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昔日古村落今朝旅游地——记黄家溪村
吴培良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记黄家溪村


记黄家溪村

昔日古村落

今朝旅游地




黄家溪村位于江苏与浙江两省交界处,河对面就是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大坝村,也是在京杭古运河、苏嘉杭高速公路、沪苏湖高铁交汇地,更是古丝绸重镇。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23年10月被评为苏州市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村,称为旅游胜地毫不夸张。


▲地图上黄家溪村位置(作者提供)


▲2020年11月黄家溪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作者提供)







一 古村落黄家溪

“先有黄家溪,后有盛泽镇”,这是在乡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


黄家溪历史悠久,据《盛泽镇志》记载,三国(220~265年)吴赤乌三年(240年)上大夫倪让和将军徐杰、司马领濠寨盛斌建围作田,自青草滩筑寨至野和溪(今黄家溪)。唐宋名合路村。宋代庆历年间,尚书黄由再次筑造别业,其子孙在穆和溪之尾定居繁衍生息,遂名黄家溪。


据《黄溪志》记载:黄家溪“明以前以村名,居民止数百家。国朝康熙中,至二千馀家,货物贸易颇盛,遂称为市云。”说明黄家溪在明代以前已是几百人的村落了,到清代康熙年间是拥有2000余家的大市镇了。


▲《黄溪志》载黄家溪(作者提供)


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进军吴江,咸丰十年(1860)4月底,与清军交战,人员开始撤离,大部分逃难到盛泽。火烧三天三夜后,黄家溪开始沉寂下去。



二 现存古迹

黄家溪村是古村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现在黄家溪村还能见到的古迹共有三处:


一是泰安桥。泰安桥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现存之桥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梁式三孔,南北走向,跨黄家溪市河,花岗石构筑。从建筑特色来看,泰安桥在古石桥中不算是出众的,但具有颇高的历史价值。明代中后叶,黄家溪一带家家织绸,户户机杼,还出现了雇工织作的现象。每日清晨,为人织绸的雇工立于泰安桥头,等候机户来雇用,“名曰‘走桥’,又曰‘找做’”。这泰安桥成了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实证。


▲泰安桥(作者提供)


二是史家古墓。位于南坝自然村南,文前荡北。史家古墓有在岸上,也有水下的。黄家溪史氏繁衍发展由来,明代大学士吴宽《清远史府君墓表》,是吴宽应好友史鑑延请为其曾祖父史仲彬所作的墓表文字。该墓表成文时间为明成化庚子年(1480),由同时代文人李应祯书写刻石。关于史仲彬追随保护建文帝逃亡事迹,以及《致身录》一书真伪,学术界莫衷一是,尚未有定论,但作为黄家溪的望族,历史上史家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力。


▲史家古墓(作者提供)


三是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黄家溪位于江苏省运河的最南端,依靠大运河,有了发达的丝绸产业,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有了美丽的旅游资源。


▲古运河


传说古代有宋高宗、明建文帝、清乾隆帝三位皇帝经过大运河到过黄家溪村。宋高宗驻跸睡龙湾,《黄溪志》“古迹”目载:“睡龙湾,在潞里港南。史鉴《运河志》云:‘其下有泉,常混混波面。’宋建炎三年六月,高宗南渡至此,有泉腾跃绕帝舟左右,视他舟高三四尺许。帝凭视大喜,留三日。命筑亭其上,刻扈从诸臣姓名于石,命其地曰睡龙湾。”这讲的是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驻跸合路(即黄家溪)的历史故事。明建文帝五顾史家。黄家溪史仲彬的《致身录》记述建文帝在一批忠臣的保护下出逃,并数次驻跸黄家溪。盛泽《盛湖杂录》记载建文帝到过黄家溪。民间传说建文帝到黄家溪村4次。明末徐勃兴撰写《史仲彬〈致身录〉文》记述建文帝出逃亡的经过,黄道周撰写的《从亡忠臣史仲彬传》记述建文帝逃亡和5次驻跸黄家溪的故事。清乾隆帝南巡两次驻跸黄家溪营盘。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第三次南巡驻跸黄家溪营盘(兵营)(积庆寺北侧),当地人王楠、吴坚承办彩亭、彩鹢恭迎圣驾,乾隆皇帝各赏一个黄缎荷包,并游积庆寺,将积庆寺改名“吉庆寺”。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第四次南巡驻跸黄家溪营盘,赏赐献诗的金学诗缎一匹。


三 百年古树

黄家溪村有古银杏树4株。

一是西景坊银杏树。古银杏树编号1248,树径周长3.0米;树高30米;树冠25米;树龄约260余年。1860年黄溪市惨遭兵燹,建于明代的庙宇被毁,此银杏树历劫幸存。







西景坊银杏树(作者提供)


二是原福德道院银杏树。五景银杏树编号1244,树径周长:3.5米;树高:20米;树冠:35米;树龄510余年。福德道院建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道观原建筑已荡然无存,然此银杏仍生机盎然。









原福德道院银杏树(作者提供)


三是上升自然村老太庙银杏雌雄二棵。

上升自然村老太庙,有银杏树雌雄一双,建于明代的老太庙已无踪影,夫妻树仍产籽结果。


雌树编号1245,树径周长3.1米,树高30米,树冠28米,树龄约410年







▲上升自然村老太庙银杏-雌树(作者提供)


雄树编号1246,树径周长3.0米,树高30米,树冠22米,树龄约410年。







▲上升自然村老太庙银杏-雄树(作者提供)


