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4月06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党史 >> 国民党史 >> 解放前的中国国民党吴江地方党组织及其活动

解放前的中国国民党吴江地方党组织及其活动

2013/1/14 13:43:25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4617

 

一、党务沿革

民国12年(1923年)12月,中国同盟会会员柳亚子由叶楚伧、陈去病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3年春,柳亚子受设在上海的中国国民党江苏省临时执行委员会的委派,回吴江县秘密发展组织,筹组县党部,协助工作的有黎里汝景星(人禄)、震泽黄雅声(学诗,当时是复旦大学学生)等。组织发展主要在学界推进,先后组成城区、同里、盛泽、黎里、平望5个区党部,13个区分部。是年824,在盛泽东庙西庑召开全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监察委员会,成立县党部,设黎里。一大后,新设震泽、莘(塔)芦(墟)(北)厍、严墓、横扇4个区党部,全县党员约200余人,共9个区党部,34个区分部。城区为第一区党部,同里为第二区党部,盛泽为第三区党部,黎里为第四区党部,震泽为第五区党部,莘芦厍为第六区党部,严墓为第七区党部,横扇为第八区党部,平望为第九区党部。一大前后,在组织发展的同时,各区国民党员或区党部刊发“新”字号报纸,计有《新黎里》、《新盛泽》、《新震泽》、《新平望》、《新同里》、《新吴江》、《新严墓》等,开办平民夜校,组织“青年雪耻会”、“外交后援会”,开展声援“五卅”运动等活动,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

民国13年(1924年)9月,柳亚子赴上海参与江苏省党部筹组工作。因受齐燮元、卢永祥发动的江浙战争影响,县内党务基本停顿。1453,在黎里举行孙中山追悼会。会后,召开各级党部执行委员联席会议,决定重整旗鼓。714在黎里召开第二次全县代表大会,会后举办为期5天的夏令讲学会。810,县党部派丘纠生、毛啸岑、袁天真3人列席临时省党部选举会。选举会上,吴江县柳亚子、张应春和杨明暄分别当选为省党部执委和候补执委。820,在县党部第十五次执委会议上,柳亚子因当选省执委辞去县执行常务委员,由丘纠生接任。当时,全县党员总数319人。1010日下午,在震泽丝业公学召开第三次全县代表大会,11日举行廖仲恺追悼会。113012612181230,县执委会连续召开第26272829次会议,对“西山会议”表示义愤,不承认非法成立的南京市党部,查询县内发电附和“西山会议”党员的意向,开除张耀德党籍。

民国15年(1926年)11,在平望八慵园得真堂召开第四次全县代表大会,当时全县党员416人。212,张耀德在盛泽太平桥女校召开“孙文主义学会”成立大会,徐因时、君豪等10余人参加;17日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张士一演讲;20日请南京孙文主义学会执行委员高岳生演讲。33,该会召开第一次执委会,通过10余个新会员入会。41,盛泽汪开竺在《新盛泽》报上刊登退出孙文主义学会的声明。6月,张耀德去广州,该会即停止活动。为了消除孙文主义学会的影响,同年3月,县党部派汪大干赴各区宣传三民主义兼考察党务。汪在南塘港、坛丘等地召集农民发表演讲,力图把组织发展推向农工商各界。同时,柳亚子在上海广邀名人前来参加即将召开的第五次县代会。45日上午,各区党部代表在同里侍御坊举行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会,下午召开第五次全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党部第二届执监委员会。

民国16年(1927年)227,北伐军第21师由盛泽区党部程良偁联络,从浙江王江泾抵达盛泽。318克复吴江县城,县党部即由黎里迁来县城,在旧县议会内公开办公。41,在县城召开第六次全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县执监会。4月,国民党中央密令清党,江苏省党部妇女部长张应春(中共党员)在南京遇害。425,城区区党部会同部分社团举行清党运动大会。会后,搜捕县党部执行委员,执委大都逃避在外。52,县党部代理党务委员朱秋岑、监察委员李伯书召集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致电省党部敦促清党委员来吴江。58,北伐东路军政治部主任陈群派兵到黎里,搜捕柳亚子。从此,吴江县的国民党组织排斥左派,急剧向右,转向反共反人民。

