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庙港镇志 >> 附  录

附  录

2012/12/26 18:45:40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499

太  湖

 

一、概况

太湖地处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心,横跨江、浙二省,北临无锡,南至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水面辽阔,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太湖地域近海,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水位稳定,鱼虾丰盛,物产富饶,是闻名中外的鱼米之乡。

庙港地处东太湖南岸,沿湖有勇星、金明、更楼港、曙光、合群、庙港、七一、富强、五联、罗港、富联共11个农业村和1个渔业村,1个镇区。沿湖12个行政村和1个镇区,总户数4865户,占全镇总户数的64%。总人口1873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4.2%。沿湖人民世世代代喝太湖水,在太湖边辛勤耕耘,繁衍生息。

(一)太湖形成和演变

太湖是在燕山断块运动基础上,受第四纪间冰期海浸影响,由沙咀伸展封壅成湖。自经过二期燕山运动断裂变动之后,滨湖与盆湖之断块凸起成为山丘和岛屿,太湖则断陷沉降而成巨型盆地,至中更新世纪,海山浸没了凹陷而成为海湾。经过漫长的岁月,长江和钱塘江带来的泥沙和其他物质冲积,使海湾逐渐变浅形成河口河咀,南北二条沙咀成钳状不断向外伸展环抱,使海湾变成了一个与大海若断若连的泻湖。随着长江三角洲的东伸扩大,泻湖与海湾完全隔绝,成了淡水湖泊。在四五千年前,沙咀的内侧有陆地存在,并有人类活动,以后又淹没在水中。随着时间的变迁,河流的淤积以及人类活动,使原来连成一片的泻湖与海湾完全隔绝,封淤成一大片碟形洼地,主体部分即是太湖,周围又分出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隔湖群等汇水区域,由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溇将太湖与周围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宛似群星捧月,相映成辉。

太湖的演变,客观上受水土流失的冲积和淤积,西坍东涨,发展成许多沙滩和湖滨洼地,同时受太湖进水道的影响,沧海桑田,使太湖及周围地区不断变化。庙港镇因受太湖“三山门”来水,浪涛澎湃,冲击湖南圩岸,泥沙回流,造成南塌北涨的局面。据湖区渔民所述,从前洞庭东山龙头山脚为湖岸,现已涨过山脚约3公里。庙港镇大明港以西自古筑有石埂,但均为私人出资兴筑,故不连贯,如沈家港至南盛港的一段石埂据说是叶姓(时称叶百万)出资所筑。民国26年(1937年)江苏省政府勘定东太湖界线所竖水泥桩尚在石埂以北20米处。到1983年太湖大堤未筑以前,湖岸已后退200米,原有石埂早被风浪冲垮,石块散落湖中,护岸的茅芦、杨柳在抗日战争时期无人管理,也逐年冲毁。庙港勇星村丁家港太湖滩原有一只煜字圩,民国初年已被浪冲没,更楼港村半夜浜原有14户农民在太湖滩因受浪打威胁,20世纪70年代先后南移。

人类活动,促使太湖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随着太湖浅滩、湖湾的围垦,以后形成了环湖东部的太湖大堤工程。明末,在太湖浪打穿、湖石出现成片芦苇荡草埂。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即有垦殖。光绪十七年(1891年)围湖田达千余亩,光绪二十八年震泽知县准许围垦平沙草埂湖田,光绪三十年东太湖已有湖田1.6万亩。清代末叶,湖南、苏北、河南等地部分农民移居东太湖边垦殖,也有一部分是江阴、常熟、温州等地农民迁来东太湖边种“客田”,太湖围田达到高潮。解放后,人民政府统一清理围田,拆掉影响泄洪的圩田,然后统一规划,每年都组织大批劳力整修圩堤,小圩联成大圩,沿湖跨乡修成联圩,提高了抗洪能力。从1969年到1978年的10年中,当时渔业上提出了“渔民不吃商品粮”,农业上提出了“向太湖要粮”的口号,各地都进行围湖造田,凡是湖湾,浅滩大部分被围掉了,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五七圩”、“战备圩”。庙港渔业大队20世纪70年代围垦(五七圩、大寨圩、团结圩、跃进圩)4只圩面积共700多亩,种上水稻。庙港公社有6个大队也参与东太湖围垦面积800亩粮田。富联村太湖滩于1972年冬公社组织围垦跃进圩998亩。从80年代开始太湖围垦有所限制,沿太湖逐渐退田还渔,1989年庙港渔业村退田还渔开挖渔池650亩。80年代起,太湖开始试行围网拦蓄养鱼,到1985年底全湖围栏养殖已发展到1.5万亩,庙港渔业村到1995年发展到1870亩。

