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盛家厍记忆 >> 盛家厍与陶甸夏的故事

盛家厍与陶甸夏的故事

2020/10/30 0:44:17    作者:  庄培尧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721

  水是江南水乡的灵魂,“小桥流水人家”则是古人对江南村庄和城镇风貌特色的高度概括,沿着那条历史长河溯源寻找,吴江城东门外的盛家厍,不过是若干年前松陵盛氏在太湖湾吴淞江口岸边庄园里建造的一间小渔舍、一个泊舟的小埠头吧了。

  物换星移,岁月更迭。大自然的沧海桑田,执政者的改天换地,精英们的巧取豪夺,沙田、湖田、涨田、围圩、新圩……无不多是占湖圈地,逃避田税的技俩。人们的投机和贪婪,权贵的勾结蒙骗,于是太湖湾吴淞江口从大湖湾变成了小南湖,从小南湖变成了一条大河口,从一条大河口变成了大港口,从一条大港口变成了几条小河,从几条清澈如镜、鱼虾成群的小河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近傍城隅通笠泽,远连淞水隔垂虹。”

  水乡泽国,江头湖尾的盛家厍正是她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屡遭战火浩劫。在清咸同年间,就同三高祠、鲈乡亭及黄家溪古镇一样被清军和太平军兵燹所毁。精通乡史的范烟桥先生即有文章称:“前清把垂虹桥作为刑场,真是大杀风景!”可见吴江东门外当时的荒凉,以至江震乡贤有感“高风可仰”,竟把垂虹桥南的东门外三高祠和鲈乡亭,易址重建到西门外。

  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正是美妙无比的太湖水乳育了盛家厍悠久、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盛家厍这个吴江城外的水上码头、太湖渔港、小菜市场,本是太湖、漕港、吴淞江、大运河等,南来北往的航船、商舶和旅客、渔民、乡人永远绕不过的地方,随着战争的平复,时日的消磨,直至光绪后期小镇的人气才得到逐渐恢复,街面开始热闹。逐成为过往商人、旅客交易、歇脚地方,以及周边农民和太湖渔民,农副产品和太湖水产的集散中心。于是,小街一天到晚人声鼎沸,市场繁荣,生意兴隆,也成了吴江县城昔日的一大商业街。值至1963年,吴县还在这太湖渔民的聚集点盛家厍创办过“红光渔民子弟小学”,为寓居在此地的太湖公社渔民服务,但在新《吴江县志》中却没有记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朦朦胧胧一游盛家厍老街,感觉她虽然没有城中和同里、震泽、盛泽、黎里等古镇的高大雄伟,街巷里弄、店面商铺、豪宅大院、民居小屋、驳岸河埠等也没有它们的那种精致和文雅,但也表现出她历毁历建,饱经风霜的太湖水乡渔镇那种简单、朴素、实用、便利,以及的大众化商业街的特色。

  随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公路交通的崛起,太湖河港的淤塞,水上小型船舶的弃用和太湖渔民们的离开,江枫渔火的盛家厍逐渐失去了她松陵水码头的历史功能。自城中商场和菜场的不断兴起,城中松陵人已经没有必要再光临盛家厍这个城关菜市场了。再加上由于不通公路汽车,生活、生产的不便,盛家厍人气、商气全消,没有了往日熙熙攘攘热闹的场面。虽然江南水乡特色、历史风貌犹存,但现今已逼得连老土地们也在慢慢地离开了这片热恋的血土。

  “春日几家还放鸭,秋风何处不思莼”。

  这是盛家厍虹桥上的一副桥联,了了十四字言简意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故土无比眷恋之情,以至今天松陵游子刘建平先生在《回故乡》中,也唱出了他的“思莼”之歌:

  “如烟的往事啊时常被记忆的闸门阻断,所难以忘怀的是故乡的水哟故乡的人。……站在古老的垂虹桥畔,人生的履历显得多么肤浅,只留下淡淡屐痕。盛家厍屋面上野草依依,青青子衿又怎能掩藏悠悠我心。……三角井的旧宅已踪影难觅,那棵苍劲的银杏树却挺立着,向游子昭示生命的坚韧。看不完啊说不够,故乡的天地人情都别样深。哦,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血在加速奔涌,因为是触动了生命原始的根……”

  曾经寄寓鲈乡的作家冯英子先生同样多次在《过吴江》等文章中称:

