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吴江近现代三名人与垂虹桥

“吴江通”连续四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webwxgetmsgimg.jpg


1南宋长虹卧波图.jpg

南宋长虹卧波图


明弘治《吴江志》载垂虹桥(局部)_副本.jpg

明弘治《吴江志》载垂虹桥(局部)


3民国四年(1915)时的垂虹桥_编辑.jpg

民国四年(1915)时的垂虹桥



垂虹桥从北宋庆历八年(1048)始建起,近千年来得到全国各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青睐,数不胜数的名人纷至沓来,或饮酒作歌,或吟诗诵词,或泼墨作画,留下了璀璨的篇章。从一定角度说,垂虹桥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名人在垂虹桥的活动史。而吴江本土的名人们,对垂虹桥更是爱恋有加,本文介绍陈去病、柳亚子和费孝通这三位吴江近现代名人与垂虹桥的不解之缘。



12垂虹桥遗迹全景.jpg

垂虹桥遗迹全景




01

陈去病与垂虹桥



7陈去病像.jpg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初名庆林,字佩忍,号巢南,又号垂虹亭长,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镇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有《百尺楼丛书》五十余种。


4. 1910年4月10日,南社在杭州西湖唐庄第二次雅集。后排左起李怀诚、马夷初、周佚生、陈去病、朱少屏、杨聘之、雷铁厓、蔡恕庵、章木良、陈鲁德,前左起丘槛玉、邹亚云、柳亚子、卓真吾、王省明(作封面).jpg

1910年4月10日,南社在杭州西湖唐庄第二次雅集(后排左起李怀诚、马夷初、周佚生、陈去病、朱少屏、杨聘之、雷铁厓、蔡恕庵、章木良、陈鲁德,前左起丘槛玉、邹亚云、柳亚子、卓真吾、王省明)


陈去病与垂虹桥有着颇深的因缘,其号就是垂虹亭长。其实陈去病的初名也与桥有关。1874年陈去病出生时,父亲陈允升已于五个月前去世,他成了遗腹子。母亲倪太夫人因丈夫不幸病逝,悲痛过度而成疾,于是年六月底赴苏州就医,生陈去病时住在苏州娄门平江路庆林桥旁的一家旅馆里,请当地有名的接生婆接产,陈去病的初名就用桥名命之,为庆林。1897年,以陈庆林署名在《实学报》上刊载《兴西学必先正名说》一文。


8苏州庆林桥.jpg

苏州庆林桥


陈去病后因仰慕西汉名将霍去病的气节和精神而改名为“去病”。因爱恋家乡吴江的垂虹桥之故,自号为“垂虹亭长”。1904年8月21日、24日和26日的《警钟日报》连续刊载陈去病的《论戏剧之有益》,署名用的就是“垂虹亭长”。后此文又刊于《二十世纪大舞台》首期杂志,署名也是“垂虹亭长”。1909年秋,陈去病自作小传,名《垂虹亭长传》,也曾请人镌刻过多方“垂虹亭长”之印。


9陈去病故居月洞门.jpg

陈去病故居月洞门


“去病”之名和“垂虹亭长”之号在陈去病自撰的一副对联中展现着身影。陈去病居所内有一堂楼,名绿玉青瑶之馆,堂上挂有两副对联,其一为“雁帛传书刚成寿字;鸡年舞彩如见壮心”,此联为陈去病六十寿辰时,南社社员茅祖权为庆贺而撰书的。另一副为“其人以骠姚将军为名,垂虹亭长为号;所居有绿玉青瑶之馆,澹泊宁静之庐”,系当年陈去病自撰,联中“骠姚将军”指的即是霍去病,“垂虹亭长”即是陈去病的号。


