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况概貌 >> 发展规划 >> 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4/12/16 10:49:00    作者:  来源:  吴江发改委    【字 号:  】   点击量:4113


前  言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列提出,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五化并举”、“两化融合”是新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新时期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因此,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全社会信息化建设,围绕推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吴江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制定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吴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吴江市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对信息化技术发展方向以及社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起草制定,是对全市信息化建设进行宏观指导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旨在阐明吴江市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提升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建设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紧紧围绕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应用、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政策法规与标准等六大信息化要素,寻找建设和发展的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探索符合吴江实际的发展道路与模式,为吴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乐居吴江”提供动力。

第一部分 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成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战略要素之一。五年来,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达到全省领先水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广泛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逐步融合;电子政务逐步向深入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作为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我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电信、移动、有线网络等为主体的运营商,已经基本完成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布局,已形成多元化、全覆盖、全方位、高技术、适度超前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框架体系。移动网络信号总体覆盖率达到99.99%,互联网总出口带宽达100G,ADSL上网宽带用户达到19万线,新建小区及楼宇等均实现光纤直达,光纤网络覆盖全市各个镇(区)及所辖行政村和自然村;广播电视传输实现数字化,完成数字电视的整网迁移,全市有线数字电视接入用户数22.58万户,入户率为98.3%;新兴3G移动通信进入市场,3G网络信号已实现全覆盖,其高带宽特性将引导新兴信息服务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两大主战场的集聚发展,已经引进电子信息企业近千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集聚度逐步提升,配套程度显著提高。主要生产电脑、液晶电视、手机、数码相机、打印机以及印刷线路板、电解电容器、电脑外壳、背光模组等电子产品,涵盖了光电子、微电子、通讯及网络等诸多领域,形成了多品种、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其中电源供应器、网络数据机、打印机、背光板、键盘、笔记本电脑外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管(CCFL)等零组件产品的生产量也位居国内前列。“十一五”期末,吴江电子信息有2家企业进入全国出口200强,有16家企业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40%左右。吴江电子信息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配套能力强、集聚效益好、发展速度快,已成为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三)“两化”融合初现成效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意识显著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测试和诊断、柔性制造等技术,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得到进一步推广,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日趋深化。其中我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企业占80%以上,应用于技术开发的企业约占20%,实施ERP管理的企业约占5%。30%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建立了企业网页或在专业网站上进行宣传,其中盛泽纺织企业超过1000家,开发区IT企业超过500家。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和服务日趋完善,运作较好。“中国绸都网”以东方丝绸市场为依托,通过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纺织企业信息的网络共享,提供行情咨询、电子商务、丝绸化纤指数等全面的信息服务。2010年间接为有形市场增加交易额50多亿元。该平台已成为全国最具实力的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之一。

(四)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原则,加快电子政务光纤网络建设。电子政务网已覆盖市镇(区)两级机关共120多个党政部门及所有的行政村及社区,共建设500多个全光纤网点,市、镇(区)、村全面实现了三级联网。全市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无纸化网上办公全面推行,各类应用系统趋于整合并向平台化发展。建成市级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全市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全面展开,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实施“1+X”应急指挥及数字化城市管理、12345便民服务、权力阳光运行、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等一批电子政务协同项目,政府部门网上办事、服务公众能力显著提高。

(五)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实施吴江市民卡工程,通过整合规划、统一管理,在吴江市民卡一个载体上实现了社会保障卡、公交卡、银行卡功能的三卡合一;全面提升区域卫生信息化,组建了卫生信息交换、卫生管理、卫生服务三大信息平台,信息化使用率在90%以上,实现了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已建成宽带教育城域网,全市中小学共有计算机14200台,平均每8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继续完善“金保”工程,建立“五险合一”(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管理服务平台和综合性就业信息网络,实现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为主线的劳动保障业务全过程记录和动态管理功能;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建成水位雨量实时监测系统、地下水水位水量自动信息管理系统、地表水取水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积极实施“金盾”工程,深入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区域监控、道路监控、卡口监控互为呼应的实战型社会治安监控网络;稳步推进“金农”工程,建立了一批农业综合数据库和信息传递系统,初步构建了吴江农业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加速吴江农业信息化进程。

