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庙港镇志 >> 第十三卷(文化教育体育)第一章(文  化)

第十三卷(文化教育体育)第一章(文  化)

2012/12/26 18:22:20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986


 

庙港素有“儒林里”之美称。且以庙得名,庙宇林立,信佛成风,旧时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寓于宗教和传统习俗之中。辛亥革命,新文化崛起,民国18至民国20年(19291931年),先后设立民众阅报处及民众教育馆,至抗日战争爆发解体,其时有识之士,思想活跃,向往现代文明,提倡破除迷信、兴办学校,但受旧思想束缚,进展不大。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群众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60年代成立文化站,建立了俱乐部,县锡剧团、京剧团来农村演出,电影放映队循环下乡放映电影,丰富了文化生活。“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事业备受摧残,文化生活趋于单一,“语录歌”、“样板戏”替代一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人民生活逐年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进入80年代成立文化中心,影剧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相继建立,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文化事业正朝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民众阅报处和民众教育馆

民国18年(1929年)8月,庙港五都乡建3个民众阅报处(庙港、横扇、吴溇),庙港镇民众阅报处设在永定寺第十区公所内,负责人吴伯如,庙港属乙级,年拨经费36元。

民国22年(1933年)8月,县组成民众教育联合会,时庙港为县立民众教育实验区,庙港民众教育馆设于今七一村汤家扇万年庵,由县教育局派孙启明(七都吴溇人)任负责人,教员有盛敬生等3人,创办时把庵内菩萨全部搬迁到老太庙。民众教育馆推进民众教育事业,提倡生产实践,普及农科知识,举办蚕桑讲座,晚间开办民众夜校,白天设有乒乓室等供民众活动,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民众教育馆活动遂告停止。

二、文化站及文化中心

庙港镇文化站建立于1967年秋,站长为张菊英,文化站性质属民办,仅1间办公室,活动阵地以公社大会堂作为排练文艺节目的场所。除1名站长外,有10人组成一支半业余文艺宣传队,站长也是半工半农,一半拿补贴,一半拿工分,其他文艺宣传队员都为临时抽调的文艺积极分子,当时有一些文艺宣传器材,包括下乡演出用的服装、道具和一些敲打乐器。文艺下乡演出比较频繁,几乎天天排练,天天演出,演出“三句半”、“杨柳青”、沪剧、锡剧等反映移风易俗、好人好事等内容的小节目,较长一段时间里以排练样板戏为主。

1972年,文化站转为民办公助,正式配备1名国家事业干部任文化站站长,主要职能为开展文艺宣传,辅导文艺活动,站内建立了图书室、宣传橱窗、黑板报、摄影中心、业余创作组、球队等,还不定期编辑宣传刊物。

1981年成立文化中心,当时设施比较简陋,共5间房,备有图书阅览室、康乐室、棋类室、电视室、乒乓室。开始兴办塑料厂,以工养文。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由公社党委副书记沈荣宝任主任,宣传委员姜人杰任副主任,公社团委书记陈功平、文化站长孙觉良、广播站长张启荣等任委员,1983年下半年,调整为宣传委员朱瑞章任主任,文化站长沈金虎等任副主任。新辟文化阵地,增添图书数量,以工养文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发展。开展阵地活动的同时,辅导各基层单位开展文化活动,村、镇企业都建图书室、活动室、电视室、宣传橱窗等,镇办企业缫丝厂、新联分厂都建有较好的文艺宣传队伍,置备了文艺演出器材。80年代至90年代中,文化活动,以镇级为主,每年都开展大型文艺演出,如春节联欢会、“五一”演唱会、中秋国庆歌咏会等,基层几个镇办大厂、供销社、中小学等单位也时常举行联欢活动。

1990年开始,开设了收费的电视录像放映点、音像出租点、电子游戏房,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补充了文化活动经费。

1993年镇图书馆藏书超过万册,被命名为市(县)级万册图书馆,并连续两年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图书馆,同年在庙震公路的翠湖楼开办湖光歌舞厅。

