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值得驻足怀念的永安桥一一明末抗清义士杨廷枢遇难就义遗址
郭吉顺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到芦墟古镇来旅游的人,大多在老街兜兜转转,看看芦墟特色的跨街楼,走进旧墙门,欣赏砖雕古建筑;或到“一园景色半临湖,十里风光全带水”的分湖公园,探古思幽寻觅胥滩古渡,那儿有着烟灭在芦苇丛中的伍相伐越“点将台”。而对进出芦墟镇的必经之桥永安桥,游客总是急冲冲走过,其实此桥值得驻足怀念。永安桥是明未抗清义士杨廷枢壮烈就义的遇难桥,桥上故事可歌可泣,请君听我慢慢言。

请君听我慢慢言。





芦墟跨街楼

永安桥的故事


从318国道下来,过太浦河芦墟大桥向南行走200米就是永安桥。桥位于泗洲禅寺院东,是进出镇区的咽喉之路桥。初建无考,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建为三孔梁式石桥,祟祯九年(1636),泗洲寺茅君堂道人募金改建,吴江叶家埭人、曾任工部主事的叶绍袁为之作《泗洲寺桥碑铭》,故里人把永安桥亦称之谓“泗洲寺桥”。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芦墟士绅吴之湄发起募资重建,并将梁式桥改建拱型桥。同治八年(1869)又重建为一大二小的三孔拱石桥。至解放初,此桥已成危桥,五十年代拆去桥顶拱券,利用原桥墩,桥台改成梁式木桥,七十年代梁式木桥又改建成水泥砖砌钢筋双曲拱桥,直到1991年12月,双曲拱桥改成水泥混凝土砼石钢筋结构公路桥,且浇铺沥青柏油桥面,沿用至今。

永安桥旧影(1936年摄)


清乾隆九年(1744),吴江知县丁正元(字一峰)撰文《新建杨先生祠堂记》,“杨维斗先生,袆廷枢。明,崇祯庚午解元。明亡后,死节于芦墟之泗洲寺桥。”又有光绪年间吴江知县金福曾撰文《重建杨忠节公祠记》记载:“圣清,顺治四年五月二日,明解元吴门杨忠节公殉节于吴江之芦墟镇泗洲寺桥上”。史料证实泗洲寺桥(永安桥)是明未抗清义士杨廷枢壮烈就义遇难之遗址。


泗洲寺桥(永安桥,郭吉顺提供)


杨廷枢何许人也


杨廷枢(1595-1647)字维斗,号复庵,苏州府吴县(今苏州市)人,庄简公杨虎之孙,幼承家学,明崇祯三年(1630)参加乡试,高中第一名,得解元。与张溥等人共举应社,文名广布江浙一带,从游之士(门生)颇多,为“复社”领袖之一。

杨廷枢画像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苏州,杨廷枢拒不剃发,避居芦墟赵田村(继配夫人芦墟赵田村费氏)。为抗清义军筹粮谋策,通过他的门生戴子俊,直接策反清苏松提督吴胜兆易帜反正。顺治四年(1647)吴胜兆义军兵败,受累牵连,避居吴县光福真珠坞山中。四月二十四被缚,从水路押至芦墟就刑。一路之上矢志不移,决心以一死殉节。二十八日,至分湖芦墟。途中,索要笔墨不得,于是毅然咬破手指,在一件白布衣衫上,用淋漓鲜血洋洋洒洒写起遗书,有“魂炯炯而升天,当为厉鬼,气英英以坠地,期待来生”之句。作绝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千秋应不散,于今重复有斯人。”

杨廷枢手札书影

五月初二,江宁巡抚土国宝同下属巴山、陈锦在泗洲寺会审杨廷枢,欲劝杨悔过降清。杨被押至殿内,土国宝连忙下阶,劝勉曰:“杨先生负天下重名,奈何不自爱,尚靳此数茎发,以自取僇辱耶”?先生答说:“廷枢世受国恩,不能即死以报先帝,赧颜实甚,今既见收,有死无二,唯愿早死,以遂生平。”土国宝并不死心,以剃发留生劝说:“杨先生天下名士,养其身以有用,何得轻生!即不屑用世,少芟数茎,优游林下,何如?”杨廷枢反唇相讥:“此与鼠尾何异!廷枢唯有一死,不敢奉命。”又曰:“全发偷生,已非本愿,况剃发逃生,愈趋愈下矣。廷枢无颜再活人世,愿即赐死。”这时下属巴山厉声责问杨廷枢曰:“汝欲反乎?”杨廷枢从容笑答:“我非反也。为人臣者,国存,则与俱存;国亡,则与倶亡。今国既亡矣,吾不死何为?”杨廷枢公神色坦然,走出泗洲寺大殿。从容不迫迈上泗洲寺桥受刑之处,此时四野百姓环观如堵,无不敬仰先生。临刑时,巡抚土国宝又连续三回召回先生好言相劝,杨廷枢傲然不屈。仰天长叹:“吾得死所矣!”刀斧手用力要他下跪。他不肯屈膝,高声大呼“生为大明人,……”,刀斧手急忙挥力,头颅坠地,项中还在出声:“死为大明鬼”,尸体久久直立不倒,令众人无不震骇。


