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漾,是北麻漾的简称,在吴江也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湖泊了,它的水域面积衔接着吴江的三大镇:震泽镇、盛泽镇和平望镇。
我的家乡就在平望镇最西南端的麻漾村。记忆中,麻漾村就坐落在麻漾里:漂浮于麻漾水上,是个名副其实的麻漾村;得益于麻漾水源,是个名正言顺的鱼米村;富足于麻漾水岸,是个名存记忆的桑蚕村。
村庄与麻漾同名
麻漾村,我小时候的区域称呼为红星大队,据说在此之前就叫麻漾村,改革开放以后又更名为麻漾村。不过2001年由原麻漾村和秋泽村区域合并而成现如今的秋泽村,我心目中的麻漾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了,麻漾村之名也从区域版图上消失了。
原麻漾村区域
麻漾村就坐落在麻漾之中,毫不夸张地说,她漂浮于水上。麻漾村从东南面、南面、西面到西北面全部临靠着麻漾,北面和东北面由村前港和黑家港(当地把河俗称为港)在斜桥头汇合相连,村前港西通麻漾,黑家港南接麻漾。这样全村四周均被麻漾湖水包围着,如果说麻漾是位慈母的话,那么村前港和黑家港就好似两条秀臂,而整个村庄更像被麻漾抱在怀里的一个小孩。
麻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村内还有四条港,东横港、南港、西横港、直头港,分别于东南西北直通麻漾,在村庄中心庙潭的地方汇合,巧妙的把村庄画上了一个不太规则的“十”字,自然地把村庄分割成四大块。如果航拍的话,整个村庄像极漂浮于麻漾之中的一片灵动的大荷叶。
北麻漾航拍一角掠影
南麻漾
麻漾村坐落于麻漾之中,漂浮于麻漾之上,更像是一座“岛”。记得多年前离开村庄除了水路之外唯有一座桥,那就是横卧在村前港上的宝龙桥。宝龙桥南北坐向,横跨村前港上,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板梁桥;两个桥墩立于水中,各有两整块长方形大石条垂直而成;桥面三节,每节分别有四块长方形的整块大石条铺就;桥埠两岸有所不同,北埠顺着桥面一直拾级而下,就踏上秋泽古村落集市的沿河街道,连接麻漾村的南埠略有不同,沿着桥面拾级而下到一半是个平台,平台两侧均有石级可以下去。这样的造型很有特色,品品整座桥像条“龙”,桥墩似爪,桥面如身,北埠为尾,南埠就像龙头和龙须了。大概因为独特的造型,加上历史的久远,地理的特殊,曾被吴江市文物局立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点。而对于居住在麻漾村的村民来说,这座桥确实是出行的“宝”,心中的“龙”,是离开村庄的唯一通道。文革期间,在万众背诵毛主席语录的时候,麻漾村的村民要离开村庄去村外办事,必经之路就是宝龙桥,于是大队里就专门派人把守桥的南埠,出村的人背诵一段或一句语录就放行。口诵语录成为了外出必备的通行证,背诵语录成为“岛”上男女老少的一种时尚,当然也有效地推进了村民扫盲活动。
文物普查点
宝龙桥今貌
鱼米有时会同框
麻漾村,说其鱼米村也是名正言顺的。村庄,水源的充沛成就了米的连年丰产和鱼的四季富足。
