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志 >> 第六章 医技科室

第六章 医技科室

2012/12/23 19:29:28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10315

第一节 检验科

 

吴江县解放前夕,县卫生院有化验员1人,配备单目普通显微镜1架。

1953年,化验室有工作室1间,约18m2,显微镜1架,恒温孵育箱、干烤箱各1台。

20世纪50年代,逐步开展血、尿、粪三大常规及脑脊液常规、血沉、疟原虫、出凝血时间、微丝蚴、血小板计数、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黄疸指数、凡登白定性试验、麝香革酚浊度试验、硫酸锌浊度试验、高田荒试验、肥达试验、康氏反应试验、胆红素试验、尿胆元和尿胆素试验、妊娠试验、粪便钩虫集卵等检查项目。1959年,人员增至3名,增配普通显微镜、6管离心机各1台(架)。

1960年,增加显微镜2架和天平1架。在原工作间辟一小间放置细菌接种台,配备紫外灯消毒罩,借用药房冰箱1台,开展血、尿、粪的常规细菌培养。1961年秋,人员增至5名。增添了721型光电比色计1台,县卫校调拨581G型比色计1台,开展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氨、肌酐、尿酸、CO2、血糖及糖耐量测定等生化检验项目。1962年起,陆续开展了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细胞计数、精液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细菌薄膜形成试验、胸腹水常规及抗酸杆菌、异常细胞检测、痰液检查、细菌培养、胃液分析、十二指肠液及胆汁检查、尿本周蛋白试验、酮体试验、乳糜尿检查、麦迪计数、酚红排泄试验、三杯试验等检验项目。1967年,化验室搬至三层住院楼一楼,房屋3间,36m2,设生化室、细菌室、临检室、值班室。1968年,科室人员6人,设备增添了斜式6管离心机、万分之一光电分析天平、蛋白电泳仪、恒温水浴箱、二氧化碳测定仪、电冰箱各1台(架)。检验项目增加了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抗O、类风湿因子测定、血清蛋白电泳、总胆固醇、甘油三脂、α和β脂蛋白、钾、钠、镁、乙肝表面抗原及琼脂扩散法AFP等测定。

1979年,化验室移至原三层门诊楼东侧4间。设备增添了立式电动沉淀离心机、721型分光光度计、150L200L雪花牌电冰箱、火焰光度计、尿液分析仪各1台。新开展了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玫瑰花瓣试验,脱落细胞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钙、磷,纤维蛋白原,3P试验,RPHAHBsAgAFP测定,抗生素药敏试验,痰培养等检测项目。

19822月,医院设检验科,配备副主任。1985年,添置进口奥林巴斯显微镜1架,开展酶联免疫两对半测定,工作人员增加到10人。19874月,检验科搬到新建手术血库楼二楼,面积约650m2,内设门诊化验室、临检室、体液室、生化室、免疫室、细菌室、血液细胞室和吴江县中心血库,人员增加到16人。添置了京都4210尿液分析仪、PC604血细胞仪、威图AB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M168血气分析仪、大型低温离心机、光量子仪各1台,三洋低温冰箱2台。检验项目增加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肌酸磷酸激酶测定和血气分析,并开展成分输血和单采血浆的工作。

1991年至1999年,逐步添置尿十项分析仪2台,美国雅培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荷兰威图Selectra分立式全自动生化仪、上海产单管γ计数仪、深圳及上海产电解质分析仪、普利生血流变仪、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ACSl8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各1台。