(六)信息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先后出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技术改造、信息化发展、创业投资、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加大了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出台了“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信息化项目所遵循的统筹规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确保全市各项信息化工程科学有序地开展。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明确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来推进公共性、公益性等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吴江市民卡项目全面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充分发挥项目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信息化项目投资的多元化。全市“1+X”应急处置平台及数字化城管项目、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均采用外包方式建设。通过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我市在政府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技术和服务力量,实现技术和服务外包,提高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效率。

二、存在问题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在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发展瓶颈。

一是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深。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面还不够广、效果还不够突出,直接用于工业生产一线、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信息系统应用不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尚停留在产品营销、企业管理的浅层次阶段,与制造过程、决策过程等的深度融合不够。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不优。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目前仍以组装加工、生产制造为主,产品档次不高,产品利润率较低。整体的发展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模式主要是“两头在外”,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缺乏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企业还较少,缺乏知名龙头企业。由于目前的产品以出口为主,内销极少,使产业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受到国际市场变化冲击明显。

三是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不高。主要是当前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系,造成了当前条线部门数据大多向省、市一级集中,基层部门不具备信息所有权,一些基础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仍有很多障碍。同时,一些部门共享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强调部门系统独立性,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仍需要大力推进。

四是信息化人才数量不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总量和结构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比例明显偏低,造成信息产业研发力量薄弱,领先技术、优势产品较少。基层和部门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专业人员普遍较少,其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技能培训等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

五是本土化软件企业不足。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相对于周边县市比较,我市的政策优势不突出,载体建设相对滞后,以至于以信息技术开发为主的科技公司数量较少,增长缓慢。全市通过认证的软件企业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在政策导向和扶持措施上有所增强,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发展趋势

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产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改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在工业化尚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即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但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式发展,实现现代化是不可改变的民族期望和国家意志。未来几年,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将具有以下特点:

(1)基础网络:国家在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三网融合”着手试点推进。3G移动网络进入全面应用阶段,互联网接入进一步多元化,数据通信取代语音通信成为通信流量的主流;

(2)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成为新的亮点,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3)经济信息化:IT促进增长与创新的作用日益显著,“两化融合”成为基本方针,信息化建设更加注重实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重点;

(4)社会信息化:应急管理、信用体系、社区服务等需求旺盛,“信息化惠及全民”成为努力方向;

(5)政府信息化: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政府创新与电子政务互相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进入攻坚阶段,工作重心转向公共服务;

(6)文化信息化: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快速提高,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日益融合,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存,互联网治理面临新课题。

(7)电子商务将快速发展,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并行、互补,跨国、跨区的B2B活动趋于活跃;

(8)软件技术和产品将有长足发展,国产软件及外包、代工软件产品将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9)信息化机制、体制、法制建设将加快步伐,完善市场规则,促进开放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打击网络犯罪将成为重点;

(10)信息化人才培养规模将明显扩大,培养质量和规格将不断提升;普及信息教育将深入开展,个人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将成为求职、从业的基本条件。

因此,作为地处长三角腹地,社会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的我市,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企业转型、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调整的需要,必须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紧紧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关键领域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吴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部分 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思路

我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乐居吴江”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国家、省、市信息化建设方针,牢牢把握“五化并举,两化融合”主线,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引领信息化,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重点发展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手段推进信息化,以惠及全民为宗旨普及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我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推动作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强化标准

按照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加强对全市社会经济领域信息化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引导。重点对全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重要领域,明确发展思路,确定建设框架,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发展。要坚持规划和标准先行,对涉及信息化发展所需的公共资源,进一步强化标准建设,积极引导相关标准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推广,全面提升全市信息化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

