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一天,我被原单位的一个同事拉入了一个“七十年代新东小学的初中生活”的微信群。不多会就接到了同事的电话,告知我这个微信群是我第一年教书的初二学生建的。接着又传来一张“饱经风霜”的新东小学初二毕业黑白合照,叫我认认这些教过的学生还能认得几个?照片黑白模糊,我对着照片中稚嫩模糊的学生脸庞,怎么也无法将照片上的脸庞与记忆深处的学生名字对上号。年代实在太久远了,能对上号的只剩下照片中的两位同行了。其中一位代课教师(插队青年)四十五年没见面了,另一位后来插青上调后没有继续当教师,但是有过几次碰面,相对熟悉点。
新东学校初二毕业合照
尽管黑白照片上的学生名字几乎都叫不出来,但是在照片的“催化”下,第一年的教师生活一幕幕从我的记忆深处被拽了出来。
70年代农村小学
那一年,是我教师生活的开端年,由于当时农村普遍缺乏教师,所以在村小普遍存在“带帽子”中学。那时响应学制要缩短的号召,初中只有二年。我任教的村小有初一初二两个初中班,人数都不多,因为在当时农村普遍存在读书无用的思潮。还没有改革开放,生在农村的孩子,除非能上大学(考上大学的在当时一个公社也就个位数,甚至没有),其他几乎只有一条路,就是顺着父母辈的生活轨迹接班务农直至老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了教师生活,担任的是初二语文和化学的教学任务。
农村的孩子淳朴而安静,尽管我是新教师,但是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孩子大多营养不良,身材都比较瘦小,表现腼腆,所以掌管课堂纪律无需花费多大精力,他们个个都如小学生般安静听话。虽然从教第一年,没有管理班级的经验,但是在当时能遇到这样的孩子也是一种幸运,一年的教师生活如同平缓的小河流水,无惊无险,悄然流去。
70年代化学课本
化学课最重要的是操作实验,但在当时,连课桌都不能保障,用观音土镶嵌竹子做骨架的所谓课桌是标配,稍微拖拽一下就可能散架,不要说实验器具了,所以化学课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农村学校的教学经费几乎只能保障粉笔费和墨水费,再加上扫把费。学校没有电,所以连电费也不需要。至于开水,没有燃煤配给,要喝水去河里喝凉水。没有经费,再加上购买实验设备需要去上海,这显然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70年代课堂一幕
语文课稍微好点,无需实验设备,但是找资料也很难,学校里没有图书馆。只有一本教科书(即使是有图书馆的学校,图书馆里也只有政治红书)。因为没有课外书供学生阅读,学生家里也没有余钱买书看,导致学生的作文惨不忍睹。我记得最头疼的就是作文课和批改作文。没有阅读,学生的世界只有周围的农田和在田里劳作的父辈,他们的作文干巴巴的,勉为其难凑整400字,但是内容单调。写来写去就是“我记忆中的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局限于和父母一起种田或与同伴一起割猪草。一个孩子没有阅读,再加上没有外面世界的见识,丰富的想象力无从谈起,而写作却是最需要想象力的。
70年代江苏语文课本
作文课让人头疼,批改作文更加烦心。虽然不到20名学生,如果顺利一晚上就能解决,但那时候,在煤油灯下,我经常一个晚上也批不了几本,因为实在无从“改”起。实在批不下去,就干脆在课堂上集体面批,让学生重新一起修改。学生面对作文愁眉苦脸,我面对学生的作文也是愁肠百结,这样的状况延续了一年也没有好转。想想这些学生也挺可怜的,自己在小学五年级就可以阅读到《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林海雪原》《迎春花》《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而他们能看的书只有小红书,能写出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作文那才叫怪事。
但社会是个大课堂,当我在2月18日(年初七)被照片上的19名学生邀请出席他们45年来第一次同学聚会时。刚见面时他们无法确认我,我更加对他们一脸懵状,四十五年的时光让双方的容颜都镌刻了时间的印痕。青年教师和瘦小少年、少女都被时光老人勾画成了爷爷奶奶。腼腆和拘谨换成了沉稳和落落大方。尽管与照片上的他们相去甚远,但是个个健康活跃。也许大多数学生记不清45年前在学校时我与他们一起生活的细节,但是一起经历的这段岁月永远留在了他们心间。
70年代帮父母干农活的孩子
当年的班长,一个瘦小的少年,已经是一名初中教师。显然,他再也不需要承受我当年学校教学设备简陋而一筹莫展的窘况。
当年的副班长,一个有一副好嗓子的小姑娘,已经是一家印染企业的总管。脸上充满了自信和干练,在盛泽“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
当年的“小机灵”,成为了区里的机关干部。
其他学生,有的在交警部门工作,有的在工商部门工作,还有的从事盛泽特色产业相关工作。
看着这些当年在条件落后的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现在都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心中百感交集。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在社会的大课堂学习、锻炼。我教过的这班学生,初中毕业后,几乎一半没有升学(没有继续升学是因为家庭需要他们及早走入社会,承担起生活的担子),但是通过自身努力,同样也争得了一片生活的天地。当然,这一切的成就与党的政策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那么有可能他们仍然只能继承父辈的生活轨迹,在农耕生活中度过一生。
悠悠岁月,日出日落,四十五年的时光,带走了我们当年的容貌,却留下了深深的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