2000年起,又先后装备了阿克苏全自动微生物培养仪、MICROSCAN半自动细菌药敏鉴定仪、KX21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杜邦RXL全自动生化仪、贝克曼特定蛋白仪、半自动荧光定量PCR仪、AVLComnpact3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各1台。随着仪器设备的增加,检验项目进一步拓展,陆续开展了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TPOTG测定,性激素THCGE2TPRLFSHLH2测定,肿瘤标志物AFPCEAFERCAl25CA199PSA测定,肌钙蛋白CTNI、α—羟丁酸脱氢酶、血清胆碱酯酶、CKMBADA、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脑脊液三物定量,乙肝PCR荧光定量,甲肝、丙肝、戊肝抗体检测,艾滋病、梅毒、前S1、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ANAENA测定,特定蛋白C3C4CRPIgGIgAIgM、尿微量球蛋白的检测。2002年,检验科搬至三层住院楼二楼西侧。2003年,增加了风湿全套、免疫全套、尿微量蛋白、结核抗体、ADA等检验项目,并加快报告时间,把原来下午3时取生化报告改为上午11时及下午3时分段报告,化学发光检测项目每星期一至星期六天天测定,当天取报告,其余特殊项目已从原先的1周以上缩短为23d取报告,极大地方便了患者。20058月,检验科设门诊检验室和中心实验室。门诊检验室设在八层门急诊综合大楼三楼东侧,中心实验室位于十二层住院大楼辅楼三楼南侧。门诊检验室内设采血室、配血室、生化室、免疫室和体液室。中心实验室内设化学发光免疫室、血液细胞室、微生物室、分子生物室、HIV粗筛室、结核病痰检室等实验室。12月,医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定为苏州市结核病防治规范痰检点。是年,添置了生物安全柜、酶标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PCR及基因芯片分析仪等设备。新开展项目有卡式ABO血型及配血系统、血清胰岛素水平IRI测定、荧光实时定量乙肝PCR
检测等。至2005年底,检验科有工作人员24人,其中主管检验师8人,检验师10人,检验士4人,主管护师2人。

历年检验科工作量统计见表61

61     19842005年检验科工作量统计表(例次)

第二节 放射科

 

1953年初,建立X线室,房屋2间,面积40m2x线室工作由内科医师兼职。设备有GE100mAX线机1台,开展透视、摄片等业务。

1960年底,开展头颅、胸、腹、四肢摄片。1961年上半年,逐步开展胃肠钡透、支气管、泌尿系统、胆道系统造影。下半年增添30mAX线机1台。1961年底有工作人员3人。1965年,X线室搬迁至三层住院楼一楼,机房2间,约40m2,暗室、办公室各1间,约20m2。增添南京产200mA单床球管X线机1台。是年,开展了子宫输卵管造影、小儿肠套叠充气灌肠检查及断层摄片等检查项目。

1971年增添50mAX线机1台,机房设置在老门诊(松陵公园斜对面),专为门诊胸透用。1973年,增添200mA双床球管X线机1台。1978年,开展胃肠低张双重造影检查,提高了胃癌、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19815月,新建放射科楼启用。放射科搬至一楼,业务用房200余平方米,内设机房、暗室、登记室、候诊室、值班室、储片室。19822月,成立放射科,设副主任1人。1983年,增添500mA双床球管X线机1台。1985年,购置XG500mA双床双球管X线机(附带闭路电视)1台。放射科内设诊断组和技术组。1986年,开展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此方法沿用至今,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1989年配备日本岛津500mA遥控X线机、小型乳房钼靶摄片机、泰光380洗片机和柯达自动洗片机各1台。

1992年至2000年,先后购置东方红300mAX线机,美国GEl600EX线机,多台洗片机,日本东芝500mA、东软500mAX线机各1台。

20011月,放射科与CT室合并成立放射影像科。放射业务用房扩大到500余平方米,购置了东软数字胃肠、日立C臂普通型DSA系统、柯达多槽CR扫描仪、CE02T永磁型磁共振、激光干式相机各1台,科室实现了网络打印。20033月,撤销放射影像科,放射科与CTMR室分设。2005724,放射科搬至八层门急诊综合大楼一楼,设检查室(机房)9间,CR室(计算机摄片成像工作室)、读片室、登记室各1间,办公室3间。87前,新添置的飞利浦X线机、柯达CR850、森田口腔全景机等设备均顺利安装并投入使用。2005年底,放射科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6人,技师6人,合同制人员2人。

19891月,放射科和内、外科协作,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合作开展肺癌、肝癌的介入治疗,此项目于1991年中断。1995年,恢复肝癌、肺癌的介入治疗。至2005年陆续开展了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床旁介入治疗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各种支架植入术、经皮胆道引流术等。

