下的小天韵神情专注,眼睛灵动,活泼可爱,有意收他为徒。后与天韵父母商量,答应免收拜师金。天韵即辍学从艺。半年后,天韵在上海新世界游乐场挂牌登台,艺名“十龄童”,在开书前唱开篇(指弹词演员演唱故事前先弹唱的短篇唱词),竟一炮打响,艺名大噪。天韵学唱时,因先生嗜吸鸦片,精力不济,故多由师母指点,每日学一段开篇,须至背熟为止。师母乃琵琶高手,天韵尽得其精妙。

天韵自出窠书《三笑》始,又弹唱《落金扇》《描金凤》等。后与其徒谢毓菁拼档,世称“刘谢档”,名噪一时。新中国成立后,他奔赴治淮工地、海岛前沿,经常深入工厂农村,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演唱。同时,对评弹艺术进行革新,并创作新书,如《一定要把淮河治好》《小二黑结婚》等;整理旧书,如《林冲》《王魁负桂英》《三约牡丹亭》等。弹唱时情动四座,其录音电台争相播送,脚本连载于《人民文学》,并译成多种外文发表,极一时之盛。他的说表富于激情,并且能大胆地摒弃脱离书情、破坏人物形象的低级噱头,着力于塑造人物和组织情节,提高了书目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净化了舞台,深受听众喜爱。

《义责王魁》戏中,刘天韵饰演老家人,蒋月泉饰演王魁。


天韵传授学生时说:“艺术的各门类是相通的。要多听京剧、昆剧,以加厚艺术底子。”有一次他在剧场听京剧,如醉如痴,忘乎一切,身上穿着的皮袍背面被毛贼剪掉一大块竟未发觉,及到散场,狼狈不堪,此事在同行中传为笑柄。他平素爱种花草,喜养鸟雀,以求艺术的灵气。他演唱《三笑》,不但注重唐伯虎、秋香、祝枝山等主要角色的塑造,而且对次要角色的刻划也是一丝不苟。如描绘石榴爱唐寅之深,通过她爱中含怨、怨中含爱的一片痴心来烘托,使听众越听越有味。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对刘天韵的说书艺术十分钟情,他曾说:“我很敬佩刘天韵,他说的书,不管是正面或反派角色,都唱得出神入化。‘春夏秋冬’四香,把这四个人物的性格和神情都从他的口、眼、身、手中表演各个不同形象,使我对武松的表演很受启发。譬如《打虎》,就用闪、遁的身段,神态在狠、准中带点恐惧;《狮子楼》中见到西门庆时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心替兄报仇,猛冲直撞,用誓必杀死对方的眼神来表演;《鸳鸯楼》则有所不同,着意抓住他为民除害,义愤填膺,投奔梁山替天行道而去也的神情。把武松的性格和表演丰富化了。


刘天韵与青年演员说戏


刘天韵曾为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弹唱著名的陈调唱段《林冲踏雪》。毛泽东主席听后赞许道:“唱得好!”周恩来总理听后与他切磋书艺,建议说:“悲哀的方面似应减少些,反抗的方面可增加些。”天韵对此十分折服。今世传《林冲踏雪》唱段,已突出林冲的一团怒火、满腔义愤了。刘天韵《求雨》一折又为刘少奇同志演出过。酷爱评弹的陈云同志称赞“刘天韵也是个好角色”,并说:“青年演员要多听说表好的传统节目,像刘天韵的《求雨》《老地保》等。”

他的侄女刘韵若,自小聪明活泼,富于艺术气质。天韵因备尝旧社会艺人的辛酸,不许其从艺,说:“刘家第二代不吃开口饭。”。解放后,才赞同侄女学艺。韵若得叔父亲授,书艺精进,早成响档,叔侄同台,相得益彰,演出了许多精彩的节目。1962年,天韵偕上海人民评弹团赴香港演出,盛况空前,报界有“掌声掀翻屋顶”之誉。但天韵中途突然发病,手脚麻木,不能继续登台。至1965年病益重,终患脑溢血病逝,终年59岁。

1962年,刘天韵、刘韵若赴香港演出《三笑追舟》


1995年10月26~30日,为刘天韵诞辰9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吴宗锡,市文化局副局长乐美勤,民盟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王丹凤等领导,出席了纪念活动研讨会并观看了有关演出。

1995年10月26-30日,为弹词艺术家刘天韵诞辰90周年举办了纪念活动。


天韵生前在故里有一童养媳,天韵从艺后,未与其成亲,后在上海结婚。童养媳爱天韵甚深,因此抑郁成疾。天韵为其延医治病,病愈后另嫁人。天韵对家乡梦寐以思,极喜目澜洲景致,曾说:“目澜夕照,水天空阔,使人情思无限,是孕育艺术性灵的!”

注释:

1、戤壁书——吴语,意为不买票,靠着书场的墙壁听书。

2、响档——评弹行语,即在群众中有声誉的响当当的名演员。

3、出窠书——评弹行语,即向师傅学艺后登台演出的第一部书。

4、干板——评弹表演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念唱合一,富于节奏,与快板略有相同。


(李炳华 顾晓红)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