(二)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以政府信息资源为龙头,加大对全市法人基础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数据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加大对全市网络基础设施等公共载体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避免和减少重复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信息资源在整合的基础上有效使用。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规划、政策环境、市场秩序和基础性投资等方面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全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良好氛围。同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各种渠道的资金投入信息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与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加快信息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推动信息市场形成,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需求导向,突出重点

加强重大信息化项目的调研和可行性论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需求来确定建设内容,按照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难易程度和投入资金大小来安排建设项目,有重点、分步骤推进信息化建设。并通过对基础工程、重点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带动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速我市自主产业升级。

(五)以人为本,普惠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努力满足社会经济和社会成员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把公众的利益作为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百姓生活,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同时,充分调动人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的创新和创造潜能,实现信息化建设以人为本,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 发展目标

一、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末,以构建信息社会为目标,建成先进成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推行“三网融合”,通信网络全面实现整合化、宽带化和普及化;3G移动网络全面普及,无线城市得以实现,高清晰度电视信号进入家庭;信息产品制造业进一步做强,自主开发能力有较大提高,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初具规模;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与信息化充分融合,企业信息化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初步建成电子政府,政府资源得以充分整合和应用开发,形成以“一站、一网、四库”为基础,全面完善的信息化基础平台。CA认证得以普及,行政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络办理;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普遍提高,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使吴江的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互依存,协同并进,全市信息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乐居吴江”的宏伟目标。

(二)远景展望

在2016至2020年的五年中,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建设高速、方便、无缝、安全的IPV6下一代互联网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在全社会得到充分共享与利用,信息技术融入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经济增长和社会运作的方式得到根本性改善和优化。力争到2020年,形成先进、成熟、完备的信息化体系,建成强大的信息经济与发达的信息社会,全面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

(三)发展目标

1、基础设施

到2015年末,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每万人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50兆,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达到62.5线,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0人,每千人拥有计算机达到200台;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每千人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00人,宽带接入家庭普及率达到70%。推进“三网”融合,高清互动电视用户基本普及。启动IPV6布局和建设,开展试点商用。

2、电子政务

建成全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库,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不断完善,应用不断拓展,政务信息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整合利用。政府信息进一步公开,权力阳光运行,行政许可项目100%可网上申请和查询结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0%网上可查询,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电子政务成为政府运转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

3、“两化”融合

工业企业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两化”进一步融合。建立以先进的云计算、SaaS技术为支撑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满足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全市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率和互联网普及率达100%,超过70%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4、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等公共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公共服务的常态手段。市民卡应用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实现社会保障异地结算,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品质生活。全市各类教育机构建成校园网,实现“班班通”,100%接入教育城域网。

5、信息产业

到2015年末,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以上。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数量得到快速增长,通过CMM/CMMI评估的软件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引进和培育一批CMMI-3级认证企业。

第四部分 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主要任务

(一)完善基础设施

紧跟世界先进水平,积极采用世界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手段,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现代化、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高水平的信息网络服务。一是建设高品质宽带网。实现政府机关、企业、成规模商业区、新建居民区的光纤接入,对老区域宽带进行提升改造。二是建成3G网络城市。完善3G移动通信各项服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无线接入方便、快捷,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点访问互联网。扩展WLAN覆盖范围,实现公共场所室内外、繁华区域的室外覆盖。三是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做好全市有线电视传输网双向化改造,在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正常传输的基础上,开展综合信息业务,积极推广高清互动电视、视频点播、互联网接入、政府信息发布等业务。四是推动三网融合。打造互动电视业务平台,以宽带网络为载体,向TV等多种终端形式的用户提供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多种技术为一体综合信息化服务。推动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二)做强信息产业

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在培育和壮大计算机及周边产业、新型显示器产业、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提升现代通信、网络产业和软件产业。