10陈去病自撰“垂虹亭长为号”对联.jpg

陈去病自撰“垂虹亭长为号”对联


陈去病对垂虹桥如此爱恋,当然也作有垂虹桥的诗,其《独步垂虹亭望积雪并追怀顾雪滩诸先哲》影响颇广。这是一首五言古风体,全诗为:“一夕朔风紧,大雪纷如埃。琼英满郊坰,照地清光来。放步出东郭,纵望开吾怀。踟躇上垂虹,恍惚登瑶台。孤塔耸云表,危矶临水隈。群鸦竞乱飞,入暮林未归。噪寒哑不声,拍翅重徘徊。缅怀钓滩人,一去今未回。亭空逼寒气,桥横余莓苔。淼淼松江流,咽塞久不开。宁关节寒冱,萑蒲成阜堆。忆昔承平时,风雅多雄恢。斗大松陵城,而有天下才。此间足胜游,清酒时一杯。雪拥雪滩叟,钓雪盈琼瑰。于时良不远,兴衰遽递催。遗献半沦丧,斯文余劫灰。有如此颓景,一白无根荄。临风发浩叹,悲壮声如雷。


陈去病这首诗作于1899年冬天,时年26岁,他游历垂虹桥及东北侧的钓雪滩,因而想起了清初居住在此地的顾有孝(1619—1689),即诗题中的“顾雪滩”。顾有孝,字茂伦,家住松陵垂虹桥堍钓雪滩,故号雪滩钓叟,江苏吴江人,明末诸生,是当时吴江名士,明亡后,他焚弃儒衣冠。康熙十七年(1678),举博学鸿儒,不就,居钓雪滩,以选诗为事。家里贫苦,但好客,颇负重名。所交皆高尚士,他与顾樵、徐介白、俞无殊、周安节为莫逆之交,有“穷孟尝”之称。临去世时,他命学生以头陀礼葬殓,因更号“雪滩头陀”。陈去病从垂虹亭移步钓雪滩时,想到了他及其他诸位乡贤,不由怀旧发兴,阐发了他对历史、现实的思考。其师长洲(今苏州吴中区)大儒诸杏庐曾评价此诗“得大苏笔意”,这“大苏”即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


image001.png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顾有孝

image001.png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明?高启《钓雪滩》诗




02

柳亚子与垂虹桥



13柳亚子像.jpg

柳亚子像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黎里镇人,原籍吴江北厍大胜村,本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诗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参加中国教育,后入同盟会和光复会。光绪三十一年,创办《复报》,宣统元年(1909),与陈去病、高旭一起创办南社,民国三年(1914)至民国七年任南社主任。曾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还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民革中央常委兼监察委员会主席等。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58年,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71岁。



14黎里柳亚子旧居门景(潘福官摄).jpg

黎里柳亚子旧居门景(潘福官摄)


柳亚子与垂虹桥有着颇深的因缘,他曾珍藏一幅明代的《垂虹亭图》。此图为纸本设色画,作者为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吴门派代表画家之一,创作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该图卷描绘了垂虹桥与垂虹亭的绮丽风光,水上烟波浩渺,山坡寺塔耸立,石桥犹如长虹卧波,亭庙相连宛如仙境,构图疏秀典雅,设色淡冶,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958年柳亚子逝世后,由时任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的范烟桥征询柳亚子夫人郑佩宜同意,将原本拟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柳亚子相关文物、文献,转而捐献给苏州地志博物馆(当时设在苏州文庙内,后移在至东北街忠王府,更名苏州博物馆),文嘉《垂虹亭图》亦在其中,故现此图珍藏在苏州博物馆。


image001 - 副本.png

明代文嘉《垂虹亭图》(局部)


19.柳亚子与郑佩宜(作刊首).jpg

柳亚子与郑佩宜


柳亚子是诗人,对于家乡吴江的第一名胜垂虹桥当然要歌咏之。浏览他的《磨剑室诗词集》可看到不少吟咏垂虹桥的诗句。如在和陈去病的《次巢南吴门阻雪韵》有句云:“何当十四桥头去,蓑笠垂虹有棹歌。”《后怀人诗十六章》有句云:“不见松陵十里桥,为谁低唱更吹箫。”《浙游杂诗八十首,廿一年十月作》有句云:“红叶丹枫色自娇,小红今日又吹箫。西湖不是松陵路,莫把垂虹误六桥。”这些诗句均用了南宋诗人姜夔携小红过垂虹“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十四桥”一作“十里桥”)之典。