三、电影放映队与影剧院

民国年间,英商爱礼司洋行为推销狮马牌肥田粉,到农村放映无声电影,宣传施用肥田粉的好处,1947年东岳庙西厢曾放映有声影片,屏幕下有文字说明,观众甚少。19565月,吴江县电影管理站的县放映队实行分片包干摇船下乡放映,70年代初开始用小轮船巡回放映,轮到放映的队像过节日样的欢腾,天色未暗,村民纷纷搬着凳子来到电影播放现场等候,那时一两个月才能看上一部电影,都是一些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片子,《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还有《列宁在1918》等苏联片。

1972年成立了公社电影放映队,有2名放映员,用一台8.75mm放映机在全公社轮流放映,轮到的大队就派船到镇上运载机具和放映员,其时影片有《奇袭》、《卖花姑娘》、《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追鱼》等,嗣后一段时间以放映样板戏为主,每次放映前都播放科教片或新闻纪录片,如反映农业学大寨的《红旗渠》等,1978年起改用16mm放映机,《红楼梦》、《柳毅传书》等一些影片也开始放映,19857月开弦弓村办起室内放映点。

1958年,将东岳庙改建成大会堂,开会、演戏、放电影三者兼容达20年,1980年,大会堂动工翻建影剧院,影剧院有门楼、观众厅、后台化妆室等总面积为978平方米,观众座位1068只,采用35mm座机一台,1981年竣工开业,管理人员共有5人。开业后除播放电影,还经常有戏曲歌舞等剧团来院演出。1990年新联分厂厂庆活动,邀请上海著名越剧演员戚雅仙、毕春芳登台演出。1992128日,庙港撤乡建镇,文艺庆祝大会中,上海名滑稽演员姚慕双、周柏春来此献艺。

四、庙港镇广播电视站

庙港有线广播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时,当时附设在邮电所内,广播与电话合用一根线路,各大队安装舌簧喇叭,播音时间不能打电话。1967年公社成立广播放大站,最初还是借助邮电通讯线进行有线广播,站内设线路员、值机员各1人,主要传输县广播站节目讯号,时全公社安装舌簧广播喇叭约200只,1969年全公社已有60%农户安装舌簧喇叭、压电喇叭。公社广播放大站逐年添置了扩大机、电唱机、话筒,除了转播县站节目外,开始自播一些文艺节目、文字节目和会议通知等,在全公社安装田头高音喇叭,每次大队根据规模大小,安装高音喇叭35只,广播通过户上低音及田头高音,覆盖了全公社。

1970年后,公社广播放大站根据中央广播事业局规定标准,逐步架设了通往各大队的主馈线,形成独立的农村广播网,先后采用360V240V高压传输到大队,大队配有变电装置,低压传输给用户。到1980年,正式形成走向定型、配置合理的公社、大队两级广播网,拥有高馈线34.1杆公里,43.2线公里,600公里左右的村头网络。人员配备逐年增多,1971年已有线路员2人,播音员1人,通讯报道员1人。1976年公社广播放大站由县定为县属大集体,人员定编,经费大部分由县拨款解决,公社拨款部分用于主馈线及机房设备添置。1984年建了两层(3间)170平方米楼房,机房和办公用房规范化,机房功率达到了2850瓦,更新后实用1850瓦。网络和机房设备达到了国家广播电视电影乙级标准。同年经上级批准,广播站改称为广播电视站。1994年体制由大集体上升为全民所有制。1995年,广播电视站固定资产超过20万元,全镇21个村安装喇叭5600只,入户率达93%,通响率为92.6%1995年开始在镇区发展有线电视,首期用户300户,收转中央、省、市电视台15套节目。

五、新华书店代销店

1959年公社开办新华代销书店,地点在庙西街供销部棉百柜,店内仅1个营业员。新华书店紧密配合公社中心工作,做好图书发行。为群众购书提供方便,营业员经常送书下乡,把图书送到离镇较远的大队。两年后,改由供销合作社接管,成为县新华书店代销点之一,营业员增至23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群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增大,书刊的发售量逐年增加。1995年迁至庙东街营业。