  “我住过吴江的盛家厍,也住过吴江的同里,因为从小的职业关系,我生活在下层人民中,跑遍了平望、黎里、芦墟、周庄、震泽、盛泽、南厍、北厍等码头,那时吴江县府所在的松陵镇,其繁荣远远不及同里与盛泽。”

  “我幼年也在吴江住过,垂虹桥头,盛家厍边,留下了难于忘却的印象。”

  可见,盛家厍在我们吴江旅外文化精英们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是何等之高。

 

  今天,虽然吴家港、行船路、江月桥、虹桥、泰安桥、太平桥、东门街、湾塘里、航前街、盛厍弄等等,盛家厍周边那些已有数百历史的古地名还在,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河浜的填塞,街弄道路的改变,房屋的拆迁翻建,工厂企业的蚕食,我们已经找不到民国初年那条叫做“天井街(或弄)”的小街或弄堂,更难寻觅当年江城名士们留在街头的那些足迹印痕,风花雪月,遗闻逸事……

  在盛家厍百年历史的碎片中,在那已经泛黄发脆的旧书里,清清楚楚刻印着“吴江盛家厍”、“东门外天井街”的历史符号,一位开创吴江文化历史纪录的乡人曾经在此生活过十余个年头,自盛家厍至鲈乡亭的弯弯曲曲小道上,留有他无数的履痕和身影,但他的名字却不为我们的县志、镇志、名人录所收录,默默无闻!这个人就是吴江第一个中国大学学位的获得者——东吴大学文学士陶甸夏。

  陶甸夏(1886?~1950)名赓鱼,吴江黎里梓树下人。他是清末反清革命志士陶亚魂(1880~1904)之弟,南社诗人陶神州之兄;也是吴江中学最早的英语教师。

  早年,他就和兄长陶亚魂一起离开家乡吴江,求学苏州,是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教会大学“东吴大学”前身“中西书院”的学生,也是后来“东吴大学”最早的12名大学生之一。

  1908年2月,他在“东吴大学”第二个修完全部大学课程,成为东吴大学第二届毕业生,并被授予文学士学位。因此,他是继同学沈伯甫后东吴大学历史上第二个文学士学位获得者,同时也是中国大学第二个学位获得者,吴江第一个中国大学学位获得者。

 

  陶甸夏自东吴大学毕业后,即回乡执教,长期在吴江县立中学担任英文和西史教员,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服务吴江教育界前后达三十余年,学生成百上千,可谓桃李满天下,吴江人中早期出国留学的无不得益于他。

  在吴江县立中学任教初期,他就寓居于松陵东门外盛家厍“天井街”(陶家米行?),到民国中期,湖匪强盗们又在太湖里啸起,盛家厍时受骚扰劫掠,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安定,家中子女的又大了,他这才在城中下塘购房建宅,于1924年间离开盛家厍迁入城内居住。

  十余年间,一个出身大地主家庭、受过西洋现代教育洗礼的“富二代”,竟然没有在城中租房、购屋,天天从东门外家中匆匆忙忙跑到西门外学校,来来回回,无忧无悔。这一可证民国时盛家厍的生活条件和城区一样便利;二可知当时的教师们、富家子弟攀比的不是住房的自有与租赁、高大豪华和数量多少,而在于个人学问、社会贡献和对教育事业的倾心热爱、认真、付出,以致有王振之、费揽澄、沈天民等等吴江民国教育家尽力捐资办学,而自己弄得无钱治病的让人不可思义的奇怪“窘境”。这些民国“雷锋”们的“发痴”、“发疯”的教育道德观,对于今天的社会和教育界精英们来说实是难于理解的!

  1925年9月间,吴江中学的学生或老师曹蕙妃有诗歌《自盛家厍返鲈乡亭道上》之作,诗中有其对沿途景色环境的描写和对历史、时局、爱情的感悟。现摘录如下:

  参差的的可是女墙? 我疑是摇篮中的小儿哭后口张;恰洒来断续的几丝秋雨,但我却不能医好他历劫的痍疮。

  灰色的暮云拥来挤去,凄凉的片片笼罩着片片的凄凉;归来呀!归来呀!究何处是我托足的家乡!?

  路旁的荆棘太煞多情,偏牵挂住了我的衣裳;朋友,宽恕了我的决绝,当不起那爱神之箭来戕伤!

