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古战场遗迹。《左传》载: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这其中的“笠泽”,即是吴江境内的吴淞江入太湖处。《国语》中云:“……于是吴王起师,军于江北,越王军于江南。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明日将舟战于江……”这其中所提到的“江”,指的也均是发源于吴江境内的吴淞江。东汉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中则写得更为明白:“……于是吴悉兵屯于江北,越军于江南……明日,将战于江……越王追奔攻吴,兵入于江阳松陵……”,这其中的“松陵”即是现吴江区政府所在地——松陵街道之由来;“江阳”,当时松陵所处在吴淞江之北,故云。
现七都、庙港一带在吴越春秋时,先属吴国,后属越国,所处地带为湖滨滩地,为通往太湖洞庭东、西山的必经之地,因此,首当其冲成为吴越争霸的战场。据有关史志和地方志记载,吴越5次水上大战均与七都、庙港等地有关,至今,七都镇庙港社区尚有一个名为“吴越战”的自然村,一直传说着这里为当年吴越相争的战场,曾出土“战国青铜剑”,现藏吴江博物馆。另吴江博物馆还收藏有从七都、横扇、松陵等地出土、收集的铜矛、铜戈、铜刀、青铜剑等春秋战国时兵器10余件。
▲吴越战村(陈志强提供)
韭溪。在平望镇西北,距太湖五、六公里处,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绿如碧玉,贴着民居,驮着小桥,舔着水田,逶迤向前。这条小溪,本无名,当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人质囚于姑苏,后勾践被骄傲自负的吴王夫差放回会稽,他不忘前耻,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力日增。勾践暗地里作着灭吴的准备,命大夫范蠡遣军潜伏在这条小溪两侧,厉兵秣马,伺机进攻吴国。一天,屯驻在小溪边的越国兵士正在吃中饭,午餐是米饭加韭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之际,上面突然传下急令来,说是接到谍报,灭吴时机已经成熟,马上进兵攻吴。“军令如山倒”,越兵们迅速将饭菜倒入小溪,整装出发。顿时,小溪上到处飘浮着韭菜叶,溪水显得越发碧绿了。越兵渡太湖,穿石湖,攻灵岩,一下就杀到了夫差所在的馆娃宫。越国灭吴后,这条无名小溪也得了韭溪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韭溪(陈志强提供)
思范桥、范蠡钓台、范蠡祠等。古镇震泽市河东西两头各有一座高大的古石桥,东边的那一座就是上面已提及的禹迹桥,西边那一座名“思范桥”。桥名中的“范”,指的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传说当年范蠡在越国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同乘一船观赏太湖渺茫空濛的湖光山色后,途经现震泽镇区之南的斩龙潭,见这里水波不兴,澄明如镜,正合其隐居的心境,于是就在潭边筑宅而居。范蠡还延请工匠在潭前砌造一高台,每逢晴明之日就与西施一起拾级而上,放线垂钓,故这里被称为“范蠡钓台”,为“震泽八景”之一,斩龙潭也被改称为“蠡泽湖”。后范蠡去齐国经商,他走后,蠡泽湖畔的百姓为纪念他,就在其故宅上建起了“范蠡祠”,在其出蠡泽去五湖泛舟必经之处建造了一座“思范桥”。思范桥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桥身上有两副对联,颇具诗情画意,东向为“禹迹媲宏模,望里东西双月影;蠡村怀古宅,泛来南北五湖船”,西向是“苕水源来,阅尽兰桡桂楫;荻塘波泛,平分越尾吴头”。联中的“蠡”,指的就是范蠡。
▲思范桥(潘福官摄)(陈志强提供)
▲范蠡钓台(陈志强提供)
吴王离宫。据清康熙《吴江县志》、乾隆《震泽县志》等方志记载,在原吴江十五都、十六都(今铜罗、青云、桃源一带),建有吴王夫差的三座离宫,分别名为“前宫”“后宫”和“西宫”,唐代诗人白居易、张祜、李商隐分别写有《吴宫词》《吴宫曲》《吴宫》等诗。后离宫不存,但当地仍以这些宫名为村名。
▲清康熙《吴江县志》载前宫后宫西宫
(陈志强提供)
莺脰湖。莺脰湖位于平望镇区,以其形似莺的脰(脖子)故名,又名樱桃湖、莺斗湖,明代徐献忠《吴兴掌故集》中云道:“范蠡乘舟五湖,吴江莺脰湖亦其一。”清道光《平望志》曰此湖为“茫然泽国,风樯浪楫之往来,渔歌农唱之响答,盖一方之佳境也”。明代时,有“莺湖夜月”“元真仙迹”“驿楼览胜”等莺湖八景,颜真卿、张志和、张祜、陆龟蒙、罗隐、苏舜钦、陆游、范成大、杨万里、萨都剌、王世贞、汤显祖、朱彝尊、宋荦、康熙帝、乾隆帝、袁枚、林则徐等历代名人在此留下了许多诗词、墨宝和佳话,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中则细致地描述了夜游莺脰湖的情景。莺脰湖中有平波台(本世纪初填没),台上原有祀张志和的元真子祠、清代女诗人吴琼仙诗碑等遗迹,并相传当年金孩打擂台时有七十二根梅花桩将该台与湖岸连接起来。现该湖周围有小九华寺、安德桥等名胜古迹、文物遗存。
▲莺脰湖旧影(陈志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