历年放射科工作量统计见表62
62     19592005年放射科工作量分类统计表(例次)

第三节 CTMR

 

19925月,医院成立CT室。1225,蒋炯元主管医师、张之昌副主任医师及王志华主治医师、赵雪文技士等4人赴美国进行CT考察培训,王志华、赵雪文接受美国公司1个月的技术培训。1993518CT室开诊。业务用房为一栋独立的二层楼房,面积200余平方米,内设扫描室、控制室、登记室、读片室、暗室、设备房、资料室、办公室及候诊厅等。人员6人。装备美国Picker4代全身CT扫描机1台,配备英国力勃特UPS不间断电源、丹麦德纳夫自动洗片机、MI10多幅照像机、高压注射器、科内恒温及空气净化设备。开展头颅、胸、腹腔、四肢关节及脊柱等部位疾病的扫描检查和诊断业务。

CT室成立至2000年期间,上海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王恭宪定期来院指导。

20011月,CT室与放射科合并为放射影像科。年初在红十字急救中心楼一楼另辟CT室,面积200余平方米,安装马克尼全身螺旋CT机(美国唐氏基金会捐赠),配备柯达8100干式相机、英国力勃特UPS不间断电源、全自动高压注射器、马可尼独立工作站等设备。5月,螺旋CT室开诊。20021118,磁共振室(MR室)开业。设备为GE公司生产的02特斯拉永磁型磁共振机,MR室设在原CT楼,隶属放射影像科。徐东风被美国通用公司中国医学部聘为中国区GE公司MR培训、展示中心主任。建室以来,已接受了6批来自黑龙江省黑河市、江西省萍乡市等三级医院及南京、合肥等城市医院的进修人员。20033月,CTMR室组成一个科室,与放射科分设。MR室开展工作以来,情况良好,2003年,检查1021例次;2004年,检查1562例次;2005年,检查1706例次。CT室历年工作量统计见表63。至2005年底,CTMR室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技师3人,主管护师1人。有7人获CT《全国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其中有4人还持有磁共振《全国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


63    19932005CT室工作量统计表

第四节 功能检查科

 

一、心电图室

 

1971年初始建心电图室。有工作室1间,面积约20平方米。配备国产电子管心电图机、A型超声波机各1台,由内科兼管,人员2人,开展心电图、A型超声波检查。1978年心电图室迁至原三层门诊楼二楼东南角,隶属门诊部,林和兰任心电图室负责人,人员增至3人。心电图室全日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心得安试验、阿托品试验、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异丙基试验等检测项目。

1982年,吴燕芬任心电图室负责人。1984年,心电图室开展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项目。1986年,A超淘汰,由B超取代。1989年,M型超声心动图逐步由心超取代。

1991年初,购置瑞士希勒三导同步心电图机、无锡中健公司24h动态心电图机各1台。心电图从单导发展为三导联同步心电图。新开展24h心电图检查,提高了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能力。19925月,心电图室搬至红十字急救中心楼二楼,工作用房4间,70余平方米。1995年,由黄琴珠任负责人。19964月,心电图室由功能检查科管理,内部仍设负责人。199711月,24h心电图升级,增加24h心率变异项目。

2001年增加心电工作站1台,开展12导同步心电图、高频心电图、后电位等项目。200587,心电图室搬迁至八层门急诊综合大楼三楼东侧,工作用房3大间。至2005年底,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增至5人,其中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3人,住院医师1人。心电图室参与的“心血管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项目,分别获吴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

历年来心电图室工作量统计见表64

64   19712005年心电图室工作量统计表(例次)

二、超声室

 

198310月,始建B超室,隶属门诊部。B超室设在原三层门诊楼二楼东侧,有业务用房2间,约30m2。配备日本产阿洛卡SSD256型超声诊断仪1台,阿洛卡210便携式超声诊断仪1台。有医技人员2人。开展对腹部器官,如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及胎盘胎儿羊水、腹部肿块等的超声检查。开展用水囊作为透声窗进行小器官超声检查,如甲状腺、乳腺、颌面部涎腺及肿大淋巴结的二维超声诊断新技术。1988年初,该室新装备阿洛卡SSD630型超声诊断仪1台,采用直接法探查小器官,图像质量明显改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1989年,开展心脏二维超声及介入治疗。

