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二十二日,在福州闽江入海口的五虎门,两艘长十来丈的大船缓缓起椗,船上鼓乐齐鸣,龙旗翻飞,这是朝廷派出的册封舟,要去琉球国册封新任国王即中山王。
封舟图
早在隋朝,中国的史书中便有琉球国的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康熙二年(1663),清朝册封的琉球国中山王叫尚质,而二十二年又封尚质的儿子尚贞为中山王,而此番要册封的,是尚贞的曾孙尚敬。
琉球国图
船头上,两位身穿麟蟒服的官员凝神伫立,一位是册封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另一位就是我们要介绍给大家的翰林院编修徐葆光,他担任册封副使。
徐葆光本是长洲人,但康熙三十一年(1692)他被取入吴江县庠,便成了吴江学子了。徐葆光中举拜进似乎仕途通达,而其中却是有点传奇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徐葆光参加京城会试,起先他是落选的,幸亏上一年朝廷颁了新规,叫“搜落卷”,要对落选试卷重新审核,结果徐葆光的试卷被一位考官搜了出来,使之重见天日。最后徐葆光在殿试中获第三名,成为当科的探花。
徐葆光像
面对苍茫大海,徐葆光心中兴奋,又闪过一丝莫名的恐惧。册封琉球已有七次,翻阅使录,每为折桅漂舵的危象惊心。这一次册封舟不置副舵,徐葆光为此争论过,但船长说:船舵用了西洋造法,最是坚稳,再说船舵太重,也无处置放。这使徐葆光有点不安,但看船上二十来个船工,各有专掌,经验丰富,特别是两名称为“鸦班”的,能登樯瞭望,八九丈高,根部粗要两人合围的桅杆,他们竟上下如飞,直是身手不凡。而且这次册封,琉球国还派接封陪臣带了自己的船长来带路。想到这些,徐葆光轻松了许多。
头一两天,徐葆光还有心思踱出舱来看看海景。船到米糠洋,只见海水碧彻如靛,而海面上漂浮着一块连一块的黄色涎沫,像是米糠一般,徐葆光只知道这是细黄沙,但细黄沙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呢?他没有去细究。又见船旁群鱼拜水,桅顶大鸟来集,徐葆光的心境是不错的。
但第二天日落以后,他就感觉有点不对,旧时航海靠针盘定向,靠沙漏记时,又靠海中岛礁校验航向。航海针盘用子、癸、丑、艮、寅、甲、卯等二十四个字标示方位,子针为正北,卯针为正东。沙漏记时可以推算出船行里数,海中行程以“更”计,每更约六十里。出海前徐葆光研究过《指南广义》,这本书上说,出福州五虎门东沙外开洋,用乙辰针即向东偏南的方向行船十更,大概走过总行程的四分之一之后,会见到鸡笼山、花瓶屿和彭家山;而再用乙卯并单卯针,即东方稍偏南和正东方向航行十更,就是走过总行程的一半之后,会见到钓鱼台、黄尾屿和赤尾屿;再东行,见到姑米山,就进琉球国界了。但是现在,船已行走十三更半,而鸡笼山、花瓶屿、彭家山全不见影子。哪里出错了?当时掌针盘指方向的是琉球国的船长,人家是来带路的,徐葆光尽管心中疑惑,但也不好说什么。
针盘
沙漏
船继续走。到了第六天凌晨,船已航行二十七更半,应该早过了行程的一半,但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又全部见不到。这时全船人都着急起来,船在海上迷路,是有断水危险的。徐葆光所在的一号船带了七百石淡水,设专人管理,船上每人每天分配一瓶。船上有一百几十号人,淡水供应的日子是有限的。中国船长林某断定船已偏了航向,于是不再接受接封陪臣继续往正东行船的主张,改将船首对向东南。船行二更半,鸦班爬到桅杆顶瞭望,见到一个小点点,像是什么山。这时水面上出现一片黑点点,是一群鱼,接封陪臣说,他出来的时候过姑米山,也见到这样的鱼群,现在大概是在姑米山附近了。
船继续朝向东南行驶,第七天日出,见东北方向有小山六点。陪臣叫起来:“不对,不对,这不是姑米山,是叶壁山!”册封舟是要进琉球国西南角的那霸港的,而叶壁山在琉球的西北面。徐葆光明白,那是因为卯针用多了,本是要驶向正东方向,但在西南风推送下,实际上船是往东北方向去了,现在已经落到那霸港的下风位置,如果没有西北风,船是去不了那霸了。
针路图
这样的情景以前的册封舟也碰到过。朝嘉靖十一年(1532),册封舟也误至叶壁山,结果琉球国派了四十条小船来,蚂蚁搬骨头似地,整整花了八天才把这条大船牵回那霸港。现在要历史重现?难道也要有劳小船来拖?那实在是有失宗主国的尊严。船上人都急得六神无主,想到船上有神堂,是供着海神天妃娘娘的,便慌忙去向海神祈求保佑。天妃娘娘也称妈祖,传说她原名林默,福建甫田人,是因为死于救助海难而被尊为海神的。说来奇怪,祈祷海神之后,风向果然逐渐转为西北,陪臣大喜,指示船向东南而行,又指着一座小山说:“那是读谷山,从那里绕过去就可以入港了!”
