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震泽镇志 >> 第十六卷(卫生体育)第一章(医药卫生)

第十六卷(卫生体育)第一章(医药卫生)

2012/12/24 12:46:56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216

清末民初,震泽镇的中医中药事业已有一定规模。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基督教中华监理公会年议会的美国传教士衡特立和医生曹子实等来震泽开设西医诊所,为吴江境内最早出现的西医。民国年间,先后有20余所中医、西医医院、诊所开设在市镇,而广大农村缺医少药,血吸虫病、血丝虫病和霍乱、伤寒、天花等传染病时有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解放初期,县人民医院在震泽设立分院,个体开业医生走集体化道路,成立联合诊所,1958年建立震泽公社医院,1985年命名为震泽中心卫生院,1990年拥有病床87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2张。卫生技术人员92名,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人。卫生院在1978年增设防疫保健组,负责全镇预防保健工作,在传染病防治,尤其是血吸虫病防治中做出了成绩,1976年6月,震泽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90年,各种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已控制到256.51/10万。

震泽镇的爱国卫生工作一直名列全县前茅,60年代初,在镇党委书记严守贞领导下,绿化美化市镇环境,严格进行食品和饮食卫生监督检查,为镇区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震泽镇屡次被评为苏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江苏省卫生先进单位。

解放后建立医疗保健制度,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统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给人民享受卫生保健待遇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妇幼保健工作在普及新法接生的基础上,自1982年起推行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儿童系统化管理。1990年,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已降至1.61‰。震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平均预期寿命为73.59岁(其中男性70.86岁,女性76.32岁)。

清末至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震泽频繁开展。解放后,乒乓球和篮球运动风靡全镇,且涌现出一批优秀球队和乒乓好手。80年代成立镇老年体育协会,接着老年门球队和武术气功协会相继成立,老年人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同时,镇上先后举办“慈云杯”篮球赛和“工运杯”象棋赛,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镇上中小学校的体育活动搞得虎虎有生气。1984年,镇成立体育协会,1990年更名为体育运动委员会,同年,震泽镇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先进镇。

第一章 医药卫生

 

第一节 医疗机构

 

一、私立医院诊所

自怡医庐 民国6年(1917)中医钱星若开设的私人诊所,所址在镇下塘羊毛弄内。钱星若精通中医内科,享誉吴江县西南片,解放后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著有《自怡医庐论证医案选存》和《吴江钱星若医案》。

宋霖若诊所 名医宋霖若于民国6年(1917年)开办的私人诊所,所址在藕河街西弄的宋宅内。宋霖若擅长中医内科,医术精湛。尤擅治肺、胆疾患,兼治小儿病症。上午在家门诊,下午坐船出诊,经常到深夜才回家。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为江苏省名中医。

云雪医院 民国24年(1935年)汪倬云在南浦浜开设私人诊所,兼看中医内、外科。33年与杨雪琴诊所合并,在上塘东栅创办云雪医院。杨雪琴的产科名闻远近。

儿妇科诊所 民国19年(1930年)由陈佩云在池塘桥开办的私人诊所。她擅治小儿麻疹和疳证(奶痨),闻名震泽地区,她每年还定期给“育婴堂”儿童进行体检。

西医诊所 民国27年(1938年)张士陶在上塘开办诊所,他毕业于南洋医学院,历任震泽卫生所所长,镇红十字会会长,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等职务。

1990年统计,镇上设有中医外科、中医伤科、针灸科、牙科等5个私人诊所,分布在砥定街、宝塔街和梅场街。诊所均开设在宅内,门面小,设备简,每个诊所一个医生。

民国时期震泽镇私人医院诊所情况表


二、震泽镇联合诊所

1956年4月,由牙科医师杜宗洛和伤科徐洪英等人自愿组合开办,在上塘砥定街现新华书店处。诊所面积约200平方米,人员7人,(其中牙科2人,伤科3人,伤科学徒2人)。开办经费为各人出资,共计300元。牙科和伤科医师原有的器械和工具归并在一起,比较简陋。经吴江县卫生局批准开业,诊所原名为震泽镇联合诊所伤牙科联合分诊所,所长杜宗洛。1961年增设妇科和中医外科,人员11名。1962年8月,镇社分开,伤牙科诊所归属镇上领导,更名为震泽镇联合诊所。之后,诊所面积扩大,人员增至16名。诊所推行小伤小痛就诊不收费用,夜间值班、出诊,病家有求随叫随到,来诊所看病随到随看等便民服务措施。诊所开创初期,曾去铜罗、横扇设点看病。60年代初,该诊所还抽调医师去外倚大队设点,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和巡回医疗工作。1969年该所人员和设备并入震泽公社医院。