1992年,配备岛津超声诊断仪1台。科室迁至红十字急救中心楼二楼西侧,业务用房增加到6间,面积100余平方米。开展心脏超声检查及胃B超检查。19964月,超声室由功能检查科管理。是年购进美国ACUSON128XP10彩色超声诊断仪1台。新开展项目有对阴道、直肠等脏器腔内疾病的检查诊断及腹部血管疾病的探查,彩色多普勒腹部及心脏超声检查。


2003年,开展颈部及四肢血管疾病的探查。2000年至2004年相继引进东芝SSA240超声诊断仪1台、阿洛卡SSD1000超声诊断仪2台、东软NAS1000F彩色超声诊断仪及飞利浦HDI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各1台。科室业务用房增至9间,面积约200m2,其中门诊B超室7问,妇产科B超室1间,病房B超室1间。200587,搬入八层门急诊综合大楼三楼,设门诊B超室6间。另设急诊B超室、妇产科B超室、病房B超室各1间,体检中心B超室3间。2005年底,全室有医技人员12人,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各1人,主治医师4人,主管技师2人,住院医师4人。肖雪初副主任医师是中华医学会苏州分会超声学术组副主任委员、《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超声室与心血管内科合作的《快速心律失常致心房重构型心房心肌病》科研项目获吴江市科技成果一等奖、苏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历年来超声室工作量统计见表65

65    19852005年超声室工作量统计表

三、脑电图室

 

19861月,脑电图室成立,隶属内科。脑电图室设在三层住院楼二楼,有业务用房2间,约30m2,有进口脑电图机1台,开展脑电图检查。

1993年,脑电图室搬至红十字急救中心楼三楼,有业务用房3间,面积约45m219945月,新增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台,由脑电图室负责检查诊断,同时配有业务人员1名。19964月,脑电图室归功能检查科管理。10月,开始进行脑地形图检查。

200411月,新增日本捷斯特肺功能仪1台,是月至200510月,由脑电图室进行肺功能检查,共检查205例次。2005年底,有工作人员2人,其中主管技师1人,住院医师1人。

历年来脑电图室工作量统计见表66

66    19862005年脑电图室工作量统计表(例次)

四、乳腺检查室

 

乳腺检查室建于19891月,隶属外科。配医生、护士各1名,有工作用房1间,约12m2。配备乳腺冷光源诊断仪1台。主要诊断女性乳腺疾病。

199310月,乳腺检查室新增红外线扫描仪1台,同时选送医师、护士各1人去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半个月,回院后开展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工作。19964月乳腺检查室归功能检查科管理。1998年新增电脑红外线扫描仪1台。

200411月,更新红外线乳腺诊断仪1台。20059月,添置红外线检测仪1台。


历年来乳腺检查室工作量统计见表67

67   19932005年乳腺检查室工作量统计表

第五节 药剂科

 

一、西药房

 

(一)门诊西药房

解放以前,医院设门诊西药房,有调剂员1人。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门诊西药房,有业务用房1间,配备药剂士3人,药品品种200余种。

1963年,人员增至5人。是年底,根据上级精神,对麻醉药实施严格管理。

1978年,原三层门诊楼启用后,门诊西药房用房3间,30m2,配备二级库房1间,14m2

1980年底,医院进行经济管理核算试点,加强药品消耗管理,对药品消耗实行金额管理和药品数量统计,建立二级库房,专人负责药品领发,药房药品盘点由每季1次改为每月1次。19857月,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对麻醉药品做到五专管理:专用处方、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用账册。精神药品管理做到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严格控制毒药、极限药品的使用量。