1、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继续巩固现有计算机及周边产业的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扩大台资企业投资,加大引资深度,着力发展日韩欧美企业,重点引进终端产品生产厂商,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飞速发展。以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为契机,通过系统和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系统设备、芯片、手机研发,大力发展数字移动通信产品,包括公共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基站以及3G手机等通信产品,打造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链。通过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宽带通信网络升级,大力推动相关应用以及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服务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开发基于先进网络技术的系统设备、应用终端,加速光纤接入网络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积极引进通信网络厂商研发部门和产品设计开发企业,加大自主开发能力,在做大做强通信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创造自主品牌,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国内外新一代光通信、无线接入和数字电视相关产品厂商,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通信网络产业链。

2、大力推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强科创园载体平台建设,着力培育和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根发展。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的发展。支持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打造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良好行业应用背景的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企业。提高嵌入式软件研发水平和能力,重点支持用于节能减排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开发。加大与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合作。引进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等模式,输送软件设计方面的人才。支持创意产业的建设,加快汾湖天弈创意园建设,加大工业设计和动漫研发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在吴江设立工作室。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加快“两化”融合

1、着力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推进我市各大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改造,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积极采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过程自动化系统、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统推进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平台的广泛应用,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生产、销售的流程。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产品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先进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着力培育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组织协调社会中介机构、大型IT企业和新闻媒体,利用八个集群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三个职业培训学校的资源和力量,开展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培训服务工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探索建设由政府部门、电信营运商、软件开发技术服务商、管理咨询公司、信息化培训机构组成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共同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建设吴江产品网,构建具有鲜明吴江产业特色的专业宣传网站,展示吴江区域经济特色,利用网络推广吴江产业及产品,实现纺织、电子、小商品、农产品等吴江特色产品的电子营销渠道。同时为吴江企业提供包括网站建设、电子邮件服务、产品信息发布及推广等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式互联网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

3、着力引导推广电子商务。进一步提升东方丝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完善诚信机制和推广纺织产品标准编码,使商户间可通过网络方式实现大宗交易,实现从信息流向资金流的升华,打造B2B纺织电子商务模式。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结合现代二维码技术,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纺织产业中研究、应用与推广,将东方丝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成为全国信息化水平最高、功能最全的国家级纺织行业企业集群交易服务平台,并逐渐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性平台,实现现代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纺织贸易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继续拓展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东方丝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的运作为模板,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根据我市产业集聚的特点,充分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在光电缆、蚕丝被、地板、日化、彩钢板等行业建立专业性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我市专业市场贸易平台的信息化。

(四)打造电子政府

1、进一步整合基础网络。继续完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标准和使用规范,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基础平台,为各部门、各单位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全市各部门依托政务网,建设本部门、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应用系统,着重解决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立集网络监控、病毒防治、灾难恢复、应急响应、密钥管理、电子交易安全证书等配套的安全基础设施。建立政府网络安全防护机制以及网络身份认证制度,加速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市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互动,增强网络活动的安全保障,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继续完善信息资源库建设。注重抓好基础性、综合性、公共性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做好基础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应用工作,进一步建设完善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并逐步形成标准规范的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和目录体系。通过以人口基础数据库对应市民卡各项应用,以法人基础数据库对应行政服务局“一表制”办理,以宏观经济数据库对应全市经济分析预测系统,以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对应全市“1+X”应急处理系统为结合点,以应用带动建设,实现各大数据库的全面应用。进一步强化全市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制定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和交换标准,充分整合全市电子政务管理和信息资源,实现基础信息资源在市级层面上的交换、集成与共享,解决各部门的信息需求。