民国16年(1927年)6月,江苏省党部特派员杨犀园到县,成立特别委员会,内设秘书处和组织、宣传、农民、妇女、工商5部。特别委员7人,于81就职。各区由特别委员会委派改组委员3人,组成改组委员会,接收区党部。825,省党部委定杨犀园、朱运基等3人为清党委员,朱兼任常务委员。杨犀园与朱运基之间发生冲突。9月,朱离职,改由金鲁望代理常委,金又向省控告特委委员叶心田,并于1118离去。因纠纷迭起,省令吴江县特委会停止工作。1122,省党部委派徐因时等5人为临时执行委员,陈达为监察委员,组成临时执监会,123开始工作。临时执监会调整各区党部改组委员,继续办理党员登记,推进总工会、学生会、商民协会的筹组工作。妇女协会由省党部改委5人为筹备委员。由于特委代理常委金鲁望拒绝向临时执监会移交工作,临时执监会只存在47天。

民国17年(1928年)130,特别委员会重新恢复,由叶心田担任常务委员,叶心田与金鲁望勾结,侵吞县党部经费,被告发。224,省令特委停止工作,改派杨镇为保管员,暂管县党部文卷、资财,直至630结束。6月底,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指定朱运基、王绍勃等5人组成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县党部等级由二等改列为三等。指委会内先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后又设训练部和民训会,由委员分别担任部长。从713日起810止,全县正式办理党员总登记,439人参加登记,另有5人拒绝登记。811,成立党籍审查委员会,经审查重新确认379人党籍。总登记后,调整区党部,原一区(城区)、二区(同里)合并为第一区,原三区(盛泽)改为第二区,原五区(震泽)改为第三区,原六区(莘、芦、厍)改为第四区,原七区(严墓)改为第五区,原四(黎里)、八(横扇)、九(平望)区合并为第六区。全县6个区党部,20个区分部。

民国18年(1929年)12123日,召开第七次全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执监委员。92122日,召开第八次全县代表大会。1126成立党史编辑委员会。196月,召开第九次全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执监委员。同年12月,县执委会撤销原设各部(处),由常务委员主持日常工作,仅设总务、组织、宣传、训练干事各1人,分任各项事务。203月,全县区党部调整为3个,即:城区、同里、芦、周(庄)、莘、厍为第一区党部,盛泽、黎里、平望为第二区党部,震泽、严墓、南麻、吴溇、五都、横扇为第三区党部,分9个区分部,党员总数276人。同年61820日举行第十次全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执监委员。2172224日举行第十一次全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执监委员。当时,全县正式党员300余人,预备党员200余人。十一大后,吴江县党务划入实验县,将所有区分部重新规划为21个直属区分部,裁撤区党部。235月,全县党员277人。民国255月以后,执委缺额,县党部奉令成立执监联席会,处理日常事务。266月,执监联席会改为党务整理委员会。

民国26年(1937年)77,抗日战争爆发。813,日军进攻上海。1112,侵占上海。15日,国民党吴江县党部人员随县政府机关撤向县西南部严墓章奥村。18日,日军侵占吴江县城。至277月,县党部无人主持工作。8月,省党部委派徐因时为吴江县党部书记长,聘定党务计划委员后,恢复县内党务工作。28年,全县分(苏嘉)路东、路西办理党员总报到,共报到183人。根据报到情况,按原行政区成立8个直属区分部,先后发展新党员220人;各区建立情报网,负责通讯联络、护送人员;县党部组织3个青年工作分团,分赴各地展开党务外围工作;各直属区分部配合忠义救国军苏嘉湖行动总队,展开小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主要活动区为:严墓西乡(与吴兴县接壤)及芦莘厍周(庄)黎(里)等湖荡水网地带。与此同时,国民党组织严密注视中共党组织在吴江县内的抗日活动,列黑名单,使一批中共党员和抗日志士在忠救军屠刀下遇难。31年,县党部举办第二次党员总报到,报到党员241人;重新整理各直属区分部,指派区分部书记;党员划分为23个小组。这一年的7月.日伪在县境东部清乡。32118日起,日伪又大举骚扰西部;县党政军各部门先后撤至浙西山中;8月,返回县境。3439,县党部移到黎里附近的南汇镇(属嘉兴县)办公,督导县东部各区党务;县西部各区党务,由留驻吴兴县练市的朱仁勇负责。

