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党史 >> 红色故事 >> 吴江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综述

吴江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综述

2020/8/14 0:27:06    作者:  周德华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585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在金山卫登陆后经平湖、嘉兴、嘉善进犯吴江。11月9日,王江泾方向来敌自运河、清溪河入侵盛泽;11月11日,自浙江嘉善西塘来敌进犯芦墟,遭芦墟壮丁队和省水警队阻击,相持2小时后失陷;12日黎里失陷;14日,日军自西向东,从水路偷袭平望镇北袅腰桥,遭国军八十七师阻击,同日平望被占。平望被占后,日军将该地作为兵站,驻扎了大部队,兵分两路,向西沿頔塘河,过梅堰,双杨向震泽推进,17日震泽陷落;沿运河北上之敌于18日占领吴江县城。至此,吴江主要城镇俱落入敌手,日本帝国主义随即在主要城镇和交通枢纽派驻铁道警备队、野战部队、宣抚班、特务班等军事和准军事人员。稍后还收编、组建、驻扎了伪军,并逐渐向城镇外围扩散侵扰。

  吴江县城陷落后,县政府即迁至严墓区内从事敌后抗战活动,民间习称为地下县政府,11月28日,政府机构设置在该区章奥村内办公。先后任职的县长有沈立群(1938-1942年初)、陈柏椿(1942年代理县长半年)、汪国栋(江苏省第二督察行政区专员兼任3个月)、逯剑华(江南行署前方办事处主任兼至抗战胜利)。国民党吴江县党部同时迁往严墓区。

  战前,严墓为第七区,其区域范围为今铜罗、青云、桃源、南麻及谭丘之烂溪塘以西地区,处于吴江南境,与浙江毗邻,古为二省(江、浙)三府(苏州、湖州、嘉兴)七县(吴兴、归安、桐乡、嘉兴、秀水、吴江、震泽)之交,地处偏僻、河网交错,便于隐蔽作战,其时除吴江县政府外,桐乡县政府及嘉兴县政府、中共浙西路东特委机关和中共吴兴县委机关等亦一度同驻于此区内。沧陷时期该区成为区域政治中心和军事基地。

  战前,吴江县武装力量原有3个常备队和1个特务中队,县政府迁址后改编为3个保安团,号称3千人,分别由黄俊、陈柏椿,钱康民指挥。1938年沈立群、张鹏飞等率部在盛泽、平望间的金家池与日军激战,炸毁苏嘉铁路和68号铁路桥。1942年,伪军黄玉林部在吴江南端过境时与县武装力量发生遭遇战,除上述二次战斗规模较大外,其余与日伪军仅发生小规模冲突,但次数频仍。如县武装力量及三区大队在梅堰汽车站伏击日军军车,毙伤日兵,缴获武器。还出动小股部队和个别人员出其不意袭击敌人,如在盛泽击毙日军伍长吉田;在震泽北新桥面射死日军2名;在平望北街伤敌1名;在吴江乡村师范附近铁路上伤日军1名(后伤重致死);1939年7月7日,驻震泽日军正在聚会“庆祝圣战”2周年之际,县武装爆破人员陈家驹只身赶震泽在日军驻地投掷自制炸弹,灭了鬼子的威风。

  此外,各区亦组织区大队、区自卫队等地方武装,由区长统率,由于各区区公所(严墓区除外)所在地均被日军侵占,各区武装力量在本区或外区乡下活动。

  1940年6月三区区长兼抗敌自卫大队长俞清志率部在茅塔乡伏击日伪军;同年12月俞部再次在茅塔与日军警备队、松山部队及绥靖队交战,毙敌2人。

  1940年3月,俞清志带领三大队人员潜入盛泽镇枪杀汉奸、苏嘉边区安清同盟分会会长叶冠吾;翌年2月26日上午俞又带了3名战士直扑伪区公所击毙伪区长简汗青;俞部还在茅塔抓获前往刺探军情的汉奸曹永生(绰号劈牌位)在溪南乡召开群众大会,当场处死。三次惩奸,震惊全县,大快人心。

