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盛家厍记忆 >> 盛家厍--我的初中时代

盛家厍--我的初中时代

2020/7/25 0:33:16    作者:  秦萍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906

      我家住在江南水乡松陵镇城中心中山街的仓桥,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里人说起东门外的盛家厍,印象中的盛家厍很远很远......

      我真正地认识、接触盛家厍,应该是在1964年从三多中心小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松陵民办初级中学读初中,在哪里度过了我的初中时代。

      我们居住在城里的同学们,对盛家厍只是听说还没有去过,所以开学报到时,几位同学约好了一起前往。

      依稀记得:我们从中山街的仓桥头往南出发,走过县府街、在县府街酱油店处右拐往南,走进了一条很窄的小路(南门街),这条路的东面就是当时吴江县县府所在地,经过了距南门城门口只有几步之遥的县人武部,那时南门的城墙还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高高的城墙、厚实的城墙,这么的高大巍峨!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可惜的是吴江的城墙,都慢慢地变成了平地,已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图1:1958年南门城墙图(网摘)

     

      我们走进了阴凉的城门洞里,同学们大声地喊啊、唱啊,响彻了同学们欢笑的回声;穿过城门洞,只见前面一座大桥,东面是县南门蚕种场,西面是县种子站,笔直走上了三天门桥(履泰桥),三天门桥下南还有座寺庙(当时对这座寺庙不太清楚,现经查考:无量禅寺,后来改为:松陵庙,俗名三天门),那时其实已经不是真正的寺庙了,只是作为仓库使用,后来做粮机厂、粮机厂职工宿舍(现在的位置是,中山南路履泰桥南的吴江市老年活动中心);左转往东沿着新开河南面的横街向前进,距泰安桥大概还有一、二百米不到点的距离,与吴江师范附属小学遥想对应,隔河相望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只见学校门口两旁的水泥柱上挂着两块牌子:松陵镇民办初级中学、松陵镇农业中学,(现在的地址是--新盛横街43号)。

      同学们相拥着踏进校门,我们的初中生涯将在这里度过,都怀着一种新奇的心情,打量着学校的四周:正对大门一块大大的黑板:“欢迎新生前来报到”!校门的左面是传达室,右面是老师办公室,从办公室延接出来的就是教室,再往前走,只见好高好大南北通透的一个大厅,听说,这座学校是原来一大户人家(经查考:沈家花园)的部分庭院进行改造的,整个大厅的地上铺的都是黑亮的大方砖,在那个时候只有大户人家才能有这样的条件。东、西两面是白色的砖墙,在砖墙上的中间部分各一块黑色的墙报宣传栏。高高的大厅里左面高耸着两根直到房顶的竹竿(读书期间在课余时间里顺着这个竹竿爬到最高处,然后倒着滑下来,女孩子也蛮调皮的哦),大厅的右面有双杆、高低杆,还有跳远的沙坑等等,分明就是一个室内的体育场。走过一个铺满大石块的天井,眼前是一栋木结构的2层楼房,我们争先恐后地,咚、咚、咚的登上了木楼梯,居高临下的眺望着,与楼下的同学们打着招呼。

     

     

    图2:黑板报照片(感谢网友松陵进士提供图片)

     

     

   

    图3:楼房照片(感谢网友:松陵进士提供)

     

   

    图4:木楼梯照片(感谢网友:松陵进士提供)

     

      学校参观完毕,赶紧去报到,老师带着我们进了教室,原来我们的教室就在木楼梯下的左面,楼上的比我们高一年级。

      在学校读书时,因为班级里有同学就住在后院,所以,我们会经常去后院,后院里有假山、荷花池,哪里还居住着好多居民,其中还有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陈云的姐姐(在文革期间才知道,是陈云的姐姐陈星),也居住在那里。

     

   

    图5:陈星居住过房子照片(感谢网友:松陵进士提供)

     

      说起陈云的姐姐,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好像是一人孤居,我们在劳动课、体育课后,会溜进后院去她家问她讨水喝,每次我们去她家,她都会很开心的。可是在文革期间也被带上了7寸“白袖章”,好像是“漏划地主”什么的,那个时候我们还小,也搞不清楚,但心里却是蛮担忧她的,好在后来听说是陈云派来的人接去北京了,一颗心才放下来。

      盛家厍既有古代的建筑,还有名人的居住,同时也分布了各行各业,其中文化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最能表达吴江历史人文的核心地段之一。