3、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加强以“中国吴江”政府门户网站为主体的政府网站群建设,形成“一站式”、“一线式”、“一门式”政府服务格局。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龙头作用,加大对各部门网站服务内容的整合,以“一站式”服务为目标,积极开展网上公共服务,加快拓展互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便企业和市民网上办事。继续加强市行政服务局网上在线服务功能建设,在“一照三证”、“一表制”协同业务系统建设应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跨窗口、跨部门的业务联网,基本实现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同时,积极引入苏州市企业CA证书的发行,解决审批服务网上身份认证的瓶颈问题,尝试全过程的网上审批办事服务。

(五)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

1、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继续完善我市卫生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完成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网络部署和建设,达到卫生系统网络覆盖100%。建设3G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服务平台,增强通讯能力,以满足更加复杂、人性化的公共卫生上门服务。继续完善一个中心、三大平台、三大应用系统,坚持以卫生信息化推动我市的卫生现代化,继续完善卫生管理平台、卫生服务平台,加强医院系统、社区卫生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建设。重点建设卫生服务平台,提供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平台,市民凭借市民卡在医院内部实现电子挂号、小额支付、病史调阅、医保结算等一卡式就医服务,感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进一步完善卫生管理平台,应急指挥系统,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做好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宏观调控决策,实现我市卫生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LIS、RIS、PACS等系统,实现全系统数据共享,集中诊断共享。

2、继续实施公共交通信息化。重点打造交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成覆盖全市的车辆诱导系统。完成水路交通综合信息数据库和航道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建设航道疏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港口与航道视频监控与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航标遥测及管理系统,建设水路交通综合运行统计分析系统,建设水路交通综合指挥、搜救与应急指挥系统;全方位打造公众出行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因特网、交通电视、广播、LED可变情报板、公交候车亭、无线宽带网及无线移动通讯网络等形式向出行者发布出行服务信息;积极探索、研发长途客运一体化联网售票系统;全面深化智能化公交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对现有的出租车GPS运营系统进行功能上的升级改造,建设城市货运出租车电子调度信息系统,建设危险品运输车辆和驾培车辆管理监控系统,建设交通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吴江市民卡”交通功能。

3、加快建设应急处置信息平台。按照全市“1+X”应急处置信息平台建设规划,以110、120、119、122“四台合一”指挥平台为基础,整合各部门已建、在建的应急类信息系统,集中建设全市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构建公安、交通、环保、消防、急救、防洪、抗旱、防震、民防、卫生防疫等一体化应急处理统一指挥平台,建成功能强大、信息充足、覆盖全市的应急指挥联动网络,形成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机制和日常事故报告及处理应用体系。逐步建立一个可靠、高效、完备,具备对重大灾害预警、突发事件多部门联动处理的现代化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形成集业务流转、指挥调度、应急资源保障、辅助决策、GIS应用、无线巡防、数据中心于一体的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系统。

4、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改造、更新,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新建15所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5所苏州市数字化智慧校园,35%的学校达到“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建设标准。以建设面向师生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完善面向市民的“乐居吴江”市民在线学习平台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服务全民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吴江教育”门户网站、整合系统资源和提升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努力促进教育的区域优质均衡发展,丰富市民终身教育信息化载体,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泛在学习需求,为率先建成数字化学习型城市和“教育E时代”城市提供良好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

5、继续推进社区和家庭信息化。加快社区和家庭信息化步伐,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社区建设原则,把社区信息化纳入全市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中,将民政、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计生、卫生、司法等部门原独立分散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全面向社区延伸,利用统一的信息网络和吴江市民卡来实现业务联网化、服务自动化,向社区(村)居民提供救助、优抚、养老、就业、计生、外来人口管理、社区矫正等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推广农村信息化建设,建成若干个信息化村,为农民提供宽带接入与综合信息等多种网络和信息服务,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以及农民生活质量。