六、书场

民国年间,秋冬农闲季节,庙港、陆家港的茶馆店约请浙江艺人说唱传统小书,时称“唱书”,演唱时以竹片击拍,伴用胡琴,称“胡琴书”。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庙港宁波籍居民孙如云开设书场,地点在盐店弄西首王姓民居,苏州青年评弹演员郑上之首档说近代小书《啼笑姻缘》,此为评弹专业书场之始。1946年张富生在狮子桥西晒白场开设茶馆书场,听客上座虽不多,但书场经营时间较长。1958年庙东街茶馆青年评弹演员说《红管家》,吸引不少财会人员听书,反映极为强烈。“文化大革命”后期吴江评弹团李天峰下乡循环说书,其时参加浙江德清县曲艺团的王少武(阿昆)也曾在各村献艺,书目都为《打票车》。

改革开放后,庙港镇集体商业部门,在乡文化站的支持下,在晨光茶馆开办“群乐书场”,地方宽敞,加座时可容250人听书,开业第一档节目是《狄青与包公》,苏、锡、沪著名评弹演员先后来过庙港演出,其间曾有刘宗英、蔡惠华双档说《拜月记》。书场年演出170场次,听众5100人次。经营持续达两年,而后停止。


第二节 群众文艺

 

建国前,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以庙会、迎神演戏、堂名鼓手吹打最为普遍,此外,还有舞龙灯、摇快船等形式。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群众文化生活,大庙区最早设的文化专职干部称“社教”,以庙港乡北明村为点,主要任务是扫盲和开展群众文艺活动,成立俱乐部,教唱革命歌曲,扭秧歌,打腰鼓,排节目演出,各地村民,尤其是青年人热情高涨,乐于参加。每到黄昏,村村亮起汽油灯,热闹非凡。1951年春节,俱乐部文娱演出节目“九件衣”,1953年抗美援朝,欢送志愿军,表演民间传统锣鼓、唢呐吹奏,还有扭秧歌、打莲湘等文娱节目。其时陆港、盛港两乡爱好文艺的青年组成文娱团体,时称“大陆剧团”,主要演唱越剧,排演宣传解放戏目,到各村演出。50年代中期,吴江县锡剧团下乡来农村演出,节目有“双推磨”、“梁祝”等,还有吴江工艺京剧团(孙柏龄)班子也曾来庙港演传统京剧,以武打戏为主,每次观者如潮。

60年代中后期,公社成立文化站,大队普遍建立俱乐部,相当一部分生产队建立文化室,形成农村文化三级网络,1965年大队成立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歌舞、说唱等节目。“文化大革命”开始俱乐部瘫痪,出现演样板戏热潮。1981年,文化站成立文艺宣传队,宣传队由社办厂爱好文娱的青年组成,学校教师参加辅导编排戏曲、歌舞,在大会堂演出“三代女婿”等宣传戏目。1983年县在平望召开俱乐部现场会,再次出现办俱乐部热潮。

70年代中期,先由大队生产队购置电视机,放在会议室和仓库里供村民收看,80年代乡村工业兴起以后,家庭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并普及到千家万户。进入90年代,青年人已不再满足于收看电视,不少家庭已拥有录像机、卡拉OK音响等。1993年文化站开办歌舞厅,金蜂集团缫丝厂、新联分厂、供销社等商业单位也相继开设非营业性舞厅,不定期举行舞会。群众文化生活向多层次、现代化发展。

