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3:47:37
作者:
顾永翔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750
用传统方式烧制砖瓦石灰的窑业,在芦墟近代产业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最久。自清末以来,芦墟窑墩十数成片、三五成群或孤窑独卧散布于镇郊村野,总数近百,从业人员逾千,生产的青砖、小瓦、白灰(石灰)名声在外。70年代增加了当时更紧俏的水泥。在苏南小城镇中,芦墟以其建材业独树一帜。
芦墟有几处老地名与“窑”字有关,或许是芦墟古人土窑烧砖的遗迹。但形成产业,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始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当时,芦墟陈某看到毗邻的浙江嘉善干窑、下甸庙等地窑业大发展,烧制砖瓦有厚利可图,也在今水泥厂河东夫子浜建窑2座,形似马蹄,人称马蹄窑;每窑能装二三万块“夹五斤”或黄道砖。这是后来商号陈和茂窑业的发端。稍后,张氏在镇西南的港南浜也盘砖窑。因掼坯取泥损毁地力,地主当然不准佃户取土,有“自田”的农户也不愿,因此砖坯来自浙江。燃料稻草砻糠(谷壳)本地有的是,劳动力以苏北船民为主。
有了砖瓦,还要石灰才能修建房屋。陈和茂业主陈茂江到浙江山区去贩运来转卖。后来从湖州长兴引进石灰窑技术,也在夫子浜盘起4座小石灰窑,容量数百担。继后,杭州人钱大兴到芦墟,在夫子浜北岸先后建石灰窑6座。原料石灰石都来自湖州山区。
民国初期,政府推行土葬,棺柩入土需用石灰。同时,上海殖民经济发展较快,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很大。1915年乡绅柳思绳、陆文叔在镇北万户村(今太浦河里)合建了3座石灰窑。钱万成、袁裕新、义盛吉、郭至城等窑户也相继在今水泥厂东南十字港口周围建起石灰窑。这些新窑容量增大至每窑千担。至此,芦墟的窑业已初具规模,年产石灰万余吨,青砖700万块以上。利润也较丰厚,是“三窑得一千(元)”。1918年范烟桥编著的《吴江乡土志》中,还将芦墟的砖瓦、石灰列入工艺品。
20年代初,钱大兴窑借助天津烧煤师傅的技术,试验成功用煤炭烧石灰、烧砖瓦,降低成本。尔后钱氏在芦墟设立煤炭推销机构,并把技术和煤炭销售推向嘉善干窑、洪溪等地的窑业。同期,在芦墟镇北郊:今太浦河老桥东北堍、北万户村、瓜墩村西以及孙家湾西张港等地亦盘起新石灰窑,业主是张洪生、张晋卿、浦奇森、王镛声、顾友松等十来户。20年代中后期,陈茂江儿子陈燮臣(因排行第四,俗名四窑户)陆续盘起6座新砖窑,每窑容量在10万块左右。还自设工场,收购坯泥,雇工掼坯,稳定砖坯来源。据资料统计,此时有正常生产的白窑(石灰窑)21座,乌窑(砖窑)13座,产量比10年前增倍。
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冲击上海,也波及芦墟窑业,产品销量大减,售价跌半,本小底薄的窑户倒闭停烧,或被兼并。数年后有所恢复,继续进入上海市场。1935年7月出版的《吴江县政》记载道:“芦墟镇砖瓦、石灰窑等出品,运销沪渎,岁值甚巨。”
抗战前期,多数窑业停顿。1941年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湖嘉沪挺进纵队司令阮清源率部控制芦墟、莘塔、北厍、周庄及周围地区。陈燮臣当镇长兼保卫团团长,又挂该司令部少将参议衔。他与九家窑户成立了大同联合窑业公司,共43座窑墩,陈和钱芸芳为正副经理。后来终因日军欺压、经济凋疲、内部纠纷而解散。市民将这些业主的姓或名,按其资产的大小编成顺口溜予以调侃:“陈大钱二、王三郭四、岐五撬六、七张八主(朱)、九程十浦”。三、四句是方言闹矛盾之意。1942年2月22日,农历年初八,日寇把30多名青壮年赶进四窑户的一座空窑(今水泥厂河东原渡口的15号窑),威逼3人搬柴到窑洞里,然后点火,同时从窑顶上扔进3颗手榴弹。包括被枪杀的3名搬柴百姓,共30余人遇难,重伤幸存者6人。今健在者叙述惨剧时仍激愤不已。另一次,某钱姓窑户被扔进窑膛活活烧死;窑工钱小弟在船上装货时被日寇用篙子戳穿肚皮,丢入河中。因此有“窑墩变坟墩,野草遍地生;窑工摸螺蛳,窑户吃老本”的民谣。
