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盛泽斜桥河畔的童年记忆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卜家弄的挑水工

斜桥河自盛泽北郊入镇,河水宽不到4米,虽非大江大河,却也是“不舍昼夜”,造福两岸百姓。


▲ 盛泽镇斜桥河


童年时我家住卜家弄北端,出水澈弄就是斜桥,斜桥河水在桥下缓缓流过。虽然没有“枕河而居”,但也是终年取斜桥河水使之。因此,说我是喝斜桥河水长大的,一点也不为过。而水澈弄是否因斜桥河水清澈而得名,我不得而知。


▲ 盛泽镇卜家弄(王纪秋提供)


那时,除沿河人家外,镇上其他居民、商家用水多半是靠雇人挑水解决。在卜家弄敦仁里口有一家泡水店(老虎灶)供应开水,兼营几张茶桌,生意兴旺,每天的用水量很大。我家与其毗邻,也是来这里泡水(打开水)的常客。我们都雇了挑水工,而且是同一个人。


▲ 烧开水的“老虎灶”(王纪秋提供)


这是一个中年壮汉,在我眼中,他力大无比,酷像寺庙里威猛的金刚力士。他很少与人说话。除冬天外,他常是一身单衣裤,裹着绑腿,脚穿草鞋。雇他挑水的人家很多,因此在卜家弄我经常看到他穿梭的身影。他肩挑重担,嘴里喊着“杭唷、杭唷”的号子,不断给自己鼓劲加油。很显然,对他这样一个身强体壮的人来说,一担水也不轻松。(现在估算每担水加木桶重量在150斤)。我家门前有三级台阶,至厨房之间还有二处拐角,挑水进户不太方便。对此,他没有任何计较,无论冬夏,干活始终兢兢业业。斜桥河的水凭借他的双肩流进了我们家的水缸。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自来水早就进入了千家万户。想起当年挑水工的艰辛,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斜桥桥头的跳水表演

斜桥历史悠久。长大后从资料中得知,它初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嘉庆五年(1800)重建。为梁式单孔石桥,桥长14米,高2.45米。当时,是我上学、回家的必经之地。


▲ 盛湖市声(摄于上世纪40年代)


童年暑假,在斜桥桥头我有机会看到一场自发的跳水表演。那是夕阳西下、天空仍有落日余辉的时候。几个人赤膊短裤,相继登上斜桥桥顶的石头护栏,凌空一跃,跳入河中,激起阵阵冲天水浪。他们开始是自娱自乐,后来似乎意犹未尽,又玩起了表演。他们轮番上阵,姿态各异,从高空鱼贯而下。我与路人在桥头河边纷纷驻足,翘首观望。


别开生面的跳水表演打破了傍晚时分斜桥桥头的宁静,斜桥河一时成了热闹的“跳水池”,也给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北胜庵

北胜庵座落在斜桥西侧,依桥傍水,古朴的青灰色砖墙透露出悠久岁月的沧桑。


小时候,母亲常到斜桥河边淘米、洗菜、洗衣服,我有空也会一同前往,帮着拿个淘箩(竹编的淘米用具)或小桶之类的。顺便在北胜庵门前转一转,看上几眼。记得那时在它大门上方的墙上,有砖雕的“北胜庵”三个字。它大门经常虚掩,所以,对我来说有些神秘。大人们习惯叫它“师姑庵”,而真名却很少提起以至被人遗忘。


▲ 淘箩(王纪秋提供)


有一件趣事:那时我年少好奇,闲暇时间在闹市街头见到民众剧场张贴的演出海报都要端详一番。有一出戏,名叫“庵堂相会”。这个“庵”字,我因“北胜庵”而早已认识,所以没能难倒我。而另一出名为“吕布与貂蝉”的剧就没那么幸运了,应了“不认识的字读半边”这句话,我硬是把它读成了“吕布与召单”,至今回想起来,仍不禁哑然失笑。


▲ 庵堂相会(磁带)


娘娘(盛泽话:祖母)心地善良,常去北胜庵烧香祈愿,时间长了与师姑熟识,有时经过,也会进去小坐。有一天,我借陪伴娘娘外出同行路过之机终于也进到庵内,一睹其真容。


北胜庵门朝北,推门进去便是佛堂。佛堂窄小,空无一人,供奉的是谁我已无记忆,虽然供桌上香烛还在吐着烟气,但明显感到人气不旺、香火不盛。穿过甬道向里(西),就来到师姑的起居区。与昏暗的佛堂不同,这里有着敞亮的天井和几间饰有窗棂的厢房。师姑闻声出屋,把我们迎至客厅以香茶热情招待,小坐寒喧一番后娘娘便带着我起身告辞。这就是我在童年时代所看到的北胜庵。


