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吴江人,可知道盛泽在清代被称为“小苏州”吗?
吴江人,可知道盛泽在清代被称为“小苏州”吗?

吴江人,可知道盛泽在清代被称为“小苏州”吗?

2015-12-14 吴江通 吴江通

山塘一带管弦柔,画舫参差古渡头。

绝似金阊门外路,至今犹说小苏州。


这是出版于民国初年的《盛湖竹枝词》中的一首小诗。诗中描绘了清代兴盛时期绸都盛泽的街市风貌。此处所说的“山塘”,并非苏州山塘,而是盛泽山塘。当年我初到盛泽,见到山塘的街名,心中十分诧异,因为盛泽乃水乡泽国,连小丘也难见踪影,既然无山,何来山塘?当时笔者请教过许多当地人,都无以相告。后来,我读到《盛湖志》《盛湖竹枝词》等旧志,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盛湖竹枝词》新注


盛泽丝绸业自明代中叶发祥,到嘉靖年间盛泽始称为市。清初,设盛泽汛防,遂建立镇制。到了乾隆年间,更是机杼声声,烟火万家,“四方商贾辇金至者无虚日”,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繁荣景象。那时你一走进这镇子,听到的全是织绸机的响声,镇上一座白龙桥上还刻有这样一幅对联: “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反映了丝织产业生产繁忙的景象。




白龙桥


白龙桥桥联


随着商业人口的激增,与之相应的餐饮业、娱乐业也日渐发达。镇东升明桥一带,原为菱叶古渡,湖面宽阔,港湾众多,波光桥影,水巷清幽,最宜于水上娱乐。每当红日西沉,月上梢头,湖上便画舫游弋,歌女如云,浓装淡抹,轻歌曼舞,喧闹直至深夜。这种文化气息、商业氛围酷似姑苏的繁华之地山塘,当地文人因而将附近的街道命名为山塘街,成为遐迩闻名的一处胜迹,盛泽也因此获得“小苏州”的雅号。


盛泽仁里坊


考察吴江盛泽的历史,将其地命名为“小苏州”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清代以“小苏州”著称的地方除吴江盛泽外尚有上海老城、山东潍坊等,若单以繁华绮丽论,为什么不将其地称为“小金陵”“小钱塘”抑或“小扬州”?我以为所以称“小苏州”,乃是因为它们都具有浓郁鲜明的苏州特色,与苏州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盛泽在发祥前,就有苏州文人陈宣到此传播文化,在“吴南建帜”,他因此而被誉为盛泽文化的鼻祖。陈宣之后,当地才“嗣有踵接,硕儒名辅------风采朝野,增秀川岳”。接着,吴门才子沈石田、文征明、王宠等均到盛泽从事文化活动,如嘉靖年间的盛泽人周用官至吏部尚书(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有其刻像),他未达之时曾拜沈周为师,学习绘画。明末盛泽的杰出文人卜舜年诗文书画卓绝一时,他曾亲临阊门向国工张怀仙学习吴歈,学成后回里登坛献艺,倾倒当地观众。可以说,盛泽地区长期深受苏州文化的滋润培育。

盛泽古镇


再就经济活动而言,盛泽与苏州的关系也甚为密切。盛泽的早期丝织技术由苏州传入。盛泽丝织业隶属苏州织造局管辖。盛泽的绸品往往通过苏州再销往外地,远抵中原。盛泽于清代中叶就在苏州阊门专设一个运输丝绸织物的盛泽码头,这个码头的使用时间估计长达一百余年。由于两地的紧密关系,盛泽在风俗文化上有明显靠拢苏州的倾向。昆曲在盛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直到清末民初,盛泽还设有怡然社等多家昆曲社团。盛泽又向以“书码头”名闻江南,茶馆书场盛时多达十余家,评弹艺术大师刘天韵即为盛泽人。盛泽的菜肴亦以苏帮菜为正宗,菜馆喜模仿苏州名菜馆起名,如宜昌福、松鹤楼等,与苏州如出一辙。他如茶馆的同羽春,书场的畅乐园、凤园等不一而足。当你踏进盛泽,一股浓浓的苏州味扑面而来,因此,将盛泽别称为“小苏州”,真乃实至名归。

清代苏州阊门内的盛泽码头遗址


还应指出的是,“小苏州”的称号给人以温馨之感,盛泽人是引为自豪的。当年盛泽人外出谋事,有“逢人便说小苏州”的雅兴。南社诗人柳亚子的夫人郑佩宜是盛泽人,柳亚子早年介绍他的岳家时就不无得意地写道:“盛泽是吴江县属的一个巨镇,以出产丝绸著名,明季已繁华非常,早有小苏州之称。”

先蚕祠砖刻门楼

(吴江通)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