(二)历史沿革

太湖历史悠久,从太湖三山岛古人类文化遗址发掘证明,早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先民们已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注一)。在六七千年前,太湖地区捕捞渔业已相当发达了(注二),并在劳动中创造了较为发达的马家浜文化(注三),过着共同劳动的母系氏族社会生活。

商代末年,周太子泰伯,仲雍“奔荆蛮”创建“勾吴”小国,初号“大伯邑”,太湖亦因此得名,都城设在梅里,即今无锡之梅村。至公元前560年,都城南迁苏州附近,到公元前514年阖闾扩建为苏州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太湖属会稽郡。

解放前,太湖渔民未单独设行政区,仅设过兵防,渔民均由沿湖地方分管。在太湖中捕捞的有60个渔业(队),太湖水域没有明显的行政界限,渔民不受省县水域限制,可以全湖通渔,太湖中的渔业生产由江苏省太湖渔业生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是江苏省水产局的直属事业机构。1949427日太湖解放后,太湖行政组织机构逐步完善。1952年底太湖划分成7个区,杨湾到庙港的渔民属第7区管辖,区政府设在吴县东山杨湾,历史上第一次太湖渔民单独建立行政体制。1953年太湖办事处撤销,成立震泽县。第7区改为湖东区,区政府先设在吴县横泾叙庄,后迁到横泾镇上,下辖5个渔业乡,管辖吴江、吴县一带渔民。1957年撤区并乡,湖中区并为湖中、洞庭两个乡。洞庭乡管辖杨湾、庙港、义皋的小船渔民。195810月,湖东、湖中、湖西3个水上乡将16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震泽县太湖人民公社”,统一管理全太湖渔业生产。1959年底,震泽县并入吴县,原震泽县太湖人民公社亦改为吴县太湖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体制后,原留下的6个大队又划分为16个大队,即原光明大队划分为光明、荣星(现庙港的渔业大队)、渡桥、湖荣4个大队。19691月吴县太湖公社划掉8个大队,其中2个渔业大队300户、326只船,1465个渔民划给吴江县的湖滨、庙港2个公社。荣星大队划给庙港公社后与庙港新胜渔业大队合并,更名为团结大队。

(三)湖盆形态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称“五湖”、“笠泽”,明代朱后《震泽赋》云:“夏名震泽,周曰具区,下属三江,实为五湖。”周《山海经》上有“浮玉之山”,北望具区。

太湖名称,自公元前13世纪末,泰伯“奔荆蛮”后,“勾吴”初号“大伯邑”,太湖亦因此得名。《孔氏书传》载“震泽吴南太湖名”沿用至今。

太湖位于北纬30°5542″~31°3355″、东经119°5345″~120°3615″之间,呈椭圆形,东西宽55.9公里、南北长68.5公里,形如腹中胎儿,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据1961年南京地理研究所等单位调查,全湖面积为2250平方公里,折为338万亩,湖岸线全长393.3公里。

太湖湖底成碟形,湖底平坦,平均水深2.27米,最深处在平台山以北,水深为4.87米,由北向西南逐渐变浅,是碟形浅水型湖泊,有利于鱼类生长栖息和捕捞。

太湖地区以湖积、冲积及其过渡型沉积为主,其岩性随沉积环境不同而异,冲积相的粉砂亚粘土分布于西岸一带平原,沼泽相的泥炭粘土层分布于东太湖沿岸的低地和湖荡周围,冲积、湖积相粘土分布于太湖东部和西南部的滨湖洼地。庙港沿太湖边一带土质为小粉土。太湖地区地势总的是西高东低。

