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80岁的凌三多老人在嘉兴病逝。
右起:凌三多、凌安琪、凌四端、凌五真
我听到噩耗,感到突然。两年前凌大哥跟我视频聊天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声音洪亮的他兴奋地说,准备抽个时间和兄弟一起回吴江莘塔,看看凌家墙门,望望凌氏宗亲,再找找儿时玩伴,他们是否健在。
莘塔凌氏跨街楼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一个男婴在吴江莘塔凌氏西墙门呱呱坠地,即顺金米行业主凌顺型次子,兄弟姊妹五人中,他排行第三。正值惨烈伤痛的抗战时期,母亲顾懿华乐观地为这个新生儿取名“三多”,多么美好吉祥,意为多乐、多福、多寿。可这名字并没有给三多的人生道路带来平坦,1978年后,年近不惑的三多才开始顺畅,并如愿当上一名医务人员。
民国时期,江南水乡的分湖大米闻名沪上,其外观晶莹剔透,饱满润泽,烧煮米饭,馥郁四溢沁人心脾,入口品尝,香甜弹糯,更有营养,因此分湖周边各镇米业兴旺,商贾云集。仅莘塔小镇较有名气的米业就有生记米行、北发茂(凌元培)米行、凌顺金米行、朝北米行等等。
生记米行
据志书记载,莘塔凌家自元末从湖州安吉避战乱至吴江,凌氏族人先至黎里。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太常寺少卿凌信三传孙凌滨(思溪公,尊为莘塔始迁祖)由黎里迁至莘塔南传村,再迁至莘塔镇上。清代凌家五个分支中的第三分支敬萱公,在今莘塔老医院旧址上再次分立门户,当地人称之为“东墙门”“西墙门”,后代多为商贾和读书人,也有人从军政。代表人物是西墙门的凌莘子(1895—1951,名景坚,字昭懿)和东墙门的凌元培(1907—1951)。
被日军烧毁的凌家墙门
凌顺型(1911—1965)有姊弟,三人感情好,他们一直没有分家,就这样相亲相爱守着父母留下来的三百亩良田到我国解放,不久划分家庭成分,凌家毫无悬念地成了“地主”。解放前,顺型姐弟仨继承家产的同时,又在莘塔北栅漾边的北酱园开一爿顺金米行,当家人是凌顺型。1942年,凌家西墙门被日本人放火烧毁,家没了,顺型一家只得挤在镇北的米行,凑合着居住。顺金米行属自产自销兼收购散户,秋收新谷上市,自家机器碾米。米行下滩有金山条石铺面的硕大河埠,那里经常停泊往返苏沪的运米驳船,该地段是当时莘塔镇的闹市之一,鳞次栉比的店铺由跨街楼衔接成颇具规模的莘塔北栅漾小商圈。
凌顺型
莘塔凌家是当地望族,子女多与分湖墙门庄结姻亲。清末民初的莘塔凌家跟分湖南滨的嘉善西塘人家来往较密,如近代著名教育家莘塔人凌昌焕(1873—1947)的女婿江汝为(平川半月刊社创办人之一)就是西塘人,凌昌焕晚年,为避难暂居西塘江宅,过起隐居生活。凌顺型的姑母嫁西塘金家,而他娶西塘名医顾伯龙长女顾懿华为妻。顺型弟顺坤娶北厍柳家女,是南社发起人柳亚子先生的族侄女。
西塘名医顾伯龙
杏林名手顾伯龙(1880—1957)出生西塘儒医世家,其父顾似兰(1847—1902)是黎里名医陈心莲得意门生。伯龙一子三女均业医。顾家思想开明,女儿同样受到重视而悉心培养。长女顾懿华(1915—2001,字懿华,名七寅)七岁时,伯龙不惜重金延聘私塾先生到家授与爱女四书五经,并亲授岐黄术。1934年,顾懿华适莘塔凌家。虽说凌顾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相当般配,顺型少爷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知书达理;七寅小姐明眸皓齿,端庄贤淑,熟读诗书,两人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璧人。婚后,夫妻俩琴瑟和谐,举案齐眉。
顾似兰
七寅蕙质兰心,聪慧过人。出生儒医世家的她乐于助人,乡里乡亲有什么头痛脑热的小毛病,喜欢找她解决,特别是那些深居内宅的女眷。还有哪家有孩子取名,也爱问她,央她代写家书更是不在话下,时人称七寅为“活字典”。
七寅儿时读本
才华横溢的七寅嫁夫随夫,她弃医从商,身穿旗袍坐镇顺金米行,做起账房女先生特别有范,只见凌家少奶奶手握狼毫,在歙砚上轻蘸墨汁后,龙飞凤舞地在账本上记录明细,抑或搁笔,纤纤玉指在算盘上灵巧飞快地拨弄,算珠噼里啪啦作响,不消一会功夫,将粜谷农户的粮食按市场价公平合理地折算成钞票,如此运用自如的动作惊得纯朴老农一脸的崇拜。这般秀外慧中的账房先生在当时小镇也算一道独特的风景,让同行及镇民津津乐道,在水乡泽国成为美谈。
七寅怀抱女儿安琪,旁立长子凌士铮
那时顺金米行有几只大驳船,可将大米销往上海。后来,顾伯龙看到女婿家被凶残的日本人毁坏房屋财产而致家境窘迫,便出资以入股方式帮助顺型到苏州城区开米行,熟不知在日军统治下度日维艰,苦不堪言,何谈创业经商。米行开张大半年,经营惨淡,最后以蚀本关店告终。抗战胜利后,顾伯龙又助女婿家在沪上开分号,分号附近旅馆常包一间房间作落脚歇息,聪明能干的七寅经常往来于沪苏之间结账催款。
莘塔老街
1951年,凌顺型全家迁居嘉善西塘,七寅投靠父亲再拾祖业从医,她主动到最基层,勤勤恳恳默默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从此,七寅挑起家庭重担,历尽艰辛培养五个子女成才,其中所受的苦深藏心底,从不外露。
嘉善西塘
2001年冬,顾懿华(七寅)去世,享年87岁。或许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离世的前几天,七寅在子女的搀扶下,强撑着下地,颤颤巍巍来到书桌前,回顾自己的一生,她提笔自写挽联:“数十年来含辛茹苦志在儿辈立业成家,重整门庭苦尽甘来如愿以偿安度晚年”。这36字是七寅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概括及欣喜自己能交出满意的人生答卷。弥留之际还能淡定为自己写挽联的人不多,七寅便是其中一位,她历经苦难依旧坚韧不拔地热爱生活,其精神可嘉,值得吾辈敬重。
七寅晚年照
七寅临终前自写挽联
这是凌三多生前的愿望,也是许多旅居外地的凌氏宗亲的愿望。莘塔镇小,却历史底蕴深厚,她原名孙塔,相传三国孙吴时,吴大帝孙权之妃葬于此,故得名孙塔,因人文荟萃,清朝康熙年间遂改成今名。莘塔老街依河而建,市河名莘溪,南北向。莘溪中段横卧花岗岩梁式单孔古桥“里仁桥”。就以里仁桥为起点,沿莘溪南望,西南老街连片的跨街楼匍匐向前延伸,越过西浜小桥,牵携凌氏跨街楼(凌氏东墙门的残存建筑,解放后归属莘塔卫生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段老街气势恢宏、旧韵十足,在原汁原味的古镇中不多见,现常有寻古探幽之人流连于此,抒发怀旧之情。
里仁桥
里仁桥堍西往南的跨街楼
如今,莘溪依旧潺潺往南流,她是否也听到了游子的心声:“回莘塔看看”。
莘塔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