1997年,门诊西药房实行计算机管理。

2001915,西药房搬至红十字急救中心楼一楼,配发窗口全面进入计算机网络,采用游动字幕,规范服务,实行处方清单制,设置窗口3个,药剂人员11人,用房面积120m22003年底,业务发展,服务不断完善,增设窗口5个。另外,门诊西药房还承担夜间门急诊药房工作。200587,门诊西药房搬至八层门急诊综合大楼一楼,面积215m2,设咨询窗口1个,配发窗口5个。在急诊科设急诊药房,面积13m22005年底,西药房日常药品储备达1000余种,对特殊药品的保管配备储藏保险箱、冷藏箱等设备,共有药剂人员20人,其中主管药师3人。

(二)病区西药房

1963年,在三层住院楼一楼设立病区药房,用房1间,16m2,有药剂人员1人。

1987年底,病区西药房搬迁到手术血库楼一楼,用房面积扩大到40m2,药剂人员5人。

199911月,病区西药房与各病区实行了计算机联网。年底实施医嘱电脑网络化管理。病区用药由护士站按医嘱将用药信息输入电脑,病区西药房按用药信息调配好药品后,分送各病区。

20014月,十二层住院大楼启用,病区西药房搬迁至该楼一楼,面积35m2,储备药品900余种,保持每月盘点1次。至2005年底,病区西药房工作人员8人,其中主管药师3人。

 

二、中药房

 

医院中药房建立前,中医处方由中药店调配。1981年底建立中药房,位于原三层门诊楼二楼东侧,用房1间,面积30m2左右,配备2名工作人员。中药房每季度盘点1次。

1997年,中药房加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药饮片采用封闭式金属制板药斗橱贮存。

2000年起,为方便患者,配备全自动煎药机为患者代煎中药。

2003年,中药房搬至三楼,用房6间,面积约110m2左右。200587,中药房搬入八层门急诊综合大楼一楼,面积98m2。是月,改变传统配方模式,中药饮片实行定量小包装。2005年底,中药房有中药饮片480余种,工作人员8人,其中中药师4人。

历年中、西药房处方调配情况见表68


68    19802005年中、西药房处方调配情况表

三、西药库

 

19626月,在老手术室旁边建立西药库,用房1间,10m2,有门诊西药房1人兼职库管员,药品200余种。1963年,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增加,西药库搬至三层住院楼底层,有药剂人员1人,专职保管,用房2间,面积30m2

1987年底,新建辅助楼,西药库搬至底层西面(现已拆除),用房6间,面积100m2,库存药品有西药700余种,中成药120种。

1997年,西药库实行计算机管理,并与相关科室联网。

20014月,十二层住院大楼启用,西药库搬至底层,面积扩大到300m2,内设冷藏库,面积6m2,密集型移动货架25只,药品储藏按要求分类定位,管理规范。至2005年底,库存药品有西药1000余种,中成药100余种,流通量每月约600万元。西药库药剂人员5人,其中副主任药师1人,主管药师1人。

 

四、中药库

 

1981年底建立中药库,位于原三层门诊楼一楼西面,用房4间,面积约70m2。药工3人,主要负责采购、中药切片、炮制、发送等工作。1986年,中药库搬至原制剂楼。1997年,中药库加入计算机网络管理。

1998年,中药库因缺少加工场地,为保证饮片质量,停止饮片加工,从中药饮片厂进货。中药库每季度盘点1次。

2003年底,中药库搬至十二层住院大楼辅楼五楼,总面积约200m2,有除湿机1台,5匹空调1台,冰箱1台,货架30只等设备。饮片实行分类保管。2005年中药库搬至红十字急救中心楼西侧加层。2005年底,中药库有工作人员2人,其中中药师1人。

 

五、制剂室

 

(一)灭菌制剂室

195912月,因陋就简开办大输液制剂室,设于老手术室,用房2间,面积约25m2。工作人员2人。主要配制不同规格的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大输液和普鲁卡因注射液等5种制剂。

