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三十年前我的“联中”经历
李勇
三十年前

我的“联中”经历


近日我收到一张吴江区教育局颁发的“从教30周年”荣誉证书。弹指间我已走上讲台30年了。30年前刚刚进入教育岗位的一年工作经历现在还历历在目。

”从教30周年”荣誉证书和从教纪念币(李勇提供)




1994年8月,我大学毕业后被吴江市教育局分配到青云中学工作。那年9月开学,全国将使用新教材,所以8月份我校的老师们就集中在办公室里进行新教材的培训和备课。在开学前几天,蔡永江校长对我说:“我们一所联中缺一位老师,你到那里去工作吧”。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联中”这个词。






English

1994年新教材英语课本(李勇提供)


“联中”就是在农村地区由几个大队集资办、联合办的初级中学。这种办学模式旨在通过集体力量和资源为农村孩子提供教育机会。那年,青云镇有三所联中,分别是“光明联中”“新联联中”和“新民联中”。说是中学,其实就是青云中学的一个初一教学点。“光明联中”于1994年10月撤并到青云中学,另外两所于1996年9月撤并。至此,青云镇的所有初中阶段学生都在青云中学就读。那年新联联中的庄老师因在新学期到苏州脱产学习,我就被派到了新联联中任教。


新联联中(位于原青云镇蔡家浜村)离青云镇大约5公里。上班前首先需要交通工具。因为刚毕业,没有经济来源,我就向蔡校长反应了这一问题。蔡校长就把学校一位老师闲置的旧自行车给我。这辆自行车因长时间不使用,在骑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链条脱落,刹车不灵的现象,它除了铃不响,其它都响。在9月底我领到了第一个月工资(354元)后,我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总算解决了每天上下班交通工具的问题。


新联联中校园位于田野的中间,方圆几百米没有村民居住,只有一条简易的土质路通向村道。学校只有初一一个班级,有64位学生。现在看来班的容量是很大了,但在当时这样的班容量是很正常的。因为生源来自附近三个大队,学生的家长都是附近农村的村民。在那个年代没有电子产品的诱惑,也没有很多的信息获取方式,一本武侠小说已经是很出格的禁书了。大部分学生是“一心只读教材书”,所以尽管班级学生比较多,但管理也不是很难。


作者刚工作时在青云中学留影(李勇提供)


每天早晨,学生一早就到校晨读。夏季学生6:00到校,冬季学生6:20到校,虽然很早,尤其冬季,天还没有太亮,但几乎没有学生迟到。每周一、三、五晨读语文,每周二、四、六读英语(当时学生是周六下午和周日放假)。自主早读的学习方式在青云中学一直延续到前几年才改变。每天早晨走进这简易的校园时,在很远处就听到琅琅的读书声。部分学生因离家较远或者家里没有大人做饭,早晨上学时把米和菜放在铝质饭盒里。学校一位老校工,在中饭前淘好米后,帮他们把饭盒放在厨房的锅里蒸一下,学生中饭放学时就能吃到熟饭了。用完“午餐”,学生自己用水桶在教室门口的水井里吊水,洗刷饭盒。说是厨房其实就是一个农村土灶。灶上有两口锅,一个用来做饭,一个用来炒菜。边上还有风箱。校工在附近的树林里捡一些断树枝,落叶用来生火。傍晚放学时,有部分学生被老师留下“关夜学”,在教室里继续完成白天没有订正完的作业、背诵等学习任务。那时学生除了看电视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大部分学生在家里不需要家长的监督,也能自主完成家庭作业和练习。第二天早读前他们都会自觉地把上一天晚上的作业交给课代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差,基本与上晚自习的青云中学本部的学生成绩不相上下。


每逢周六中午放假时,学生们就会三五成群地去小伙伴家或附近的铜罗,青云镇上去玩耍,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等大型考试,学生就会集中到青云中学本部去参加考试,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真实和公平。每年的秋季校园运动会和春游也会与本部的学生一起参加。我记得那年学生的春游是学生徒步到隔壁南浔古镇的小莲庄。


作者带学生春游时合影(李勇提供)


我们三位老师负责班级的教学,不仅担任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课的教学,也兼任音、体、美、历史、生物等副科的教学。由于我们的专业限制,大部分的副科会被挤占。除了一台收录机,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到上下课时间,由老师去敲教室外的一个铁块,作为提醒钟声。由于时刻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师生之间的感情非常融洽。一位同学曾在作文中描述:“我们的校园虽然有点荒凉,但处处传来欢声笑语;我们的学习虽然有点单调,但时时充满着欢乐”。