6、继续完善水利决策支持系统。进一步建设全市水利信息网络,扩展吴江市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与全市各水利站、直属单位联网。逐步建成全市水闸泵站自动监控系统、堤防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水雨情监测系统、水利(防汛)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全市水资源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等应用平台。建立全市水利综合数据库及数据交换平台,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存储和管理全市水利(防汛抗旱、水资源、电子政务)管理和决策相关的数据。各镇(区)水利管理单位分步建设本地基础数据库,并通过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类数据的汇集、整合,形成全市综合数据库。全面提高水利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的效率,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优化配置、防灾减灾。

二、重点工程

(一)电子政务数据中心

深入整合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虚拟化技术,建设吴江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各部门分散的机房设施,逐步将各政府部门的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全市电子政务网、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给政府部门及企业。政府各部门、企业可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随时获取计算及存储资源,按需使用,随时扩展,实现“云”与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中硬件资源分割,实现电脑计算能力的按需调度。

以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重点推进政务信息化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共享,充分融合“1+X”应急处置、数字化城市管理等各类综合信息化平台的计算处理和数据存储,不断加载应用业务,使其为各行业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服务的服务中心,成为全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组成部分。

(二)数据灾备中心

利用民防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和行业数据灾备中心,对各行业、各部门关键的信息数据和网络服务进行备份和保护,保障突发状况后政府数据的安全和各项工作的连续性。

建设集中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灾备中心平台,实现所有接入单位共享一个备份管理平台,每个接入单位作为系统的一个用户,拥有限额的、虚拟的、逻辑独立的存储。平台具备全局规划、存储管理与备份事务相分离的两级管理模型,其管理、维护和扩展对用户透明,业务和数据量的扩展不会造成备份服务的停滞。

建立统一的备份管理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实时的数据存储与备份,并逐步实现横向和异地双向备份,充分保障全市的数据信息安全,以避免重大灾难、重大事故以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引起的数据破坏。

(三)“政信通”电子支付平台

利用吴江市民卡信息载体,建设全市“政信通”电子支付平台,全面整合政府和行业部门信息资源,制定信息采集和交换标准,集中汇总各部门面向个人的管理和服务信息。建设聚合型消息提醒平台,将涉及交通违法、电子警察记录等各类政府管理服务信息、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及时推送给统一的消息平台。利用市民卡进行网上统一身份识别和认证,实现网上信息平台单点登录,让市民及时获取行政管理服务等相关信息。

在实现消息信息平台汇聚的基础上,统一政府服务和公用事业的缴费类事项,利用网上银行的支付渠道建设全市统一的“政信通”电子支付平台,对涉及交通罚款、个人养老保险等各类行政性缴费事项,实现一站式的在线支付。“政信通”电子支付平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成熟一项加载一项,逐步形成覆盖广、功能全的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对传统线下缴费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四)移动政务平台

以政务网安全建设为基础,搭建全市移动政务平台。推广省级数字证书在单位和个人身份认证领域的应用,面向机关工作人员发放USB数字证书,并对接全市统一的组织机构目录和个人账号管理系统,建立以数字证书为基础的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全市电子政务网“单点登录、全网通行”,减少多系统、多账号、多密码的管理方式,保障安全、方便使用。利用USB数字证书,建立因特网访问电子政务网的VPN通道,实现因特网环境下的远程办公。明确信息交换标准规范,建立全市电子政务统一消息平台,实现政务办公平台及各类业务系统信息的聚合显示,提升不同系统的整合化水平。开发智能手机办公平台,实现主流智能手机的公文签批、文件查阅、公务邮件、通知提醒等功能。开发移动设备电子政务即时通讯及文件管理系统,按照集成化、分步式部署的方式,实现全市机关工作人员实时的信息通讯和文件传输、管理,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

(五) “1+X”应急处置指挥系统

建设全市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按照我市所确定的“1+X”建设模式,通过建设一个指挥机构,搭建一个共享平台,完善整合多个部门系统,建立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和联动机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以及不同应急队伍之间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联合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同时充分利用应急处置指挥体系的联动协调机制,实现110、119、120、122等日常接处警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功能。

