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支持,我的动力!
在江南的每一个镇,几乎都有一条让人满怀记忆的老街,它曾经承载着一代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而七都吴溇老街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江南众多的老街相比,有更多的非同寻常之处。
行走在面积不大的吴溇老街上,以古溇、老街、古桥为特色的昔日“吴村烟市”的繁华景象仿佛又呈现在我眼前。充盈老街的吴溇流水、古色古香的桥、带有岁月痕迹的河埠等美景让一股醇厚朴实的“溇港文化”迎面扑来,而其独有的古宅和街市特色又还原了我记忆中的烟火气息。
七都
历史渊薮 吴越古地
东藏荡
老街位于吴江的七都镇,七都之名源于宋代的都图设置。“都”作为乡村组织单位,不仅起到维护地方治安的作用,也承担催科之役和军事防卫的功能。明代时,吴江设三十二都,其中的六都、七都是原七都区域,与2003年12月划入的原为五都的庙港社区组成了新的七都镇,就凭借这一点可以看出七都的历史悠久。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七都因其处吴根越角而声名远扬。公元前494年至公元前473年之间发生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围吴之战,都与太湖边的七都有关,其也见证了吴越两国为实现逐鹿中原相互征伐、战火纷飞的“吴越争霸”场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中就描绘道:“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
离吴溇老街不远的庙港社区现在还有两处与“吴越争霸”有关的地方,一处是一个名叫“吴越战”的自然村落,相传是当时吴国与越国交战的地方。另一处是两个分别名为“东藏荡”和“西藏荡”的湖泊,相传是越王勾践趁吴国兵疲民困,再次率军攻吴发动笠泽之战,当进抵笠泽南岸时,利用夜暗屯兵于两荡形成两翼佯动,诱敌分兵,渡江奇袭吴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地方。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也曾以吴溇为界,吴溇向东为吴地,其联通太湖的河道多称之为港,吴溇以西为越地,河道称之为溇。
水利奇观,溇港交错
七都太湖
老街所处的七都镇以拥有23公里绵长的东太湖岸线而出名。消除太湖水患使周边居民安居乐业也成为了历朝历代官府和民众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说起古代宏伟著名的水利工程,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位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其实,太湖溇港建设及圩田系统,也是太湖地区古老又独特的水利工程。为了防水患,聪明的当地人建设了众多的以“塘”“浦”“溇”和“港”命名的与太湖相通的河道。其中与太湖岸线平行的叫作“塘”,垂直的叫作“浦”“溇”或“港”。南太湖流域素有“三十六溇七十二港”之说。2016年,它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以吴溇为界,往西的则称之为“溇”,往东的则为“港”。而七都镇也以坐拥三溇和五十五港而闻名。“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溇港,是两千多年来太湖流域治水的历史见证,也是一个区域的人文与自然史的演变进程。而七都,因溇而生,因港而兴。七都曾多次以吴溇镇、吴溇乡命名。因此吴溇,不仅是地名,还是一条溇的名字,而且是“太湖第一溇”。所以吴溇又有“太湖东起第一溇”的美誉。
古迹林立 岁月留痕
老街很短,从西走到东不过十来分钟,但关于老街的故事却是三言两语道不完的。吴溇老街古宅古迹多。嘉木堂、庄桥、庆元桥等古迹错落有致地布局在老街的各处,是当地农耕文化、蚕桑文化和桥文化的典型代表。
吴溇孙宅“遹求厥宁”门楼
吴溇孙宅正厅畬新堂
而在吴溇老街众多历史遗存当中,最有名的要数孙宅。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孙宅坐南朝北,粉墙黛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尤其是它的飞椽、海棠轩,以及砖雕门楼梁上雕刻的花卉和人物精美绝伦,且都有百年的历史了。庭院非常有年代感的石榴树与正厅有耕作意思的畲新堂,是孙家治家延续下去并以土地为根的经商理念,是孙家的家风传承。
孙本文
(1892-1979)
孙本忠
(1897-1968)
孙世实
(1918-1938)
孙氏一脉当中最有名的是“孙氏三杰”。即中国社会学泰斗孙本文、中国蚕桑学泰斗孙本忠与抗日革命烈士孙世实先生。他们分别从文化、科学和革命三方面探求救国之道,为当代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孙本文家庭照(后排左二为孙本文,后排右一为孙世实)
烟火人间 街味悠悠
▽夜色下吴村烟市闲坐纳凉(孙菊林提供)
吴溇老街承载着当地人挥之不去的童年回忆与乡愁。那时候的吴溇老街,有太湖水产品交易市场,有日用百货各种店铺,老街中心庄桥两边更是排满了卖吃食的小铺子,那人声鼎沸的街市、船来船往的河埠,充满了繁忙的景象。如今老街幽长狭窄的弄堂里,还遍布着多家几十年的老店。没有店名的箍桶铺里,年长的箍桶匠手艺人日复一日静坐着“精雕细琢”,他的脸上是满足惬意的笑容。对面的理发店已有四十余年历史了,正在忙碌的店主老师傅为附近的阿公阿婆一边话家常,一边理发,场面是那么的温馨。还有那远近闻名的烧饼店、糕团店,依旧默默地驻守在老街上,依旧是那熟悉的味道。
因吴溇而得名的吴溇老街过去因当地的水运、集散和街市中心地的需求孕育而生,成为了清朝乾隆年间成书的《儒林六都志》中记载的“六都八景”中的一景“吴村烟市”。过去的吴溇老街令人怀念,但未来的吴溇老街更让人期待。重新改造完善的吴溇老街充分挖掘及还原了溇港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居民及游客日常出游的多元消费需求,通过保留传统商业项目和引入现代都市元素的品牌商业,打造江南溇港文化主题街区,再次呈现新时代“吴村烟市”“沿街列肆,货物会聚,俨然成市。每至晨夕,买卖兴隆,炊烟袅袅,景色迷人”的繁盛与美丽。
◆ 责 编:朱梦亭
◆ 美 编:顾舒文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孙菊林、馆藏、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春节“年俗”之“洗澡、理发、清扫卫生”
2.我的两位老领导
3.八坼在右
4.解读照片中的吴江城墙
5.趣说罱河泥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