  也有碧苍苍的桑树成行,只寡妇般益形凄惶;看冷悠悠的秋水一湾湾,在待着归来入梦为斜阳。

  纵有遥山叠叠,也只有愁蹙蹙笑敛娇藏;看一片荒场;荒场一片,可荒了我索落的诗肠?

  盛家厍的女墙,路旁的荆棘,蚕种场的桑树,太湖的遥山,一片片的荒场,凄凉的诗句,萧瑟的环境,实是诗人对当时不安定的吴江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的真实描述,这一切应该就是陶甸夏最终离开盛家厍的主要原因。

  陶甸夏作为柳亚子的同学和好友陶亚魂、陶神州的兄弟,虽然柳亚子的回忆文章《五十七年》中说:“老三号甸夏,东吴大学毕业,但思想也不能和我们共鸣。”但在陶甸夏和柳亚子尘封的历史档案中,却留有民国前俩人间较为密切的交往和合作的证据。

  1903年7月间,柳亚子、陶亚魂和蔡寅等在上海爱国学社学习数月后,因“《苏报》案”的爆发,三人不得不返回家乡黎里。此时,学校放假正到家中的陶甸夏(又有陶亚魂说。似误!)就曾与柳亚子合译极姆斯包尔文(J. Baldwin)介绍欧洲各国名人轶事的《泰西五十故事》,由于陶甸夏学校开学返苏,柳亚子也到同里“自治学社”去读书,是书两人未能全部译完,余稿后来由蔡寅帮助翻译完成,最后他们就把这部译稿捐给了上海的“爱国女学”。

  《泰西五十故事》,据柳亚子先生所说,是由(陈镜泉)镜今书局出版的。现今在网上能查到1921年出版署名(武进)高振陆(敬轩)译的《泰西五十故事》一书,但由于未能看到此书和序跋资料,猜测此书应该就是依据陶甸夏和柳亚子、蔡寅三人合译书稿经过编辑整理后出版的本子。另外,还有李简,华新书社1925版本;朱炎,民国启明书局版本,皆未见,待考。

  在柳亚子和陶甸夏之弟陶神州就读“同川自治学社”时,他们和任味知等同学一起,曾以“光复中华”之意组织“复报社”,并于1905年春集资、创刊出版油印小报《复报》。是报由柳亚子自任主编,自己刻钢板,再油印,每周日上午出版,下午由陶神州、任味知等同学上街散发。柳亚子主持的“复报社”,当时就曾得过陶甸夏等人的捐款支持,印刷出版“支那自愤子演述”(据称是曾旅居美国长达11年的广东人凌潜夫的演说稿)、“步五洲子校”、“亚生谨识”《发刊词》的《同胞受虐记》。

  陶甸夏等人的捐资出版的《同胞受虐记》,是一部“反美华工禁约”爱国运动中的著名著作,记述一名叫梁渡的中国学生在美入境时的遭遇,以及在美华工历史和受歧视、受迫害的悲惨境遇。可见当年的陶甸夏,他的思想还是走我们时代前列的,只是没有他兄弟陶亚魂和柳亚子等那样激进吧了。

 

 

  《同胞受虐记》一书,1905年9月8日由江阴大毗巷“广益阅书报社”铅印出版,其中有些书的封面上盖印有“‘复报社’附送”字样,并明确称是书由“陶甸夏、章凤喈”捐款印送。

  从捐款人之一陶甸夏和柳亚子、陶神州的关系,可以确定此“复报社”,就是上述柳亚子和陶神州等所主持的“复报社”,不是1906年柳亚子和高天梅在上海共同主编的《复报》之“复报社”。

  因此,这本《同胞受虐记》,可以确定是吴江“同川自治学社”学生柳亚子和陶神州等所创办、主持的“复报社”,所筹划、募捐,组织印刷出版发行的,是随《复报》赠送的非卖宣传印刷品。

  而《同胞受虐记》中《发刊词》的撰稿者“亚生”,就是吴江“复报社”主持人柳亚子!《发刊词》,则是柳亚子的一篇佚文,“亚生”则是柳亚子的又一个未被发现的笔名。这是阿英先生和“反美华工禁约”问题、南社和柳亚子研究专家们未发现的一个新发现。

  陶甸夏除了为《同胞受虐记》捐资出版外,还曾为苏州东吴大学出版的刊物《雁来红》捐过款,列名于《雁来红》之《编纂部敬请赞助诸君》同学名录之中。

  在柳亚子的《磨剑室诗初集》卷七,收有他1909年9月28日与陶甸夏相遇酒楼,而勾起他对至交陶甸夏兄长亚魂的伤心怀念之作,题为《中秋遇亚魂弟甸夏于酒楼》,诗云: 