(四)水系、水文、气象

水系:由于太湖西部高、东部低,因而湖面依其自然地势而呈自西向东的倾斜,故湖水出口集中于东部,分别由沙墩港、胥口港、瓜泾口、南厍港及太浦河等70余条河下泄入海。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历史上有262条,沿湖72港,其中(庙港地区有47港)。近年来,由于兴修水利,围湖造田,扩大港口等,使沿湖港口变化极大。据1961年南京地理所查明,与太湖相通的湖港有315条,其中死港3条。1975年太湖渔管会调查时有309条。1980年太湖水产增值垦地调查时仅剩224条,比1961年减少91条。

水文:太湖水位比较稳定,年平均水位2.893.27米,年变幅一般在1.11.8米之间,水位变化明显地依赖季节内降水,常年均呈现春夏涨、秋冬落之势。从5月份起水位开始上升,最高的89月份平均可达4米左右,由于太湖水位稳定,没有大起大落,鱼类资源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故太湖渔业产量稳定,但有些年份水位亦有较大变幅。

1911年到解放前30余年中,太湖水位超过吴淞水准点(下同)4米有3年,解放后到1984年的30余年中太湖水位超过4米有8年。其中,1954728日最高水位达4.73米,当年圩田大部分被淹,颗粒无收。损失最大的是1949725日(农历六月三十日)刮西北大风,太湖东南岸高地积水1.31.7米,低田全部被淹,有一大渔船被刮到太湖南岸庙港七一村太湖滩旱地上,水退后人工开港牵引下湖。水位最低在2月份,解放后到1983年太湖水位2.5米以下的有12年。太湖水位一般西高东低变化幅度基本稳定,这与水源来向和盛行风向有关。太湖波浪随风向、风速而变化,一般湖中心风浪最大,近岸地带及东太湖最小,高水位时,在8级风情况下所产生的波浪高达2米左右。由于湖面风情不稳定,加上湖岸曲折,使湖面波浪互相干扰重叠。太湖湖流微弱,无风时以正常的倾斜流为主,基本流向由西南向东北。

气象: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光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3°~16.9℃之间。从1956年到1981年的26年中的1月平均气温为3.3°,7月平均气温为28.5°。

太湖一般从12月中旬起,沿湖岸河口开始结冰,断断续续直到第二年2月。冰期正常年份约56天左右,集中在12月,冰厚约2厘米,寒冷年份太湖会全湖冰封。

太湖属季风气候。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南风,温和多雨。冬季在北方高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冬夏季风交替,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形成春末夏初的梅雨期,秋季夏冬过渡季节,冷高压迅速控制整个地面,形成秋高气爽的气候。

太湖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由于太湖水面的调节作用,使气温和湿度变化较为和暖,冬无严寒,夏无酷热。

太湖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趋势是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冬季冷空气不断南下,气候逐渐变冷。初霜始于农历十月底十一月初,晚霜终于农历三月底四月初,个别年份迟到四月中旬,霜期可达120140天。

太湖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偏南风,但受地形的影响,气旋通过湖面、风速和风向常有很大变化,全年正常的8级以上大风320天,以秋季和冬季较多。

(五)灾异的治理

灾异:太湖湖泊历史上灾害频繁,据志书记载,从吴太平元年(256年)起到清代的1600多年内,记录了较大的灾异有71次,其中水灾44次,旱灾14次,冰冻13次。

解放后到1983年,34年中有8年太湖水位吴淞水准点(下同)高于4米,其中受灾严重的是1949725日(农历六月三十日),10级西北大风加暴雨,太湖东南岸陆地积水1.31.7米。1954825日瓜泾口最高水位达4.62米,土地大部分被淹,是8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19938月中旬发大水,水位达到4.89米,是解放后太湖水位最高的一年。