1969年,灭菌制剂室搬至原小食堂,设备有所改进,用房面积100m2左右。

1983年,在灭菌制剂室原址上建造三层制剂楼,灭菌制剂室设在一楼,面积100多平方米,安装净化系统,引进新设备,有不锈钢配料桶、半自动搅拌机、半自动轧口机等。1986年,按省统一要求,对灭菌制剂室又一次进行全面改进后,不论在格局、设施等方面均得到上级好评,引得周边地区同行们络绎不绝来参观,获得省第一批颁发的《医疗制剂许可证》。主要生产大输液10多个品种。人员9人,其中主管药师1人。设备有电导率仪、砂滤器、电渗透装置、离子交换树脂器、高压灭菌锅、多效蒸馏器等。1986年苏州市卫生局对全市25家大输液质量评比,我院名列第4名,1993年为第3名。

1996年起,大型输液由瓶装改为PVC软包装。20008月,停办。

1999年灭菌制剂室生产的灭菌制剂品种见表69

69    1999年灭菌制剂塞生产的灭菌制剂品种一览表

(二)普通制剂室

1963年建立普通制剂室,设在三层住院大楼底层,用房1间,约10m2,由西药库人员兼职,配制内服、外用制剂,20多个品种。

1983年搬进新制剂楼二楼,面积80m2左右,设备有所改进,区分各操作间,设内服制剂室、外用制剂室、分装室、包装室、办公室。有工作人员3人。1986年为提高制剂质量,制剂室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改建并扩大。

1996年普通制剂室安装净化系统。

2001年,普通制剂室搬至十二层住院大楼辅楼,设备符合GMP的要求,人员4人。200310月停办。2003年生产的制剂品种见表610

(三)中药制剂室

1970年下半年,中药制剂室建立,设在三层住院楼底层,面积20多平方米,主要制备冲剂、糖浆剂,人员3人。

1983年中药制剂室搬入制剂楼一楼,面积扩大,有60多平方米,添置新设备,工作人员4人,品种有所发展,产值有所提高。1986年,根据上级精神,又进一步改建,使布局更趋合理,面积发展到120多平方米,有摇摆式颗粒机、夹层浓缩锅、小型蒸馏器、糊面机等。

1996年,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和临床需要,不断开发新制剂,引进不锈钢口服液灌装机、电加热热风循环烘箱、压片机、包衣机、夹层提取罐、振动筛、颗粒包装机,制剂有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膏剂等。

20017月,中药制剂室搬至十二层住院大楼辅楼,一切设施符合GMP要求,有称料间、配料间、灌装间、包装间、原料仓库、材料仓库等,改进制剂生产工艺流程,添置多功能提取罐。工作人员5人,其中主管中药师1人。200310月停办。2003年生产的制剂品种见表610

610    2003年普通及中药制剂室生产的制剂品种一览表

六、药品检验室

 

1959年灭菌制剂室制备大输液时,配备小型兔子房,做热源试验,由制剂室药师操作

19633月派专业人员赴苏州地区药检所培训,6月赴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修。1964年建立药品检验室,用房1间,6m2左右。设备有滴定管、容量瓶等。

1983年底,药品检验室搬至制剂楼二楼,面积约30m2,设化学测定室、仪器室、无菌室,有1名药剂师负责。检测的项目有定性和定量测定、热源检查和毒性试验。设备有旋光仪、721型紫外分光光度仪、酸度计、分析天平等,并设动物房。1986年,药品检验室搬进新制剂楼三楼,面积扩大至60多平方米,有2名药剂师负责,添置电热恒温箱、恒温培养箱、冰箱、净化操作台等设备。

2000年为了增加检测项目,提高检测精确度,添置贝特曼紫外分光光度仪1台。2001年药品检验室搬至十二层住院大楼辅楼四楼,面积90m2左右,设仪器室、精密仪器室、化学室、无菌检查室、卫生学检查室。200310月停办。

 

七、零售药房

 

1965年,门诊西药房设立零售药柜。

1995年,医院开设便民药房,方便患者购药。

2003516,医院开设的零售药房开始营业,取名为吴江一院大药房,位于医院大门南侧。刘泉明任大药房法人代表,严琦华任大药房负责人,吴晓华为质量负责人。大药房经营范围主要为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保健食品,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基础外科手术器械,普通诊疗器械,中医器械,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电子压力测量装置,避孕器械等共800余个品种。20046月,药房通过GSP认证。8月,被吴江市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确定为医疗保险定点药房。2005年底,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主管药师5人(含执业药师4人),药师3人,其他1人。