日军投降后,因战后重建,窑业复兴。除老窑区外,镇东北的虾笼湾、瓜墩港的许字湾和北窑港等地又有义顺吉、方户、申户、复昌盛、郭兴昌诸业户盘窑开业。
1946年10月3日,芦墟19家石灰窑户开会成立吴江县石灰窑工业同业公会。窑户商号和业主或经理人名单如下:陈和茂的陈燮臣,钱大兴的夏文光,建兴的张锦荣,万盛合的顾友松,四达的顾友筠,宏大的张天生,生昌的袁炳坤,成大永的浦奇森,裕新秦的韩揖如,同昶的姚长林,大丰的王润霖,兴业的曹彬裔,王荣泰的王镛声,公正义的张郁文,王泰源的王根生,和丰顺的陈叙兴,公顺协的陆耀生,大新和大新恒记的张晋卿。会上选出常务理事陈燮臣,理事夏文光、张锦荣、浦奇森、王镛声,侯补理事张天生、韩揖如,监事顾友松,侯补监事张晋卿。同业公会设在东大街。当时吴江县因财政困难,8月26日起开征绸类、丝类、石灰三种特产税,从价征税率为3%。但遭到石灰窑同业公会的反对,当局遂于12月25日后停止征收石灰特产税。
民国末期,物价飞涨,纸币贬值。有钱人用藏砖代替存钱,于是砖瓦再次旺销。因石灰不便保存,部分灰窑改成了砖窑。唐之复还在范松年的协助下,在东沿头垒了一座砖瓦轮窑,用砻糠火油烧砖,因成本过高而作罢。这时上海游资也有来芦墟买田盘窑、烧砖保值的。镇北窑区再次发展,仅分湖的蛇泽荡口就出现了同和仁、恒大康、久正、大丰号等新窑户。至解放前夕,芦墟已有80多座砖灰土窑。
1949年5月5日芦墟解放后,窑户多数持观望态度,产品销售不畅。1950年10月,陈燮臣被镇压,其窑产收归国有。1951年,政府扶持私营企业,鼓励发展生产。国营中国煤炭建设公司在芦墟设点收购砖瓦,并供应淮南煤。政府发动当地群众“掼爱国坯”,生产八五标准青砖。砖窑业产量上升。8月,9家窑户联合成立芦墟联一石灰窑厂。他们是:恒大浦奇森、协泰张国栋、慎茂陈德榕、慎昌姚新康、周和盛王炳虎、鼎丰顾友松、大兴顾友筠、融昌邱子文、兴昶郭至城。经理邱子文,副经理浦奇森、张国栋,办公所在东南街l号。联一厂有石灰窑14座,职工122人。
同年秋,江苏省公安厅以没收的几处敌产窑业、土地为依托,设立第十四劳改大队。对外名称为江苏省地方国营建新砖瓦厂。起初有砖窑14座、石灰窑18座。劳改人员千人左右,管理人员近百名,公安战士一个排,吸收当地的部分熟练工、老师傅。分厂部和三个窑务处,主要在今水泥厂及河东河南处,还有在虾笼湾和万户村。
时值国民经济恢复期,又由于上述举措,1952年的产值达105.9万元(已换算成新人民币),是1949年的2倍多;标准砖产量2146万块,是1949年649万块的3倍多;石灰产量亦从1.8万吨增加到2.31万吨;生产窑从38座增加到63座,砖、灰窑各半。
1953年1月,3家砖窑业主组成建业砖窑厂。10月,另2家也成立建华砖窑厂。不久两厂合并成建业砖窑厂,有9座砖窑,123名工人;经理夏锦昌,余4位股东是沈兰仙、郁春海、杨福其、顾明镜。
同年,建新厂引进徐州石灰生产新技术,将一砖窑加高,改成半机械化石灰窑,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产量。为便于管理,该厂开挖了今水泥厂北面的新开河,使今水泥厂所在地成了“独脚圩”。随后,又在瓜墩村西的许字湾(也是孤岛)设立制坯工场,开辟第四窑务处。另外,今第二中学所在及其东面也是制坯工场。泥的来源是农民卖泥。