庙会 庙会是菩萨诞生日的佛事活动,有“土地会”、“观音会”、“老太会”,也有和农时相关的“猛将青苗会”等。过去庙港沿湖塘的老太会最负盛名,“老太会”源在老太庙,位于今七一村的老太庙港。老太会颇具规模,当时与震泽的“双杨会”齐名,每隔20年举办一次。民国8年(1919年)为最后一次出会,此后因抗日战争而终止。老太会会费由老太庙主持和当地绅士组织筹募,因得到震泽、南浔富户的资助,准备工作需时两个月之久。会前演戏半个月,会后还有一天谢会戏,沿湖塘西到吴溇,东至张奇庙,正会东、西各一天。汤家扇作为起点,出会所经道路要求通畅,稍有障碍,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之说。老太会配有16台阁二番台,地戏、高跷、臂香、钢叉等名目,历次老太会苏州府均供12匹白马点缀其中,旗幡蔽日,锣鼓喧天,队伍长达两里有余,观会者米自四面八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迎神演戏 过去庙港地区逢庙会有迎神演戏之俗,地方筹资邀聘戏班演戏,进行“供神”。解放前庙港镇东的老太庙、罗家港的罗家亭和今横扇境内的娘娘庙、张奇庙4座庙的庙场均建有戏台,戏台都是坐南朝北,楼台亭柱,飞檐翘角,结构古朴庄重,台前可容千余观众。其他地方则在广场临时搭台演戏,俗称“草台戏”,春季演戏名“春台戏”,秋季称“大家戏”。徐杨港中社庙每年农历九月初五、初六连演两天名“日期戏”。老太庙每年初春还有“蜡烛头”戏之称。此外还有遭火灾后演的“谢火神戏”,地方造桥竣工而演的“圆桥戏”。民国年间,邀请戏班都到震泽“大贵楼”茶馆预订,有“排话”代为接洽,清代以徽班昆剧团为主,民国以来多为京剧团,当时有:龙凤大舞台、国民大舞台、田记大舞台等戏班,也有木偶戏班,俗称“木人头戏”,七都孙堡村保和堂的昆腔“七线板戏”,形象栩栩如生,表演逼真,曾盛极一时。

堂名鼓手 解放前,逢庙会节目和民间婚嫁喜庆,邀聘堂名吹打、演唱戏曲,俗称“乐人打唱”,“堂名”是艺人组织的团体名称,搭台演唱的俗称“阳台打唱”,更楼港村的茶家浜、庙港村的金家扇、七一村的汤家扇昔日均有以此为业的艺人,世代承传,其中金家扇昆曲堂名“金玉堂”,享有盛名。

“金玉堂”是金姓家族的堂名班子,有200多年历史,积累的演唱剧目有160多种,常演唱的有《文探》、《十面埋伏》、《梦灵》、《借扇》、《芦花荡》等130多首,常吹奏的有《将军令》、《花三大》、《三洋浦》、《普天乐》、《金鞭》、《埋玉》、《定私》、《乱啼风》、《画眉》、《端正好》等。金玉堂早期自置班子船1只,戏箱2只,演唱范围东至黎里、同里,南抵盛泽、嘉兴,西达浙江南浔,北至吴县杨湾,遍布方圆百里。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列入“四旧”,“金玉堂”停业。80年代开始,民间文艺受到政府重视,得到文化部门扶持,“金玉堂”曾多次参加县群众文艺会演和艺术节演出,获得奖励。金玉堂末代传人金茂根技艺高超,吹、拉、打、唱件件俱精,使用的民族乐器有唢呐、笛、笙、二胡、三弦及锣鼓等10多种,九应锣也得心应手。他尤其擅长唢呐,一口气可吹72拍音符,被苏州唢呐专家顾再欣先生称为一绝。

如今婚俗迎送等已被军乐队取代,堂名鼓手行当逐渐被淘汰。“金玉堂”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舞龙灯 俗称出龙灯。民国年间,曙光村徐阳港和小阳港有舞龙灯的传统,当时是久旱祈雨的一种活动,龙长三五丈,竹篾为骨架,外用红黄绸布龙衣,彩绘鳞片,龙头至尾10余节。舞龙头者需力大,舞龙尾者则要敏捷灵活,善行矮步,一人持长柄彩球为龙珠,在龙前逗引,龙随龙珠翻腾飞舞。其时徐阳港执龙头人魏龙大为著名的舞龙手。旧时,出龙灯经过庙港必到永定寺内表演,盘绕4根栋柱,狮子桥上下回环屈曲,表演逼真。大、小龙同时对舞,伴以锣鼓,节奏明快,蔚为壮观。抗日战争后,龙灯活动绝迹。