太湖地区也屡有发生旱灾,旧志中曾记载,在13次旱灾中有6次发生“太湖涸”,解放后的1967118天无透雨,8月份仅降雨0.1毫米,形成夏旱。

冻害,寒冷年份太湖会全湖冰封,据志书记载,从宋政和元年(1111年)起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止的750年间发生了13次冰冻灾害。元天历年(1329年)“太湖冰厚数尺,人履冰行”。1977年冬最低气温摄氏零下13.2°,全湖冰冻半月余始解。庙港公社机关干部杨云奎、供销社莫中林、渔业村朱阿二等7人,在冰面上推船前往抢救在湖中积肥运肥的八都公社43名群众。

水借风势,必定造成水灾。解放后除1949年农历六月三十日的暴风损失外,还有两次风灾损失严重。196210614号台风在太湖过境,湖面阵风达10级,日降暴雨284毫米,太湖水位陡涨1.5米。这次台风中捕捞渔民中翻船5起,死亡6人,伤3人。1983428日,由于冷热空气交锋,从凌晨2时,中午3时、傍晚7时,连续3次狂风袭击,经过时中心风力1011级,捕捞渔民中沉船5只,死亡4人。

治理:太湖治理,历来湖西以陂塘堰坝填拦蓄为主,湖东则以修圩浚浦挡排为主,下游洼地平原历来以筑堤挡水、开河排潦为治理的主要形式。

太湖治理的文献记载,从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起,到清光绪东山民浚黄洋湾河止,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对太湖较大规模的治理共有96次,其中14次是筑堤坝堵水,其余皆为疏江泄水。

明代对太湖治理有33次是历代皇朝中对太湖治理最多的一朝,而且治理规模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冬春都组织民工兴修水利,开江疏河,修堤抗洪。太浦河是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骨干工程之一,太湖洪水东泄干流。1958年开挖,1978年开始拓宽,1979210日全面动工,320日竣工。

1977年以来,苏州市对境内太湖原有堤岸基础上按抗御历史上太湖最高水位标准进行复堤。吴江县境内湖堤分两段,太浦河以北俗称东太湖堤,太浦河以南称西太湖堤(庙港境内属西太湖堤)。西太湖复堤工程(吴江段)自太浦河河口南岸(庙港五联村)起,沿太湖老岸线向西南至七都乡薛浦村以西与浙江两省交界止,跨庙港、七都两镇全长13.10公里。自1983126日起有15个乡镇出动3.58万民工,编成15个营分段施工,到1228日止筑堤12.13公里。1984年至1985年陆续建成浆砌块石重力墙护岸11.5公里,两年共投资296.7万元。

沿湖水闸(庙港地区):清代,在一些沿河溇港的小石桥上游设闸板“旱而欲蓄上流之水而闭之,涝而欲泄上流之水而启之”。庙港乡陆家港闸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庙港各港石桥上游侧,大部分有闸槽。民国期间开始建墩墙式叠梁门水闸,大庙港闸建于民国20年(1931年),抗日战争时期被侵华日军拆毁,亭子港闸建于民国21年。1951年在庙港、沈家港、张家港各建插板式木门水闸一座,平均每座造价3850元。1952年建大庙港、时家港、罗家港水闸平均每座造价1850元。1964年起相继建造庙港、徐杨港、庄港、汪牙港、汤家扇、鸦雀港、大明港、汤家浜、亭子港等处建孔宽2.74.3米的水闸。太湖堤建成后,1979年至1985年按大堤防洪标准先后建成11座水闸,总投资139.92万元。1995年庙港境内建沿湖套闸有富联汤家浜、时家港、大明港、大庙港共4座,防洪闸有庄港北、陆家港、丁家港3座。

二、太湖资源

太湖气候温和,水位稳定,湖区受水面调节,冬少严寒,夏无酷热,形成有利于渔业、农业生产的小气候。湖中水产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太湖三宝”的银鱼、白虾、梅鲚和蜚声市场的湖蟹、鳗鲡、折鱼、鳜鱼等,素有“日出斗金”、“天然活鱼库”之美称。湖区水生植物众多,太湖莼菜更是名扬天下。

