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农中学生话农中
吴兴国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农中学生

话农中




在1958年“大跃进”的滚滚浪潮中,新型的、半耕半读的农业中学(简称农中)在各地应运而生,为高小毕业后失学的农村少年提供了升学再造的机会。时光苒荏,流年似水,已经进入历史的莘塔农中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六年了。这让当年有幸入读农中、而现已年满耄耋的老同学们,铭记在怀,深有感慨。


2018年10月,为纪念莘塔农中创办六十周年,回顾求学生涯,畅叙师生情深,我参加了校庆活动,来自芦墟、平望、金家坝和松陵的十位老同学,以及现在居住松陵镇的凌南兴、汝美珍两位老师,一起在东太河畔热情聚首,亲切相见。不久,我又怀着同样心情,与芦墟同村的八位发小玩伴、小学和农中的同学欢欣团聚。同学相聚,师生共欢,大家倍感亲切,除了相互问候、道安外,大家围绕着当年就读农中的桩桩往事,动情追怀,至今历历在目,回味无穷,堪当终生难忘。我即兴以《聚会》为题,创作七律一首:“入读农中求学业,有缘年少共寒窗。抚今握手情深处,追昔回眸意满腔。楼阁厅堂书咏朗,田间地垄稚肩扛。相逢又恐难离别,不舍依依写脸庞。”


莘塔老街



划着小舟上学去

我和我村上的同学,是解放后的第一代读书人。1958年3月上旬,原芦墟区三村乡在乡政府所在地——城司村,开办起了一所实行半耕半读,免费上学的农业中学,消息传来,村人奔走相告,全村先后“高小”(注:高小相当于现如今的小学学历)毕业的八位同学一齐报了名,在那里上完了一年级第一学期。


芦墟镇


我村“思古甸”,地处芦墟东北部,位于与青浦的金泽镇一水相隔的偏僻水网地区,去乡里上学,唯有水路可通。那时候,原为私有的包括舟船等主要农机具已入股归属集体——高级农业社,所以,社里专门划拨一叶小舟(渔民小船),以供我们上下学交通所需。十六七岁的农家孩子,水乡长大,个个都是使楫的好手,六七里水路,一小时到达。每周一、三、五上学,上午八点到校,下午四点放学返回。风雨无阻,从没缺课,也无迟到早退。凭借青春活力,个个好学上进。


渔民小船


学校就一个班级,班上有四五十名学生,学生来自原芦墟三村乡的九个自然村。任课老师有三名,下放农村的张、邢两位女大学生分别兼上语文、数学课。专职老师汝美珍,刚从农专学校毕业分配,才年长我一岁,讲授最受农家子弟欢迎的农业知识课。汝老师还特别操心我们划船上学的安全,时常叮咛,关怀备至。兼管学校的乡干部王富生给学生们上政治课,王老师讲课娓娓道来,有声有色,很受学生欢迎和尊敬。


划船上学,水乡特色,记忆犹新,永不忘怀。当年下学期,我便转学转入“莘塔农业中学”,“莘塔农业中学”是莘塔人民公社成立后由原各乡小型农中合并而成的学校,校址设在芦墟镇陆宅(注:民间称陆泰丰),学生全部住宿就读。






新式学校特色明


遵循毛泽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实行“半耕半读”的农业中学教育制度,除了设置相应初中课程外,还格外突出了农业知识课,重在为广大农村培养具有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学校设置了一、二年级各两个班级,后来有增有减。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半班级上课,一半班级劳动。


当时,由公社从当地生产大队划拨给学校一片东侧的农田,号称学农基地。基地里除了夏季插秧,冬季播麦外,还会安排学生种植时令瓜果蔬菜。各班同学,根据年龄、性别,分编成耕作、蔬果、养殖、杂务等若干劳动小组。劳动课时统一由尊称为“老农”的韩四根老师指导安排、组织实施。另外,食堂帮厨,作息打钟,室内外卫生等校园杂务,也都有相应小组的同学轮流担任。


插秧


这里说道一桩有意思的往事:1959年暮春时节,我与同村同学陆寿年想到父辈注重种地效益,于是便试着向学校建议适当种植西瓜。陆同学的父亲是村上有名的种瓜能手,父为名师,子乃高徒。我们的建议被学校采纳后,以他为首的几个同学便认真地干了起来,三亩地西瓜长势良好,喜获丰收。瓜熟盛产期,学校租借农船,安排我与寿年等四个同学和一名烧饭师傅,运送西瓜至上海出售,出行顺利,收入可观。另外,地里每年收获的西红柿等,也都指派学生上街设摊叫卖。养殖组的小同学饲养长毛兔,成绩也很喜人。农闲时节,半耕组则另辟渠道,组织去泗洲寺粮库晾晒稻谷,安排到街道企业学工干活。


