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梅堰镇志 >> 第五卷(科教文卫)第四章(文  物)

第五卷(科教文卫)第四章(文  物)

2012/12/23 17:42:10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581

 

考古资料显示,六七千年前的梅堰,生态环境优越,生物资源丰富。有斑鹿、麋鹿、水牛、野猪等野生动物;有鱼、蚌、龟、鳖、蛤蜊、螺蛳等各种水生动物。还有各种野生果树,以及芦苇、蒲草、竹、草。动物和果实是先民赖以生存的食物,竹芦、蒲草等野生植物是先民的建筑材料。196011月,袁家埭出土的大量遗物,反映了当时农业经济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同时渔猎经济也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多途径的食物来源使先民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和改造自然。

1987年在龙南发现了以河道为中轴、江南最早的原始村落。当时不仅种植水稻,还有甜瓜、葫芦等蔬菜瓜果。在村落遗址中发现了已碳化的籼稻和粳稻谷及6座葬有整猪的坑,经鉴定都是家猪,这说明当时的饲养业已有了一定的规模。袁家埭遗址出土的江豚形灰陶壶、鱼纹骨匕等,显示了原始先民制陶、制石、制玉等方面的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龙南遗址中出土了两件有刻划符号的鼎足,刻划符号的笔法和造型与甲骨文十分相似,是研究我国文字起源与发展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料。

大量有研究价值的各类文物的出土,吸引了中外专家学者慕名前来。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生物学,以及农业、水利、土壤、气候……都成了专家、学者们研究的课题。梅堰也随着苏南原始文化的发现而名闻遐迩。

 

第一节 龙南原始村落遗址

1987年冬第一次考古发掘,使沉睡地下5200年的原始村落重现于世。村落沿着一条由东北向西南逶迤而去的河流,两岸茅舍依河而筑,隔河相望。河道中有一批排列整齐的竖插木桩,上面搁上木板,就成了当时连接两岸的原始桥梁。岸边有防止河水泛滥而修筑的纯黄土的护房堤坝,还有拾级而下的木构埠头(俗称河桥头)。村落房屋布局有序∶房前有储废排污水的设施——灰坑和灰沟,房后有井。从发现的遗迹来看,当时先民已经炊、住异处,房内有贮藏东西的窖穴。房外筑有较大的外窖穴,作厨房间兼贮藏室。另有饲养家畜的栏圈。

村落的建筑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用途,因地制宜地建造各种建筑式样∶有干栏式、浅地穴式、半地穴式,以浅地穴式和半地穴式为主。发掘中测得正房为2030平方米,附房面积则略小。

村落中还发现面积很大的一片陶片铺的场地,陶片铺路是村落中的一大特色。先民用废陶器,大的作屋脊瓦,小的做网坠,多余的则铺路,解决了雨后泥泞路滑的问题。

 

第二节 袁家埭新石器时代遗址

吴江市梅堰镇龙北村袁家埭新石器遗址,西距太湖2.5公里,西北接近蟹大荡、桃花漾,东为北草荡。这一地区是一片湖荡毗连的冲积平原。

50年代末,在太浦河开挖工程中,发现了大量兽骨和鹿角。1959年冬,江苏省文物工作队与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联合发掘队,发掘面积为143平方米,出土遗物122件,此外采集遗物达四千余件。

遗址上层文化层为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和兽骨、鹿角等,并发现了3个灰坑。下层文化层为马家浜文化,也出土大量兽骨、陶片、石、玉、骨、角器等,并发现了以蛤蜊壳为地面的建筑残迹。

出土和采集的遗物简述如下∶

一、石器∶有锛、斧、凿、镰、刀、矛、钺、锄、耘田器、镞、纺轮、垫、璜、玦和管等16种。

二、玉器∶有璜、玦、管,玉质分白玉、青玉和玛瑙等。

三、骨器∶骨器在遗物中占多数,有镞、鱼镖、铲、凿、锥、刀、匕、针、笄、管、哨等,以镞、锥、针最多。其中一部分有精美的雕刻。

四、角器∶器形有锥、凿、叉、锤等4种。

五、蚌器∶蚌壳发现很多,有大而厚的古丽蚌,有小的麻蚌和蛤蜊壳等,加工成蚌器的则不多,仅发现一件蚌镞和一只穿孔的蚌壳。

六、陶器∶主要有网坠、拍、垫、釜、鼎、三足器、壶、杯、钵、尊、豆、罐、盘、碗、勺、球、箄。在陶器中发现了一件灰陶蚕纹壶,壶的下腹刻划着一组蚕纹。这说明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先民已栽桑养蚕。