(一)主要经济鱼类

1)梅鲚鱼 太湖梅鲚分短、颔鲚和湖鲚。头大、头尖,形似竹刀,是太湖鱼类中的优势种群,集中在太湖西部和长兴滩、宜兴滩和马迹山以南浮游生物较丰富的广阔水域。

梅鲚,肉质肥,骨软鳞细,营养丰富。梅鲚体小力足,渔民用“梅鲚头上七道篷”来形容它的游速快,捕捞梅鲚是对船拖网作业,最大的渔船有七道篷,大篷相当于三间房间那么大,有时篷与篷之间还要加“风袋”,船借风势,船速超过鱼速,产量就高。一对渔船最高时一天一夜可捕三四千斤,民间有“农民牵三日三夜砻,不及渔民一枷风”的说法。

梅鲚不仅细嫩鲜美,而且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磷、钙、铁、无机盐等人体所需要营养,特别是嫩骨的鱼卵,含大量的钙质,约为银鱼的3倍,是人脑和骨髓的滋补品,尤其适合作青少年发育期的辅食。

2)银鱼 太湖银鱼有四种: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前二种体大,后二种较小,捕捞的主要是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

银鱼身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明朝诗人王叔承有“冰尽溪浪绿,银鱼上急湍,鲜浮白玉盘,未须探内穴”赞咏银鱼的诗篇。宋代张先也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和鲈鱼并兴趣,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银鱼列为贡品。

银鱼营养丰富,每100克银鱼含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热量41千卡以及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美味佳肴。

银鱼是外贸出口商品,除销售亚洲诸国外还销欧美等地。“太湖牌”冻银鱼和冻鲜银鱼久负盛名。日本人常把银鱼同鲱鱼籽、海胆酱拌在一起,配上调味品,当作珍贵的菜肴。在国际市场上,1吨冰银鱼可换20吨小麦。

3)鲢鱼、鳙鱼 鲢鳙在太湖统称鲢鱼,是太湖的主要经济鱼类。鲢鱼称白鲢、鳙鱼称花鲢,又称胖头鱼,与青、草鱼称为“四大家鱼”,是养殖鱼的当家品种。

花白鲢价廉物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据测定,每100克鱼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鲢鱼和鳙鱼,蛋白质分别为18.6克和15.3克,脂肪4.8克和0.9克,碳水化合物1.2克和1克。尤其是大的鲢鱼头,食时更肥美,江南有“青鱼尾巴鲢鱼头”之谚,视鳙鱼为佳肴。

4)青鱼、草鱼 青、草鱼是太湖的名贵鱼类,特别是青鱼,居“四大家鱼”之首,是淡水鱼中的佼佼者。青鱼以螺、蚬等为主要饵料,草鱼则以食草为主,属底层鱼类,全湖水域均有分布。历史上太湖青、草鱼个体大、群体多,七八十斤的大鱼屡见不鲜,是冬季捕捞的主要对象。

据测定,100克青鱼含蛋白质19.5克,脂肪5.2克,碳水化合物1克,钙25毫克,磷171毫克,铁0.8毫克。

5)白鱼 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全身洁白,银光闪闪,肉质洁白、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味可与江南四腮鲈鱼媲美。白鱼是以小鱼虾为食的猛鱼类,白鱼自古就属太湖名贵鱼类。

白鱼营养丰富,据分析,100克白鱼中,含蛋白质17.3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1克,热量90千卡,灰分1.2克,钙51毫克,磷218毫克,铁1毫克。

太湖渔民喜欢用白鱼腌后晒干蒸着吃,有一股特殊的鱼香。白鱼从隋朝开始就作为贡品了。

白鱼大多数在太湖敞水域生长,由于太湖梅鲚等小鱼虾多,饵料丰富,所以太湖白鱼也就特别肥嫩。

6)鲤、鲫、鳊鱼 太湖鲤、鲫、鳊鱼类,肉嫩味鲜,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也是太湖经济鱼类的重要品种,该3种鱼类以杂食性和草食性为主,在太湖沿岸湖湾、岛屿附近水草茂密的浅滩分布较多。