民国34年(1945年)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22日上午,吴江县党部迁回县城,暂借尚书巷11号设立临时办公处。827,重新聘定党务计划委员。是年5月至9月,县党部先后指派赵立民等8人分别担任8个直属区分部书记;95通令各区办理党员总报到。353月,省党部指令举办党员总登记;10月,县党部成立党员总清查审核委员会,由祝伯颐等9人组成;11月成立党籍清查委员会,由祝伯颐等8人组成,分区督促。截止1214,全县办理登记的党员132人,划分35个小组,分属8个直属区分部。12月中、下旬,各直属区分部选举产生执委书记、执委和候补执委。党籍清查于363月结束,全县“应予奖植154人,应予裁汰50人,死亡55人”。

民国36年(1947年)12627日,召开第十二次全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八届执监委员。是年810ll12月,城区、盛泽、震泽分别改选成立区党部,芦墟、严墓2区成立区分部;9月在南泰乡成立了直属第一区分部。这样,全县划分3个区党部,下设16个区分部,6个直属区分部。

从民国35年(1946年)4月重新组织宣传委员会起,县党部先后设立党务基金募集委员会、文化运动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农工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各聘定322人不等的委员。同时,在县临时参议会、参议会、人民自由保障委员会、县农会、县总工会、县商会、中医师公会等社团中成立党团,旨在控制各阶层思想,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每个党团设书记一人,由各社团负责人兼任,下设干事若干人。从355月起,县党部秉承省党部旨意大肆发展组织,向各区按月分配计划。363月,第一批分配名额全县1200名,9月第二批分配名额全县猛增到11000名。至367月止,全县已发展400人,11月份又发展200人,12月份发展1800名,但主要成份“系乡村农民,大都不善书写申请书,故人党申请书刻由本会(县执委会)派员协助填写”,多数并未取得正式党籍。当年11月,全县正式党员583人。

民国36年(1947年)1225,国民党吴江县党部、三青团吴江分团部筹备处奉省

党部令举行党团统一委员会会议,省委定祝伯颐、邹桂初、凌莘子为县党团统一委员会委员兼理常务委员权,并指定祝为召集人。371月,全县进入党团员总登记。党团员原有人数1283人,至8月实际参加登记仅429人。随着国民党在全国军事上的失利,吴江县国民党内人心浮动,直属第四区分部书记徐义、直属第七区分部书记周宗洛等向县党部递辞呈,县党部书记长祝伯颐也向省党部递辞呈。383月底,祝走避上海,图谋职业不成;421又走避上海。至此,吴江县内国民党组织彻底瓦解。

二、代表大会

第一次 民国13年(1924年)824,在盛泽东庙西庑召开,出席代表约56人,分别来自黎里、严墓、平望、八坼、震泽、盛泽、城区。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监察委员和常务执行委员,成立县党部。柳亚子、朱季恂、邵季昂、邵力子在会上演讲。柳讲《中国革命史》,历叙中国几十年来的革命事业,孙中山先生组织国民党,缔造中华民国的功迹;解释“国民革命”。朱讲《政党与国家》,分析“专制”和“共和”的不同,说明政党存在的必要。邵季昂讲《弹性论》。邵力子讲《中产阶级与国家之关系》,认为“中产阶级系一国之中坚分子”。会后,游览同里罗星洲。

第二次 民国14年(1925年)714在黎里召开,应出席代表44人,实到34人。会议决定,设立妇女运动部、青年运动部、农民运动部、工人运动部。每部由各区推出委员一人,再在委员中选主任一人,各部主任受县执委会领导。会后即举办夏令讲学会5天,朱季恂、侯绍裘、徐蔚南、柳亚子、王一知、董亦湘、姜长麟、沈雁冰、张仲友、杨贤江、邵季昂演讲。

第三次 民国14年(1925年)1010下午,在震泽丝业公学召开,出席代表36人。省党部执行委员柳亚子以四区一分部代表身份参加会议,省党部特派代表、省党部组织部副部长姜长麟到会。会议决定在各机关中组织党团,从速产生工、农、青、妇4部主任。是日上午,柳亚子在震泽区庆祝双十节会上演讲,晚上,姜长麟演讲。