三、震泽区卫生所

民国38年(1949年)9月,吴江县人民医院在震泽设立分院,地址在上塘通泰桥西丝业公会内,后迁至通泰桥倪宅。1950年4月,震泽分院改为震泽区卫生所,共5人,1953年6月,增至10人。有西医、助产士、检验员、卫生员等,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均为全民所有制编制。担任所领导的先后为张士陶和阚绍南。1960年秋,该所被撤销,部分人员及设备充实震泽公社医院。

四、震泽中心卫生院

1952年1月,在镇上开业的19名中、西医生,联合创办集体性质的震泽联合诊所,所长周醒华。所址在北栅思古墩“在理堂”,有二进六间屋,21人。1956年发展至39人,并新增化验室,初步具备医、护、化验三种技术力量。1958年9月,成立震泽人民公社,改名为震泽公社医院,医务人员增至57人,并添置26张病床和一台30maX光透视机。1960年震泽区卫生所部分人员并入该院,院址迁至潭子河(现址),1962年8月镇社分开,1963年4月公社医院改称联合医院,后又复称震泽公社医院。同年,创建手术室并派员去苏州等地医院学习外科手术。“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工农兵医院。1969年,镇联合诊所并入。1971年医院成立党支部。1975年改名震泽公社卫生院。1978年修建三楼三底门诊大楼,同年,卫生院增设防疫保健组(简称防保组)负责全镇预防保健工作。当年全院医务人员90名,病床68张。1983年更名为震泽乡卫生院。该院已能施行甲状腺、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内儿科在抢救重危病人时,能施行心电监护、心电除颤及各项穿刺操作。妇产科能做剖腹产手术。1984年9月,实行院长负责制。1985年12月5日命名为震泽中心卫生院。1987年增设B超室和胃镜室。翌年,多渠道集资60万元建造住院大楼1608.86平方米,病房床位扩增为87张。1989—1990年,添置200mA双床双球管X光机1台,及抢救车、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心脏急救监护装置等器械。1990年,全院医务人员130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2人)。设有中医内科、针灸科、痔科、伤科、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口腔科、骨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另有放射科、检验科、B超、心电图、胃镜室、中药房、西药房及制剂室等医技科室。医院总建筑面积为4845平方米,固定资产131.39万元。

 

第二节 医药业

 

一、国药店

何仁寿堂 浙江省宁波余姚县何福田创办于清同治年间,店址在上塘现中百商店处,石库门,和合商标,前店后工场、仓库。店主何福田祖上就开药店。该店饲养梅花鹿一群,足见是镇上药业大户。员工有10—15人。该店毁于日军侵占震泽时期。

介眉堂 由孙姓绍兴人创办于同治光绪年间,具体时间无考。店址在下塘大桥堍现国药商店处。该店规模小,共4人。后盘给人家,在原址开设泰和堂中药店。后泰和堂再盘卖给邵泉富,在原址开张存心德中药店。

存心德 创办于民国8年(1919年)6月,店址在南横街3号。传说业主邵泉夫为继承父辈遗志,遂创此店,取名“存心德”,寓意为父争气。解放前夕,存心德药店先后由顾琴庵,张兰芳等人入股,资本10442万元,有店面、工场、仓库等房屋13间,从业人员13人。自制中药饮片、配制膏方、代煎中药,特邀中医坐堂门诊。除零售配方外,兼营药材和中药丸、散的批发业务,产品辐射浙江南浔、东迁等地。

同顺乾 朱善宝等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合伙开设,店址在上塘。店内员工10余人。石库门,店堂三间门面。内设加工场,加工各类药材。在铜罗镇曾设立分店。这是一家在镇上牌子和名气均响的中药店。另有一趣事为:朱善宝有一女儿,女扮男装站柜台做生意,一时传为美谈。

立德 民国30年(1941年)前后,由王福林等人合伙开办,店址在下塘。两开间门面的店堂,员工约10人。王福林原在浙江南浔镇开设中药店,移来镇上即开立德中药店。生意不如同顺乾好,却比同延春稍胜一筹。

