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数字底座,多维度构建业务平台
聚焦档案“收存管用”业务切口,架设“1+6”档案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吴江区数字档案馆(室)平台串联起数字档案馆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保全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处理平台、民生档案共建共享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信息采集系统6大子应用,系统梳理业务链、建立数据链、贯通执行链,各项功能满足开展数字档案移交接收、整理编目、管理盘库、辅助编研、查档利用等业务需要。
▲吴江区数字档案馆综合管理平台流程图
其中,吴江区数字档案馆综合管理平台,起到可视化集成面板的作用,全区档案业务数据“全屏掌控”。
▲吴江区数字档案馆综合管理平台
借助吴江区集中式数字档案室平台,则能打通馆际间的数据“直通车”,档案业务监督指导“一键智达”,该云平台现有注册单位512家。
▲依托吴江区集中式数字档案室平台开展在线业务指导
二、完善设施配备,高标准建设中心机房
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中心机房,同步打造数字化扫描中心、不间断电力支持设备、多介质存储备份设施等配套区块,并将数字孪生、物联网、数据驾驶舱等前沿技术运用于一体化智慧馆库建设,虚拟库房反映档案实时信息镜像状态,针对异常指标智能启动处理方案。
▲动环系统面板展示
三、云上无纸办公,电子公文单套制归档
提出单套制电子公文归档解决方案,有效打通政务网系统与数字档案室平台接口。线上运转管理“拟稿核稿”“审核签发”“编号签章”“分发归档”的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归档过程中,平台自动对文件执行“四性检测”,全链护航电子公文信息安全。自2022年12月上线运行,吴江区电子文件归档处理系统现归档应用24家单位,归档文件6千余件。
▲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操作流程
▲已归档电子文件
四、提升数字占比,建立档案资源新体系
通过数字化加工扫描,建立起以“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新体系。截至目前,档案数字化率为86.08%,档案目录数据库中的案卷级、文件级电子目录覆盖全部馆藏资源,馆藏照片档案、音视频档案100%数字化,为后续档案数据开发利用奠定前端数据支撑。
▲数字化中心工作场景
五、建设数智馆库,深化智慧场景子应用
吴江区档案馆是省内保存历史档案最多的区(县)级档案馆。为了守好这些珍贵的“传家宝”,将频射识别技术(RFID)应用于历史档案管理,并新增智能密集架,精准掌握档案实时数量、具体方位、出入库状态等关键信息,具备智能盘库、非法出库实时报警等多项功能。
▲配备多媒体触摸屏的智能密集架
六、释放惠民动能,打通惠民查档共享网
持续建强窗口主阵地的同时,上新“掌上查”“指尖阅”“跨域办”查档利用模式,“吴江通”门户网站设置“开放档案”栏目,上传首批开放档案卷内目录,远程查档业务接入国家级、长三角地区、省级档案查询网,吴江通门户平台和公众号新设查询入口、预约端口,用光纤数据流大大提升百姓查档用档满意度。
▲“吴江通”门户网站“开放档案”栏目
▲“吴江通”微信公众号查档、预约入口
依托吴江区民生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延伸查档利用触角,设立覆盖区公证处和全部区镇(街道)的19个基层查询点位,开通结婚证、出生证、独生子女证、知青、退役军人等5项查询事项。
▲在基层查询点进行民生档案查档
七、厚植红线意识,筑牢档案安全硬屏障
扎牢档案数据安全围栏,建立 “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体系,出台安全制度、应急预案,进行安全演练,有效应对严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情况、突发公共事件。
针对数字化档案数据,进行多存储介质备份,同山东省威海市档案馆签署《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协议书》,实施本地、异地相结合的综合备份策略。
▲《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协议书》
八、讲好吴江故事,提升数字文化覆盖率
把握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借数智之力深入实施“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利用数字档案室“在线编研”功能区块,智慧抽取档案关键词及主题,调阅重组海量档案,辅助编纂出版《太浦河工程建设史》,开展《庞山湖农场简史》《大运河档案汇编》等编研。
▲《太浦河工程建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