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话说吴江“龙字桥”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桥梁

今年是龙年,来说说吴江境内桥名中带有“龙”字的古桥。据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吴江有“桥梁数千”,随着时过境迁,现今尚存有两百余座古桥,其中“龙字桥”也有十几座。




四座青龙桥



吴江现存有四座名曰“青龙”的古桥。一座在黎里古镇,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黎里市河驳岸及古桥”的组成部分。该桥原名际恩桥,当地人称为相家桥,“相”与“鲞”谐音,当地人食鲞鱼觉得其味咸鲜可口,故呼为“咸咸哉哉相家桥”。



▲黎里青龙桥及桥上望柱莲花雕刻


桥为南北走向,拱形单孔,位于黎里市河东段,跨平楼街和九南街,明成化十八年(1482)由游方僧人建造,清乾隆、道光年间两度重建。桥长14米,宽2.6—3.1米,桥身两侧置有由武康石构成的龙头和桥耳朵各4个,桥身的石材大部分为青石。桥顶的望柱上镌有莲花,莲花是“八吉祥”之一,所谓“八吉祥”是指佛教传说中的八种宝物,即法螺、法轮、宝伞、宝瓶、白盖、双鱼、盘长(中国结)与莲花。在古印度,因莲花的花瓣与女阴外形相似,故莲花象征为女性生殖器,因此,莲花雕刻除了佛教意义外,还表达了古人祈求生殖繁盛的愿望。桥东西两向均镌有对联,西向为:“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可谓是对千年古镇黎里的确切概括;东向为:“长虹高挂千门月;巨锁遥连万顷云”,展现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夜色图。




第二座青龙桥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在桃源镇宅里桥村,其西境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兴隆村。该桥俗称北阳和桥,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民国7年(1918)重建。桥为东西走向,跨阳和桥港,梁式三孔,长22.2米,桥身两向均镌有对联,南向对联为:“青比蓝深山势秀;龙从鱼化水流芳”,北向对联为:“杖指青垂湖地远;舟行龙护震堤长”。观南向联,用“鹤顶格”将桥名“青龙”嵌于上下联首字位置上;上联中的“青比蓝深”系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多字成语化成。下联中的“龙从鱼化”,系以典故“鱼化龙”倒装而成。观北向联,用“鸢肩格”将桥名“青龙”嵌于上下联第三字位置上。

▲盛泽青龙桥

值得称道的是,青龙桥周围绿荫冉冉,一片碧色,难怪联中要云“青比蓝深”了;桥所跨河流两岸繁花盛开,争奇斗艳,故联中要曰“水流芳”了。至于青龙桥下到底有没有“龙”,如有“龙”,是不是“从鱼化”来,则不得而知了。



盛泽青龙桥对联上联(左)和下联(右)


第三、第四座青龙桥也均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一座在盛泽镇沈家、七庄两村交界处,梁式三孔,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建。桥两向均镌有对联,分别为:“雁翅重排,雅慕题桥胜概;鸭头新涨,宜承破浪豪情”和“西接頔塘,永渡人民熙攘;东通麻水,长觇世界澄清”。联中“雁翅”,同雁齿,象形为桥的石级;“鸭头”,即鸭头绿,形容桥下水流的色彩。


▲七都青龙桥


另一座在七都镇吴越村,为梁式单孔,南北走向,桥长16.05米,始建无考,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桥的金刚墙石材大多为青石,可见其初建之时约在明代。





两座白龙桥




青龙桥有四座,白龙桥则有两座,其中一座在江陵街道白龙桥村。白龙桥村地处吴江区北部,东临京杭大运河,南与八坼街道友谊村相界,西与松陵街道芦荡村毗邻,北连庞杨村。明代,该村属吴江县范隅上乡。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白龙桥(江陵街道)


清雍正四年(1726),吴江县分置吴江、震泽两县后,属震泽县。民国年间,先后属吴江县城区施家尖、施庞、施梅等乡。1950年属城厢区长泰乡。1957年属八坼乡。1958年9月属湖滨人民公社胜利大队。1983年7月恢复村建制,为白龙桥村。村以运河塘岸上有白龙桥而得名。


这白龙桥据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初建无考,明洪武十九年(1386),塘长顾烨易石重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刑部郎吴邦桢、海宁僧文玉重建,清代又重建。

苏嘉铁路白龙桥桥墩

1930年,苏(州)嘉(兴)公路延伸至八坼,改建为石台3孔木平桥。1960年,改建为水泥单拱平桥。白龙桥的古桥虽已无存,但原址西侧存有一对铁路桥墩,名白龙桥桥墩,为苏嘉铁路的遗存。