在鲤、鲫、鳊鱼中,名贵的又推鲫鱼,鲫鱼形似鲤鱼,体侧偏、头小。无触须,背脊隆起,与鲤鱼杂交的鲤鲫,具有鲤鱼生长快、个体大、肉似鲫鲜美的优势。

太湖鲫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太湖乌背鲫鱼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寒冬的鲫鱼最佳。

江南农村产妇有用鲫鱼催奶的习惯,称为“鲫鱼头里三分参”。每100克鲫鱼含蛋白质13克,是银鱼的1.4倍,脂肪1.1克,是黄鳝的1.2倍,热量62千卡,钙54毫克,鳞203毫克,铁2.5毫克,碳水化合物0.1克,灰分0.8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06毫克,尼克酸2.4毫克。

7)鳗鲡 鳗鲡又称鳗鱼,生长在太湖又叫“湖鳗”,以其色泽,又有乌鳗、粉鳗之分。鳗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江、浙消费者和国际市场欢迎。鳗鱼以小鱼、昆虫、甲壳动物为食,故较多的在东太湖庙港附近水域索食育肥。入秋,经黄浦江入海繁殖,渔民利用其生活习惯性和生殖洄游兼捕。

鳗鲡体形圆长,全身有黏液,肉细刺少,肥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鱼类的优良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鳗鱼在我国台湾以南的海域产卵后,鳗苗随黑潮暖流漂入我国沿海与日本、朝鲜等地,春天由东海经长江在太湖等淡水中生长。由于太湖饵料丰富,成了鳗鲡生长育肥的良好场所。

(二)其他水生动物资源

1)太湖虾类 太湖共有7种虾类,秀丽长臂虾、日本沼虾、中华小长臂虾、细足米虾、锯齿米虾、细螯沼虾、米糙沼虾。其中秀丽长臂虾(白虾)和日本沼虾(青虾)是太湖的主要渔业品种,白虾约占虾总产的52.8%,青虾占28.7%,其他虾类占19.5%

太湖虾类中白虾是太湖著名特产,俗称“水晶虾”,生长在太湖开阔的水域中,与银鱼、梅鲚称为“太湖三宝”。

白虾属淡水虾种,体色透明,略见棕色斑纹,头有须,胸有爪,两眼凸出,尾成叉形。

太湖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特别是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用白虾剥虾仁,肉嫩,出肉率高,受各大菜馆的欢迎。

虾的营养价值极高,据分析,100克虾中,含蛋白质16.4克,脂肪1.3克,灰分1.2克,以及钙、磷、铁、无机盐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

2)太湖螃蟹 太湖有3种蟹类,它们是中华绒螯蟹、凹北新尖额蟹和锯齿溪蟹。渔业上主要利用中华绒螯蟹,闻名中外。历史上太湖螃蟹颇多,据宋《蟹语》记述,四夏大德末年,吴中蟹危如蝗,平田皆满,禾谷荡尽,成为当时一大灾害。

“西风响、蟹脚痒”、“秋尽江南蟹正肥、中秋以后螃蟹性腺成熟”。历史吃蟹有“九雌十雄”的习惯,这时螃蟹油足肉紧,煮熟后雌蟹的壳肉呈桔红色的“蟹黄”,雄的呈半透明乳白色的“蟹膏”。用蟹肉做成的菜肴,成了各大菜馆的应时名菜,用蟹黄做的馒头,更是脍炙人口的江南名点。“蟹味上桌百味淡”。很多外宾来苏州时,吃了还想吃。螃蟹还可以加工成蟹干、蟹酱、蟹糊、蟹油和腌蟹、糟蟹、醉蟹等等。

螃蟹营养特别丰富,据化验测定,每100克蟹肉中含热量139千卡,是鲫鱼的2.2倍,碳水化合物7克,是鲫鱼的70倍,脂肪5.9克,是鲫鱼的5.4倍,蛋白质14克,也高于鲫鱼,维生素A高达5960国际单位,是对虾的16.5倍,鲤鱼的42.6倍,其他钙、磷、铁、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的含量,均比其他鱼类高。蟹还可入药,有散瘀、舒筋接骨及抗结核的功能。