印象中,足不出村的男女老少从事的主业就是种田,一年四季就是在与养活自己的农田打交道。他们为了来年的丰收,从秋末初冬就铆足了劲,把刚收割完水稻的田块整成畦:有的整成大畦,精耕细作,种麦子,畦之间还开挖一条条深深的沟,美其名曰“丰产沟”;有的整成小畦,粗工细做,种油菜,畦沟不深,畦垄较密,开挖出来的沟泥,正好够护住油菜苗,也可说成“护菜沟”。冬闲季节,勤劳而聪慧的村民也闲不下来,从麻漾之中罱河泥作为有机肥料,泼洒在刚长出来的麦苗之上、浇灌在刚种下的油菜苗之根旁,同时泼下和浇下的还有满满的希望。来年初春,自然不会辜负他们的汗水,希望便成为了现实。春末夏初,油菜及小麦的丰收,更加鼓足了村民播种水稻的劲;麻漾的水也给村上水稻的生长注入了力,为稻米的丰产提供了源。
油菜花田
麦田
而麻漾水源的丰盈,不仅润盈了米,还富育了鱼。麻漾里常见的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鲫鱼、鲤鱼、鳊鱼、鳜鱼、白鱼、昂刺鱼、鲶鱼、甲鱼还有河虾、螃蟹、河蚌、螺蛳等等。
鱼
而最让人难以忘却的是鱼米之乡少有的奇观:鱼和米同框。仲春季节,阳光和暖,青草勃长,油菜花开,麦儿吐蕊,徐徐的春风拂送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与甜味。此时如果来一场可观的春雨,田野里的积水就会由田畦中大大小小的泄水沟,一股脑儿地汇集到排水渠,形成一道湍急的水流,并且携带着新春泥土的气息以及百草、菜花、麦蕊的芳香奔向麻漾之中。这急流激发了麻漾里鱼群们的生机和活力,激活了鱼儿们逆水而行的习性和本能,它们逆流而上,获得更加充足的氧气,摄取更加富足的饵料,也有助于鱼儿产卵繁殖。这个过程鱼儿是快乐的,争先恐后,只要有水流就上。最后的奇观是:大雨过后,田野中的大渠里,田畦里的小沟中,随处都有鱼儿的影子,定格出鱼米同框之景观。也源于此,村民们不管你平时是否有捕鱼的本事,只要愿意,拿个网兜或者竹篓,甚至于拿个竹篮,到田野中走一趟,准能满载而归。当然这仅仅是江南“菜花水”季节里常见的奇观之一,而且此时以鲫鱼和鲤鱼为主。其实一年中还有梅雨季、暴雨季、汛雨季,一句话只要有大雨,村庄的田野中常常会出现鱼米同框的奇观。
孩子们在水渠里捉鱼
不仅雨天如此,有时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出现鱼米同框之景。如汛期一夜河水猛涨,把圩堤外的滩涂田淹没了,把其中的禾苗或其他农作物浸泡在水中,此时鱼儿会成群结队的出现,觅取食饵。再如村庄西南角有个叫南望弯的地方,每年的七、八月份,只要连续西南大风吹刮一整天,太阳落山时分还是浊浪滔天,此时此刻麻漾里的白鱼就会聚集于离河岸百来米的水域,迎着一个接一个、一波又一波的水浪,跃出水面,逆浪产卵;其他的鱼类也浑水摸“食”,场面很是壮观。水性好的村民会用渔网迎浪扳罾,每一罾会有好多鱼,移到岸边往滩涂田里乱扔一通后,继续迎风浪战斗。这样浪里鱼多,扳罾人多,来回次数多,禾苗田里自然到处是鱼了,这又是鱼米同框一景也。当然最后扳罾者收获最多,看客也可以随便收获一些,在场的人人有份。这也许是扳罾者不在于鱼,看客者同样不在于鱼吧。
禾苗与鱼同框
桑树缘麻漾环绕
麻漾,就水利方面而言其主要功能在于蓄水,据有关资料显示:漾荡面积9.88平方公里,湖泊容积2134.1万立方米;整个麻漾分别有12条进水河道和14条出水河道。每年从春季菜花水季开始,经过黄梅雨季进入汛期,湖水猛涨,来水凶险,沿湖四周都有堤岸来保护村庄。而坐落于麻漾之中的“小岛”麻漾村,四周全部临水,其堤岸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圩堤,大多是开阔的“地”(口语中能种植水稻的称作“田”,种植旱作物的称作“地”)作为防汛堤岸,而且圩地上基本统一种植桑树,据说这桑树既能固土,又能挡风,当然还能养蚕,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桑树林