封舟到港图
经过七昼八夜和海上航行,徐葆光他们于六月初一到达了琉球国。
前七次册封,使者都是当年归朝,在琉球的时间不超过五个月,而徐葆光参与的第八次册封,使者到第二年二月才回朝,在琉球国逗留了八个半月。徐葆光回朝后将出使经历写成一部书,名《中山传信录》。所谓“传信”,他是希望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亲见亲闻和实察笔录向国人传送出真实可靠的有关琉球国的信息。
《中山传信录》
因为立志于“信”,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中特别忠实详尽地记录了他在琉球参与的各种活动。随着徐葆光的笔端,我们看到了天使馆的屋宇门庭、册封黄旗、梁上悬匾、楹间榜文。天使就是中国册封使,各朝使节在天使馆留有踪迹。徐葆光也不例外,见天使馆仪门上原明朝使臣题写的“天泽门”三字已丢失,他一展书法所长,给补上了;天使馆堂上,康熙朝前两位册封使所题匾额尚在,徐葆光又书一匾,曰:“皇纶三锡。”锡者,赐也,因为此次为本朝第三次册封,故题“三锡”。徐葆光和同事们还在天使馆前庭植下四株大榕树。
天使馆图
徐葆光在书中详细记载了在琉球的三次盛大礼仪:天妃宫行香,先王庙祭祀和中山王册典。下面一段文字让我们穿越几百年时空重睹了那场册典的庄严图景,这里有代表了清朝皇帝莅临的龙亭,这里有装于彩亭的朝廷赐物,这里不但有诏,还有勅……
祭先王庙图
册封中山王图
世子率众官伏迎于守礼坊外。龙亭暂驻,世子、众官平身,天使趋前,分立龙亭左右。通事官唱:“排班!”世子、众官行三跪九叩头。接诏礼毕,众官、世子前导,立殿下。龙亭入至阙庭中,彩亭分列左右。天使分立龙亭左右,捧诏官、捧勅官立殿陛下,宣读官立开读台下。司香者举香案于龙亭前,添香,奏乐。引礼官引世子由东阶升,诣香案前,乐止。引礼官唱:“跪——”众官各就拜位,皆跪。引礼官唱:“上香案——”右司香者捧香跪进于世子之左,三上香讫,俯伏兴平身。奏乐,引礼官引世子出露台,率众官行三跪九叩头,拜诏礼毕,平身,乐止。天使诣前,正中立,捧诏官、捧勅官由东阶升,天使取诏授捧诏官,取勅授捧勅官,高举下殿陛,同宣读官上开读台,诏、勅并置案上。通事官唱:“开读——”乐止,引礼官唱:“跪——”世子、众官皆跪。捧诏、勅官以次对展,宣读官次第读毕……国王及众官行三跪九叩头,谢封礼毕,平身,乐止。天使宣制曰:“皇帝勅使赐尔国王及妃缎匹彩帛!”引礼官由东阶升,法司官随行。国王至受赐予位,跪。奏乐,天使取赐王及赐王妃缎匹,一一亲授国王,国王高举,司法官跪接,传置案上,毕,俯伏兴平身。引礼官引国王复位,率众官行三跪九叩头,谢赐礼毕……
中山王图
琉球国王印
徐葆光在琉球参加了七次国宴,他在书中细致描述了其中的中秋宴和重阳宴。宴会都是歌舞和戏曲相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日,琉球国也深谙其道,重阳宴的第一个节目是让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人出来用中文献祝词,他说他有三百三十个子孙,今天带其中能歌唱彩舞者来为大家献寿。在异国他乡,过上自家的传统节日,那时的徐葆光一定是如沐春风。
中秋宴图
重阳宴图
因为立志于传信,徐葆光在琉球的几个月中实在没有闲着,他四处咨访,调查研究,他的一位随员这么说:“不才屡获游从,披残碑于荒草,问故垒于空山,涉海探奇,停骖吮墨,详慎苦心,实所亲见。”你看,披阅探问,一有发现即下车来吮墨记录,是何其用心!所以在《中山传信录》中,徐葆光将琉球国的世系官秩、封疆地理、名胜古迹、动植物产,乃至风土习俗、语言发音等等都作了考证记录,不但补了以往文献的缺载,还纠正了不少谬误。譬如以前国人一直认为琉球国是东西长、南北狭的,而徐葆光请求查看了琉球国的地图,又亲自登高勘察,发现琉球国实际上是南北长、东西狭的。
琉球国地图
因为徐葆光的用心考察、详慎记录,《中山传信录》成为一份可信的历史资料,相关国家已将它当成研究琉球国的重要文献,中国也将这部书编入了《续编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现时代,徐葆光的书还有一个特殊意义,他的航海记录中明确指出姑米山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中国和琉球是以姑米山为界的,而钓鱼台,即我们现在所称的钓鱼岛是在中琉航线的途中,离中琉国界还有二十来更海路,这就提供了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一个证据。对于这一点,徐葆光那时是不可能料到的。
中国和琉球以姑米山为界
年轻时,徐葆光被“搜落卷”重新发现,而数百年之后,徐葆光又因为他写的《中山传信录》被重新发现。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信哉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