  忠义救国军阮清源部驻于吴江东北境芦墟莘塔一带,号称17个支队并开办了战地学校,阮本人还兼任江苏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和吴江县路东办事处主任等职。阮部在驻地附近进行抗日宣传、情报活动及武装斗争,曾在芦墟南栅港野猫圩伏击日军,毙伤数人;在嘉善西塘及长生桥击毙日军数名。后来进攻练塘日军据点时出师不利,受到严重挫折。阮部还护送从上海撤出的美英领事人员及侨民安全出境。

  1942年2月21日,日本帝国主义调集苏州、吴江、嘉兴、青浦等地部队集中兵力对阮部“清剿”,殃及百姓,酿成惨绝人寰的芦莘厍周大屠杀。该部排长戚某突围不成,先杀其妻及子,继而殉国;敌工队员陶女士(无锡人)骂敌成仁。

  1939年5月,中共中央特科丁秉成,在严墓车家坝建立“华东人民武抗日会”吴江支部,并在当地发展武装抗成员。同月,与钱康民共同组建“太湖抗日义勇军”,钱任司令、丁任副司令兼政委。2个月后由三四十人发展到二三百人,并与东进到达无锡梅村的新四军“江抗”总指挥部取得了联系,义勇军活动于吴溇、乔溇、大钱一带,是为中共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

  抗战之初,日军向吴江进犯时曾受到淞沪战役撤下来的国民党军六十二、八十七师等部队的抵抗,国民党军队且战且退撤向皖南山区。从上海外围战场退却而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国民党军队下级官佐颇多流落在吴江地区,他们收编残部和散兵游勇,自主为“王”,打出游击队旗号,如太湖沿岸的程万军、曹绍文部队;北厍、黎里的郝道生部队、陈阿有部队;芦墟、嘉善交界处的田岫山部队;莘塔周庄间的陈耀宗部队;乌镇、新塍、严墓三角地带的朱希部队;东太湖的赵安民部队等。沦陷初期,这些部队曾进行过一些打击日军的武装行动,如郝道生部出兵浙江南汇袭击日军;田岫山部在黎里之南伏击日军船队、进攻同里镇的日军据点;陈耀宗部在周庄全福寺及黎里尤家港拦击日军运输船队;朱希、汪鹤松部与吴江县政府武装力量联合行动,在严墓区阳和桥伏击敌军,毙敌30余人;朱、汪部还曾在三区小谢乡与日军交火。1942年阴历七月的一个晚上,游击队埋设地雷炸毁苏嘉铁路北王乡泥船浜路段。

  一二年后,游击部队产生分化,一部分立场坚定,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抗击敌人如朱希、汪鹤松部、陈耀宗部、赵安民部;有些则发生动摇,如程万军、陈阿有、田岫山等先后变节投敌,走向反面。程万军原是陈诚第十八军十一师属下的一个连长。1938年10月率部千人降日,被任为绥靖军第一军第二师长。郝道生则斗志衰退,卷财脱逃,死于非命。

  1942年7月,江苏地区全面进行“清乡”,日伪当局加紧对游击区的分割、包围和蚕食。

  1943年1月18日,日伪军五六千众,水陆并进“扫荡”苏嘉铁路以西地区,包围了严墓区,吴江县党政机关被迫撤至浙西天目山区,抗日武装力量严重受挫,但吴江地区抗日武装斗争始终不辍,吴江县政府于同年8月迁返原处。

  1944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海内外各条战线上节节失败,当年3月拆毁苏嘉铁路,同年撤除了铁道警备队,留守在吴江地区的日伪军兵员大见减少,剩下的日伪军大多龟缩在城镇和工事内,吴江地区的军事形势也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吴江百姓同仇敌忾,民间自发的抗敌斗争不息,在与日伪军接战时,民众自觉为抗日战士抬担架看护伤员,箪食壶浆,送粮送药,还为抗日部队传送情报,当向导。遇到离队的个别日本兵或伤员用农具打死隐埋掉,如盛泽谢天港一名日本兵追逐妇女被村民打死;盛泽镇南一青年农民钻越“封锁线”(竹篱笆)被日本兵发现,两人进行格斗,日本兵被扼死。盛泽区北王乡北庄一名离队日军被村民打死埋掉。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