 

第三节 文物古迹

 

一、文物

建国后,国家重视文物保护和收集,在庙港境内发掘收集到的历史遗物有以下几种:1.陶釜;2.三足陶鬲;3.骨质鱼标;4.黑皮陶贯耳壶;5.石斧(见下表)。前4种遗物均在太平桥收集到,此地必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仅因技术等原因,太平桥村尚没有全部发掘。

二、古迹

(一)古遗址

吴越战 是自然村村名,位于民字浜村,相传为春秋吴越争霸古战场之一。

湖城 在太湖之滨。《太湖备考》载,湖城张士诚所筑,北据太湖,自四都之充浦抵大钱港为一字城,东西百余里,城北鉴堑环之。明弘治间城废。

运粮河 清《儒林六都志》载:“运粮河位于湖塘路北,系元张士诚所筑,自大钱港至坍缺口,至今或淹或塞。”解放初庙港境段尚有潭泊形迹可寻。

陆家港 太湖七十二港之一。相传唐朝诗人陆龟蒙(甫里)曾从此出湖,后人为纪念诗人,将湖塘口所建石桥命名为“甫里桥”,桥的两侧凿有“万顷具区留禹迹,陆家甫里忆唐贤”的桥联,如今尚在。又陆家港东的养鹅浜,相传陆龟蒙隐居时在此养鹅而得名。

(二)桥梁

庙港境内发掘收集到的历史遗物


 

湖塘石桥 通湖诸港,均筑有石桥,庙港辖境内有桥46座,1986年尚有较完整的30座,俱是单孔,其中拱桥7座,古石桥受太湖水浪冲击,经历代修建而始建均无考。80年代,经济发展,改善交通设施,湖塘路面及桥面俱已铺设水泥,而古桥原貌仍依稀可见,自东向西列述如下:亭子桥拱桥,跨亭子港,在今富联村,与横扇镇交界,1971年改建。

积善桥 平桥,跨赵家港,在富联村,民国年间重建。

利济桥 平桥,跨白甫港,国民37年(1948年)重建,有桥联“白苹河畔沿村路,绿树众中卧石梁”。

永福桥 平桥,跨莲树港,在罗港村,民国年间重建。

聚粮桥 拱形桥,跨罗家港,在罗港村,民国32年(1943年)重建。

永昌桥 平桥,跨榆树港,在罗港村,1969年改建。

永宁桥 平桥,跨乌梅港,在五联村。

万盛桥 平桥,跨大明港,在富强村,民国28年(1939年)修建,1988年改建水泥桥。

永隆桥 平桥,跨鸦雀港,在富强村,民国年间重建。

胜利桥 平桥,跨东盛港,在七一村,民国年间重建。

大有桥 平桥,跨庙港亭港,在七一村,民国年间重建。

必怜桥 平桥,跨新开港,在七一村,民国年间重建。

鸿雁桥 平桥,跨鸿雁港,俗名汪牙港,在七一村,民国年间重建。

儒林庄福桥 平桥,跨庄港,在七一村,民国年间重建。

儒林钟秀桥 平桥,跨越街亭港,又名观音庙港、西浦港,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修建,已圮,原有桥联。

