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能工巧匠 >> 老骥伏枥 志在文明薪火相继

老骥伏枥 志在文明薪火相继

2013/5/14 10:11:46    作者:  杨传泳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432

  盛泽有位人称“老法师”的人,他是一位鬓发染霜、年近耄耋之年的长者,一位甘守焚膏继晷、青灯黄卷寂寞的文史工作者,一位穿行巷陌从事田野调查的社会学研究者,他就是周德华。至今,苏州市279位“非遗”传承人,有16位被授予“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他名列其中。

  在文保路上奔跑

  每年新丝上市时节,盛泽先蚕祠里鼓乐齐鸣,古戏台上演出“小满戏”,西侧的吴江丝绸陈列馆内观众络绎不绝,碑廊的《重修先蚕祠碑》前游客驻足品读,其碑文就是由周德华撰写的。

  周德华与先蚕祠结下了浓浓的情结。幼年常来此游玩。后来在研究丝绸史时,从《盛湖志》中读到丝业公所设在该祠内。1989年,他接待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来盛考察,罗哲文语重心长地说:“小周,这一建筑十分精美,全国少有,要抢救啊!”这句话激起他对该祠研究的更浓兴趣,便跟踪考证:这里的小满戏曾名噪江南,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中亦作了具体描述,故极具文物价值。

  身为政协文史委员的周德华遂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联名呼吁:复建先蚕祠。当时的市、镇领导对此建议高度重视,文化局委托他写申报省级文保单位文本,1995年成为省级文保单位。镇政府拨款528万元进行修缮,他任复建委员会顾问,全程参与,天天到现场。为了修旧如旧,保持原真性,他多方考证,以《盛湖志》记载为准,定名为“先蚕祠”,而蚕花殿作为俗称。

  左边门额缺损,如何补缺?经多方调查,又有多人指认有一“肃”字。经分析,此字乃繁体“绣”字的半边字,以“绣锦”与现存的“织云”对仗工整,实现完美补缺。周德华与文友根据意境,增拟了大殿、古戏台的楹联,增添了该祠的文化底蕴。有了这一载体,小满戏演出得到恢复,一年一度的丝绸文化节也以此地为主要活动场所,还建起了吴江丝绸陈列馆。

  在筹建陈列馆过程中,周德华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征集了许多老照片、旧手工工艺、厂徽等实物,包括恒升茧行的茧帖(营业执照)、印有意大利都灵博览会金牌奖状包装纸等珍稀文物,充实了陈列馆。其后,他在主编《吴江文史资料·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专集》时,深入史家浜村调查,发现饲料厂的前身就是苏嘉铁路75号桥日军炮楼遗址,立即向上汇报,当时的文化部门得知后,投资修缮炮楼,铺设铁路,使原建筑历史风貌再现,成为省级文保单位。

  这两个濒临湮灭的不可移动文物得到了保护,向人们诉说着盛泽这片土地的沧桑,厚重多彩与持久的活力,故双双成为吴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与修志传承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方志事业迎来大好局面,周德华1986年受命参加了修志工作。近30年来,他参与编纂的方志达13部,其中主编的《吴江丝绸志》获省一等奖,还担任了《江苏蚕桑丝绸志》的特约编辑,承担了《中国丝绸通史》部分章节的编辑等。

  也许有人认为,修志无非是从故纸堆里找资料整理而成,其实每本方志都凝聚着修志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修志,要寻找名人的后代和居民留下的口述资料;要查找文献,考证人文历史,已够辛苦的了。

  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周德华为了考证一个建筑历史,骑着自行车三下农村。有一次,因地滑跌入渠道,弄得浑身污泥,他坚持询问村民父老,直至来访结束,无怨无悔。为了辨认一块雍正年间的碑文,他不顾脏与累,伏在地上仔细推断,直到在旁人搀扶下才站起身来。可见其何等敬业!为获取吴江丝绸的众多信息,辗转京沪,访遍盛泽丝绸前辈,寻访上海的盛泾公所、江浙丝经同业感公会的旧址,幸亏那时摄影留存,如今那里已荡然无存了。查找资料,跑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是常事。

  周德华与同事为了找到所需的资料,常常起早赶晚,清晨守在馆外等开门,中午馒头、面包、冷开水充饥,直到闭馆为止。整理资料中,还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在参与编写《苏州海关志》时,涉及1896年7月3日孟国美向赫德发的一份报告,原文用鹅毛笔写就,且语法结构相当于民初时的半文半白,一时难以读懂。编委会知晓周德华译作颇多,外文功底厚,便将翻译任务交给他。他推敲语境,运用多种工具书,终于准确译成,达到“信达雅”的效果。此后,又作为特邀译校,完成了《近代苏州通商口岸史料集成》的译校任务。

  在修志过程中,周德华积累了大量资料,笔耕不辍,写就了《风雨苏嘉路》、57篇的《吴江婚俗、寿俗和生育风俗》等地方掌故、逸闻,达250余篇。其中关于鲁迅、周恩来家谱的研究,曾在《苏州日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为此周恩来亲属周尔鎏还特地来盛探讨。此外,主编《江苏历史文化名镇———震泽》,编撰《锦绣盛泽》,连同方志中所写的章节及译作足以盈尺。这些著作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是吴江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方志工作成绩卓越,中央电视台4套方志中国专题片摄制组前来采访,故被评为苏州市地方志先进工作者,并在苏州市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交流修志心得。

  挖掘抢救桑蚕丝绸习俗

  2008年,北京召开中法“中国近代行业文化研讨会”,周德华作了专题发言。法国蓝克利教授的总结发言中说:“周德华成为保存丝织业技术记忆的文化角色。他在《吴江桑蚕风俗》一文中,整理了他毕生搜集的丝绸习俗资料的部分内容,文章符合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的重点要求。”

  正如这位教授所言,周德华集中展示了吴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独特感,体现了吴江社会的价值和共识的载体。因为从历史上看,对吴江人来说,最能傲视他人的,除了鱼米之乡外,就是桑蚕丝绸。周德华出生于丝绸之乡盛泽,在丝绸世家长大,自幼耳濡目染,对丝绸行业的历史甚为熟稔,加上毕业于上海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高级职业班,对丝绸业有深刻的了解。因而,在主编《吴江丝绸志》时,他专设了丝绸诗词、桥联、风俗三节。

  采访时,周德华访问蚕农、织工、丝商、绸商及领投(中介人),了解养蚕、缫丝、织造及交易中的风尚习俗,觉得这些是吴江地方民间文化宝库中之瑰宝,具有社会性、普遍性,体现了人蚕、人丝之间的和谐关系。经过他30余年的潜心研究,把桑蚕丝绸习俗的历史起源、信仰心态、地域分布和传承保护,整理成《吴江桑蚕风俗》一文,在《吴江日报》连载33篇,荣获省级地方报刊好文章奖,影响颇广,被收入《苏州市乡土教材·语文》一书。1993年他还参加了国际丝绸文化经济研讨会(如图)。

  周德华还通过文献、资料、实物、图片、影视、展览等手段发掘抢救丝绸文化遗产,向外推介。在中央、省电视台拍摄泰安桥时,他出镜解说;让白龙桥上了《人民画报》,使盛泽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名闻遐迩。为吴江丝绸陈列馆、丝博园永久性展出撰写有关文字介绍,提供图片、实物,创意设计了动漫片《盛湖繁华图》,重现明末清初盛泽绸市的繁华景象,成为传承弘扬丝绸文化的载体。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