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4 3:34:15
作者:
王彩凤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8994
南园茶社,人称江南第一茶楼,位于同里古镇南端的小菱湾,从穿心弄南弄口出来,往东走几步路,就可看到一幢两楼两底的老木楼,那就是南园茶社。独处、独尊、独享,是当今南园茶楼给人的不凡印象、甚至是脱俗享受。
谢铁骊:我要去老茶馆坐坐
那是在2008年4月,乘第12届“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之际,当代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谢铁骊、以及同里拍摄的首部电影《包氏父子》主要演职人员等一行,重返25年前因拍摄《包氏父子》工作和生活了3个多月的同里。
茶社正门
在文化节开始的前两天,谢老和剧中主人翁“老包”管宗祥就早早赶到同里了,在当年《包氏父子》镜头里的公园桥、三桥、穿心弄等地方,追忆拍摄影片中的点点滴滴。可接待中,陪同人员总是感觉谢老神情中的那么份恍惚。一天下午,在坐小木船游览古镇时,谢老终于开口问了:同里那个老茶楼还在吗?那时,小木船正行到鱼行桥下,就有人往岸上一指,说穿过那条弄堂就到南园茶社了。没想,谢老当即让船娘停船,他欣然地上岸去南园茶社。站在茶楼一排排老木窗前,谢老欣慰地说:“都25年了,这老茶馆跟我当初来拍片子时还一样一样的!”自那天以后,谢老在同里的一周多时间,几乎每天都会到南园茶社坐坐,站在窗前眺望一阵子、沉思一阵子,当年的拍摄情景又历历在目。
记忆中,自己是踏着一条蜿蜒的小泥路进的古镇,谢老说拍片时遇到了一个大困难至今难忘,就是当时同里的用电不够。行伍出生的谢导,从东海舰队借调了一艘海军登陆艇,“往港汊里那么一卡,专门为摄制组发电!”说着,谢老用手往南面的港中一指:好像就是这条港汊。还有一件事,也令谢老难以忘怀。根据剧情,拍摄时要用一段石板路,谢导又动用关系,弄来了条石,就卡住镜头里需要的百余米长,铺了同里镇第一条石板路。谢老认准了就是来时,直对南园茶楼正门的那条路。
喜欢南园茶楼,是因为自己为它铺了石板路、以及曾在那港汊中发过电,更主要的还有这老茶楼的味道:那时来茶馆的人,好多都是赤膊、打着光脚,嗓门也是那种吆吆喝喝的,几分钱一壶茶,喝上一个时辰、息上一个时辰、也聊上一个时辰,那个景象让人感动呐……
老茶楼——外宾的乐园
在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时分,南园茶楼来了一拨外宾团队,导游姑娘熟门熟路地把这拨外宾引领到南面临窗位子,外宾们在各自的位子坐了一会儿后,就“不安分”起来,有摄像、有拍照,口中发出的几乎都是一样的感叹:“So Nice(非常好)!”这拨外宾团来自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某大学,是专程来研考上海世博会相关项目的教授代表团。在中国,该团游览了长城、故宫和桂林,同里以文化古镇成为了这拨教授团水乡游的唯一选择。
茶社内景
6年前,同里古镇区曾有香阁酒楼等6家饭店,经营外宾团餐。可现在,南园茶楼接待的外宾团餐,竟达外宾在同里用餐的90%以上。 据南园茶社张建国总经理介绍,从每年的4——11月份,外宾团以及外宾散客是络绎不绝,南园茶社全年接待外宾游客不下3万人次。特别是外宾团餐,300元10人桌的餐标,论吃只是水乡人家的家常便饭,可外宾们在乎的则是南园茶社旧时中国茶馆的一种独特意境。
去年4月,法国一家大型电热器企业,在同里湖大饭店召开全球营销会议,各区营销精英集聚水乡古镇。会议后,那电热器企业相中了南园茶社意境,特意在此召开了联谊会,一杯盖碗茶、几碟小点心、数曲同里宣卷,就把这群见世面多多的精英们开心得连连说:“Formidable(真棒)!Formidable!”法国旅游总会,还针对本国散客出版了《中国游览手册》一书,南园茶社作为游览景点和用餐地、与北京、桂林等景点被收入该书。相比别处的用餐,仅写用餐地名,而南园茶社则标明了菜名、点心名等等,那份细致令人骄傲。
年初,德国奔驰公司的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安排了来同里游览的议程。来时,与会代表在同里镇区游玩了1小时,但在南园茶社一坐就是4个小时。
前不久,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分批组织千余名职工,前往上海游览世博盛会,该宾馆负责人用两天的时间,考察了上海周边的各个水乡古镇。最终,因了南园茶社,将住宿下榻在了吴江海悦大酒店,世博会游览后的最后一餐则是安排在了南园茶社。代表了我国最高接待档次的钓鱼台国宾馆,与古朴雅致的同里南园茶社,在这一时刻,是天枰两端的两个器物,等重、融洽,甚至是两情相悦呀。
南园的传说还在继续
南园茶社的神奇,就是能抚慰人的灵魂。据史料记载,早在明初,南园茶社一带,每当东方破晓,河埠舟楫争泊,出水鱼虾起市,往来客商云集,为一幅生动的水乡晓市风情画。由此,被文人墨客称作“南市晓烟”,是同里的八景之一。
茶社内景
时至清末,据传一对捕鱼的夫妇,结婚多年不得子,就隔三差五地跑“罗千墩”(罗星洲)烧香,并承诺得子后就造茶馆施恩于众人。也许真应了心诚则灵一说,不久那对夫妇就喜得贵子,为求得孩子的平安,虔诚的捕鱼夫妇,竭尽全部钱财,在当时古镇最闹猛的南埭,建造起了一幢两楼两底的茶馆,并以孩子“福安”的名字,称茶馆为“福安茶馆”。“福安茶馆”前门临街,后门临水,上完街和卖完菜的男男女女,就进得茶馆或喝喝茶、或息息脚,家长里短的事情,在这里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在这些茶客中间,里人陈去病、以及同里的外甥柳亚子,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正值清末历史动荡时期,陈去病、柳亚子等一批进步青年,时常聚首“福安茶馆”,听民声、察民情,以诗词唱和形式,为民疾呼,鼓吹革命。1909年,“操南音,不忘本也”的南社成立,为纪念萌芽在“福安茶馆”中的这一进步文化团体,渔民夫妇特将“福安茶馆”改名为“南园茶社”。也许,是秉承了南市晓烟、南社的文脉之气,直至今日,也是倍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茶社内的老虎灶
1997年4月,江浙沪数十家电视台竞相拍摄同里,南园茶社是摄影师选景最多的景点之一;2002年10月,香港一对白领夫妇,慕名来同里举办古典式婚礼,就在南园茶社,新郎掀起了新娘头上的红盖头,这对新人喜滋滋地走进了结婚殿堂。2007年11月,又一代著名导演——顾长卫来了,在拍摄了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三桥和穿心弄等景致后,他为同里拍摄的《情归同里》宣传片的最后一处人文景致,就是南园茶社;2009年8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采风团一行,在南园茶社品茗聊天,一坐就是多个半天……南市晓烟、清水桥居、景色悠,名镇茶苑、高朋相聚、论古今。无论是古代的南市晓烟,还是旧时的老式茶楼,耶或今日的南园茶社,人文精神将在这悠悠岁月中一脉相承,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