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28 13:42:17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3911
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列入上级科技计划项目132项,其中工业项目54项,农业和社会发展项目78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全市拥有省级认定民营科技企业43家,其中有4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4家企业被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共有79项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科技载体建设得到加强,吴江光电缆产业正式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亨通、永鼎集团的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启动运作,填补了历史空白。全市有618人晋升中高级职称,新增本科以上学历人才1544人,我市被评为江苏省科技进步先进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市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小学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分别达到100%、99.95%、99.55%;初中升高中比例为95.55%;普通高考录取率81.8%。吴江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吴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年末全市共有小学75所、初中24所、高级中学7所、完中2所、职业中学3所;全市在校中小学学生总数107039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为53188人,初中在校学生为33239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为14991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为5621人;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6183人,比上年增加205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创作新品不断,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活跃。全年共举办各种文艺赛事和群众文化活动380多场,观众近60万人次。图书、博物事业稳步发展,“两馆一所”克服非典带来的影响,全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外国友人120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又有新发展,有线广播完成村网复整80个,有线电视完成村网建设22个,铺网率100%,建成苏州市级有线电视镇5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1996户,行政入户率82.3%,顺利通过省广电局“有线电视示范县(市)”考核验收,成为江苏省首批有线电视示范县(市)。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进一步加强,同里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并被批准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非典”期间,全市万众一心,严防死守,确保了吴江安全无“非典”。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进一步巩固,居民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0个,新增私人门诊部2个、医务室2个;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45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数3.8人;全市拥有床位数1825张,全年累计完成诊疗217.6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7902人次,收治病人51895人,比上年增加7902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吴江市第九届运动会。
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72186人,比上年增加2763人,其中,男性人口384422人,女性人口387764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8%和50.2%。全市非农业居民231614人,全年出生4639人,出生率为6.0‰;死亡5937人,死亡率为7.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9‰。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6919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国有单位职工26674元,增长42.5%;集体单位职工18716元,增长41.9%,其他单位职工10604元,增长11.9%。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统计,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650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830元。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1平方米,市区住宅成套率达89.9%。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9%和43.7%。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全面实施,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1.43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数为8112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年末职工人数15.0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年末职工人数14.99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年末职工人数分别为10.56万人和8.81万人。年末全市各级职业介绍机构32个,全年新增劳动就业岗位3.48万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0家,床位1000余张,各类收养人员767人。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56万元,接收社会捐赠款31万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323人,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1316人和6007人,全年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7.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