第四次民国15年(1926年)11下午,在平望八慵园得真堂召开,出席代表59人。柳亚子以四区三分部代表身份参加会议,省党部代表、宣传委员肖楚女及姜长麟参加会议,肖发表演讲。会议决议,通电反对日本出兵东三省;通电庆祝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声讨党内背叛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叛贼,实行清党事务;通电庆祝国民政府统一广东,声讨段祺瑞;组织吴江县反帝国主义同盟。

第五次民国15年(1926年)45下午,在同里侍御坊召开,到会代表32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柳亚子为会议主席,选举产生第二届执监委员。会议通电,反对国民党右派在上海非法召开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反对3月成立的伪江苏省党部。侯绍裘、杨之华、瞿双成在会上演讲。侯讲《反动派的历史》,杨讲《妇女与政治》,瞿讲《中国妇女与国民党》。

第六次 民国16年(1927年)412日,在吴江(松陵)召开(以后历次代表大会均在吴江召开)。会上,选举第三届执监委员;提议封闭吴江报,查办垫用维持治安的各种军用费;决议县治迁平望,并于最短时间内拆除城墙。两项决议,因遭各界反对而宣布撤销。

第七次 民国18年(1929年)12123日召开,选举第四届执行监察委员,决议案46件。会议决定,为北伐时在上海密谋起义,遭军阀杀害的钱刚举行公葬;呈请国民政府通缉凶手李宝璋;呈请省党部、省政府恢复吴江县为二等县;于本年721日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训练市乡行政人员。会议结束后,举行省代表大会复选会,选出朱运基、毛啸岑、徐因时3人;举行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复选会,选出杨剑秋、沈复镜2人。

第八次 民国18年(1929年)92122日召开,决议案53件,决议筹备《吴江日报》,筹设游民习艺所。

第九次 民国19年(1930年)6月举行,选举产生第五届执监委员。

第十次 民国20年(1931年)61820日召开,选举产生第六届执监委员。

第十一次 民国21年(1932年)72224日召开,选举产生第七届执监委员。

第十二次 民国36年(1947年)12627日召开,出席12人,其中11人为各区代表,1人为书记长。省指导员陈新犹、县长顾鸿熙、三青团吴江分团部筹备处主任邹桂初列席会议。选举产生第八届执监委员,选举陶昌华为省代表会代表。决议恢复《吴江日报〉〉’组织吴江县殉国殉难事迹编审委员会,筹建忠烈祠、国殇墓园,彻查伪县长杨彦斌、伪保安大队长唐仁煊、徐海峰罪行,发展合作社,保障教育事业,呈请省党部将吴江县执监委员名额增加至乙级县标准。

三、县党部组织及人员

第一届执监委员会 执行委员柳亚子、李伯华、徐任之、丘纠生(冶华)、沈眉若,候补执委吴柏如(学新)、施士知、陈亨利(绵祥);监察委员杨剑秋(澄中、铮者),候补监委施绍荣,由柳亚子担任常务执行委员。柳辞去执委后,由丘纠生接任常务执委,并递补陈亨利为正式执委,汝景星担任县党部总秘书。第二次代表大会后,设立妇女、青年、农民、工人4运动部。

第二届执监委员会 执行委员丘纠生、毛啸岑、汪大千、沈复镜、陆剑飞,监察委员杨剑秋,由丘纠生担任常务执行委员。

第三届执监委员会 执行委员凌应桢、汪大干、朱智千、蔡元湛、陆剑飞、张应春(蓉成、秋石)、施士知,监察委员李伯书,由凌应桢担任常务执行委员。民国16年(1927年)5月,朱秋岑代理常务执委。

特别委员会(民国168181118 特派员杨犀园,特别委员朱运基、金鲁望、徐因时、杨镇(勖仁)、宗之璜、叶心田、朱正淑。由朱运基任常务委员,金鲁望任组织部长、徐因时任宣传部长、杨镇任工人部长、宗之璜任农民部长、叶心田任青妇及商民部长、吴契宁任秘书长。清党委员杨犀园、朱运基、王绍勃(家怡)。同年9月,朱运基离职,金鲁望代理常务委员。

临时执监委员会(民国1612317118 执行委员徐因时、王绍勃、黄济勇、王来苏、杨镇,监察委员陈达。徐因时任常务执行委员,王绍勃任组织部长,黄济勇任宣传部长,王来苏任青妇部长,杨镇任农工商部长,殷振声任秘书长。