图11:磨剑室诗词集.jpg

《磨剑室诗词集》


又如《〈盛湖竹枝词〉题辞十二首,为沈秋凡作》中有句云:“沉沉院落说归家,雄艳蘼芜万口夸。谁识垂虹亭畔路,有人鱼呗葬年华。”诗末转引了清人柴紫芳《芦峰旅记》中柳如是之妹杨绛子(柳如是初名杨爱)与垂虹桥的一段轶事:柳如是嫁给常熟钱谦益之后,杨绛子犹居垂虹亭,不与人往来,后抵押钏镯得千余金,构一小园于垂虹亭畔,每日诵读佛经,归心禅悦。柳如是数次写诗招她去,她一直没有回应,卒后留有《灵鹃阁小集》行世。


再如《自吴门归梨里,附轮舶行半日而达,舟中口号示佩君》中有句云:“绵蛮乡语垂虹过,漂泊云程旅雁轻。”《寄周伽陵吴江,一月四日》中有句云:“长公不和巢南逝,忍忆垂虹旧酒垆。”不管是在旅途中,还是在寄赠友人时,柳亚子都念念不忘家乡吴江的垂虹桥。




03

费孝通心系垂虹

(据徐静柏《心系垂虹桑梓情深》摘辑)




18.费孝通.jpg

费孝通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松陵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其《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其著作甚富,有《费孝通全集》二十册。


19费孝通所著《江村经济》.jpg

费孝通所著《江村经济》


timg (2).jpg

《费孝通全集》


许多年来,费老一直关心着家乡吴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1984年的一个晚上,费老在与吴江县委副书记(后任吴江市政协主席)徐静柏见面叙谈时,说道:“吴江地处吴根越角,包融着吴越双重文化”;“水是生命之源,桥文化的摇篮,吴江水多,桥多,是典型的水乡泽国,桥的王国”。说到此,费老十分自豪。继续说道:“据1935年记载,全县有桥1194座,前两年水利局统计增至3820座。吴江的桥无论在建筑风格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堪称江南之最,其中坐落在松陵镇的垂虹桥更以它不朽的魅力而名闻遐迩。”


2.垂虹桥  摄于1935年_副本.jpg

垂虹桥(摄于1935年)


图6:垂虹桥(摄于20世纪50年代).jpg

垂虹桥(摄于20世纪50年代)


徐主席当时真佩服费老有年轻人一般的记忆力。费老呷了一口茶,又娓娓道来:“我出生在县城东门,从小就喜欢在垂虹桥畔玩耍。那时,该桥还能见到44孔,桥中心的垂虹亭也完好无损,桥亭合一,气势恢宏。垂虹桥将水、城、路、桥、亭、园、寺、塔融为一体,构成了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垂虹景区。其景点之多,景色之美,在江南一带也不多见。垂虹桥历尽沧桑,几经重建或修复。据资料记载,此桥初建时称利往桥,俗称长桥,桥孔最多时达99孔。历史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慕垂虹桥盛名而来的不乏其人。‘唐宋八大家’‘宋四家’‘南宋四大家’‘明四家’‘吴中四才子’中的大多数仁人志士及宋宰相王安石、李纲,清康熙帝玄烨都游览过垂虹桥。他们留下了无数描写垂虹桥及其周边景点的诗词文章或书画手迹。其中诗词多达数百首,脍炙人口之句如王安石的‘颇夸九州物,壮丽此无敌’、苏轼的‘绝景自忘千里远’、米芾的‘垂虹秋色满东南’、王世贞的‘吴江长桥天下稀’等等。所以垂虹桥不只因其‘环如半月,长若垂虹’‘三起三伏,蜿蜒如龙’的建筑特色而显得壮丽秀美,独步天下,而且人文价值很高,景观内涵丰富”。


4一九六五年冬的垂虹桥(俞君泉摄)_副本.jpg

1965年冬的垂虹桥(俞君泉摄)


兴高采烈之余,费老突然低头长叹:“十分遗憾,垂虹桥竟在六十年代后期崩塌。”费老顿了一下,很快调整情绪,脸色逐步“由阴转晴”。他把眼睛盯着徐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垂虹桥虽成了‘断桥’,但它的影响犹存,文化价值不减。日后,条件许可,希望你们能把这座名桥和周边的主要景观恢复起来。”老人家还特别强调:“这可是功在千秋、恩泽后代的大好事呵。”


