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渔舟唱晚,响穷笠泽之滨——七都太湖渔歌小纪
奚璐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 太 湖


太湖古称震泽、笠泽,从字面看,需要将这片大水“震住”“戴上竹笠”,可见旧时太湖流域天灾人祸水患很多,包括洪涝、台风,战乱、“水匪”等。同时,太湖流域水系发达,水上交通便利,吴江庙港附近又形成天然避风港,因此渔民逐渐在此聚居。过去,这里的渔民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上运输工作。当时渔民一家老小的劳作、起居都在渔船里,生活比较枯燥,当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活或避风乘凉时,需要娱乐和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为了捕鱼安全、生活稳定,也需要祈福。因此,渔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积累、传唱渔歌,且渔歌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常识、故事、宗教仪式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渔民生产方式逐渐由传统捕捞转向养殖经营,生产规模由集体劳动转向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劳作。另外,由于渔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口口相传的渔歌在传播方面出现了日渐式微的迹象。201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太湖渔歌》一书,该书通过走访庙港渔村渔歌传承人,整理收录了部分太湖渔歌。2020年,七都太湖渔歌作为吴歌的子项目列入第七批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太湖渔歌传人少,了解的人也不多。


 ▲201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太湖渔歌》


吴江七都庙港的渔歌文化传承已经出现断层。目前,只有几位老人会唱:“山歌派”奚金官92岁(1932年出生),“扬歌派”徐贵祥93岁(1931年出生)、徐建奎67岁(1957年出生),“杂曲派”王根林73岁(1951年出生)。


七都太湖渔歌代表性传承人奚金官(奚蕾摄)
(作者提供)


▲七都太湖渔歌代表性传承人徐建奎



 渔歌是什么?

费孝通曾在《小城镇 大问题》中提到渔民大多不认识字,他认为“捕捞是搜集自然产物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需要有这地区自然地理的丰富知识……这些知识却并不靠文字来传递,而是口口相传并在实践里体验来的”。用朗朗上口的渔歌传授知识在旧时更为快捷、便利,也更有实效性。水产、气候与生产关系等方面的渔歌传唱是代代相传的知识传授方式。比如《啥个鱼白来啥个鱼黑》,就用问答形式介绍了5种鱼。另外,渔民还通过渔歌传播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爱情故事等,既是娱乐也是教育。比如《大禹王》《鱼郎与彩英》《英台劝酒》等。


除了教育和娱乐,旧时在劳动中也少不了渔歌。过去渔民的劳动主要分为捕捞期和休渔期两个阶段。在休渔期,渔民会抓紧时间补网、修船,也有充当航船运人载物挣口粮。休渔期结束后,有开捕仪式。补网和运输算轻体力劳动,而修船和开捕是有仪式性的劳动,在这些劳动中,渔歌都被大量使用。


在从事轻体力劳动时,渔民会通过渔歌教授后代有关渔业的知识,并将渔歌当成一种娱乐和沟通的方式。“山歌派”和“杂曲派”的很多曲目都是在这些场合中演唱的。有情歌,比如《郎看姐来姐看郎》《弗晓得倷姐姐肚里啥心肠》等,也会开展一些竞唱,由二人或多人对唱,有时候靠演唱者即兴发挥,比如《要唱山歌就开场》《对歌》等。充当航船远距离行船时会唱表达希冀的,比如《顺风顺水到苏州》等。


▲ 太湖渔歌


在仪式型劳动中,渔歌一方面起到调动仪式现场气氛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作为劳动号子,帮助其他渔民协调动作。有几个很有仪式感的劳动颇有意思。


01
船下水

最重要的是新船第一次下水。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父母会请人用木板新打一条船,并配备相应生产资料送给成年的儿子。新船下水仪式相当于受赠人的一个成人礼,同时也是大家对新船主今后平安富庶的一种祝愿。在仪式中,船主家会择吉日,选好一定数量的精壮男子,并在河岸搭好滑台。当日,在新船头挂红带,由德高望重的人压船头掌舵,在锣鼓伴奏下,由压船人唱着渔歌,精壮男子们在渔歌的节奏中缓缓将船经由滑台推入水中。

02
船上岸

为防止木船霉变虫蛀,一般盛夏时节需要将船拉上岸。船中东西搬空后,先由水性好的渔民在号子声中将船翻个底朝天,随后渔民开始“汰船”,即清理船底的青苔、螺蛳等,洗完后再将船翻过来清洗船舱底部。清洗完成后,“汰船”的渔民就在水里吃“腰餐”(小点心)。吃完后,在渔歌和伴奏声中,渔民将船“拔”上岸,并合力将船架到木架子上晾晒。船上岸仪式就结束了,船主一家继续用刨子刨除船板上的旧桐油,并在船晒干后重新上桐油,有些地方用油灰修补。

03
开捕仪式

近年来,开捕仪式越来越受到重视。2012年,七都举行了太湖蟹开捕节,笔者的祖父,老渔民奚金官在围网区摇着船唱渔歌,使开捕节增强了仪式感,同时也让外界感受到了渔村的本土文化。这种时候往往演唱歌颂类的渔歌,如《人民政府政策好》。


▲奚金官在2012年七都太湖蟹开捕节上表演太湖渔歌






 渔歌与渔民信仰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旧时的渔民来说,除了劳作、休憩,信仰相关的活动也与渔歌有关。庙港渔民的信仰主要是亡灵信仰、功能性神灵信仰和“公门”信仰。


亡灵信仰主要是祖先祭祀和平日的丧葬仪式。在祭祀仪式中,渔歌主要以唱诵和祝福的形式出现。每年清明、七月半、冬至和除夕是进行祖先祭祀的4个大日子,一般都提前5-10天开始祭祀活动。在丧葬仪式中,渔歌主要以哭丧形式出现,比如《哭七七》就是比较经典的。但现在祭祀和丧葬仪式都简化,唱诵、祝福、哭丧等都与渔歌相关性已不大。