特别委员会(重新恢复时期,民国17130224 特别委员叶心田、杨镇、徐因时、金鲁望,由叶心田担任常务委员。

党务指导委员会(民国1773到任,下同) 委员朱运基、王绍勃、徐因时、周石泓、黄於寅,黄因病辞职由殷振声接任。朱运基、王绍勃为常务委员,组织部长徐因时,宣传部长周石泓,训练部长兼民训常委殷振声。

第四届执监委员会(民国1821 执行委员朱运基、吴月斧(品泉)、周石泓、徐因时、施士知,候补执行委员吴柏如、芮宾初,张北湖(海豪);监察委员殷振声、陆剑飞、周宗洛(仲达),候补监委沈剑双。朱运基为常务执委,殷振声常务监委。514,执委第十三次会议,加推吴月斧为常务委员,省党部未允准,旋于十五次会议宣布撤销。8月,朱运基辞去常委,由吴月斧接任。后,陆剑飞任常务监委。执委会内分工,组织部长徐因时,宣传部长周石泓,训练部长施士知,民训会常务委员吴月斧(民训会于514裁撤),沈复镜为秘书。

第五届执监委员会(民国196月) 执行委员朱运基、陆剑飞、吴月斧、徐因时、毛啸岑,候补执行委员张北湖、君豪、陈景康;监察委员杨子纯、朱振霄、钱锡谷(振汉),候补监察委员梅福林。由朱运基任常务执委,杨子纯任常务监察。205月,朱运基调往吴县,毛啸岑接任。执委会内,设总务、组织、宣传、训练干事各1名,监委会设干事1名。

第六届执监委员会(民国207月) 执行委员陆剑飞、徐因时、凌莘子、金维铨、候补执委徐任之;监察委员杨子纯,由陆剑飞为常务执委。11月,陆病殁,徐因时接任常务,徐任之递补为正式执委。

第七届执监委员会(民国217月) 执行委员徐因时、凌莘子、金维铨、徐任之,候补执委潘翔君(南池);监察委员杨子纯,候补监委钱锡谷,徐因时担任常务执委。后,金维铨接任常务执委,执行委员凌莘子、徐任之。242月,金辞职,凌莘子为常务执委,执行委员徐任之、潘翔君。后,徐任之因包庇芦墟鸦片贩子,企图向县长徐幼川行贿被查办。255月,凌莘子辞去常委改任执委。常务执委缺额,省党部指令吴江县成立执监联席会,成员:凌莘子、潘翔君、杨子纯。

党务整理委员会(民国266月至11月) 执行委员潘翔君、凌莘子、丁趾祥、杨雪门、杨子纯,由潘翔君担任常务执委。

抗日战争期间 第一任书记长徐因时(民国278128831)。党务计划委员:杨子纯、君豪、凌莘子、潘翔君、施士则。第二任书记长周石泓(2891301月)。党务计划委员:祝伯颐(培基)、凌应桢、钮善(锡卿)、吴柏如、凌渐磐(耀汉)。第三任书记长王逸芝(302月至6月)。党务计划委员:祝伯颐、何念椿、钮善、黄雅声、凌莘子、周石泓。第四任书记长何念椿(306月)。党务计划委员:周石泓、祝伯颐、凌应桢、凌莘子、黄稚声、钮善。34827改聘计划委员:杨子纯、杨雪门、徐因时、潘翔君、周启震(觉东)、王涧樵(师质)、凌莘子、柳公望、祝伯颐、黄雅声。35415,祝伯颐接任书记长,更聘杨子纯、何念椿、君豪、凌莘子、陈心隐、潘翔君为党务计划委员。

第八届执监委员会(民国3647 执行委员祝伯颐、沈天保、凌莘子、邱胜英、程树勋(士军),候补执委黄虎圻、唐乃忠(珩);监察委员何念椿、君豪、杨子纯,候补监委陈心隐(卓民)。祝伯颐为书记长,杨子纯为常务监委,沈天保负责组训,凌莘子负责宣传。6月,重新组成计划委员会,委员祝伯颐、杨子纯、何念椿、君豪、邱胜英、沈天保、潘翔君、凌莘子、程树勋、陈心隐、黄虎圻,由祝伯颐兼任主任委员。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