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柳亚子室 >> 柳亚子在同里自治学社

柳亚子在同里自治学社

2023/12/9 3:45:05    作者:  赵承祖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3919

  爱国诗人柳亚子,青年时代先后在上海爱国学社和同里自治学社接受过近代新式教育,其中自1904年至1905年在同里自治学社读书二年。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初,柳亚子由金松岑、陈去病介绍加入革命文化教育团体“中国教育会”,同时加入“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不久,与同邑陶亚魂、蔡冶民、任传薪一起以“中国教育会”会员资格,作为附课生同入上海爱国学社读书,始识蔡元培、章太炎、邹容等人并与章、邹结成深深的师友情谊。在此期间,柳亚子和陶亚魂等人筹款印刷出版了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的《驳康有为政见书》。同年六月,《革命军》被清廷查禁。作为“中国教育会”的机关报《苏报》亦被清廷以“痛恨政府,居心叵测,谋为不轨”的罪名查封。章太炎、邹容被捕入狱,爱国学社瓦解,柳亚子被迫辍学回吴江黎里。

  爱国学社解体后,部分师生转入吴江同里自治学社。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春,时年18岁的柳亚子去同里镇金松岑先生创办的同川学堂,入自治学社读书。学社的学生称社员,师生一律平等,对教师不称老师,而是直呼其号,这是继承爱国学社的传统。自治学社的教员部分是本地人,如薛凤昌(蛰龙)教理化。他精通英文、日文,曾译有《波兰哀亡史》出版,还与金松岑合译《三十三年落花梦》,此乃国内最早宣传孙中山革命的册子;顾永暹(柏生)教数学;金松岑自己教国文兼音乐。部分外地教员中,教英文的是以后任南京政府教育部长的顾浩然;教法文的是浙江平湖吴复斋,人称“吴泰伯第二”,当时教法文的人极少,开设法文课的更少;教体育的是来自爱国学社的林懿均(立三),后任省视学。所以柳亚子在后来写的《五十七年》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此时的同里,正是东南人才荟萃之区,风虎云龙,一时会合”。这当然还包括自治学社学员中一大批有志青年。

  这一年,柳亚子更加醉心于革命。他在学业之余,笔耕不辍,在《江苏》第9、10期合刊上发表《中国革命家第一人陈涉传》等文章,大胆赞颂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功绩。同年10月,柳亚子借慈禧生日机会,作诗二首:“毳服毡冠拜冕旒,谓他人母不知羞。江东几辈小儿女,却解申申詈国仇”。“胡姬也学祝华封,歌舞升平处处同。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署尽奴风”。痛斥西太后的封建专制统治,表现了惊人的革命勇气。他还在《题夏内史集》的诗五首中以青年抗清英雄、爱国诗人夏完淳自期自许:“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柳亚子继续在同里自治学社读书。他广为结交社友中的志同道合者,其中有沈祥芝(中路)和沈颂墀(丹忱)叔侄两人,他们是满清咸、同朝军机大臣沈桂芬的后代。祥芝为人豪爽,当时端方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捕杀党人,正有炙手可热的气焰,大家很恨他,但又奈何他不得。其时祥芝正好生了个儿子,便取名“端方”,于是,在大庭广众中,有人提起端方两个字,他便接口道:“端方什么东西,他还不是我儿子吧!”真是极尽诙谐之能事了。他常邀亚子到家作客,喝酒聊天,谈论国事。还有任传薪(味知),人称“柴大官人”,他是退思园第二代主人,很有钱,但很慷慨,自治学社有什么捐款之类的事,他总是义不容辞。还有朱梁任,苏州人,与柳亚子一样,也有口吃病,说话期期艾艾。他对柳亚子十分敬佩,曾诗赠一首:“新中国少年,我爱柳人权。文笔惊当世,殷忧问老天。凤歌同口吃,民约得心传。把臂吟诗句,临风意惘然”。由于柳亚子出众的组织才能,使他成为社友中当然的“领袖人物”。这一年暑假开学后,他在自治学社学员中组织成立了“自治学会”,把所有的社友都吸纳到学会中来。不久,他又创办了《复报》,取光复中华之意。他在《五十七年》一书中这样回忆:“这刊物是星期刊,主编是我,文章我写得最多,还要自己写腊纸油印,这工作也由我担任,神州他们不过帮帮我忙吧了。每星期出版一次,上半天出版,下半天由会员们担任沿街分送的责任,居然搅得很起劲。钱好象是味知捐得最多吧”。可以想见,油印《复报》的问世,不仅对自治学社内部,而且在同里这个古镇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可惜在历经近一个世纪后,现在已无法找到当年油印《复报》的原件了。今天所能见到的《复报》是铅印件。那是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初,柳亚子入上海健行公学任教员时,由柳亚子、田桐任主编,由陈去病、金松岑、章炳麟(太炎)为主要执笔者,在上海编辑,寄日本印刷出版后,再寄回上海发行的32开铅印本,并改周刊为月刊,前后共出版11期。1943年由杨之华编辑出版的《文坛史料》一书中提及:“关于《复报》,人尽知其在日本出版,其实该报在上海编辑,而最早则在同里自治学社,先生(笔者注:指柳亚子)亲自撰稿编排,寄日本付印,出版后仍寄回学校,由先生等秘密分送。此事颇足为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佳话。”

  1905年底,柳亚子结束在同里自治学社的学习生涯,告别同川学堂,更坚定地走上争取民族民主革命之路。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