“1+X”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一个指挥中心、一个共享平台,多个部门子系统。即全市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主要以现行“四台合一”指挥调度中心为基础,新建或改建升级成全市应急处置指挥中心。采用分区办公的模式,划分出相应的联动部门席位区,以备应急指挥及日常办公使用。应急处置信息平台建设主要有语音呼叫中心、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指挥、调度工作席位、部门业务平台数据采集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四部分组成。同时,根据各部门共性需求,建设完善市级共享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包括地理信息共享平台、车辆GPS定位系统、视频监控共享系统、通讯及网络设施等四项建设内容。通过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对接包括数字化城管、交通指挥、公共卫生、防汛抗旱、人防等部门专业指挥系统,根据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业务需求,完成其他相关部门信息上报接口建设,实现信息一站式集中,综合调度使用。

(六)社区(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计生、公安等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政府服务向社区的延伸,使政府服务窗口前移,方便居民办事和获取公共服务。建立连接电子政务网的社区网络平台和开发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区和各职能部门的全面联网。结合吴江市民卡应用,不断拓展政府各项管理和服务功能在社区的应用,提高政府业务服务、社会公益性服务和便民商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在“12345”便民服务热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全市统一的市民呼叫服务系统,联网各街道、社区的电话服务热线,形成市、街道、社区三级呼叫服务联动;通过各种电话、网站、信息亭等各种终端设施,向社区居民提供困难救助、就业指南、居家养老、家政中介、健康保健、物业报修、缴付资费、法律援助等社区服务;联手商贸企业,发展城市电子商务和商品配送,为居民和单位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务。

(七)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围绕我市特色产业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建设全市重点行业、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做好对外和对内两项服务。一是打造对外网站,建成一个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品牌宣传阵地,汇总发布、推荐我市优势产业和产品信息,同时为我市中小型企业搭建一个集网站建设、信息发布及产品推广在内的一站式服务网站,形成完整的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数据库;二是建设对内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财务、人事、进销存、ERP、电子邮件等在线软件的租赁服务,降低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和风险。

重点行业、企业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性投入、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以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企业市场化建设经营方式为主,由SARS服务商负责财务、人事、进销存、ERP等服务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向企业提供在线租赁服务。

建立全市物流共用信息平台,提供单个企业无法完成的基础资料收集、加工处理以及交易等服务,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全市副食品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安全的可控性。

(八)数字水利工程

建设以网络平台、数据平台、应用平台为基础的全市“数字水利”信息化框架体系,实现水利的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监测、实时化调度、科学化决策、网络化办公、规范化服务。以网络平台建设为重点,实现全市水利行业广域网络的全面覆盖。健全信息化管理机构,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安全体系,规范信息化技术标准,建立健全行业信息采集、监控、汇集整合,启动综合数据库建设。通过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业务处理信息上网,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政务公开,统一服务。以水利电子政务建设为抓手,加强和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的公众服务效能。以推进数据平台和应用平台建设为重点,实现水闸泵站、堤防设施的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建设,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在加强数字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实现与全市“1+X”应急处置指挥平台实现对接,充分利用全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成果,在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地图基础上,不断开发应用图层、数据展现,为水利、防汛、水文、气象、水资源等专业应用提供支撑。