四 《黄溪志》里的黄溪八景

道光《黄溪志》由钱墀(生卒年不详)编纂。钱墀,字舞丹,号春翘,黄家溪人,诸生。清嘉庆初,应知县唐仲冕的邀请参加《吴江县志》编修。后唐仲冕调任别处,修县志事搁浅。他便将搜集到的黄家溪村地情资料,编成《黄溪志》,为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其另有《黄溪诗征》《见闻随笔》《亦陶轩诗钞》等著作。


据《黄溪志》记载:“黄溪八景,前明有咏之者,中有青磴晓风、落霞隐树、德海银涛、侍郎泉井,已多成陈迹。至国朝更定八景,一曰帝阁朝霞、龙湾夕照、长春夜月、积庆晓钟、合路风帆、寨湖烟屿、南滩问渡、北角观渔;一曰东阁朝霞、西亭晚渡、龙湾夕照、积庆晓钟、合路风帆、寨湖烟屿、绿葭渔唱、芦获归航。”


▲黄溪八景方位图(作者提供)


经过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认真探讨,在《黄家溪村志》中确认:帝阁朝霞龙湾夕照、长春夜月、积庆晓钟、合路风帆、寨湖烟屿、南滩问渡、北角观渔为黄溪八景,并在黄家溪村进行了实景修复,成为引人入胜的景点。


帝阁朝霞帝阁朝霞是指建文四年(1402)夏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兵攻占明朝都城南京。建文帝随史仲彬到黄家溪,然后又四次到史家居住的地方。在黄家溪村的东码头(自然村)上岸,这时侯看到了太阳从东面起来了,霞光万丈。


▲帝阁朝霞(作者提供)


龙湾夕照。龙湾夕照是指人们站在黄家溪市河的南,看到太阳下山时的景色,市河很像龙一样腾空飞翔,象征黄家溪发达的经济、富裕的生活。南宋宋高宗及其内阁大臣从京杭运河向南到杭州的路途中生病了,宋高宗驻跸睡龙湾时,得暑病不爽,时值17岁的史正志(嘉兴史家村史氏三十五世)在大家浜西史宅院内凿井得泉献于高宗,高宗喝而病愈。后,史正志官至侍郎,筑别墅于此,该井遂命名为“侍郎井”。


▲龙湾夕照(作者提供)


长春夜月。长春夜月是指村民们外出劳累了一天,到了夜里还在搖船回家,经过了市河中的长春桥,心情非常愉快;家里的人盼望亲人及早回来,站在长春桥旁一直等到夜晚。她与泰安桥一样,在明、清时期,这二桥成为找工作的地方,需要干活的和要去干活的两种人在桥上谈工钱。长春桥,明宣德四年(1429年),里人史晟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里人陆士玉重建。


▲长春桥(作者提供)


积庆晓钟。积庆晓钟是指积庆寺内的钟,每到早晨就敲起来,发出的声音非常洪亮,方圆几十里都能听到。积庆寺建于宋朝,当时规模相当于杭州的灵隐寺。清乾隆帝第三次南巡,将积庆寺改名“吉庆寺”。


▲积庆晓钟(作者提供)


合路风帆。合路风帆是指在大运河边上看到乘风破浪的帆船。“合路风帆”在黄家溪东北方向的大运河拐角处,这里河面很宽,舟艇至此,扬帆飞驶而过,气势甚大。明代僧善住曾作《合路道中》诗:“此路何年有,扁舟几度过。晚烟青草岸,春雨白鸥波。野寺楼台小,江村花柳多。客怀无可奈,谁唱采菱歌。”这里的合路是指水路,大运河在江、浙交界处,一边的运河水流向浙江的陆家荡,另一边是运河水流向江苏的黄家溪,二股运河水合在一起,成为一条路。


▲合路风帆(作者提供)


寨湖烟屿。“寨湖烟屿”是黄溪八景之一,也是建筑、人物、故事最多的一个景点,时间跨度达到两千年以上。黄家溪市河向东有个湖泊叫寨湖,湖泊中有几个小岛,如杭州西湖中的三潭印月,望去如烟屿。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进士屈突氏辞去建昌县宰职务,隐居于寨湖之南屿,自称“青草滩主人”。李白有《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一诗赠之:“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康熙吴江县志续编》记录这首诗的背景:“屈突明府厅,在黄家溪,俗称庄上。地俭三四十亩,西有饮马池,可二三丈,大旱不涸,周匝获芦,幽寂闲旷。”


▲寨湖(作者提供)


南渡问渡。南渡问渡是指黄家溪西北地方有两条河流,罗里港和戗字港。在这二港之间没有桥通行,过往行人只能用船来摆渡。


▲南滩问渡(作者提供)


北角观鱼。北角观鱼是指在黄家溪西的北角荡里有很多鱼,也有渔民经常来捕捞,所以在这里看鱼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北角观鱼(作者提供)

五 今日黄家溪美景

近年来,古村落黄家溪向着“强富美高”新农村的目标奋进,又建造了八处新的旅游景点。



古运丝路黄家溪、共同富裕馆(作者提供) 



▲条字湾、陆家河(作者提供)


▲市河廊亭、溪美亲子农场(作者提供)


▲追梦乡村(作者提供)


▲党建广场(作者提供)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思言

◆ 美 编:王青青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吴培良及馆藏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话说八都

2、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盛泽店铺

3、家在桃源,运河边

4、庙港鱼虾蟹

5、从芦墟走出去的苏州中学名师——夏蕴文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