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黎里(汾湖) >> 北厍市中桥的变迁

北厍市中桥的变迁

2024/4/10 3:22:16    作者:  费秀华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982

  夏日的周末,在家乡小镇闲逛,走过市中桥,忍不住驻足停留,作一番张望。

  市中桥位于北厍镇的中心地带新厍路,南北向,是镇上的交通要道,车辆和行人每天车水马龙般经过。印象中原本狭窄的桥面如今变得宽敞了;石护栏也换成新的,四个石狮子威猛地坚守在桥两头的石墩子上;桥下的河水泛着清波,看得见水底下颤动的水草。原来,昔日臭气熏天的市河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一颗巨大的柳树从农业银行大楼北侧伸出颀长的枝干,投下清凉的大片阴影。站在那里,我有瞬间的恍惚。想起本家叔公费阿虎先生曾经跟我说过的一些事,于是,关于这座桥的过往历史在我眼前一一呈现:

  北厍集镇的形成历史不长,镇区内没有坚固雄伟的石质桥梁。清末民初时,沟通北厍集镇区南北两岸和南港东西两岸只有四座木结构桥梁,市中桥址的木桥就叫中木桥。中木桥,由于地处集镇中心,往来行人特别多,所以桥梁选用的木材和结构形式比其他三座讲究。木材是坚实的进口“洋松”,桥以踏步单拱结构的造型,这样的设计让走在桥上的行人安全方便,桥下往来的船只交会时顺利通行。

  抗日战争中期(1940年),主政“芦莘厍周”的区长张文奎,主张将中木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仍为踏步式的水泥桥。他的出发点,既出于对行人的安全考虑,也作为北厍地区隆重庆祝中华民国建立30周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民国建立于农历辛亥年1911年10月10日,也称“双十节”)。由于安排落实得极其妥帖,工程如期于八月二十前完成。

  水泥桥完工后,张区长决定重取桥名。新桥名自有一番来历:抗日战争中期,北厍被日军列入“芦莘厍周”大扫荡区域内。期间,被日军杀害的男女百姓230人。港上村柳亚子先生的故居是一处深宅大院,由于国民党在此办过军事训练班,被日军侦探获悉后,随即派出武装人员进村边抓捕村民查询国民党的去向,边放火焚烧柳宅。柳宅近百间平屋楼房,经三天三夜的燃烧,成为一片废墟。张文奎不忘日军的残暴给百姓造成的灾难,遂将新建的水泥桥——中木桥更名为问安桥,意即北厍地区何时赶走日军使百姓过上平安日子。中木桥名从此成为历史。

  再次改名也与张文奎有关。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春天,张文奎在日本鬼子的大扫荡中突围时壮烈牺牲。北厍地区政界及地方绅士们为纪念张文奎抗日殉难,将“问安桥”改成“文奎桥”。

  改革开放后,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车辆越来越多,踏步式的水泥桥显然已经不符合当时的需求。1986年,当地政府将“文奎桥”拆除,在原址上建成面宽8米的公路桥,桥名再次更名为市中桥。

  市中桥对于北厍人来说,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那里曾经留下我的点滴印记:

  小时候,我跟着大人来到镇上,在市中桥堍的食品店里吃碗小馄饨,买一个刚刚氽好的油墩,享受美味。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在小镇的东面,从学校出来穿过遮天蔽日的廊棚,去市中桥边的百货店买生活用品,顺便去书店看看。 工作后,依然在小镇,市中桥每天在我的眼里经过,它的些微变化逃不过我的眼睛。 白天,车来人往,热闹非凡;傍晚,烤肉串烟雾缭绕,叫卖水果声此起彼伏,老人们手持蒲扇在桥上聊山海经……市中桥,就是那么的热闹。

  2012年春天,市中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宽。自此,市中桥的桥面越来越宽广。

  北厍市中桥,貌似一座普通的水泥路桥,每天迎来送去无数的行人车辆,如果不追溯历史,哪里会知道它曾经的非凡历程?

  我走过市中桥,越过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