同延春 与立德等药店同时期开办,由姚文秀等人合伙经营,店址在上塘,员工7人,生意一般。

来仪堂 由陈阿发在下塘开办,一家三、四人经营,陈阿发自己坐店门诊,生意清淡,后盘给“立德”。

二、西药房

抗日战争前,镇上有韩英西药房和中华药房2家。抗日战争后有5家:中华药房、华美药房、中美药房、小小药房、寿山药房。寿山药房在下塘,另外4家均在上塘。1956年,5家西药房合并,组成新药业合作商店,80年代停业,有关人员转入其他商店工作。

三、震泽医药商店

1956年,存心德、同顺乾、立德、同延春4家国药店合并,在存心德店址组成新店,店名为公私合营震泽国药商店。员工48人,资金15.16万元。经营中药业务,归震泽供销社领导。合并后的几年,药店亏损,部分员工调离该店。1964年,隶属吴江县医药公司领导。同年,开始经营西药业务,西药品种齐全,约600余种。1968年,改为国营震泽医药商店,员工37人,其中7人属全民所有制职工。同年扩大批发业务和中药材收购业务。从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该店设立便民服务项目,如给病家煎药、送药,甚至给寡鳏老人倒水喂药,配备毒蛇咬伤急救药物。1990年,全店职工33人(其中管理5人,中药部18人,西药部10人),经营中西药品1848种(其中西药760种,中药和中成药1088种),收购中药材43种,收购额6.5万元。全店建筑面积2296.4平方米,其中营业用房210.6平方米,仓储用房1205平方米,职工宿舍737平方米,其他用房144平方米。

第三节 预防保健

 

一、群众卫生运动

解放前,镇区脏、乱、差,垃圾乱扔,污水横流,雨天街道泥泞,夏天蚊蝇成群,疫病蔓延。民国18年(1929年)全镇进行过大扫除活动。有识之士呼吁民众注重卫生工作,但当时无健全的卫生保健机构。24年,镇上建有公共厕所和垃圾箱,派清道夫打扫街道。夏季,组织卫生委员会,接种牛痘。1949年6月,县成立时疫防治委员会,震泽成立分会,开展夏令时疫防治工作。1952年,全镇人民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结合反对美军侵朝战争发动的细菌战,轰轰烈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当时,人人参与,户户出动,清扫垃圾,填平洼地,疏通沟渠,改造水井,镇区四周耸立了数十年的乱石堆、小土山统统夷为平地。花山头原頔塘书场附近有个碎石乱砖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小山头,有二层楼那么高,据说已有百年经历,也被组织起来的群众移“山”填河。800来米长的藕河,就在这次卫生运动中初步填成了街道。1958年成立镇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1962年成立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消灭四害,更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从家庭到单位到公共场所,群众自觉行动灭蚊子、苍蝇、老鼠和蟑螂,镇区面貌大为改观。60年代初,镇党委书记严守贞亲自抓镇区卫生工作,灭蚊蝇,除四害,绿化、美化环境,严格管理食品和饮食店卫生,给全镇人民留下深刻印象。1968年,“除四害”活动深入开展。1970年镇设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爱卫办”)

1977年4月,震泽镇及常熟浒浦等8镇共同发起向苏州地区各乡、镇提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竞赛的倡议,震泽镇立即雷厉风行地组织开展卫生运动。这次运动除打扫环境外,主要抓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把环境卫生和城镇基本建设通盘考虑结合进行。对重点行业的重点环境加强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1978年震泽镇被江苏省革命委员会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以后镇党委、镇政府把提高卫生质量和生活质量视为城镇建设大事,确定一名副镇长统一领导爱国卫生工作,配备专职卫生助理,组织基层各部门具体落实。1983—1985年,震泽镇连续三年被苏州市爱卫会评为文明卫生镇。1984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简报表彰震泽镇的卫生工作。1986年,震泽镇被江苏省爱卫会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986—1990年,全镇被评为苏州市级,县级和镇级的文明卫生单位分别为12个、231个和114个。至1990年底,有18个省市130多批成员来震泽观摩爱国卫生工作,江苏省和苏州市在震泽召开过卫生工作现场会及经验交流会。