许剑摧琴恨未休,伤心六度过中秋。

季方玉粹元方死,烂醉桥东旧酒楼。

  后来就找不到他们的故事了,这大概就人与人之间差别和距离吧。

 

  1936年,县长徐幼川任会长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吴江县支会成立。陶甸夏在教育之余,也以地方名绅与钱慈念、金松岑、倪鸿孚、施文卿、王岳麓、丁趾祥和唐昌言等一起出任委员,响应蒋介石的号召,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1937年10月,吴江沦陷后,吴江县立中学校舍被日寇所占据,学校也成了鬼子屠杀抗日志士及无故百姓的刑场,最后学校和三高祠、鲈乡亭等尽毁于日寇之魔手。战事稍定,吴江县立中学部分师生们一度在城中尚书巷积善弄设“进德补习学社”,继续上课。1939年至1940年间,日伪强令停办补习班,在雷祖殿成立伪县立“吴江中学(一院)”,薛凤昌任校长。约在此时,陶甸夏离开了吴江,随长子侨寓于吴门。

  抗战胜利后,他往来苏州、松陵、黎里间,管理乡间的大批田产。1950年,因长子英年早逝,而痛卒于苏州。

  陶甸夏的译著,目前所见,有刊登《东吴月报》的《万国公法》、《地学·释地磁》((美)亚丹氏原著)等。

  陶甸夏的长子陶见山(1907~1950)早年就读于吴江县立中学校,后毕业于上海法政学院,是解放前苏州著名的四大律师之一。次子陶昌华〔1908~1952〕吴江民国间著名政治活动家、民主人士。早年就读于吴江县立中学校,192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从他们的年龄可知,兄弟俩曾经随父亲在盛家厍天井街生活过。而且,陶昌华长期在吴江县政府、县议会、县党部、县银行任要职。曾任第一区(城厢)区长、城厢区督导委员、自卫团团长等职,与盛家厍的历史关系更为密切,只是其事迹也尚不为我们所知而已。

  至于陶甸夏与盛家厍关系有多深?陶甸夏在盛家厍和松陵到底有多少产业?陶甸夏这个吴江超级大地主当年有没有做坏事?陶甸夏与盛家厍更多的因缘、疑问和传奇故事,需要我们去档案馆细致挖掘、摘录、考证……

  静静的盛家厍,悠悠的太湖水。当年在盛家厍街头出现过的前辈学人们,已和多少水乡老街一样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消失和被人淡忘,我们已经看不到吴江城中老街的影子,看不到前贤们的宏文旧著,更不知道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们曾经创造的那些奇迹……一百年中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盛家厍、陶甸夏、柳亚子、冯英子、吴江城、松陵镇也已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满目疮痍的盛家厍,已被喧嚣所淹没,豪宅所包围。大概正是那神奇独特的太湖水和今人永远读不懂的先人们的庇佑,阻隔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化“强拆”的速度,得以苟且偷生,隐居于太湖臭水浜的角落。也只有那些所谓落后于时代潮流的思想者、清贫不会致富的百姓和孤独无助的老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在过着简朴、淡定的生活,守护着松陵的最后的一片宝贵的百年净土。

  松陵名士费善庆在他《垂虹杂咏》的中,有一首评说《盛家舍》的七绝,诗是这样写的:

盛家舍即沈家园,御史何如处士尊。

小市临河遗迹渺,独留名姓话黄昏。

  诗人题作盛家厍,实写留名人。不管是盛家舍、沈家园、盛家厍、新盛街、烧香河、新桥河、泰安桥、新桥、虹桥、红桥……御史、处士、名宦、循吏、名臣、节义、儒林、文学、隐逸、寓贤、贰臣、逆臣……保与拆、旧与新、小与大、土与洋、美与丑、功与罪、善与恶、忠与奸、廉与贪……盛家厍的历史和盛家厍的名人世人会铭记,历史会评判!

  别了,“千家城廓蚕桑地,万倾烟波鱼米香”的盛家厍;别了,至今未能寻到的“东门外天井街”;别了,2013年9月拆迁”中的盛家厍;别了,吴江游子心中的最后桃源老街……

  别了,盛家厍!真诚地祝愿你,苏州湾畔太湖新城明天的新盛家厍更加美好!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