1956年1月21日,联一和建业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芦墟砖灰厂,拥有职工209人,资方人员27人。资方人员中2人任副厂长(邱子文、夏锦昌),7人任科长、主任,18人是一般管理人员。公私合营后,生产全部纳入国家计划。当年生产石灰1.41万吨,八五标准砖798万块。该厂1958年曾生产耐火砖228吨,3年后下马。1959年生产平瓦60万片,后几年减少并停产。
1958年10月,因坯源问题,建新窑厂撤往昆山和吴县西山,窑墩、窑屋、仓库、场地之类的固定资产和不便搬迁的生产用品移交给吴江县工业局。12月,芦墟砖灰厂接收上述资产和部分工人,工厂规模扩大近一倍,机械化程度也有提高。此后又兴建立式石灰窑。石灰土窑被逐步淘汰。
1958年冬开凿太浦河,该厂7座处在河道上的石灰窑被拆掉;因港口大多填塞,位于太浦河北的13座灰窑、10座砖窑亦停止使用。
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芦墟窑业产量急剧下降。1963年开始回升。1965年产值达211.6l万元。
1966年秋,公私合营芦墟砖灰厂改名国营吴江芦墟砖灰厂。1972年初开始筹建土立窑l座、水泥磨2台。1974年3月正式投产普通矿渣水泥。1974年1月曾用国营吴江建材厂厂名,至12月定名为国营吴江水泥厂。此后该厂扩建了旋窑和水泥机立窑,以生产水泥为主,产量逐渐增加,石灰、砖瓦产量减少,仅用于自给。
建国后的芦墟传统窑业,除了国办之外,还有新的投资者,那就是镇、社、大队办企业。
早在1958年7月,芦墟农村(当时属莘塔乡)的几家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办起莘塔乡砖灰厂,厂部在夫子浜,租借芦墟砖灰厂的空窑和利用其他散户空窑。当年9月改名莘塔公社砖灰厂,习惯上称莘塔窑厂或公社窑厂。翌年,公社砖灰厂首创立式石灰窑一座,采用机械化生产。先是柴油机作动力,以后改为自发电。机立窑既解放劳动力,又提高产量,还节省燃料。
1968年,莘塔公社砖灰厂改名为芦墟公社莘塔窑厂。1969年以后,该厂曾为插队知识青年建房(称插青房)提供砖瓦。1975年,莘塔方面股份退出,更名为芦墟公社砖灰厂。以后扩大规模,在芦墟中学北面和北万户村后面开辟两处工场。80年代初北万户村工场扩大,称公社第二窑厂。1989年11月在夫子浜的砖灰厂改名吴江芦墟建材厂。
1970年10月,芦墟镇革委会在汽车站北利用4座旧窑,开办镇副业窑厂,因生产发展,又新盘砖窑和立式石灰窑。1983年试产成功“轻质碳酸钙”生产线,产品主要销往上海。1990年与芦墟建材厂合并。
60年代中期开始,芦墟出现了大队办窑厂。1964年,中星、红胜(今芦北)、红星(今高树)和新友大队首先利用旧空窑开砖瓦厂。1968年增加到6个大队9座窑。至1980年4月,已有19个大队批准办起了砖瓦窑厂,有的大队有2至3座窑,如芦北有3座,芦东既有砖窑又有石灰立窑。甚至北厍、金家坝、莘塔也有到芦墟来借地盘窑开厂。那时社队办厂无国家煤炭供应计划。“燃料调砖瓦”是社队办窑厂的生存之道。常见外地农用船满载砻糠、稻草、木柴、废油到芦墟来调换些砖瓦回去。上海郊区农民大多喜爱青砖黛瓦粉墙的家舍,距芦墟路近、方便、窑厂多,购砖瓦有选择余地。因此在国营窑厂转向水泥生产时,集体企业窑厂得到了发展。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首先活跃。80年代中后期农村掀起造楼房高潮,各行各业亦快速发展,基建工地多。建筑材料需求旺盛,供应紧张,先付款、后开票,过一年半载也未必能提到货。这个时期芦墟窑业产销量最大,新办厂持续增加。
进入90年代,由于建筑用材的转移,以及挖泥制坯和环境污染等的负面影响,芦墟传统窑业逐渐衰落,所生产的八五青砖和小青瓦市场亦日益萎缩,而转向了以生产水泥为主的新型建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