临河而居的人家,屋前屋后大多种植了桑树;人家与人家之间一般也是由桑树地连起来的;加上田野中星星块块的桑树地,村庄也称得上是桑树村了。连块成片的桑树地,于小孩们来说是乐园,在那里他们可以割青草,可以挖蚯蚓捉小虫,尤其到每年的四、五月份,简直成了小孩子们的果园。桑树上挂满了红的紫的桑葚,伸手随意挑采最饱满、最成熟、最干净的桑果往嘴里送,直到实在不想品尝为止。如果此时几个饱享口福的同伴一起,面对面相视一望,定然会指着对方哈哈大笑一番,因为每个人的舌头上留着紫色、牙缝间镶嵌着紫色、嘴唇上涂满了紫色,双手十指染成了紫色,有的甚至下巴和胸襟上点缀着紫色,如此相貌怎么能忍住不笑呢!而对村民来说,他们把桑树当作宝树来精心养护,整畦、松土,锄草、施肥,修枝、捉虫,除旧、补新等等,用自己的汗水浇灌桑树的壮实、枝条的繁茂以及桑叶的宽大厚实。
桑树上挂满了桑葚
熟透的桑葚
种植桑树的最大价值就是养蚕(方言叫看蚕),养蚕是村民最主要的副业。记忆中大集体时期,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看蚕,先集中在小队公房里喂养,由几位养蚕好手日夜负责,等到蚕宝宝二眠之时,分散到房屋宽敞的人家去养着。看蚕的辛苦在于:天蒙蒙亮就得去桑地里采摘带着露水的桑叶,采够整整一天喂养的数量。蚕宝宝啃食是不分白天与黑夜的,其嘴巴基本上是不停的,尽管是“蚕食”而一天的食量也是很大的,蚕农们只好不停地跟着转,听到蚕吃桑叶的沙沙声弱了,看到竹匾里的叶青色基本没有了,胖嘟嘟的蚕儿齐刷刷的仰着头了,表明又到该喂叶的时候了。白天还好对付,晚上也要如此起来好几次,尤其是蚕大眠以后到“上山”之前的一个星期左右,蚕儿大了,胃口更大了,间隔一两小时就要喂一次桑叶,白天黑夜精心饲养,真有点像极了伺候“宝宝”。辛苦归辛苦,其实蚕农的心里是甜的,因为养蚕一季时间不长,从领到蚕种到卖出蚕茧仅一个多月,而收入倒是蛮可观的。一般一年养三季:春蚕、二蚕、秋蚕。
采桑叶
养蚕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家庭承包,每家每户都分包到了田种植水稻,分包到了地种植桑树,有的人家连平时种山芋、青菜等的小块自留地也种上了桑树。那时候家家户户看蚕,村上呈现出“无地不桑、无户不蚕”的繁盛景象。我家也不例外,记得春蚕、秋蚕要看一张半蚕种。父母的忙碌自然不必说了,起早贪黑,昼夜不停。我和弟弟妹妹们自然也加入其中,替父母分担一些白天的活:去地上采叶,在家中喂叶,清除匾中的蚕沙,一起绞柴龙,捉宝宝上山,采蚕茧。其实采茧子最兴奋,采着采着眼前仿佛已经出现父亲去梅堰买茧回来的情景:从口袋里摸出那个时代难得一品的单一零食粒头糖。
采蚕茧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如今的生活比粒头糖甜上几百倍,更坚信定格在记忆深处的麻漾村定会越来越好。此时,我想起小时候曾听过村民口头流传的神话:杭州灵隐寺前有座山曰飞来峰,相传是座有灵气会飞的山峰,最初从西域飞来,飞到麻漾上空时,准备落脚麻漾,停留在秋泽寺前,可是飘在麻漾之上的村庄麻漾村,就正好被山全部盖没。有灵气的山,在上空盘旋徘徊了好久,看到村庄自然资源丰饶、村风民风淳朴,最终不忍心落下,于是就飞到了灵隐寺前着陆。虽是一则口口相传的神话,至少也给麻漾村抹上一缕令人遐思的神秘色彩。
麻漾(春、夏、秋、冬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