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都金贵,在学校里磕掉点皮或受一丁点委屈,家长马上冲学校里让班主任吃不了兜着走。为了安全至上,老师们只能禁止小孩子出教室门去玩耍,课间的时光,孩子们除了上厕所就只有坐在教室里做作业,最多和同学小声聊聊天。
80后小时候的课间时光可不是这样的,每节课的下课都会有一场愉快的聚会,那种欢乐哪怕早已不年轻的现在回忆起来,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那时候上学除了书包文具作业本,女生兜里的橡皮筋和小沙包,男生兜里的玻璃弹珠和洋片才是上学必备行头,要是班里谁的小兜里掏不出点小玩意,会显得不合群。
80后的教室
下课铃声一响,本来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孩子们立刻两眼放光,要是这时候老师拖一会儿课,那感觉就像是一百只猫咪在挠心肝,屁股后面更像是长了尾巴一样坐不住,一会儿张三凳子翻倒了,一会儿李四书本掉在地上。老师心里跟明镜似的,眉头一皱,嘴里吐出四个字:先下课吧。话音刚落,不会超过十五秒,三分之二的学生冲出教室玩去了。
如果你以为剩下的三分之一学生是在教室里认真看书,那就太高估我们了。一堆堆姑娘们围在一起玩小沙包,方言叫“捉七子”,“七子”具体是哪两个字,我到现在都不是很清楚。家里缝好七个橡皮大小的正方形布口袋,里头装米,封住口,就成了一套姑娘们都喜欢的“七子”了。玩的时候一只手将一只“七子”高高抛起,趁它在空中翻滚的时间里快速抓一只桌上的“七子”在手里,然后接住刚才抛起的那只“七子”。再将刚才那只七子抛起,手里再抓一只再接住,直到所有的“七子”一个接一个都抓进了手心,第一关算通关。小姑娘的手都小,为了能抓住所有的七子,机灵的丫头们会在“七子”里少放点米,瘪一点抓得牢。第二关是一只手抛起一只“七子”,然后一把将桌上所有的“七子”都捏在手心里再去接那只刚被抛起来的七子。不管什么时候抛起来的那只“七子”没接住掉在桌上,都算输。“捉七子”每一关都有自己的名字,惭愧的是,我到现在记得的名字只剩“小鸡啄米”,这一关很形象,双手交握合成一个碗状,两只食指伸出来像只小鸡嘴巴,用两只食指将“七子”一只只挑进手心里。对于高手来说,这一关算是送分关,只有我这种菜鸟才会沉溺这一关。
跳皮筋
教室内玩的都算文明玩法,教室外面那些玩的才叫潇洒,先说姑娘们玩的:跳牛皮筋。我不知道这项运动起源于何处,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妥妥的风靡全国,五六米长的牛皮筋围成圈,两个同学分站在两端绷住牛皮筋,一群人在中间跳着用脚把牛皮筋勾来扯去,领头的必须是高手,后面菜鸟们跟着,边跳边唱“刘胡兰,十五岁,她就参加游击队……”或者“小马过河”,跳牛皮筋也是一关一关通关的,过一关,绷牛皮筋的同学往上扯一节,从脚踝到膝盖,到腰间再到脖子最后双手举过头顶。韧带好的姑娘哪怕是举过头顶的皮筋都能用脚尖勾下来跳。对于这样的顶尖高手,常会被同学们提前预约:“下节课跳牛皮筋我和你一帮(派),可以吗?”高手根据对方平时的表现决定是否同意,要是同意了,那真是件争面子的事。当年的牛皮筋高手的抢手程度绝对不亚于现在的网红。
打弹珠
蹲在地上或趴在地上的都是男生,他们玩打玻璃弹珠和甩洋片。打玻璃弹珠的那群算稍微斯文一些,一颗弹珠打出去定好位置,第二个同学拿手里弹珠打出去撞第一位同学的弹珠,打中,就赢得弹珠一颗,运气好的一个课间能赢半兜玻璃弹珠。打弹珠可能算是低配版的斯诺克,除了瞄准弹珠时要趴在地上衣服容易弄脏外,没什么特别不文明的地方。
甩洋片
买的洋片
甩洋片的就厉害了,用纸叠得厚厚的正方形甩在地上,谁能将地上的洋片砸得弹起来翻个身就算赢,这项运动不但要用脑更要用力气,男生们哇哇叫着死命甩胳膊把手里的洋片砸向地上的洋片,那豪壮的吼声堪比电视里的李小龙。那时候,有些学校的地面还是泥地,厚重的洋片啪啪摔打在干燥的地面上,带起无数尘土。要是哪群想不开的男生在教室里玩甩洋片,一个课间的时间保证能使整个教室尘土飞扬如刚刚万马奔腾而过。下一节课的老师来上课看到这样的场面,免不了将罪魁祸首“盯南瓜”“吃毛栗子”(敲脑袋瓜),挨了揍的孩子也不介意,索索鼻涕,用眼神告诉大家,四十分钟以后又是一条好汉!
80后游戏:老鹰捉小鸡、跳房子、撞拐
那时候学生的家都离学校很近,下课的时候还能跑回家喝口水什么的。有一年夏天,我们发现下午第一节课吴同学没来上学,一下课,几个要好的同学飞奔着去他家去看看发生了什么,进门发现他是午睡过头忘了上学,一起去的几个人也没叫醒他,就在他身边横七竖八躺下,可能都跑累了,居然全都睡着了。那是一个多么轰动的下午呀,全校都出来寻找这群失踪人口。而我们揉着眼睛迷迷糊糊醒来时,放学铃已经敲过了,什么都不知道的我们几个愉快地回教室拿书包自己放学回家。
有时候觉得,现在的孩子课业那么繁重,都没有太多玩的时间,为他们的童年生活感到惋惜。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说不定,几十年以后,他们回忆起自己童年也有满满的乐趣,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