1975年,全镇投资3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1万多米。1988年始,自来水厂供水向朱家浜等村延伸,大船港村还自建小水厂,至1990年,镇区已有99.7%的居民饮用上了自来水。30个村已有16个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为54%,另外农村打井200多口,饮用井水人数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0%左右。据1990年统计,镇区建公共厕所24只,化粪池70只,环卫所建大型蓄粪池3只,蓄粪6500担。农村建造化粪池的试点工作已在齐心村开展。

整修路面和绿化环境能常抓不懈。1979—1990年,镇区共整修路面76300平方米,铺设下水道近7000米,全镇95%以上的街道里弄铺了水泥路面。1989年统计,全镇建成绿化区面积1.28平方公里,绿地面积76444平方米,占建成区面积的5.97%,人均绿地面积8.21平方米。全镇绿地面积1844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14.4%。

全镇建有一支民办性质的保洁队伍,保洁员40人。保洁员的补贴费由镇政府从镇办企业上交利润中支付,队伍隶属街道居委会管理,实行保洁员责任制,把全镇街道里弄的保洁任务落实到人。80年代末镇上配备垃圾桶60只,运垃圾船1只,拖拉机1台。1990年统计,全年清运垃圾4397吨,日清垃圾11吨左右。

1976年起,杨仲等几人着手开展除害科研活动,他们运用定点、定日、定时、定工具、定诱饵的测定方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科学分析中掌握蚊、蝇、老鼠、蟑螂等害虫的消长规律,从而制订有效消杀措施。每年在镇区、郊区挂出1000—1500只毒蝇小盒,灭蝇效果显著。1986年,省爱卫委在震泽召开了集镇爱国卫生流动现场会。1989年震泽镇获得全县第一个“灭鼠先进镇区”的称号。至1990年,共建立卫生工作档案158册。80年代,苏州市曾组织各地卫生人员及领导到震泽召开过现场会。

1979—1990年震泽镇区铺设街路、里弄情况统计

二、预防接种

民国时期,震泽镇接种过牛痘,注射过霍乱疫苗,但是在震泽农村,霍乱、伤寒、疟疾、血吸虫和血丝虫病流行,不少人被夺去生命。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重视人民的健康,大力推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1952年震泽联合诊所组织医生在镇乡全面开展普种牛痘。1957—1958年,全镇和农村开展防治疟疾。1959年镇乡合并成立防病治病小组,具体负责预防接种等工作。“文化大革命”前,震泽镇乡开展全面接种2号病(霍乱)预防疫苗。80年代起,随着麻疹活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等有效生物制品的研制成功和推广使用,从1981年开始,每年进行卡介苗、百白破疫苗、流脑菌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等六种生物制品的接种,从1978年以来,全镇未发现白喉、百日咳等病人,菌痢、麻疹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

1986—1990年震泽镇儿童预防接种统计表(表一)


1986—1990年震泽镇儿童预防接种统计表(表二)

三、血吸虫病防治

解放前,血吸虫病在震泽地区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徐家浜村过去是一个有200多人的自然村,由于血吸虫的猖獗,村民一个接一个被“小虫”吞噬,至新中国诞生时,仅剩下40多人。李大娜一家有4人悲惨死去,李桂宝全家六口,十年中相继死亡5人,孤苦伶仃的女人李桂宝流落异乡,悲痛欲绝。勤幸村的黄家庄,感染率最高时期达50%以上,其他如谢家、金星、周家扇等村也有血吸虫病流行。

解放后,在吴江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1953年震泽乡全面开展血吸虫病查治工作。1956年2月镇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县委号召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搞防治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镇上许多医生也投身第一线参加灭螺治病工作。同年春季,名中医宋霖若、钱星若等人,成立中医研究组,开展中医药治疗血吸虫病的试验。后来宋霖若写成《血吸虫病中医治疗汇编》出版。

