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罗烧卖老字号--阿弟烧卖(孙会芳提供)
秋天的一个早上,我们一行人特地起早开车去了一趟铜罗吃早点。第一站便是靠近汪集旸故居的铜罗烧卖,老街上有好几个烧卖铺并排一起,不知哪家味道好,问了当地人,指给我们最边上一家。二十平方米左右,却被隔成了三小间,一间是厨房,老夫妻俩在里面忙碌着,他们的儿子也在帮忙;另两间留给顾客吃早饭,因为生意好,稍有点拥挤。江南小镇大多是这样的“苍蝇小馆子”,门面不起眼,但很多美食都藏在这样的小旮旯里。当地人一年四季吃着这些美味长大,他们最清楚每家店的味道,所以一定要问一问当地人,请他们指点迷津。
烧卖店的价目表(孙会芳提供)
铜罗的烧卖没有隔壁盛泽的名气大,但价钱不贵,十五个一客,只要八块钱,远比周围乡镇要便宜,味道呢,一点也不逊色。铜罗烧卖跟外地的不一样,不是那种包了糯米饭的大烧卖。苏州人在饮食上很讲究精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烧卖都花足了心思,铜罗的烧卖也是,小巧玲珑,每个只有核桃大小,一口一个正好,口子开出一朵花,煞是好看。
店家包烧卖的过程(孙会芳提供)
更诱人的是皮薄馅多汁肥,皮子擀得薄如蝉翼,在阳光下如一张白纸般透明,周围还制作出一圈花边,放好馅料,用手轻轻一握,一朵形似石榴花的精巧花儿便在手中“绽放”,又像一朵栩栩如生的雪白梅花,难怪有的地方将烧卖称作“梢梅”,名称更为雅致。
皮子里面是纯肉馅,没有夹杂青菜或者笋丁之类杂料,也没有在机器里搅碎成烂泥状,因此细细咀嚼还有颗粒感,小小一个烧卖馅料相当足,一口咬上去,满嘴汤汁,肥而不腻,趁着热噗噗,连续吃上几个,真有大快朵颐之感。
左上图为小笼包,右上图为大馄饨,左下图为泡泡小馄饨,右下图为烧卖(孙会芳提供)
小店里主打烧卖,同时还经营大馄饨、小馄饨、汤包、肉团等早点,我们每样都尝了一下,味道都不错,特别是泡泡小馄饨,飘在碗面如白云朵朵,有卖相,但总体都不如烧卖好吃,毕竟烧卖是人家小店的招牌美味。
铜罗汪宅
心满意足吃好早点,肚子鼓鼓囊囊的,正好去隔壁的汪宅逛一逛,了解古镇上的名人故事也是美事一桩。时间宽裕的话还可以去附近的荒天池散散步,在森林氧吧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铜罗古镇上还有很多美食,我们决定在周围玩玩再回到古镇上继续开吃。一个地方最有烟火气的肯定是小菜场,要了解当地美食,小菜场是必须要去逛一逛的,铜罗的菜场很旧,周围的店面也很旧了,但不妨碍我们去寻找美食。曾在朋友圈里看到过当地的羊肉非常不错,吴江最有名的羊肉是离铜罗不远的桃源羊肉,有很多分店,我们吃过好几回了,铜罗的羊肉并不名声在外,不知味道怎样。
菜市场门口的多家羊肉店(孙会芳提供)
时近中午,我们又驱车来到小菜场,菜场南门口一字儿排开好几家羊肉店,我们选择了一家叫雪奎的面店。这是一家老夫妻店,店铺也很小,两小间店面,门口的两只大铁锅非常引人注目,热气腾腾,羊肉飘香。正是中午时分,店里热闹非凡,每个桌子都坐得满满当当。趁着等座位的空隙,我们逛了逛边上几家小店,又是一字儿排开的早餐店,卖的都是粽子和包子,每家的经营模式相似,卖的品种也相似,爱吃粽子的我买了几个肉粽、豆沙粽和红枣粽,准备带回家吃。
左图为羊肉面,右图为羊脚(孙会芳提供)
一会儿,同伴喊我去吃羊肉面,我们分别点了羊肚、羊杂、羊脚和羊肉面,每样都尝尝,与之前吃的烧卖一样,价钱也不贵,100元一斤。我们觉得每样都好吃,特别是羊脚,瘦长的一只,皮很薄,一点不肥,适合减肥女士。里面的筋韧性十足,吃上去却很绵软,有嚼头,吃掉一只,感觉嘴角糯糯的,回味无穷。羊肉我们选的是肚子上的肋条,不肥不瘦,一口咬上去,又香又绵,入嘴即化,没有筋筋脉脉。同行的几位都啧啧赞叹,一碗面哧溜哧溜一会儿就填进了我们肚子里。
店家获凭特色老店的称号(孙会芳提供)
吃完面,与老板聊了会儿天,店主人雪奎从26岁一直干到今年63岁,卖羊肉面整整37年,如今他儿子也来接班了。当老板笑眯眯又略带自豪地伸出三个手指头的时候,我们不由感慨起来:从满头乌发的小雪奎干到了如今已经秃了半个头的老雪奎,一辈子就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也赢得了这个小镇包括附近很多老百姓的好口碑,真是不容易。
早就听说,小菜场边上有两家铜罗大饼店也非常赞。之前吃过,我的一个婆家在铜罗的同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个大饼来,有趣的是那大饼体型庞大,我经常开玩笑,饼如地名,像一个小铜锣般大呢。
金氏兄弟大饼店(孙会芳提供)
更难得的是,那大饼油酥喷香,软脆相宜,里面的猪油量足,融化后亮晶晶的,与葱香夹杂在一起,吃了打一耳光也不肯放下。也许是我念念不忘馋这一口,这位“中国好同事”时常惦记着,让她婆婆排队买了带给我吃。如今同事已经调走,铜罗大饼已好久不吃,虽然平望周围乡镇包括名声在外的嘉兴新塍也有这样的大饼,但始终忘不了这个铜罗大饼,当然更难忘的是老同事的这份情谊。今天既然到了,即使已经饱得直打嗝,也一定要去买一个尝尝。可惜大饼店屋内无人,门前只有两个空空的炉灶,隔壁的人说店主人刚走,要下午两点才会继续做大饼,我们只好扫兴离开。
铜罗的粽子(孙会芳提供)
铜罗的鸡腿也是有名的,只恨我们没这么大饭量,只好作罢。回家之后,没想到另一份惊喜在等着我们,第二天早饭煮了粽子,发现缠着红线的豆沙粽味道也不一般,里面的豆沙馅是磨碎的,馅料多得塞了半个粽子,真是实惠!豆沙细腻软糯,且放了猪油,肥嘟嘟的,居然又吃下了整整一个大粽子。
小镇虽小,但处处冒着烟火气,深藏在小店、小铺、小弄堂里的美食品种繁多,价廉物美,口碑颇佳。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家家老夫妻店开在小镇上几十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实实在在做美食的口碑,如今家里的孩子也来接班,一代又一代,一直能秉持传统将美食传承下来,始终老老实实做好百姓最爱的“那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