泗洲教寺(摄于1937年前,郭吉顺提供)





得后世敬仰


杨廷枢壮烈受刑,身首异处。一腔热血冲云天,染红桥心武康石。惊天地,泣鬼神!忠义之士人人敬,不畏强暴了后事。他的门生芦墟人迮绍原、陆山斗等诸生用重金赎出他的首级,一起为他成殓入棺,不料首级又被清兵掠去,索要千金,一时诸生无力回赎。这时,侠义之士陈譔,不畏强暴,查得藏匿之处,奋身而入,捧起首级大声怒斥而出,直送到苏州杨家,未留姓名掉头而去。最后,杨廷枢落葬在苏州虎丘山麓十房庄上。那件血衣由门生们用五十两白银赎出,得以那洋洋洒洒的用血写成的遗书流传海内。

分湖百姓敬仰杨廷枢义士的凛然气节,在泗洲寺的佛堂下,筑一小室,供奉杨廷枢的神位,孝廉周邦翰为之作记。私谥为“忠文先生”,常年祭祀,肝胆相照,忠烈激后人。吴胜兆易帜反正虽败,但反清义军白头军仍在分湖、三白荡一带抗清斗争,在周瑞(为吴江当地人,又名周添,字曼青)等人带领下坚持八年之久。百年之后,清廷为安抚江南士族反清情绪,缓和朝野矛盾。乾隆九年(1744)吴江知县丁元正、芦墟士绅沈芳、分湖巡检史迁义等人议定,在泗洲寺东原社仓旧址上营建杨廷枢专祠,且题“杨先生祠”,立碑作《新建杨先生祠堂记》。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正式对杨廷枢赐谥“忠节”以显“祟尚宽大,褒录忠节”,将祠改名为“杨忠节公祠”,民间简称“杨公祠”,光绪元年(1875)知县金福曾离任前夕,捐出俸薪募资重建,供奉杨廷枢神位,且将门生迮绍原、陆山斗、陈譔三人的木主神位亦供奉在其内。在正厅北墙上嵌砌碑石录金撰写的《重建杨忠节公祠记》。芦墟民间又将杨廷枢入选分湖先哲之列,建分湖先哲祠进行祭拜。


重修杨忠节公祠碑


就义之地何意选中芦墟


杨廷枢是苏州吴县人,家居苏州城内皋里,就缚于光福真珠坞山中,为何押至芦墟,就义于泗洲寺桥上。其原因有二个方面。其一因继配夫人是芦墟赵田村费氏,且抗清活动在芦墟分湖流域颇多,从游之士,门生在芦墟分湖流域也较多,影响甚广,如为其收殓入棺的门生迮绍原、陆山斗、陈譔,布衣义士李枝芳(同日就义于芦墟集市上)均为芦墟人。芦墟是联络嘉善、青浦、松江等地义军的重要联络中心,筹粮谋策。故清军选中芦墟,就刑于泗洲寺桥,实有杀鸡儆猴的威胁作用。其二是当时虽然吴胜兆易帜反正兵败,但分湖流域抗清斗争仍很激烈。顺治三年(1646)正月十五日,白头军首领吴昜、周瑞趁吴江城内闹灯会之机,率兵第三次占领吴江城。吴昜(1612-1646)字日生,吴江松陵柳胥村,是进士吴山的裔孙。常住二十九都芦墟一带。周瑞又名周添(?-1646年)字曼青,芦墟人。三月二十三日,在分湖摆开战场迎敌清军,大败清军总兵汪茂功,2000余清兵几乎全军覆灭,史称“分湖大捷”。白头军活跃于分湖、三白荡一带影响极广。顺治四年(1647)苏州巡抚士国宝为镇压吴江、青浦、嘉善三县交界抗清义军,常带兵到芦墟“剿灭”义军。当年四月、五月带兵驻扎在芦墟泗洲寺,对分湖流域的义军极为恼火,言曰:“芦墟尽为盗薮”“欲尽剿灭”。为壮清兵威势,灭义军志气。故将杨廷枢从吴县光福押至芦墟受审,就刑。白虹贯日,血染江水。分湖流域的抗清斗争并没有被吓倒,白头军仍坚持在分湖流域抗清达八年之久。杨忠文公的气壮山河的气魄,深深铭记当地百姓的心中。

《杨忠文先生实录》

1917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二),杨廷枢殉难270周年,南社盟主柳亚子从黎里来芦墟,与当地诸友前往杨公祠拜祭,作七律《杨忠文公抗虏殉国忌辰追赋》一诗,颂扬忠文公的慷慨成仁的英雄气概,面对军阀割据、动荡不安的时局,尽情抒发报国之情。诗云:“河山万劫仍多难,俎豆千秋倘可依。吾亦愿为宗国死,草间偷活愧前征。”

杨公祠旧影(1988年摄)

杨廷枢的浩然正气永存,清末又有十七位士绅集聚在南社的大旗下,成为南社早期的精英,以笔墨作刀枪,反抗满清腐败王朝。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思言

◆ 美 编:王青青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郭吉顺、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话说南厍

2、寻亲走访记

3、湖畔人家

4、同里耕乐堂的变迁史

5、味蕾深处是母校——平望中学食堂琐忆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