旧时庙港寺庙多,百姓信仰基本上为佛道混合。渔民常年在湖中,生活状况与天气、灾害等关联性强。为了有更安定富足的生活,渔民有目的地求神拜佛,是一种功能性神灵信仰。比较典型的有“水路菩萨”(大禹)、刘皇神(驱蝗神)、邱老太(太湖之神)等。渔歌《大禹王》《刘官宝》(刘皇神)等就是在歌颂这些赐福于人的神灵。另外,遇到比较重大的喜事前,要进行“拜阿太”“拜利市”等仪式。一般是婴儿满月、周岁、16岁、结婚以及家中购置车辆、房屋等。





“公门”信仰是比较本土化的一种信仰。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为了抵御灾祸,共享生产资料,保障基本生活,渔民们抱团生产,一般以血亲和姻亲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公门”,比如目前村中人数最多的是“徐家公门”“周家公门”和“孙家公门”。旧时,“公门”领头人不仅是生产业务组织者,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管理者,不仅组织捕捞作业,也组织外出烧香、庙会、“赶年场”等。

现在生产不再由“公门”组织,但烧香、庙会、“赶年场”等仍是“公门”活跃的集体活动。庙会主要是浙江嘉兴王江泾莲泗荡春秋网船会、苏州吴中区光福镇虎山道观法会等。“赶年场”是“公门”特有的一个仪式,与家中年节的祭祀不同,“公门”中的每户每两年进行一场。比如“徐家公门”一年共举行30多场“赶年场”仪式。仪式由“公门”领头人主持,领头人唱扬歌,演奏班组用大锣、小锣、鼓、铙钹4件乐器伴奏,并和声。目前庙港渔歌中比较兴旺的一派—“徐家渔歌”就以扬歌为主,《祭神仪式歌》等是在庙会上表演的。



▲七都开捕仪式上的渔歌表演



 渔歌传唱由盛及衰的原因是什么?

渔歌能传唱至今,说明了这种文化的活力,但是为什么会由盛及衰呢?


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渔歌的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旧时的渔民“看天吃饭”“靠湖吃饭”。他们从事季节性捕捞,世代在太湖中漂泊,居无定所,为获取更多生产信息来源,与血亲和姻亲“抱团生产”。为了躲避自然灾害,有目的性地求神拜佛。在这些过程中,渔歌得到了发展。1977—1978年庙港渔村开展“连家船”改革,渔民逐渐上岸。渔船的生活起居功能逐渐减弱,渔民开始在陆地上定居,渔船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存在。近二十来年,随着陆上交通的日益发达,渔船的功能性也日趋单一化,渔民在渔船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过去“居于舟船、逐水而居,舟楫为家、捕鱼为业、退潮而歌”的生活一去不返。


▲渔民将渔船拖上岸


在生产力方面,劳动者从自由组合的“抱团生产”转向集体生产,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个体养殖、经销。由于渔村个体经济逐步发达,“公门”领头人的权威日益被边缘化。而且随着个体经济发达,渔民富裕之后,很多渔民的价值观也逐渐发生变化,城市文化开始渗入乡村文化,对于年轻渔民来说,如何把螃蟹养更大、卖更多钱才是重要的。从劳动资料上看,近年来由纯人工劳动到机械大规模生产解放了劳动力,劳动效率提高了,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让人将劳动与渔歌分离开了。比如现在渔船基本不需要靠人力驱动,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唱渔歌似乎并不合适。再如,现在的船体基本都由金属、玻璃钢,甚至一些复合材料制成,轻快牢固、保险系数高,繁复的“船下水”“船上岸”仪式成为了过去式,也不再需要“号子”。


▲七都镇建设全国首个退捕渔民零工市场


其次,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一方面,50年代以前出生的庙港渔民基本上都是文盲,渔歌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代际传递,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漏、缺失等问题。近些年虽然经过抢救性收集、整理,但是很多歌词、曲谱还是散失了。另一方面,70年代以来,渔民逐渐在陆地定居之后,很多渔民子弟开始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人们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也丰富了精神世界,同时很多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主观上对这些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不深,不再将渔歌作为教育或娱乐方式。此外,越来越多的渔民后代不会讲本村方言,也影响到了用渔村方言演唱的渔歌的发展。


作为太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渔歌不仅仅是几代人生活生产的记录,也担负着传播文化、鼓舞斗志等重要作用。乡土文化不“乡”也不“土”,乡土文化体现了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特色。要传承和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渔村村民来说,首先要熟悉并且正视自己的文化。


《太湖渔歌》一书让口头相传的部分渔歌歌词和曲谱通过纸张保存了下来,但推广渔歌文化任重道远。七都昆曲木偶、芦墟山歌都为渔歌传承提供了参考,在传承和传播上,应发挥地域优势融合发展,一起保护和传承发展。


▲原创歌曲《渔家号子》演出现场


文化发展不能“借壳上市”,也不能“固步自封”,在妥善记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对歌词和曲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适当改编,使其更符合当代审美。文化如果只是记录,那就只能成为记忆。费孝通曾提出“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能够满足人民需求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也只有依靠人来传承,文化才能保持鲜活。


END

   


    责编:李星雨

    美编:潘   莉

    审核:王来刚

    图片:奚   璐、馆 藏 及 网 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地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南征北战的英雄——叶国清

2、隐读村解放前十年所见所闻(1938-1948)

3、芦墟利字窑和遇难同胞纪念馆

4、龙泉嘴的那棵百年黄杨

5、黎里暗弄堂走出的教学明星、苏州中学校长——胡达人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