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七都隐读村历史文化记忆馆纪实
崔福根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支持,我的动力!


在七都镇管辖的行政村里,隐读村面积和人口规模都算不上大,在村中心却有一个“历史文化记忆馆”,陈列的内容十分丰富。

历史文化记忆馆老物件陈列室,水车轴头、蓑衣、笠帽、挑水担(水)桶、斗、升箩、油光灯、糕饼印子、粮票、土地买卖契约等应有尽有,真是叫人目不暇接!一件件老物件的背后都有酸甜苦辣的历史故事!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水车轴头”在参观群中,一位村民既高兴又惊讶地说。

水车轴头是水车中一个重要部件。一部完整的水车必备的三大件是水车轴头、水车基架(龙脊)、水车车菲(连在基架上的木板,宽度与水车内宽相同),缺一不可。其中水车基架是基础性要件,其长度约2米左右,全木结构、上下两层(活动方向相反),用木制履带拉动上百只木制车菲括水,上层空转、下层车菲运水,连续不间断将河水灌入田间(涝年水流向外港)。



水车展示(崔福根提供)


水车轴头两头分别装有六个“踩脚轴头”,依靠人力踩踏,前后有序转动,使车菲不间断运转,从而向田间灌水。

隐读村及周边一带村民普遍使用两人坐位水车“踏车”,通常由三人合作,每人踏一小时、休息半小时轮流交替。而据笔者1954年参加湖州郊区抗洪排涝时亲身感受,湖州一带农村使用三人立位水车,车身特长、车菲多、出水量大、效率高。


踩踏水车(崔福根提供)


旧时,田间每逢干旱或水涝,既没有抽水机,更没有机埠电力灌溉设施,老一辈村民只能依靠水车用人力抗旱、排涝,且土地都是一家一户耕耘,抗旱、排涝力量十分薄弱,每逢抗旱车水,都是全家老小出工,劳力不足的家庭,采用互相换工或雇佣他人解决。车水的农活看似轻松,但一天工作究竟踩了多少步无法统计,只觉得腰酸背痛、步履维艰!


豁锨展示(崔福根提供)


若逢洪涝之年,依靠单家独户力量不可能战胜洪涝,村民就组织片区相关农户,用集体智慧和力量去战胜洪涝。本村九曲港南端“辰士圩”地势低洼、易被洪水淹没,在该圩拥有土地的村民会在夏介河滩头排起20多部水车,日夜24小时不间断“踏车”排洪,场面十分壮观。青年们还会比赛,锣鼓一响,水车像龙嘴一样往河里吐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但在几十个“踏车”人中,也有个别身体欠佳、力不从心的,或有故意出工不出力偷懒的不良行为。遇到这种人,聪明的前辈村民有个治懒的土办法:在水车车尾处系一条稻草绳,若哪一部水车故意放慢踏车速度,该车的稻草绳就会自动断裂,其他村民就全部停工,并将断绳的水车车轴头卸下来,俗称“拔车轴头”,表示抗议。被拔车轴头的当事人,要向大家赔礼道歉并私掏腰包(掏腰包是村民土话,即自己掏钱)买些香烟、糕点给其他村民,一场“拔车轴头”闹剧才告结束。








记忆馆另一侧,两只担桶(担桶是村民方言即水桶)静静地安放在那里,它已完成历史使命。旧时没有自来水供应,村民吃用水都在河中取水,担桶是从河里取水的主要用具之一。两只担桶、一条竹子扁担,每日清晨男人把水缸挑满才去上班。既没有劳动力又离河较远的家庭,只能雇佣挑水专业户挑水,解决一天吃用水难题。我家是其中之一。幼时记得本村道士湾有位施阿叙伯伯,他生得人高马大,力气非凡,专受雇于他人挑水,为人和善,服务态度好,而且水桶灌得满,还从不计路程远近。如遇旱年,门前港无水可取时,他不嫌路远,去九曲港、胡溇港挑水,两桶水重达一百市斤,他任劳任怨、为困难家庭的吃用水付出的辛勤,我至今铭记于心!


扁担和挑水桶(崔福根提供)

粮票,顾名思义是城市人民购买粮食的票证,是维持一家一户生活源泉,于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的1955年正式发行,1993年结束发行,历时30年之久。它对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城市人民粮食供给,满足人民生活需求都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粮票,分定额和流通二种,定额只能用于向国家粮食供应部门(通称粮管所)购买米、面粉,社会上不能流通。流通粮票,由国家粮食部、各省人民政府印制发行。粮食部发行的粮票,称为全国通用粮票,在全国通用,各省发行的粮票只能在本省各地通用。


粮票展示(崔福根提供)

全国粮票分别为一市斤、五市斤、十市斤,各省发行的粮票分别有半市斤、一市斤、二市斤、十市斤,上海还有过半两的粮票,可以买两个生煎包子。

国家粮票发放采取“以人定粮”的方针,还会依据轻重工业、矿山、装卸等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确定不同的粮食供应标准。以笔者所在的丝绸行业为例,一线挡车工月定粮为二十八斤,机修工月定粮为三十二斤,锅炉工月定粮为三十八斤,科室后勤人员月定粮为二十七斤。凡因工出差无论省内省外,每天补贴给工人一市斤,下农村在农户家搭伙,补给农户一市斤。

那个时期对粮票管理十分细致严格,粮票只能相互调剂,严禁买卖以及伪造粮票,如果发生大宗粮票被盗、或投机贩卖粮票案件,公安会立案侦查、司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人定粮、凭票供应的年代已消失三十多年,现在国家粮食敞开供应,但笔者见票思忆,触景生情,特写了这段文字,其目的希望年轻村民了解历史,从而更加认识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须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在粮票陈列旁,还有一张民国32年(1943)的土地买卖契约,纸虽已发黄变色,但文字清晰,记载着出卖土地的当事人、众多的见证人签字画押。

旧时,凡出卖土地、房屋买卖双方不签订合同或协议,而是由出卖人单方书写“绝卖契约”为证,目前类似这种契约己十分罕见,恕不赘述!


卖绝契展示(崔福根提供)


历史文化记忆馆中的诸多老旧物,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是刻在岁月年轮不变的乡愁!让年轻人了解老旧物,进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老旧物、让老旧物释放出更大活力!





END

◆ 责 编:朱梦亭

◆ 美 编:顾舒文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崔福根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往期推荐:





妹妹的美食


盛泽庄面往事拾遗


这个黎里人因一部帖书名扬天下


与诗和酒有关的黎里往事


农中学生话农中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