从60年代起,把灭螺作为防治血吸虫病的主攻方向。镇医院组织中青年医务人员深入农村,与农村卫生人员一起进行灭螺和查病。当时,镇上居民和乡里农民,都进行了大便化验,每人粪检3次,化验结果为阳性的人,分期分批集中到镇上进行治疗,医院专门成立了血吸虫病治疗小组。1964—1967年震泽医院由张树康率领20余名医师深入双杨等大队查螺灭螺,化验大便,治疗病人。1964年到295个生产小队,粪检26866人。翌年,春秋两季复查钉螺和化验大便,仅双杨一处,每人粪检3次,共检2037人次。1966年,24个医务人员,带领28名血防员,近300名保健员分5个片查螺,农村复查3次,市镇2次,并在农村设3个大便化验组,市镇1组。镇乡全面展开粪检,连耕牛也一头不漏,检查并造册登记,有20头病牛进行了治疗。同时抓好粪管工作。1967年继续复查螺情和治疗病人。1968年,镇上成立血防办公室,全面负责血防工作。70年代,县里对卫生员和赤脚医生进行血防专业培训,血防队伍得到扩大。1971年,县组织查螺专业队到震泽实地查察,未发现螺情。1976年6月震泽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翌年,由于黄家庄在防治血吸虫病和粪管及沼气池开发中摸索出一套好经验,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组长彭冲来镇视察血防工作。据1985年统计,震泽有螺面积在县内最少,为1875平方米。同年,震泽镇累计病人数为2688人,治疗病人数为2638人,剔除病人数为50人,当年无剩余病人,病人减少100%。1990年前,镇上调整和加强了血防领导小组,震泽虽属无螺情镇,但仍然建立复查专业队伍,每年进行春季查螺,把血防工作抓实抓好。

另外,对流行在震泽地区的血丝虫病进行积极防治。60年代至70年代震泽医院抽调医生与上海血丝虫病研究所用3年多时间,在西南片星火(大船港村)、外倚、红峰(桥头村)等三个大队普查血丝虫病,开展大面积服药治疗,并进行血丝虫病专项科学研究,三个大队患血丝虫病的阳性病人全部转为阴性。

1986—1990年震泽镇查治血吸虫病情况表


注:1986年治疗的9人,为1985年末剩余的阳性患者。

四、传染病防治

解放前,流行在震泽地区的传染病主要有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霍乱、伤寒、白喉、流脑、痢疾、麻疹、疟疾、流感等。解放后,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各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处理疫点、隔离治疗,以及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等一系列防治措施。1954年起,古典型霍乱,天花在吴江县内绝迹。至1990年,白喉、流脑、乙脑、脊髓灰质炎在震泽已无病例发生。1990年,震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256.52/10万,伤寒为101.41/10万,痢疾为29.83/10万,各种传染病总发病率已控制到256.51/10万。

五、妇幼保健

民国时期,震泽镇保赤局设有育婴堂,有儿科医生负责保健工作。但广大农村婴幼儿患疾病常常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夭亡。民间接生婆接产,常因缺乏卫生常识和消毒设施致使产妇罹病而死。

1952年,震泽联合诊所成立伊始,即派专职产科医生宣传新法接生的好处并开展新法接生。区卫生所同时实施新法接生。以后镇联合诊所、区卫生所不断推广新法接生,宣传孕期卫生知识。在农村,大部分地方仍然采用老法接生,妇女、婴儿的死亡率较高。1958年公社成立大队小型产院,以后,部分赤脚医生经过培训,兼任接生任务,新法接生在农村得到普及。近镇农村妇女分娩,一般都送镇上医院。1975年,推行产妇住院分娩制度。1981年震泽公社医院对镇、乡产妇建立产前5次检查和产后3次访视制度,当年产前检查302人,产后访视89人,同年,住院分娩产妇254人,占产妇总数的46.8%。1985年以后,产妇住院分娩率平均在93%以上。1990年,累计产前检查4216人,产后访视3651人。同年,住院分娩率94.3%,无孕妇死亡,婴儿死亡率为16.1‰。

解放后,卫生部门重视对妇女病的查治。1961年,推广中西药综合治疗子宫下垂,在震泽公社开展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1980年,吴江震丰缫丝厂建立妇女卫生室,添置冲洗室、淋浴等卫生设施。1981年起,城镇对65岁以下的女性进行妇女病普查,镇妇联多次请上海市医院的妇科医生来镇查治妇女疾病。1981—1990年,对21102名妇女进行妇女病检查,查出患有不同程度妇女病者八千余人,一般疾病在当地医院治疗,较严重的疾患介绍去苏州、上海医院诊治。1985年起,全面开展围产期保健和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争取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新生儿死亡率降至1%以下,并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