狮子桥 拱形桥,跨庙港,在镇中,东为庙东街,西为庙西街,民国11年(1922年)修建,1973年改建,又于1991年拓宽重建,并恢复桥两端各一对石狮。

张公桥 拱形桥,跨越张家港,庙港、合群两村交界,民国23年(1934年)重建。

登峰桥 平桥,跨崔家港,在合群村1969年修建。

万善桥 平桥,跨沈家港,在合群村,民国8年(1919年)修建。

北盛桥 拱形桥,跨南盛港,在合群村,清光绪中重建,有桥联。

永福桥 平桥,跨五徐港,在曙光村。

永安桥 平桥,跨捞芴港,俗称廖扶港,同治十年(1860年)重建。

广陵桥 平桥,跨徐阳港,在曙光村,民国辛巳年重建。

更溪桥 平桥,跨更楼港,民国辛巳年重建。

亭子桥 平桥,跨半夜浜,在更楼港村,民国年间重建。

甫里桥 平桥,跨陆家港,在金明村,宣统三年(1911年)重建,有桥联(见古迹陆家港)。

太平桥 拱形桥,跨双板港,在金明村,民国年间重建。

利济桥 拱形桥,跨倪家港,在金明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有桥联。

儒林塘桥 平桥,跨五界亭港,(塘桥浜),民国35年(1946年)重建。

聚福桥 平桥,跨丁家港,在勇星村,1978年改建。

五都古桥 儒林桥跨钟秀溪(横港),位于庙港村刘家巷,宋嘉泰二年(1202年)建,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再建,1958年,改水泥桥。

(三)祠庙寺观

昔庙港多庙著称,寺、庙、庵、亭遍布全镇。尤以沿湖塘一带的庙、庵、亭为多,有“一港有庵,一港有亭”之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所有庙宇荡然无存。

诸葛武侯庙,在五都儒林里,初建无考,明正统中复建后又废。

邱老太庙,在五都老太庙港,今七一村,元至正四年(1344年)建,明万历敕封平沙侯,后加封平国王,该庙颇具规模,供奉一家三代,邱老太爷、少爷、少公子,三尊佛像,邱老太绰号“邱瘌痢”,昔日香火鼎盛,相传船入太湖,遇大风大浪,只须呼喊几声“邱瘌痢”,即可安然无恙。庙前建有一座戏台,楼台翘角,典雅古朴,前台东、西两柱书有对联一付,上联:“做出:真如是假如是世事从来如是”,下联:“看到:这期间那期间人情亦在其间”。据传为明代举人赵鸣阳手笔。庙和戏台于1958年拆除,今仅存古银杏1棵。

上善庵 在西溪庙港南,今更楼港村,元大德中建,明洪武中归并永定教寺,嘉靖中修,清康熙中重建。民国年间有庵房10间,占地3亩,“文化大革命”后全毁。

德广庵 宋咸淳中建,元大德五年(1301年)重建,明洪武中归并永定教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修,崇祯十年(1637年)重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修。

思孝庵 宋嘉泰中建,元至元中重建,明洪武中归并永定教寺,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九年(1744年)先后重建。

以上德广、思孝两庵所在地俟考。

法海庵 在金明村陆家港东南,宋淳熙中(约1181年)建,元大德中(约1301年)重建,雍正四年(1726年)修,1958年毁。

永定教寺 在镇东寺港湖塘之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建,明宣德中修,正统中重建,清康熙中、乾隆五年(1740年)修建。据传永定寺初建庞大,南抵郑家巷,寺僧众多,寺有地穴,明初徐达常遇春行军过境向东,闻寺钟声入内欲求炊斋,但进寺两次不见僧影,遂焚之,嗣后经历代修建。民国年间区公所、公安局、五都小学均设于此,抗日战争被毁,寺钟被夺,1958年废墟建庙港中学。

东岳庙 坐落在庙港狮子桥西街北,东邻街肆,西接民宅。始建无考,相传庙宇建筑宏伟,头山门通达街南糖坊弄,今尚有石桥口痕迹,史志记“大庙港”之来历即因东岳庙大而称。庙内祀东岳帝神,正殿两侧塑有十殿阎王,昔日为祭奠亡灵“烧七香”之地。民国20年(1931年),第十区农民协会设在殿外两厢,抗日战争曾驻部队,1948年经修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拆建为大会堂,1980年改建影剧院。

(四)宗祠

施氏宗祠 在陆家养鹅浜桥西,已毁。

盛氏宗祠 在五界亭横港兴龙桥西,祠后坟周广达3亩,解放前拆毁。

庄氏宗祠 在陆家港南,已毁。

金家祠堂 在里贤港西湖塘北,今改建为敬老院。

(五)墓域

宋刘丞相墓 在庙港村儒林桥西。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