13垂虹桥遗迹_副本.jpg

垂虹桥遗迹


费老对垂虹桥的历史和人文景观如此熟悉,说起来如数家珍,可见他老人家对垂虹桥有多深的情感。徐主席当时也知道费老之所以这样不知疲劳,详实地向他介绍其历史和现状,其实是在提醒他,也是在提醒大家要重视对垂虹桥的恢复、保护和利用。


自1984年那天费老与徐主席畅谈垂虹桥以来,岁月流逝了二十来个春秋,其间徐主席常为自己未能为垂虹桥的恢复添砖加瓦而觉惭愧。他又从费老的侄孙费师夷先生处得悉,这些年来费老与垂虹桥的情结丝毫没有松动过。每次老人家来吴江调查研究,从不忘记抽时间到桥边走走看看,并与周边一些父老乡亲聊上一会。一次他还吟唱出“垂虹五彩迎天晴,鲈乡遗风念乡亲”的心声。尤其是在2003年4月的一天,费老受时任吴江市长马明龙先生之邀,与女儿费宗蕙、女婿张荣华及老友原吴江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孟达一起去吴江中学,视察了吴江文庙大成殿和崇圣祠两侧的《历代名人咏吴江》和《孔子论语集句》两条碑廊。当费老看到宋代苏舜钦《松江长桥未明观渔》和米芾《吴江垂虹亭作》这两块碑刻时,更是触景生情,希望修复垂虹桥的愿望愈显强烈。当时他对身边的费师夷说道:“政府和政协在吴江中学建起了两条文化碑廊,这对宣扬孔子思想,弘扬吴江文化很有意义。要是把垂虹桥也恢复起来,与文庙、碑廊融为一体那该多好。”又说:“而今老徐(指徐静柏)不是任政协主席吗?你替我捎个信给他,建议政协就恢复垂虹桥能拿出一个建议案来,这可也是政协履行职能范围的事啊。”


吴江文庙.jpg

吴江文庙


7-1孔庙崇圣祠_副本.jpg

孔庙崇圣祠


这一天,费师夷就把费老的嘱托告诉了徐主席。徐主席听后,十分激动,他领悟到费老之所以意味深长地讲了“政协职能范围”这句话,是饱含着对自己的信任和厚望。第二天,徐主席主动到费老下榻的吴江宾馆接取“令牌”。费老一见徐主席就坦诚地说:“恢复垂虹桥虽是我的长期心愿,但恢复得花不少钱,弄不好要劳命伤财。为了慎重起见,你也不要太急。我知道费师夷同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先生的关系不薄,可邀请老孙先来吴江考察一下,看看他有何想法和建议。然后,再定要否组织力量调查研究也不迟。”


2000年4月1日二十四访江村时,费孝通在开弦弓村油菜田留影.jpg

费孝通在开弦弓村油菜田留影


在费老的关心下,时隔一月,孙轶青先生结伴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社社长梁东先生来到了吴江垂虹遗址。那时,他俩虽只看到垂虹桥西段尚存的七个半桥孔,似乎已感受到当年的雄伟壮观,以及内在的人文价值。两位老人异口同声连连说道:“值得恢复!应该恢复!”梁老更是有感而发,当场赋诗一首,呼吁“还我神州第一桥”。权威人士锤音一落,徐主席他们心里更踏实了。眼看垂虹桥恢复有望,可接下来由于一些原因,没有成行,很是可惜。


《重建垂虹桥记》碑.jpg

《重建垂虹桥记》碑


时隔一年,垂虹桥东端沉睡于地下的十孔桥洞和桥堍重见天日,华严宝塔也屹立在了垂虹桥北侧,垂虹桥遗迹重新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则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会忘记费老对此所凝聚的智慧和力量,所流淌的汗水和心血。我们相信,费老在小城镇建设中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思想,将永远滋润着家乡广袤的文化沃土。


20垂虹景区俯瞰(潘福官摄).JPG

垂虹景区俯瞰(潘福官摄)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ertert


责任编辑:钱晓燕、吴英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陈志强、馆藏及网络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字,另附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640.webp.jpg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这些年,那些被误传的殷明珠照片

2、远去的百货商店

3、扒一扒秋季里吴江的乡土美食,你喜欢哪一款?

4、是谁建议费孝通将开弦弓村调查作为选题方向? 又是谁让《江村经济》一炮而红?

5、拾稻穗

在看点这里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