虽然没有像现在严格的指纹签到,人脸识别的考勤制度,我们三位老师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工作。轮到早值班的老师会在学生到来之前开好门窗,烧好开水。晚上放学时督促学生做好卫生值日,关闭门窗和日光灯。一位老师在教室里上课,另外两位老师就在旁边的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在校期间一直陪伴在学生的身边,敬业爱岗。


因为远离镇区和本部,早晨上班时我会隔几天去本部把学生的同步练习和讲义试卷拿到学校。有时我们也编制印刷自己“私货”的学习资料。当时没有像现在浩如烟海的教辅用书和网络资源,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学情,对照教材,自己用铁笔在蜡纸上编写一些学习知识点和配套练习,然后在蜡纸上涂油漆,手工印刷试卷。我和教数学的张老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会手工印刷试卷这项技能,只能烦请教语文的严老师代劳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拜师学艺,一个月后我也能全手工高质量地印刷一个班级的8K单面试卷了。




钢板刻印工具和刻印蜡纸(李勇提供)



因为地处偏僻,我们三位老师交给校工一点“搭伙费”。早晨校工爷爷到严墓(铜罗集镇)买些菜,中午一起就餐。有时校工也会带些自家的蔬菜。那年中秋时节,他烹饪的“清蒸芋艿”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们三位都是男教师,到周六中午放假时,有时也会让校工多加几个菜,小酌一下。那年冬季我第一次饮了“加饭酒”(一种黄酒),有“好上口,难脱手”的感觉。喝了一碗后,深睡了一个下午。“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要温两碗酒,一碟茴香豆”,他喝的就是黄酒。


周末我们也会去附近的学生家里去家访。家长很热情。到达他们家时,他们首先给我们端上一碗待帝茶。然后再帮我们沏一杯熏豆茶。其实待帝茶和熏豆茶并非真正的茶。待帝茶也称饭糍干茶。先用饭铲铲些煮好的糯米饭放在锅底,使劲研磨直至成一层薄薄的米粉皮均匀地贴在锅底四周,待皮边缘翘开,将之铲出即成饭糍干。在招待贵客或是第一次上门的新客人时,热情的主人把适量的饭糍干放入碗中,再加入白糖用开水冲泡。“待帝茶”如梨花朵朵,满屋生香,食之软而不烂,甜美可口。


熏豆茶的制作过程?涉及多个步骤。村民先采摘颗粒饱满、颜色翠绿的毛豆。然后,将采摘好的毛豆剥壳,取出豆粒并清洗干净,去除豆衣和边膜。接下来,将清洗好的豆粒放入沸水中煮制,适量加入盐调味。煮好后,将豆粒滤干,摊在筛子上,用炭火进行烘焙。在烘焙过程中,需要避免火力过旺,并不断翻搅豆粒,使水分蒸发。当客人来临时,主人把熏豆放入茶杯里,再放点炒熟的芝麻、晒干的丁香萝卜、橘子皮、桂花和少许的绿茶用沸水冲泡。此茶的特点是多色多味,绿如翡翠的熏豆,红红的丁香萝卜,金黄色的橘子皮,喷香扑鼻的白芝麻。品尝熏豆茶时,淡淡的咸味中夹带着丝丝甜味,口中弥漫着清香。其色其味让人心脾欲醉。


下一学年,因新联中学没有初二教学班,这些学生都插入青云中学本部初二的各个班级就读。我也就回到青云中学本部工作。2008年9月,青云中学民办部易地新建一所独立的股份制民办学校——青云实验中学。我也到新的学校工作,一直至今。



2024年经过改造投入使用的青云中学高中部(李勇提供)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前的生活犹如昨日,三十年的生活也犹如一日。几年前我也教到了这一届几个学生中的子女,推算起来他们子女今年也读大学了。30年前这个班的学生中有的成为了警察,有的成为医生,有的经商,也有的和我一样从事教育工作。


三十年来,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现在的教育设施,教学环境,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当时不能同日而语。但以“严格管理,爱心育人”为特点的青云中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成为吴江教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了无数的外地学子来此学习。秉承青云中学教风、学风和校风的青云实验中学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一个“3+1+2”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即包括三所学历教育学校青云实验中学(完中)、盛湖学校(初中)、菁云学校(初中)、国际部(高中),托管滨之湖学校初中部(民办学校)和吴江青云中学(公办高中)。集团现共有学生7200多人,专任教师700多人。在这三十年我有幸见证和经历了她的发展和壮大。






END

◆ 责 编:李星雨

◆ 美 编:顾婉秋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李  勇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吴江美食秋日多

2、回忆藕河坊小学

3、莫因循、忘却莼鲈——说说辛弃疾的吴江情结

4、晚清民国时期江南丝绸古镇小学教育情况——以盛泽镇、震泽镇、南浔镇为例

5、庙会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