一只螃蟹可食部分约占整体的13,其余大部分为蟹壳,过去常被废弃为垃圾。如今工业发达,蟹壳可做成胶体溶液,用于纺织印染、人造纤维、造纸、木材加工、塑料等工业。而且还可用于医药、调味等方面。同时又是禽畜的高级精饲料,成了一项很有前途的工业原料。庙港镇太湖蟹养殖基地在太湖,太湖蟹交易市场在庙港镇区农贸市场中心。

3)甲鱼 甲鱼也称“鳖”、“团鱼”,属脊椎动物,爬行纲鳖科。生活在湖、河、池、沼中,头部淡青色,鳖甲橄榄色,腹面乳白色,倘若腹面红色,那末这种甲鱼乃是生活在旱地的,不宜食用。

春天,甲鱼肥壮,有时会到菜花田悠游,“菜花甲鱼”之美名由此得来。时过夏至,蚊子猖獗,甲鱼消瘦,故日“蚊子甲鱼”,人们对菜花甲鱼颇有好感。

甲鱼捕食鱼类,故肉质尤为鲜嫩,营养丰富。《太湖备考》记载:“古为珍珠,今太湖中有之,然不易得。”

据科学分析,每100克甲鱼含蛋白质16.6克,脂肪1.0克,碳水化合物2.0克,热量81千卡,灰分0.9克,钙107毫克,所含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含脂肪大部分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呈液态,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4)黄鳝 黄鳝又称鳝鱼,分布面广,产量高,是太湖地区主要水产品,也是农村的一项副业产品。

黄鳝可食部分达64%,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蛋白质含量比海参还高,还含有酸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

5)野鸭 太湖的野鸭,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浩繁。全世界共有野鸭148种。其中46种见于我国,而太湖就有23种,占全国的半数。除常见的绿头鸭、罗纹鸭、斑嘴鸭、长脸鸭、绿翘鸭、针尾鸭、白眉鸭等,尚有美丽的鸳鸯和少见的胸秋沙鸭。

太湖野鸭资源丰富,与太湖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有关。太湖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为野鸭迁徙必与之地,水深适中,水位相对稳定,冬令湖边偶有薄冰,终年几天冰期,野生植物和螺、蚬、蛤等遍布湖区,有充足的食物。近年来,由于筑堤围湖、捞草沤肥、水源污染、过量捕猎,野鸭的种群、数量渐见减少。

6)贝类。贝类是螺、蚬、蚌的总称,都属氏栖动物,据1981年太湖水产增殖调查全湖共有68种。太湖的螺、蚬、蚌数量多,当地农民普遍喜食,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大量美味河鲜。

(三)水生植物资源

1)茭白 太湖一带所产的茭白,肉质糯软,纤维少,在市场上深受欢迎。无论蒸、炒、炖、烹都是又嫩又糯且又香。

茭白营养丰富,据测定,500克茭白所含的营养成分为:抗坏血酸10毫克,硫胺素0.2毫克,核黄素0.25毫克,尼克酸3毫克,蛋白质7.5克,脂肪0.5克,糖6.0克,热量23千卡,钙20毫克,磷215毫克,铁1.5毫克。茭白入口清香爽口,是夏秋蔬菜中的佳品。

2)塘藕 塘藕在太湖地区历史悠久,《吴邑志》:“藕出黄山南荡者佳,花白者松脆且甘,食之无滓。”古代太湖地区藕已很普遍。

3)菱角 太湖地区栽培菱角的历史悠久。晚唐诗人杜荀鹤《送人游吴》一诗中写道:“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太湖地区菱、藕种植已经相当普遍了。