▲ 斜桥河和先蚕祠


后据有关报道,此北胜庵的过往非同寻常。其前身为“竹堂祠”,相传西晋文学家张翰曾寓居于此,后来才改建为庵,名北胜庵。


思古浜小学

斜桥河到斜桥处转而向东。我就读的思古浜小学,就在斜桥河北侧的思古浜旁。每天上学我过斜桥,沿斜桥街东走,与斜桥河一路并行。


那时的斜桥河在我眼中水面宽阔,清波荡漾。来往之舟不多,却常有小船在河中撒网捕鱼。也时见罱泥船作业,取河底淤泥积肥,又能疏浚河道,一举两得。


▲ 罱泥船作业(王纪秋提供)


思古浜小学前身是颇负盛名的吴江县第三高等小学校(简称“三高”),它创办于1903年,是盛泽首创新式学堂。进学校大门,迈过门厅,便是第二道门。门列两边,中间是墙,在其正上方悬挂着“明礼达用”的横匾。此匾是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专为“三高”师生题写的,历经几十年风雨,还能有幸亲睹,是对我们后辈莫大的激励。


▲ 黄炎培(王纪秋提供)


学校有一幢新式的两层教学楼,共六间教室,除内设楼梯外,西侧还有外楼梯,便于上下。教学楼跟风雨操场由走廊连接,这样,我们到风雨操场举行集会或者搞什么活动,就可以做到风雨无阻,其条件在当时盛泽镇小学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 盛泽思古浜小学旧影(王纪秋提供)


我是学校第二批入队戴上红领巾的,当我举起右手行队礼时,我知道,队礼的含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 敬礼的少先队员


我记忆中熟悉的老师有教导主任管乐平老师,很严厉;有学校中最年长的仲振声老师,很严肃,他上课的时候看到谁在开小差,不好好听讲,就会拿着教鞭走到跟前,往课桌上笃笃笃的敲几下,提醒注意。还有班主任杨克勤老师(女),教体育的凌家煌老师。


学校尊师蔚然成风。我曾经当过班长,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喊“起立”,同学们都跟着我起立向老师致意,老师示意以后,我们才能坐下。不管男女老师我们都尊称为先生。卜家弄几乎是老师下班回家的必经之道,路遇老师我都会恭敬地向他们一一鞠躬问好。


学校常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远足。我们最远的曾经到过浙江的王江泾,登上闻名遐迩、横跨大运河的长虹古桥。参加远足是我最开心的,记得跟大人要上五分钱买一包长生果(盛泽话:花生),带着在路上边吃,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真是一种享受。另外,还有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校园的厕所要翻修,学校就会在课余组织大一点的学生帮着敲石子儿,把大的石头敲成小石子儿,做混凝土用。我也当了几天“小建筑工”。


“三高”的体育有优良的传统,曾在第一次全县小学运动会上夺得第一。我就读时,学校的操场上有单双杠、沙坑、爬绳、爬杆。有意思的是还有浪木,这是一般小学没有的。不知何因,学校没有篮球架。凌家煌老师为克服器材不足的困难,在体育课上自编了一些趣味体育游戏。如男女混合障碍接力比赛,激发同学们争强好胜的斗志和团队意识,既锻炼了身体,也感受到了快乐,生动活泼,深受大家的欢迎。我也常常因自己能为队伍赢得胜利尽力而感到高兴。


▲ 男女混合接力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学业压力,大家都是无拘无束的。在课余,我们男同学经常会自发地玩一种抢球的游戏。一只小皮球,两队人马,在操场上你争我夺,双方为球权而拼抢,有点像当今的橄榄球。我和同伴们,每次都玩得兴高采烈、畅快淋漓。


学校的东墙有一个小门,放学时分,一般都会打开。有的时候正逢墙外的公共体育场举行篮球比赛,我就会凑上前去看热闹,渐渐地对赛事有了兴趣。有时,周日有精彩比赛我也会特意从家里赶去观看。天长日久,看体育比赛成了我的爱好。至今,初衷不变,且更加执着。

▲ 篮球比赛

现在我已是耄耋老人,在大学同学微信群中还经常对所喜欢的体育比赛发表自己的见解,被大家称为体育迷。当然,这都是后话。但是,不曾想,这一切竟缘于童年时代看的几场篮球比赛。


1954年上小学四年级时,全家迁居上海,我不舍地辞别了母校思古浜小学。几十年来,世事沧桑,但故乡盛泽却一直在我的魂牵梦绕中。




作者简介:

王纪秋,男,现年79岁,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45年生于江苏吴江盛泽镇,1954年迁居上海。1962年入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学习。毕业后从事通信、计算机工作。2005年退休,至今居上海。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   瑶

◆ 美 编:梅雪芬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王纪秋、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难忘吴江“点歌台”

2、江影星殷明珠二女儿的传奇人生

3、说桃源

4、浅谈吴江派

5、来自“小小商店”的解放记忆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