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丝绸之府 >> 解放前盛泽金融业概况--丝绸行业的血库

解放前盛泽金融业概况--丝绸行业的血库

2025/3/26 3:27:37    作者:  周德华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961


本世纪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盛泽丝绸行业有所发展,而银行钱庄业也随之得到蓬勃发展。金融业的组织不断完善,而业务范围日益扩大,这是成熟期。在丝绸交易中外地商人要汇入大量购货资金,而当地绸行收购绸匹又需大量现金,货币流通量甚钜。浙江嘉兴中国银行觑准这一形势,于民国十一年(公元一九二二年)三月率先在毛家弄口设立办事处,开展银行业务,这是盛泽第一家银行,其前面的街道也因此被命名为银行街,沿用至今。

以后,各银行纷纷效法,在盛泽设立分支机构,如中国农民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设立了办事处,上海绸业商业储蓄银行,苏州汇大银行及吴江县银行均设立了分行。一九四七年中央合作金库在盛泽设立了分理处,主管合作组织的金融业务,属上海分库管辖。银行机构前后共有七家。

至于钱庄业先后共有二十余家,彼此交替,常年营业则不足十家,其中以晋大、升大、元祥、和康历史较为悠久,(如晋大创建于宣统三年)实力较为雄厚。战前,当局对钱庄控制较严,开业之前,须要验资,也就是说要把经营钱庄所拥有的资金存入国家银行(如当时中国银行盛泽办事处),然后向国民党中央政府财政部领取营业执照,始可开业。日伪时期则渐趋松懈,不领执照也可照常营业,这些钱庄称之为“地下钱庄”。抗战胜利后,一九四六年进行了整顿,当时,吴江县警察局在取缔地下钱庄一文中只承认三家,即元祥钱庄(资金二千万元),晋大钱庄(资金三千万元),和康钱庄(资金伍千万元),然而其时,已是强弩之末,其他一些钱庄经过疏通照常营业,当局只好眼开眼闭。

盛泽金融业中执牛耳者当推中国银行,根据民国廿六年江苏省吴江县银行调查表,中行经营放款、存款、汇兑、储蓄、信托、贴现、金库、仓库等业务。

盛泽每天的现金需求量甚大,尤以农历初三、十八为甚,这两天称之为“发庄”,即绸行(庄)发放收购绸匹后的大批货款,原先钱庄三天两头到嘉兴取现款,多则一、二千元,少则三五百元,称之为“捆洋钿”。(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以前市面上流通银圆,辅币为银角子、镍币及铜板)。中国银行成立后,每天从嘉兴提取现金两三箱(每箱五千银元)装嘉兴班轮船运来。正如《新盛泽报》民国十三年七月十一日三版齐平的《盛泽金融界概况》一文中说:“盛泽原来现银很缺少,钱业在中行没有分设以前,常向嘉兴的钱业同行运现来镇,很觉不便,现在可以向中行划用,便利多多……”

中行资金雄厚成了钱庄业的后盾,钱庄纷纷在中行开户头,在周转不灵时可以去“调头寸”。沦陷时期,中行停业,战后未曾复业。于是中农行、省农行取而代之,其中省农行系叶楚苍在民国十七年创建,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在盛泽设立办事处,两家农民银行虽以服务农民,振兴农村经济为宗旨,实际上,主要还是为丝绸业服务;因为盛泽当地农民以织绸为主业,两行发放的农贷以抵押贷款为主(抵押品多为绸匹或生丝)这就直接扶持和促进农村家庭织绸业的发展。民国二十五年出版之《苏农通讯》第一期称:“盛泽农民以织绸为主,有蚕者较少,织绸之原料大都取给于盛泽,是以盛泽公仓收储押物以绸匹为主,生丝为辅,自开业至六月底为时仅一月,储押放款达七千万元,如盛泽分库储押放款情况(民国三十五年六月上旬):  品类丝绸。五一四户,七二,一六五,〇〇〇元”。约占全县的四分之一。

银行虽则实力足,但经营作风比较严谨呆板,如借款手续较为繁复,放款前要作周密调查,要有殷实商行或社会上有声望之人作保,有时以动产或不动产担保。银行对客户不允许透支。在电汇业务上要以电报为凭,一份电汇单据须由银行工作人员译成密码,再经邮电局发出,往往反而会耽误些时间。