      作为曾经在该校学习过的学生,非常有必要,今日重提坐落在盛家厍新开河横街的松陵民办初级中学,也是填补了吴江校史中的一块空白地。

      1958年,全国各项工作呈大跃进形势,3月份开始,江苏省农村大办民办公助的半耕半读农业中学,“一夜春雨,满园花开”,全省几乎每个乡镇都办了一所民办农中;民办农中是1957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中产生的新型学校,是以生产实践为主的半耕(工)半读的民办中等学校。

      松陵镇民办初级中学,创建于1958年,学校实行群众办学,教育部门办案、民办公助的办学模式;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学校场地的建立是在原大户人家的庭院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学校重视对学生勤学苦练、刻苦专研的学风培养,着力于艰苦朴素、诚恳待人的美德教育。

      1965年进行改制,建立8亩半旱地的小农场,推行半耕(工)半读教育制度。

     

     

    图6:60年代半农半读的学生们(翻拍同学会纪念册)

     

      松陵镇民办初级中学兼挂松陵镇农业中学校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一年级61名学生属农业初中,二年级45名、三年级19名学生属民办初中;7名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由沈狄秋任校长,董奉新任教导主任。

      松陵民办初级中学从1958年创建到1968年撤销,办学十年,有7届毕业生近300名学子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开创人生服务于社会,为振兴中华做出了贡献。

      然而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学校,特殊的老师,特殊的学生(我们进这所学校读书,不是按照考试的分数来的,而是由统一分配进入该校学习的),为社会同样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如今该校学生都已是花甲之年、古来稀的年龄之人了,健在的教师也已年过八旬。值得骄傲的是学生之中也有不少事业有成者,当然也有普通的工作者。

      我们这一届学生,适逢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期的课程并未学完而搁浅,教育停止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被堵死了;混混噩噩的初中生整天陶醉于串联、革命和造反,废寝忘食地忙碌着;停课两年半多的时间中,全国学校处于瘫痪状态,所有大中院校该毕业的未获毕业,仍在母校留校,以致大学停办十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令人痛心的文化教育断档。作为松陵镇民中的学生,当然也随同全国形势进行参与;我由于家庭出生属于“小资”,处于受歧视的下等公民地位,没有资格参加“红卫兵”等,所以,学校停课了,就在家学做家务,感谢这段美好的时光,感谢我敬爱的祖母,使我学会了“女红”及家务事。

      直到1968年9月,响应党和国家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号召,几乎是一刀切全部下放农村插队。有地区土政策,该初中67届和68届有少部分在68年底得分配继续升了高中,不过,并非按学习成绩优劣,而是按家庭出身,是所谓的“红五类”为升学标准;后来他们高中毕业后全部直接分配进单位,免了当插青,他们是老三届里极少数的另类,当然这是历史原因而至,并非个人意愿所为。

   

    图7::当年的宣传画(摘自网络)

      我们怀念当年的学校和流逝的岁月,缅怀已故的恩师和英年早辞的同学,敬重健在的老师,我们以学校为荣,以老师为骄傲,非常珍惜同窗之情。我们这届同学在20年后的1989年9月举行了第一次聚会。

   

    图8:第一次聚会(翻拍于同学会纪念册)

      又于2012年的9月,再次请来了我们的老师、教导主任、校长,同学们心潮澎湃,分别44年后的师生们,无语表达这再度聚首,作小诗一首略表心意:

    忆民校 赠同学
  少小离别四十余,相逢难识旧时颜。
  陋室破堂勤发奋,风雨飘渺共甘苦。
  亦农亦工磨意志,或乡或城命维艰。
  曲终人散多坎坷,魂牵梦绕心相连。
  名师高徒显身手,民办更在公办前。
  相聚情浓太湖水,松陵民中驻心间。

     

   

    图9::同学会场景(拍摄于2012年9月22日)

     

   

    图10:同学会场景(来源于同学会光碟截图)

     

      40余年后,重返故里,再来寻找学校旧址......

      原学校的大门口,只有这个水泥柱子还是原来的,几经打听,由附近的热心居民的指点才寻觅到。

     

     

    图11:校门(拍摄于2013年6月29日)

      原学校的教室,依稀中这砖头的柱脚还是当年教室的摸样。

     

   

    附图12:教室(拍摄于2013年6月29日)。

      凝立在原校址前,一阵心酸......怎奈是:昔日学子校园地,今朝曲终人散尽......

      1968年,松陵镇民办初级中学并入吴江中学(当时称井冈山五七中学),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特殊使命。

     

       附: 感谢吴江区太湖新城管委会、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文联,启动“盛家厍记忆”档案史料和文化作品征集大赛活动,提供了这一平台,才能让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历史在度重现。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