苏嘉铁路始筑于1935年2月,1936年7月15日正式运行,全线长74公里(吴江境内长43公里),设苏州、相门、吴江、八坼、平望、盛泽、王江泾、嘉兴等八个站。苏嘉铁路开通后,不仅在国防上起了较大作用,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占领苏嘉铁路后,利用其作为侵略工具。1944年3月,日本军方面对金属等战略物资几近枯竭的窘况,打出“协助”伪江苏省政府“收集金属”的旗号,悍然拆除苏嘉铁路全线钢轨,使这条未满十年历史的铁路从此消失。





苏嘉铁路进站号志(左)与铁路旧影(右)


1958年后,为扩大耕地面积,苏嘉铁路路基逐渐变为农田。现江苏境内的苏嘉铁路遗存,仅有五对桥墩和一座桥,其中白龙桥桥墩和北侧的彻浦桥桥墩同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座白龙桥位于盛泽镇,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闻遐迩。


民国14年刊印的《盛湖志》载白龙桥


该桥坐落在江南运河中线烂溪的支流白龙桥港上,拱形三孔,南北走向,桥长40.6米,中孔跨度9.9米,矢高5.6米,两次孔小于中孔,使桥形变化多姿,犹如长空雁序。桥所跨的水面颇为开阔,东西两向紧依蚬子兜和小牛荡。在一片泱泱碧波上,形制恢宏的三孔桥洞展现着雄伟多姿的身影。


盛泽白龙桥


白龙桥闻名遐迩,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时,将该桥介绍给了海内外广大观众。


重建白龙桥碑记

白龙桥之所以声名远播,除了它的形制恢宏多姿、周围风景优美外,更重要的是桥身上镌刻着这么一副对联:“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


白龙桥对联


“风送万机声”,是盛泽纺织业生产规模的真实写照;“晴翻千尺浪”,可视为写景之句,也以比拟手法,描绘了一幅绸缎炼染业的兴盛图景。


白龙桥桥面石“必定如意”雕刻


白龙桥的雕刻艺术也让人称道。桥顶面石和拱券龙门石上分别刻有“笔(必)锭(定)如意”“瓶(平)笙(升)三戟(级)”和“云龙”“太极”等图案。“太极”图案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故也俗称“阴阳鱼”,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之美。





聚龙桥与双龙桥






南厍


下面来说说两座位于历史文化名村的“龙字桥”。松陵街道的南厍,2005年6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苏州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古村落”。明代时,南厍称为南舍,属简村,“简村远帆”为松陵八景之一。民国18年(1929),南厍称镇,1949年为乡。历史上,南厍是松陵一带入太湖的必经之路,东西向的南厍港穿村而过,村民夹港而居,常有过往船只在这里避风停泊过夜,也为周围渔民的栖息地,有数百米长的街道,茶馆、酒肆、剃头店、铁匠铺、药材店、烟杂店等鳞次栉比,早市尤为兴旺,街上卖菜摊担相接,从太湖里捕来的黄雀、野鸭也在这里上市。由于水路通畅,去松陵、横扇、震泽的航船从这里经过。自围垦东太湖后,南厍不再是太湖的口子,加之与松陵的陆路交通得到畅通,逐渐减弱了作为集镇的作用,但现今仍开有好多家饭店、茶馆等。


南厍较好地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村东首港上即躺卧着一座拱形石桥,名曰聚龙桥,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南厍聚龙桥


该桥初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由邑人萧湘同妻史氏捐资建造,时名永隆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易为今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众人捐资重建,桥身砌有青石碑一方,碑文中有“昔大明万历五年冬,本境萧湘仝室史氏独建永隆桥于斯,迨至大清康熙二十八年重加修葺改为聚龙桥”字样。“萧湘”,即明代嘉靖年间吴江进士徐师曾于万历四年为之所作墓志铭的萧隆之长子,萧隆当年为简村税长,隆庆六年(1572)卒。万历四年十二月,萧湘葬父于南厍港南。


聚龙桥的东西两向均镌有对联,东向为:“文澜高壮银河色;虹势遥迎玉殿光”,此联描绘了一幅江南小桥流水的夜色图。西向对联是:“安梁累世朝金阙;凝秀千年映彩霞”,阅之,则看到了一幅江南小桥流水的晨景图。


吴江的历史文化名村除了南厍和平望的溪港,还有盛泽的龙泉嘴。龙泉嘴亦称龙泉址,东起龙泉桥,西至双龙桥,街长96米。其地名由来已久,据传,这里原称北麻,自明初刘伯温来后发生“龙形”故事后,就改为现名。


南麻龙泉嘴


龙泉嘴的街道形成于明代。民国年间,这里是桑苗、丝经、鱼虾的集散地,20世纪30年代末日军侵占震泽镇后,有不少居民到该地避难,故有大小商肆店铺20余家。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泉嘴是龙泉乡政府所在地,1983年后,是龙泉村委会所在地。现今,老街的基本格局未变,存有店铺、民宅36间,多数保持原有风貌。街东有龙泉桥,俗称东桥,现已改建。街西有西桥,即双龙桥,此桥初建无考,民国22年(1933)重建,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南麻龙泉嘴双龙桥