菱有家野之分,野菱果实小、角尖锐、果肉较坚实,家菱角钝果大,肉糯。

菱的营养丰富,据分析,风干菱内含有蛋白质15%20%,粗脂肪2%3%。无氧浸击物约占30%。菱生食可当水果,熟食可以作蔬菜或代粮食。老菱加工制成菱粉,可用来做糕点和纺织浆料,还可用来酿酒、制酒、做豆腐、做醋和提炼酒精。作为药用,菱有解渴、醒酒、利尿、通乳之效。在民间秘方中,也用来治疗食道癌、胃癌的。

4)慈菇、荸荠 慈菇、荸荠是太湖地区烂田作物之宝。过去慈菇、荸荠作为蔬菜和水果供应市场,是群众喜爱的食品,近年来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制成罐头可以久贮远销,除供应国内,每年还出口,成为太湖地区的主要水生经济作物。

5)芡实 芡实,俗称“野鸡头”或“鸡头米”。太湖地区出产的芡实称为“南芡”。与苏北宝应出产的“北芡”名闻全国,芡实不种自生俗呼为野鸡头。

6)太湖莼菜 莼菜又称“水葵”,莼菜虽从明末清初就开始人工驯化栽培,但太湖莼菜都系野生。《太湖备考》载:“太湖采莼,自万历间邹舜王始。”莼菜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鲜味独特。古代将莼菜、菰菜、鲈鱼脍誉为江南三大名菜。

莼菜的叶片和茎蔓上分泌一种类似琼脂的黏液,嫩叶的粘液更多,含有蛋白质、脂肪、多宿戌糖、没食子酸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特别是煮汤,色、香、味俱佳,被誉为“江南名菜”。《齐民要术》就有“诸菜之中,莼菜第一”的记载。莼菜还可药用,有止呕、止泻痢、消炎解毒的功能。可治疗高血压、胃痛、痛疸疔肿等多种疾病。

太湖莼菜,从明万历年间起,就是向皇帝朝贡的“贡品”。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到苏州,有个名叫张志宏的人,特地备了4缸莼菜,做了20首贡菜诗。皇帝对这个善于谄媚的张志宏非常赏识,收了莼菜,送往北京“畅春园”留种,张志宏也当上了“著书罐效力”的差使,人们称他为“莼官”。

7)芦苇、茭草、水草 太湖水域水生植物资源丰富,据1981年太湖水产增殖基地查明,全湖水域中有水生植物64种。

芦苇古称“荻”,分布在西太湖沿岸和东太湖南岸线一带。

芦苇满身是宝,芦苇又称“石刁柏”,清香可口,富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天门冬素,在欧美不少国家被誉佳肴。芦苇有多种用途,用新芦叶包的粽子,有一股特殊的清香,闻之生津,老叶是做箬帽和包装的好材料。芦苇可以入药,有利尿解毒和扩张血管之功能,民间有“拼死吃河豚,要命吃芦根”的说法。芦苇是江南水乡特征。

太湖茭草,历史上很多,南浔震泽诸油坊买以饲牛,舟载不绝。

50年代中期,渔业大队在东太湖大量种植茭草,遍湖皆是,影响泄洪,但对解决农田积肥和羊饲料起了很大作用。

水草,据分析,东太湖全年沉水植物总量约13万吨,1960年南京地理所调查水草为66种。1981年太湖水产增殖基地调查为61种,种类没有明显变化。每年捞出的水草主要是苦菜、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聚草等食草鱼类的饵料。太湖水草是食草鱼类的主要饵料,并能净化水域,对整个太湖的自然生态保持优良状况,关系极大。

 

附注

注一:吴县太湖三岛是古人类遗址,经南京博物院、上海大学文学院、苏州博物馆等联合发掘证明是约在1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的石器加工场和季节性居住营地,可能当时太湖地区是疏林草原,太湖尚小,三山、西山和东山连成一片。

注二:太湖东部吴县草鞋山石文化遗址出土的木板,经C14(炭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距今已6275±205年,出土的木炭经测定距今也有6008±140年,该遗址还出土部分网垂,有长方形、鱼头形,现保存在吴县文物馆。

注三:马家浜文化,是一种江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1959年首次发现于太湖东南的浙江嘉兴马家浜而得名。1996年本市桃源镇发掘的马家浜历史文化遗址距今约有6055年。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