第六节 病理科

 

病理科创建于1975年,当时有医师1人,业务用房1间。1978年,病理科搬迁至原三层门诊楼二楼西面,有业务用房2间,20m2,内设技术室、诊断室,设备有江南牌显微镜1架,国产切片机1台,烤箱1只,主要开展活体组织常规切片检查业务。1979年,开展胸、腹水脱落细胞染色体分析及细针穿刺组织细胞学检查。

1984年病理科隶属检验科。1987年起开展快速石蜡切片检查业务。

1995年病理科搬至二层病理科楼二楼,内设取材、技术、诊断、档案、办公室等。1998年人员增至3人。

2001年起开展快速冰冻切片业务。2003年建立免疫组织化学室,开展免疫组化检查。科内设备有显微镜4架,切片机2台,摊片烤片机3台、冰冻机、包埋机、图像分析仪各1台(套)。常规开展了活体组织检查,快速冰冻切片,各种脱落细胞学检查,并在原基础上增加了免疫组化检查等项目,为疑难病例诊断提供可靠依据。20056月,添置奥林巴斯BX41显微镜、显微数码摄影头各1架(台)。5月,病理科设负责人,由赵光明担任。1230,病理科配备科主任,成为独立科室。2005年底,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技师1人。

历年来病理科工作量统计见表611


611    19802005年病理科工作量统计表(件)

第七节 中心血库

 

中心血库建于19874月,对外称吴江县中心血库,院内与检验科合署,负责境内医疗单位的部分供血。血库设在新建手术血库楼二楼,内有采血室、配血室、储血室、献血员休息室,建1万级净化室1间,建筑面积共170余平方米。设备有储血冰箱2台,低温离心机、低温冰箱、电热恒温水浴箱、电动离心沉淀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天平各1台,显微镜2架。检验科主任周仲华主持血库工作,除固定1名护士做采血工作外,其余均由检验科人员轮流到血库做采血及配血工作。512日,法国巴黎输血中心米切尔·加勒特博士、马克·德梅主任参观中心血库,给予了好评。19882月,血库更新了低温冰箱、低温离心机,开展血浆分离工作。是年,血库在城区附近及周边乡镇发展献血员500多名,开展了RH血型检测新项目,对献血员开展ALTHBsAg和硫酸铜检测。

1990年,血库工作人员固定至3人,献血员体检由预防保健科担负。1993年,血库添置了上菱110L试剂冰箱1台、托盘天平3台、血浆分浆机2台,工作人员相对增至5人(其中2人为检验科机动班)。1994年,对献血者统一做7项(血型、血红蛋白、ALTHBsAg、抗HCV、抗HIVTRUST)检查,开展成分输血,添置了MBR506D储血冰箱。1995年,对临床用血实行用不同的试剂做两次(初、复检)检测,添置了香雪海冷藏陈列柜。1997年,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制定操作规程,为防止检测室与配血室交叉污染,制定相应措施,加强血源“三统一”管理,达到采供血规范要求,确保临床用血安全。199810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无偿献血拉开序幕,血库配备献血车1辆,在市献血办领导下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同时每周双休日,献血车到市中心(农业银行门前)采血(群众自愿献血)。1999年,中心血库获苏州市1998年至1999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

20011月起,中心血库为医院直属科室,与检验科分离,人员增加到8人。开展无偿献血以来,中心血库多次荣获吴江市无偿献血促进奖、吴江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2年,中心血库搬迁至三层住院楼三楼西面,工作用房面积达到500m2,设采血室、发血室、储血室、血源管理室、抗HIV初筛实验室、检验室、无偿献血员休息室,新添置了MBR506D三洋冰箱2台,三洋科龙陈列柜、MK3酶标仪各1台。20035月,中心血库成独立建制单位,与医院分离。

历年来中心血库供血量见表612


612    19952002年中心血库供血量统计表(mL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