卖西瓜的船


泗洲寺旧影


劳动有了经济收入,收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曾有一个提前实现“三自给”(学杂费、生活费、学校办公费)的奋斗目标。可任重道远,目标很难全部达到。但学生享受到了免缴学杂费的优惠待遇;每天午饭时,厨房里炒个蔬菜或煮上一锅汤,奉酬师生。


课外,学生们还得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为支援当年的大炼钢铁运动,学校组织到河荡滩头拣拾荡丁,计数比赛,谁也不甘落后。星期天选派几路人马,去附近村庄的墙壁上书写大字标语,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


写大字标语


半耕半读的农业中学,读书求知依然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教书育人也照旧是老师的主要职责。全校老师都属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学有专业,教有专长。教育中,针对农村学生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老师们备课充分,讲课严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对领会稍差的,常作个别辅导,诲人不倦,孜孜不辍。学生尤其喜爱的是汝美珍老师的农业知识课,她讲课口述手书,重点突出,结合实际,形象生动。再因其板书流畅,大家钦佩不已。


学生们都很珍惜求学时光,人人虚心好学,刻苦努力,无敢懈怠。常见课后相互探讨,复习提高,甚至有同学熄灯后,在被窝里打亮手电筒翻阅课本。好多同学星期天都不回家,留校温习功课。“学习氛围比芦墟中学(当时所说的普通中学)浓,学习成绩不比芦墟中学差” 曾经担任过芦墟中学教导处主任的学校负责人徐晨老师如是说。


手电筒


 莘塔农中确乎是一所规范且风清气正的学校。一日生活,劳动上课都有严格制度,规范有序,就是每一堂课,老师们把握四十五分钟,既不提前更不拖延。学校纪律严明,学生课余也不随意离校外出,只是在星期六下午两节课后放学,星期日晚饭前返校报到这段时间,尚能回家聊叙亲情。师生关系也很融洽,堪称“兄长大姐”的老师们,对学生都很关心,一次我感冒发烧,班主任宋剑英老师掏钱买药,让我服用后在他宿舍安静休息。今天定居国外的他,还与国内多名学生保持着联系。老师们身先士卒,没有特殊,食堂打饭一样排队,带领学生一起劳动,犹如人民军队里官兵一致,让同学们眷眷难忘。


在1959年和1960的两年里,学校曾按上级通知,先后三次动员年龄偏大的学生退学返乡。被劝返的同学,二话没有,当初乘兴而来,此时愉快而归。大家说,就是毕业了也准备哪里来回哪里去,入校仅为提高文化农技知识,没有任何奢望!如今想来,当时的农村孩子多么纯真,何等可爱!


到了1961年末,新生停收,老师们也陆续离去,一所曾经生机勃勃的新型学校,无奈结束了历史使命。据后来知道,这是当时国家实行“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的八字方针,地方教育部门服从大局,收缩原先偏大的教育摊子而为之。





向社会合格答卷交


在农中上学,长不过三年,短则年把时间,但同学们共同认为在学校获得了“半耕半读”的双丰收。返乡回村,有文化,能劳动,颇受家长称赞,社员(村民)欢迎和生产队干部的器重。


同学们在学校经受了劳动锻炼,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开始懂得劳动可以创造一切,按如今时尚的说法就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上过农中的学生,虽不都是劳动能手,但都比较勤劳,具有吃苦精神。学农基地的冬播深耕深翻,夏种犁田插秧,以及船运西瓜出售上海,晾晒稻谷栲栳肩扛等活,在家、在生产队,这些都是成年人干的。可在学校,同学们却以初生牛犊的犟劲,敢于实践,勇于担当。劳动中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干活不仅质量尚好,且又初懂田闻管理以及劳动生产的一些基本常识。学农基地庄稼长势喜人,不比附近生产队逊色,常常赢得过往行人刮目相看。


晾晒稻谷


农中学生的返乡,使当时的莘塔公社所辖农村文化知识比较落后的局面有所改观。这支能文能武的生力军,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大有用武之地。时隔六十多年,在师生聚会上,大家畅谈自己在校收获受益的同时,纷纷列数同学中有多少担任会计的,荐任教师的,当选村干部的,升调镇(公社)有关部门工作的,也有提升为公务员或入伍提干的……。大家都为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流汗,作出贡献。我于1960年初,在学校应征入伍。分到连队的当年四十多名新战士中,数我文化程度(作者为初二学历)最高,即被推任连队文化教员,又常被召上连部抄抄写写。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锤炼成长,入党提干,奉献军旅二十八个春秋。


农业中学虽创办时间短暂,但影响之深,成就之著,功不可没。我由衷感叹:“感恩农中!”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思言

◆ 美 编:沈思思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我的外婆家——五鹤门楼

2、T态人才:名医徐灵胎

3、值得驻足怀念的永安桥一一明末抗清义士杨廷枢遇难就义遗址

4、在“智慧吴江”查档足不出户

5、话说南厍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