双龙桥为梁式三孔,桥身两向均镌有对联,其一为“势若垂虹,练横蠡泽;光同浩月,珠涌龙泉”。上联中的“垂虹”可解为“垂挂在天空中的彩虹”;“蠡泽”,震泽镇南的一个湖泊,传说当年大禹治水在这里斩杀过蛟龙,故原名“斩龙潭”,后传说越国大夫范蠡偕西施在这里隐居过,故改名为蠡泽湖。下联中的“龙泉”,指桥所在的龙泉嘴古村。通览此联,意为:双龙桥之势犹如垂挂在天空中的彩虹,桥下之水清澄如练,伸向那具有神奇色彩的蠡泽湖;波光与那皎洁的月光融合在一起,漾起阵阵涟漪,如同晶莹的珠玑向静谧的龙泉古村涌去……

另一副联为“道出頔塘无病涉;源出烂水有归津”。上联中的“頔塘”,原名荻塘,因塘岸上遍长芦荻而名,初为晋吴兴太守殷康所开,后于唐贞元八年(792),刺史于頔修缮塘岸,遂称頔塘。该水西起浙江省湖州市,东至吴江平望镇,全长56公里;“病”,作担忧解。下联中的“烂水”,即烂溪,自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起,向东北流经吴江的桃源、盛泽、平望等镇,注入莺脰湖。


吴江的历史文化名村除了南厍和平望的溪港,还有盛泽的龙泉嘴。龙泉嘴亦称龙泉址,东起龙泉桥,西至双龙桥,街长96米。其地名由来已久,据传,这里原称北麻,自明初刘伯温来后发生“龙形”故事后,就改为现名。龙泉嘴的街道形成于明代。民国年间,这里是桑苗、丝经、鱼虾的集散地,20世纪30年代末日军侵占震泽镇后,有不少居民到该地避难,故有大小商肆店铺20余家。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泉嘴是龙泉乡政府所在地,1983年后,是龙泉村委会所在地。现今,老街的基本格局未变,存有店铺、民宅36间,多数保持原有风貌。街东有龙泉桥,俗称东桥,现已改建。街西有西桥,即双龙桥,此桥初建无考,民国22年(1933)重建,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云龙桥和白溪御龙桥



▲云龙桥


桃源镇的“龙字桥”,除了上述的青龙桥,还有云龙桥和白溪御龙桥。云龙桥位于桃源镇仙南村石桥头,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民国22年(1933)重建,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该桥为南北走向,跨后村港,梁式三孔,桥顶上置有石栏。桥长22.5米,两向均镌有对联,东向为:“清风明月垂张钓;红树青山泛范舟”,西向为:“存吴王河山古迹;肇总理政策鸿基”。


▲云龙桥对联

东向联“张钓”中的“张”系指唐代诗人张志和。张志和(约732—774),字子同,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年十六举明经(隋朝时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肃宗时为翰林待诏,后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道号玄真子。善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其词今存五首,其中《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为千古传诵的词中精品。


▲张志和像

张志和隐居江湖,好长时间住在桃源铜罗、震泽、平望等地,堪称是“半个吴江人”,其留在桃源的古迹有张钓桥等。下联中的“范舟”,指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帮助其主勾践灭吴复国后乘舟隐居之事。


▲范蠡


西向联上联中的“吴王”,指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在今桃源铜罗一带建前宫、后宫、西宫等离宫,现古迹虽已无存,但当地的村名如前村、后村、西村等,皆从以前的离宫之名演化而来,像云龙桥所跨的河流即名为后村港;下联中的“总理”,系指孙中山先生,体现了该桥建造时的时代特征。


白溪御龙桥

白溪御龙桥,位于桃源镇青云社区,亦名白带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拱形单孔,初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现存之桥为民国11年(1922)重修。该桥桥身上镌刻着两副对联,其一为:“冰鉴一奁秋水影;渔歌两岸夕阳村”,联中的“冰鉴”指月亮, “秋水”比喻为镜面;“渔歌两岸”,为青云渔业景况的写照,这里的养殖鱼类水面达数千亩。



白溪玉龙桥对联上联(左)和下联(右)


吴江境内还有三座“龙字桥”,均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虽然文保级别不高,但颇具历史厚重感。如位于平望镇秋泽村的宝龙桥,其所在的村落秋泽已具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会稽太守秋君避居于此,故名;位于八坼街道练聚村的洄龙桥,其排柱、石梁大多为紫色的武康石,洋溢着古朴的宋元风韵;位于七都镇东庙桥村的龙虎桥,其金刚墙多半为青石构筑,飘散着初建之时的明代遗风。


宝龙桥

洄龙桥

七都龙虎桥



END


◆ 责 编:朱梦亭

◆ 美 编:顾舒文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陈志强,殷秀虹,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往期推荐:





话说黎里“吃讲茶”


童年二三事


守护红船的吴江人


上梁喽~


吴江的特色点心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