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柳亚子室 >> 柳亚子为育英中学作校歌的缘由

柳亚子为育英中学作校歌的缘由

2025/6/16 3:32:06    作者:  李廉深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3597

  爱国诗人柳亚子于建国初为震泽育英中学写作校歌一事,得先从校董徐子为和柳亚子的深交谈起。徐子为曾师从金松岑和章太炎研读古文,擅长写诗,常以诗文传信,广交诗友。他的诗作受到亚子先生的赞赏,互通诗文,结为诗友,交往甚密,后成为“南社湘集”社友。子为先生又偏好收藏古代名人书画,与亚老爱好相同。1930年柳亚子为徐子为索题二律的前言中记载:“徐子为得江庵画梅于顺德蔡守,辟清芬室以张之,索题二律。画有二幅,其一先归于余。”(《磨剑室诗词集》上册579页《新春集》)。此例足见二人之深交。

  1949年全国解放在即,柳亚子接毛泽东电召北上,合家居住北京颐和园。他在家乡黎里的藏书,不拟私人收藏,欲交给人民政府保管。特推荐徐子为担任吴江县文管分会主任,可见亚老对子为是十分器重的。

  1950年3月3日,柳亚子《致毛啸岑信》中说:“陈仲宏[1]将军去年有信致弟,允对弟故乡藏书,妥为保护。”他放在黎里的藏书已发觉被人偷盗部分,托毛啸岑追查,又说:“在苏州一方面,能托子为[2]兄根究一番否?”(《柳亚子文集·书信辑录》第367页)

  1950年12月3日,柳亚子《致陈榖岑[3]信》中说:“吴江文管分会事,子为尚在推委中,弟此去笺,已以大义责之,候复到再告。榖老所拟办法,子为亦并未寄来。”(《书信辑录》396页)

  1951年1月22日,柳亚子《致沈咫天、沈哂之[4]信》中说:“吴江文管会事,我本主张设分会于上海,自老[5]出名,子为出力,而本乡各区设支会。子为始允后悔,事遂中辍。”(《书信辑录》413页)。上述摘录三节《书信辑录》,解放初期柳亚子本拟推荐徐子为担任吴江文管分会主任,将他家藏图书由吴江文管分会保管,因徐子为推委不受此任而未果。

  徐子未受赵校长[6]之托,特请柳亚子写校歌的时间,应在亚子先生南旋时。据柳无忌《柳亚子生平事迹年表》1950年记载:“1950年10月11日于佩宜夫人由北京乘火车南下,13日抵沪,以黎里家藏图书数万册全部捐献国家。游无锡、南京。29日离沪返京。”即1950年10月13日至29日之间徐到上海求请,亚老回京后约在11月末12月初京寄来。徐子为作跋日期是1950年12月9日。

  校歌用宣纸(报纸四开大小)墨笔行书竖写,自右至左顺序。题为“吴江县震泽区育英中学校歌”分两个小段。(附校歌影印件)校歌文笔流畅,热情洋溢,表达拥戴毛主席,欢呼工农尽翻身。勉励师生手脑兼用,知识分子与工农劳动者相结合,为农业发展工业化而努力。校歌也裱制成字轴,内框面宽532毫米,高167毫米。落款“胜溪柳亚子作歌”,盖有篆体阳文“柳亚子”及篆体阴文“羿楼”印章两枚。徐子为作跋签名下,盖有篆体阳文“子为曾读”印章一枚。

  校歌字轴保存了一代诗坛巨匠柳亚子的墨宝。育英中学校董,诗人徐子为作跋,字迹清秀,是留世不多的墨迹,写作校歌的发起人赵校长自权,三人均已作古。校歌记录了震泽中学的前身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校歌已成为珍贵的文物,此历史纪念物由校部珍藏。并拟复制成仿真副件,赠于柳亚子纪念馆馆藏。

 

  注:

  [1] 陈仲宏,即陈毅;

  [2] 徐子为,震泽育英中学创办人之一,校董,上海育英中学校主席、校董,抗战前曾任江苏省古物保管分会吴江支会支委委员;

  [3] 陈榖岑,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

  [4] 沈咫天、沈哂之,其父沈昌眉是柳亚子南社密友,亚老称哂之为小友,上海人民出版社《柳亚子文集》编辑;

  [5] 自老,钱自严(崇威)解放前曾任吴江界临时参议会议长;

  [6] 赵校长,赵自权(升元),时任育英中学校长,解放前曾任吴江县教育局局长。

2000年7月5日于震泽

 

吴江县震泽区育英中学校歌 

(一)

太阳中天天地赤,我们有个毛主席。

工农大众尽翻身,人民用脑兼用力。

农村发展工业化,一支锄头一管笔。

学校农场一齐看,大家拥护毛主席。

(二)

太湖湖水连天阔,中有灵区号震泽。

王蘋而后王晓庵,讲学持躬两卓绝。

前贤事业吾侪继,吸取精华弃糟粕。

我们掮起锄头来,大家拥护毛主席!

胜溪柳亚子作歌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