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小学毕业照中的童年点滴回忆
潘利伟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记忆中的家乡

 探寻儿时的家乡

 小学毕业照中的

 童年点滴回忆

偶然间,一张四十多年前我们北厍小学5年级(乙)班小学毕业照跃入眼帘,仿佛一把钥匙轻轻一转,打开了那扇通往童年记忆的大门。我凝视着那张照片,每一个笑脸、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熟悉,仿佛就在昨天,而那个曾经无忧无虑的自己,就在那笑容中向我招手。































潘利伟小学毕业照(潘利伟提供)


照片中的我,站在北厍小学的操场上,背后是绿树和五年级教室。北厍,那个位于江南水乡的小乡,承载了我童年的懵懂,欢笑与泪水,太多的成长与回忆。每当提及它,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温暖。




北厍老街(潘利伟提供)


记忆中的北厍,不到千米上塘街,路也很窄,店面屈指可数,但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旧货店里的老物件、糖果糕团店里的甜香、书店里的书香,中间有大饼油条店,过年时才和妈妈一起逛的布店,到最西边的露天电影院都成了我童年记忆中的财富。那时的我们,好吃爱吃的时候没有什么吃的,偶尔一分钱一颗糖两块梅片已经很满足,油条馄饨只有生病时才能吃到,泡泡糖和香蕉是自己瞎跑时邻居阿姨给到的最好吃的奢侈品。记得每每外婆送来红烧肉和雪菜小肠,感觉真是那个香。那份纯真与快乐,却是现在无法复制的。




北厍元鹤荡


那时的北厍,没有繁华的街面,更没有明亮的路灯,记得小时候晚上做作业是点煤油灯的。但它有着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我们曾在门前的市河里淘米、游泳、钓鱼,我们用面粉团涂在竹竿上树粘知了,在生产队社场上的稻草堆捉迷藏。夏日傍晚,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椅子,平乘(长条几),坐在河边或桥上纳凉。乡邻们聚在一起,或聊天或打牌或听老人讲故事。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总是那么美丽而宁静。每当夕阳西下,我和小伙伴们会跑到西边元鹤荡滩边,看着夕阳渐渐落下,看天空白云变幻。我们会几乎每天散步元鹤荡滩涂,捡起砚湖边的瓦片,用力投向湖中,看着石子在水面上溅起一圈圈涟漪。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北厍的湖边(潘利伟提供)


毕业照勾起好多关于童年的记忆。在童年的记忆中有许多趣事值得回味。其中,那次我们到湖边割草却因为天气炎热而偷偷下水游泳的事情,尤其令我难以忘怀。虽然事后被老师“关夜屋”(留在学校写检查),但现在感觉没有痛苦尴尬,只有那份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好像是我五年级上半学期那个秋季。那是一个的炎热天气,阳光炙烤着大地。记得当时学校批林批孔,经常开展学工学农活动,让我们小孩子忆苦思甜,吃糠饼感受旧社会苦,同时也去校外体验农村生活。小学里还养了几只羊,每个班都有任务割草喂养。有一天,因为附近的草都被割得差不多了,我们几个潘水港同学建议去湖边割草。


我们一行大概五六个同学兴奋地带着小镰刀,拿着篮子,踏上了前往湖边的道路。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大概半个小时到达了湖边,只见湖边的草长得茂盛,我们迫不及待地挥舞着镰刀,开始割起来。不一会儿,我们便割了一大堆草,篮子里装得满满的。


然而,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我们身上的汗水也越来越多。衣服被汗水湿透,贴在身上,难受极了。一个同学提议说:“这么热,我们游泳去吧!”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但是,我们都没有带换洗的衣服,这可怎么办呢?一个同学说:“这里没有人经过的,我们把衣服放在岸边,直接下水吧!”在大家的互相鼓动下,我们纷纷脱下了汗衫和短裤,一起跳进了湖中。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水中嬉戏(潘利伟提供)


湖水清凉,一下子将我们身上的炎热冲刷掉了。我们在水中尽情地嬉戏玩耍,时而潜水,时而打水仗,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我们这群快乐的孩子。


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没过多久我们听到湖边小路上传来了唧唧喳喳的一批女同学的声音,她们也来这里割草了。我们吓得赶紧蹲下身子,屏住呼吸,生怕被她们发现。我们紧张地躲在水中,只敢露出眼睛观察外面的情况。幸运的是,她们并没有注意到我们,径直走了过去。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继续在水中玩耍。


当我们回到学校时,班主任张老师已经知道了我们的事情。她把我们一一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严肃的谈话。老师开恩没有通报家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明白了无论多么好玩的事情,都不能忽视安全。


如今,回想起那段童年的趣事,我仍然感到十分有趣。它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对家乡深厚情感的体现。家乡,你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灵魂的归宿。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将你的美好珍藏在心底。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水乡油画(潘利伟提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长大,幸运的是18岁那年高考,“跳出农门”离开了家乡,去南京求学。离开家就想家,离开家越远,家就是一轮明月,一枚邮票,一首思念的诗。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的那份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却从未减少。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小镇,想起那些与我一起成长的亲人和朋友们。


如今,47年过去了,我们这批红领巾都已白发花甲,现在尽管离开家不远,只有一个小时车程,在吴江人看来你已经不再“吴江”,口音不正宗了,但是我自己感觉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份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一直都在,家乡永远是我的根和归宿,我还是北厍人。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愿我们都能带着那份对童年的怀念与珍惜,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那张小学毕业照,也将永远成为我们心中温暖的回忆。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北厍老街近影(潘利伟提供)


自作《北厍赋》一首,聊作四思念之情。


夫越吴奥壤,依太湖之浩渺,存一脉古韵之所,名曰北厍。厍乃小村舍之地也。传春秋其有打铁港,乃吴王铸刀剑之地;记南宋驻跸梅墩村,文脉绵延至今。厍名渐显于明清,此地鱼米饶足,水泽之邦。其美碧波轻曳,扁舟悠哉,桥蕴情愫,巷陌梦回。春风柳柔,夏雨荷清,秋月霜明,冬雪渔宁,四时更迭,景如诗画。


虽方寸之壤,却人杰地灵,文脉昌盛。叶、徐、柳、张四大族,英才辈出,叶埭遗风,西濛徐氏,大胜柳门,葫芦张宗。明清二朝,进士十一,举人三十四,星光熠熠。午梦堂叶绍袁之博闻,疏香阁小鸾之高洁,及至近世,更有安如(亚子柳公)之启蒙地大胜村永福庵之风情,共绘北厍文采风流,泽被后昆,声名远播。


今朝北厍,集汾湖黎里之盛,拥长三角先行新域之核。水乡驿站迎宾朋,高铁南站耸立半爿港,绿水映北舍,红冠戴新阁。


是以斯文,颂我北厍,水天一色间,自然与人文交映生辉,古风与今韵和谐相融。北厍,江南之瑰丽珍珠,心灵之安栖之所,信矣斯言,诚哉斯赞!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  瑶

◆ 美 编:张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潘利伟、网  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

2、林则徐与吴江

3、回忆父亲张锡恩

4、说说咱村里的银杏树

5、环卫的变迁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