1951年起,镇上小学的幼儿班和在农忙期间农村开办的农忙托儿所普遍注意儿童卫生。50年代开始逢“六一”儿童节,给儿童作健康检查。60年代初期对儿童营养不良症进行普查和治疗。1981年起每年“六一”前后对7岁以下儿童作健康检查,并对患病儿童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对儿童预防接种实行免费服务。1982年县妇保所和震泽公社卫生院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对婴幼儿实施系统管理。1985年,医院成立儿保室,培训了儿保专业医生。同年,开始对新生儿、体弱儿进行系统保健管理。1981—1990年,医院对7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并且年年坚持,平均年受检率在93%左右。

 

第四节 医疗保健制度

 

一、公费医疗

1952年11月,县成立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委员会,制定《吴江县公费医疗预防暂行实施办法》,震泽镇开始实施公费医疗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和二等乙级以上残废军人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1956年6月起,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子女实行统筹医疗,年龄在18周岁(后改为16周岁)以下子女,缴纳统筹医疗费后,均可享受公费医疗同等待遇。统筹医疗费先后每人每月1元、0.7元等标准。1985年,震泽镇机关干部子女每人每月缴纳统筹医疗费0.5元,共5人参加统筹,全年支出医药费262元,人均52元。1990年,16人参加统筹医疗,每人每月缴费1.5元,全年支出医药费1347元,人均84元。另外,震泽镇中小学教师子女也有部分人员参加统筹医疗。

公费医疗经费在50年代每人每年16—21元。1960年以后,公费医疗经费逐年超支,1980年,公费医疗经费调整为每人每年30元,1985年为50元。1990年震泽镇有466人享受公费医疗,除震泽中学90人由县教育局负担医疗经费外,全镇376人的公费医疗经费情况为:年初,财政局定额拨款21300元,年中追加拨款46700元,年末统计,实际用去74650元,超资部分由各单位补足。

二、劳保医疗

解放后,国家颁布劳动保险制度,1953年,政务院修改公布了《劳动保险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国营商业率先试行劳动保险集体合同,职工享受劳保医疗。1956年10月1日起,中国粮食公司震泽营业所、粮库、国营百货商店等单位实行《劳动保险条例》,除职工享受劳保医疗待遇外,直系亲属的医药费也可报销一半。是年,全镇有56名职工享受劳保医疗。1958年秋,震泽供销社实行劳保医疗。1960年,国营工业和公私合营工商业均先后签订劳保集体合同。1974年起,百人以上的全民企业实行劳保医疗,百人以下企业仍按劳保合同执行。1978年4月起,百人以上县属集体企业参照全民企业劳保医疗待遇,百人以下县属合作工厂执行劳保合同。1983年起实行劳保合同的单位均改为享受劳保医疗待遇。80年代末,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大多数工商企业依照《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因企业制宜,由职工代表大会制定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如吴江酒厂,1986年起规定职工每人每年报销医药费300元,若全年不用该款,奖励30元;若超过300元,超支部分按工龄长短,分别打9折、8折、6折由职工个人支付。这样做,既避免了药品的浪费,又确保了重危病人的治疗。1990年,全镇各工厂均制订医疗保障制度。

三、合作医疗和村办企业半劳保医疗。

1958年,震泽农村建立大队医疗站,生产队配设保健员。1968年,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翌年,在全面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培训大队赤脚医生和生产队卫生员,大队建立卫生室。采用队办队管的办医形式。医疗基金一般每人每年2元,由社员个人和生产队(或大队)集体分担。医疗费用全报销或部分报销,根据就医渠道和大队管理规定执行。1975年,医疗基金指定为每人每年4元。至1980年全公社有卫生室29个,赤脚医生66名,参加合作医疗2496人。赤脚医生的业务培训由震泽医院防保组负责,定期请医生讲课。赤脚医生给农村病员送医送药上门,受到农民欢迎。

1983年,众安桥村把村卫生室纳入村办企业,“赤脚医生”纳入村办企业职工编制,工资报酬由企业支付,医疗基金纳入企业福利支出,企业职工和农民医疗费报销待遇一样,在本地卫生室和卫生院就诊,分别报销60%及50%,其他医院就诊报销40%,通过“三纳入”,原来的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变为村办企业半劳保医疗制度。1985年江苏省卫生厅领导陈家震、刘洪祺分别到众安桥村卫生室考察,肯定了村企业办医的做法。1987年各村卫生室经县卫生局验收,成为全县第一批合格卫生室。1990年在齐心村开展建设五室分开的甲级卫生室的试点工作。同年,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设办公室。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