钱庄则灵活得多,开业伊始,就主动向客户送摺子,拉生意,对老户头中来往密切,信用可靠的殷实商号常给予一定程度的透支额,有时钱庄款子多了,会主动向客户兜用,相应就以较低利率贷出,以免“搁煞”。钱庄的电汇业务只要一只电话就行(设有专职人员,在电话里听出对方口音即可认定),比较快捷。

盛泽的钱庄大致在七、八人至十余人之间,按吃饭人数是一桌到两桌,规模大的二十人左右。民国以来,“盛纺”大都由“庄船”输沪转运他处。大多数绸行均设“申庄”,银钱款项来往频繁,钱庄亦多半在沪设立办事机构。同时,还在沪、苏、锡、嘉等地同行间建立“联行”关系,进行金融合作。这些联行称之为“上庄”。钱庄的组织结构为经理一人,副经理一至二人,会计、出纳若干人,此外,还有业务人员(又称“跑街”、提款人员及什役)等。各钱庄在月底结清当月账目,在最后一天召开钱业同业公会会议,根据附近大中城市的行情订出本地下个月的利率。钱庄资金虽少,但手腕灵活,工于计算,资金流转较快。难怪当时本地人给钱庄从业人员送了个“钱猢狲”的雅号。

盛泽的丝、绸、领三业,炼、染、踹三坊以及众多绸厂常向银行告贷。其中,绸厂要购进原料、材料、添置设备、发放工资等,资金周转期较长,常会“缺头寸”,因而到领钱业柜台上去“调头寸”是家常便饭。资金源源流进丝绸业的血管,绸厂就锭转梭飞,机杼彻晨昏,而染坊场上则彩练飞舞,翻起千尺浪,作为盛泽丝绸交易中心的“庄面上”更是熙来攘往、一派繁荣景象。银钱业成了盛泽丝绸业的输血者。

有时,借贷资本与商业资本会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如升大钱庄与升记绸行规模均较大,同时为胡季良等人所开设,同在一处(北分金弄)一边从事银钱业业务,另一边则进行绸缎交易,资金互相调剂,相得益彰,在市场竞争中互为犄角,取得优势。

盛泽由于要备现金从事收购及发放工资,因而,现钞特缺,形成现钞黑市,暗息奇高,凡有余款之商号或个人以贴现方式借贷,很少愿意以低利存入银行。据《苏农通讯》第一期报导,民国三十五年盛泽暗息放款最低为105厘,最高为210厘,而其时国家银行放款最低为60厘,最高为90厘。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掮客”,俗称“小主人”,这批人单枪匹马,然而人事熟稔,信息灵通,可谓“路路通”。他们以高于银钱业的存款拆息把小商贩、食利者和鳏寡老人的另星款子集中起来,再以高息贷给急需用款的单位,从中渔利。“掮客”拆了银钱业的墙脚,因此而发迹者有之。有时,经不起经济上的惊涛骇浪,惨遭没顶者也不乏其人。

 

解放前盛泽金融业一览表

单    位

 负责人

 地址

中国银行盛泽办事处

王延松

银行街

中国农民银行盛泽办事处

袁长民

北新街

江苏省农民银行盛泽办事处

程士勲

华阳街

上海绸业商业储蓄银行盛泽分行

沈宝荃

花园街

苏州汇大银行盛泽分行

郎振声

花园街

吴江县银行盛泽分行

徐崇墉

花园街

中央合作金库盛泽分理处

虞望云

北大街

天成锠钱庄

蒋友兰

花园街

元祥钱庄

陈书伯

花园街

晋大钱庄

钱少安

花园街

升大钱庄

胡季良

北分金弄

同大钱庄

钱叔良

北分金弄

和康钱庄

金尚德

花园街

升大钱庄

张书桥

毛家弄

道生钱庄

朱良宾

花园街

恒馀钱庄

钮无璋

板箱弄

济康钱庄

富仁霖

殷家弄

裕盛钱庄

洪鸣韶

北新街

兴盛钱庄

吴培成

花园街

利生钱庄

吴培成

花园街

益丰钱庄

朱哲文

花园街

乾源钱庄

徐诚之

北斗弄

颐大钱庄

洪昌宇

北斗弄

盛丰钱庄

李民亚

板箱弄

勤丰钱庄

姚书五

北新弄

大盛钱庄

莫润梓

板箱弄

德生钱庄

王剑秋

花园街

盛昌钱庄

钮元璋

北斗弄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