(九)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

重点加强三类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五大平台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加强网络数据中心环境建设。建设基于多层体系架构的应用系统运行平台和实时运行监控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随需拓展,运行可靠”;二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安视频监控、警务数据和指挥调度网络架构体系,建立网络综合管理、联网设备和链路的冗余备份系统;充分利用3G网络技术、数字集群技术构建专用的移动公网视音频传输系统,完善应急通讯保障技术体系,积极探索和做好无线通信网络向数字集群过度的准备;三是加强安全技术设施建设。建立县级公安机关公安信息网安全平台,提高对于网络安全的快速应对和处置能力,提升公安网运行的可靠性;建立公安内外网安全接入平台,为大范围开展与社会有关部门交换数据信息、稳步开展对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在五大平台建设方面:一是全面深化警务基础平台建设。以警务基础工作平台为核心,积极推行居住证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数据采集和动态管控。二是全面深化情报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安情报信息平台,建立情报生产中心,逐步实现信息采集全天候、研判预警全自动、情报生产全自动的目标。三是全面深化交通指挥控制平台建设。建成分级应用、一体化管理的智能交通指挥控制与应用管理平台,积极实践“感知交通”、“网上交通”管理新模式,建立便民、惠民、高效的“人、车、路”综合交通安全系统。四是全面深化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建设分级应用、全市一体化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动态信息数据库,依托物联网技术,逐步构建整合城市安全、智能交通和应急指挥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五是全面开展“网上公安机关”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构建分层级的网上公安运行体系,创新警务机制和运行规范,全面实施现代警务工作。

(十)智能交通工程

建成智能公交系统,实现智能报站、车辆到站预测等功能,通过手机、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公交的查询,为市民提供多渠道的便捷方式。通过视频分析或微波检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道路车流量的检测,通过对车流量数据的采集、分析、整理、归纳,形成城市道路的拥堵状况信息,可通过可变情报板或其它手段进行对外发布,为行驶在路上的驾驶人员提供诱导信息。同时,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在线查询,实时了解道路的拥堵状况。

利用全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在市级基础图层上扩展交通专用数据,将航标的GPS信号、视频监控位置、遥控对讲位置、移动执法单兵位置、机动车维修企业、路况拥堵情况、诱导屏等信息进行接入,并实现在GIS平台即可对某些元素进行控制和发布。建立公路、海事两级GIS平台,由市交通运输局统一建设,各职能部门负责相关数据的维护,不同级别权限查看所有部门数据,并实现交通指挥中心的统一管理。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宏观协调与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化对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和事项的决策部署,建立信息化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加强信息化工作的考核督导,建立信息化专家咨询制度,强化项目建设专家咨询作用。注重解放思想,打破信息资源的行政性垄断,坚持政府信息资源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理念,按照综合开发的利用原则,积极鼓励企业及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市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健全完善政策和标准化体系,建立部门CIO信息主管制度,制定《吴江市政务资源目录体系》、《吴江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等规范,加强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吴江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创业企业重点投向包括电子信息和信息服务业在内的高技术领域,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信息产业。

二、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强、市场潜力大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研究,积极推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组成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导向,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为支撑,凝聚产、学、研各方的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组建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服务。建立完善创新风险投资机制,通过科创园等孵化平台,吸引各类风险投资基金,为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实施大公司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一定核心技术、综合实力强的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三、坚持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信息化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方面加大政府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资金支持,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性的支撑。财政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政府信息化建设和运行项目、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和维护项目,对重大公益型信息工程给予政策导向性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多形式运营的有效运行机制,鼓励和吸收各类企业及民间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发展多元投资主体,推动我市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设。建立我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使技术市场成为加速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效结合,为技术型企业、各类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多元化融资、投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人才资源和资本有效流动的载体平台。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营造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努力创建适合信息技术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制。一是积极推进以技术优势为导向的传统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对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二是加快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普及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建立多专业、多层次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普及信息化基础教育,加强本地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继续推进实施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和考核。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开发载体建设,抓好我市企业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和运行,建立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心。四是继续做大做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园、汾湖经济开发区科创园,制订有关优惠政策,吸引留学归国科技人员来我市创业。

五、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信息安全技术流程、信息安全教育计划以及相对完善的安全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信息安全与应用的关系,要加强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执行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党政机关、金融、财税等重要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要加强全市上网信息的管理、审核和监督,规范信息服务机构行为,营造健康安全的信息网络环境。同时,要克服过分重视安全而阻滞信息化推广应用的问题,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共享两者的关系。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