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胜墩车站小记
王萌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80年代平望中学校门(王萌提供)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平望中学上学。平时我住在镇上,到周末和节假日时候就回家。我的家在平望最北边的胜墩,往返学校的交通很不方便。


▲胜墩村


▲227省道(现为524国道)、京杭大运河并行


我曾乘坐过境客车去上学,坐车就要去胜墩车站。胜墩车站坐落在227省道(现调整为524国道)沿线的八坼和平望之间。该省道依京杭大运河修建,连接了苏州市区,经松陵、平望至浙江,是那个年代联接江浙最重要的公路系统。


胜墩车站是一个很小的车站,其实就是坐西朝东的两间低矮小瓦房。北面一间是候车大厅,两扇大木门朝东敞着,面对着公路和大运河。大厅里只有两张长条木凳子,原木色,没有靠背,破败,光秃,像只赤膊鸡无力地躺着;西面的墙壁,石灰脱落,斑斑驳驳。上面贴着一张班车时刻表,纸张发黄,字迹模糊;班车信息,只能靠猜测。右上角因为浆糊不黏,已经脱离墙面,无精打采地耷拉着。


▲上世纪80年代车站售票处


南面一间是售票处。售票处和候车大厅之间的墙上开了一扇门,但是那扇门基本都是紧闭的,所以不知道里面具体的陈设布置。墙上有一个小小的售票窗口,拱形,是售票处跟候车大厅实际的连接通道。


▲汽车票(王萌提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坐汽车出行对乡下人来说,是一种奢侈消费。要是谁坐了一次车,那他一定会在乡邻面前假装无意间透露出来,“今朝乘汽车,哦育,疰车难过煞呔!”从胜墩到平望的汽车票是一角五分,这在农民眼里就是一笔钱,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舍得花这个钱的。因此车站总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一副凋零、落寞、荒芜的样子。


胜墩车站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我喊她小张阿姨。她身兼数职,平时总是隐身在售票处的房间里,百无聊赖地磕着向日葵瓜子,没完没了地编织着五颜六色的绒线衫。有时开着收音机,唱着越剧《十八相送》;或播着评弹,演绎着《白蛇传》;也或者她就是一个人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买票的时候,我趴在高高的售票窗口,踮起脚尖,使劲伸长脖子往下望。映入眼帘的,是她高高盘叠在头上的乌发,用几个亮晶晶的发夹固定住,仿佛是大唐贵妇高耸的螺髻。我惊艳于它的精致华贵,更惊讶于它的坚挺不倒!这个发型似乎隐晦地展示出了她的优越感:有时间精心打理头发、有闲钱购买漂亮的发夹、有能力去研究怎么做发型。


小张阿姨二十五六岁,长得小巧而丰腴,穿着时髦又齐整,是一个泼辣人。拦车的时候,小张阿姨总是在我们眼巴巴的期待中,袅袅婷婷、不紧不慢地移步到公路边。她向远处瞄了一眼,才举起手中的红色小旗子,对着缓缓驶来的客车挥几挥,庄严且有仪式感。客车在小张阿姨面前慢慢停下来,随即车门“咣当”打开,小张阿姨对着司机嫣然一笑,然后麻利地撕下我们手中的票据,指挥我们上车。


有时候乘客检票上车后,客车已开出去很远,还看见小张阿姨站在路边,歪着身子,伸长脖子似乎在向远处张望。看不清她的表情,但那个小小的身影在那儿停留了很久……


80年代早期公路上的客车很少,小张阿姨因为能把车拦下来,赢得了我发自内心的尊重,更对她手中的小旗子充满了敬意。可是车子有时候停,有时候不停,看来小张阿姨的小旗子也不是万能的。乘客买了票以后,总是像热锅上的蚂蚁,兴奋而又焦躁不安地在马路上张望,看看有没有客车过来。只有蓝色的客车才是公交车,一般是从苏州、吴江开往盛泽、嘉兴的;其他颜色的大车,基本都是从北方经过无锡、苏州去往浙江的长途车,这种小站是不停的。


▲老式公共汽车(王萌提供)


即使是公交车,有时候也不停。可能是人坐满了,也可能是司机看了一个野眼,不小心就溜过站了。有时候好不容易盼到一辆蓝色的车来了,我们兴奋而又小心翼翼地赶紧喊小张阿姨出来挥小旗子。她慢条斯理地从售票室里转出来,拢了拢头上那座山,整了整下衣角,晃到马路上朝着车来的方向一瞄,“弗是格!”随即转身又消失在售票处里了。当时我想不通,小张阿姨长得俊,打扮也时髦,为什么车子还是不停呢?


我们继续无奈地徘徊,不时地张望,兴奋地大喊“车来了,车来了”,然后失望地叹气。如此这般,一般要折腾三次以上才有车停下来。有时候一等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等到,只好放弃坐车了!


等车的过程令人焦虑,在冷清与寂寞的小站里,等待显得格外的漫长和难耐。有时候我是那个唯一的乘客,跟那个唯一的工作人员,各自待在各自的世界里,各自怀着各自的憧憬。孤独而又煎熬的气息,渐渐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越来越厚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唯有对面那条大运河,浩浩汤汤,奔腾不息,从不为任何人停下脚步。


经过几次磨人的坐车经历后,后来我都走路去学校了。只是那个落寞的小站,却始终伫立在我的记忆深处!


后记:胜墩车站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拆除,小站消逝在了历史的光影里。小张阿姨现已退休,一家人在苏州城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 责 编:李星雨

◆ 美 编:朱宇婷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王萌、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一村四隐士”,照亮前行路

2、研学行走,寻根筑梦

3、瓦氏夫人领兵吴江抗倭

4、话说吴江太湖文化——遗址遗迹篇

5、红梨湖那些人和事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