七、兽骨∶兽骨出土甚多,经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初步鉴定,以牛骨、鹿骨(鹿骨有斑鹿、麋鹿二种)占多数,此外还有野猪、狗、鼋、麻龟、鱼等骨骼和禽骨。

八、植物种子∶发现果核8个,形似梅核。

 

第三节 龙南遗址

龙南遗址位于吴江市梅堰镇龙南村西南,平(望)湖(州)公路(318国道)从南侧经过,北距袁家埭遗址2公里,西距太湖12公里。

龙南遗址的范围东为王家浜,南为平湖公路(实际还应向南延伸),西至梅堰镇中心小学东的河浜,北至防风林带。遗址中间有一条从平湖公路北侧逸出的龙北公路穿过。龙北公路东侧,北部为村民住宅区,南部原为桔园,现为吴江禾甸焊接设备厂。1987年发掘的揭露面大部分压在龙北公路下面。龙南遗址于1995419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冬,在拓宽龙南至龙北路时,在龙南村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9868月,由苏州博物馆和吴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作,对该遗址进行试掘,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遗址。1986年底,苏州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198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苏州博物馆和吴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成发掘队,对龙南遗址进行第一次抢救性发掘。自198712221988210,共布5×5探方8个,合计发掘面积215平方米。

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遗址内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881124日至1989125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发掘,共布5×5探方20个,外加扩方共计发掘面积555平方米。

19916月为配合梅堰镇基本建设,由苏州博物馆和吴江县文物陈列室联合组成发掘队进行了第三次抢救性发掘,在遗址的北部边缘布2×2探沟三条,2×2探坑两个和局部扩方3平方米,共计发掘面积71平方米。

龙南遗址的文化遗存及综合研究成果列表如下。

吴江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考古发掘综合研究一览表

吴江梅堰龙南遗址墓葬一览表

第四节 文物简介

一、出土文物

江豚形陶壶 生活用器,良渚文化,袁家埭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南京博物院。泥质灰陶,长32.4厘米,宽10.2厘米,高11.7厘米。形似江豚,俯首翘尾,尖嘴睁眼,生动逼真,神态可掬。江豚是没有足的,为了稳定陶壶,在腹底用三扁足支撑,富有动态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器制作精美,造型独特,是迄今国内所见唯一的一件良渚文化似江豚形的陶壶。

彩绘陶尊 生活用器,良渚文化,袁家埭出土,国家二级文物,现藏南京博物院。泥质黑陶,口径6.1厘米,底径4.55厘米,高8.6厘米。直颈,葫芦形腹,口有二小孔。上下腹都用髹漆绘棕红间金黄色弦纹与丝绞纹。

彩绘陶罐 生活用器,良渚文化,袁家埭出土,国家二级文物,现藏苏州博物馆。泥质黑陶,口径6.3厘米,底径5.4厘米,高10.5厘米,平底。卷沿,沿上有两小耳,耳下有小孔;沿下颈略束,颈上小下大;圆腹,腹部满绘棕红色花纹,但满而不繁,所绘原料为髹漆。

蚕纹黑陶罐 生活用器,良渚文化,袁家埭出土,国家二级文物,现藏南京博物院。泥质灰黑陶,高11厘米,口径6.8厘米,腹径10.8厘米。罐之底部平整,刻有交缠的蚕纹,甚为清晰。

钩鑃 打击乐器,春秋,龙北村出土,国家二级文物,现藏吴江博物馆。青铜器,共出土五器,大小相次,各部位名称如图∶


大小尺寸列表如下:

                                                                      单位:厘米

 

 






柄从舞部至柄端逐渐收小,横截面为长方形;体横截面呈椭圆形,两侧尖锐,平舞,侈铣弧于。体近舞部饰云雷纹,上为三角钩连纹。钩鑃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长江下游吴越地区出土者为多。

青瓷菱形纹水盂 西晋,龙南村出土,国家二级文物。口径3.9厘米,底径3.5厘米,高2.9厘米。青釉,施釉不到底。扁鼓腹,上腹饰菱形纹,平底。

鱼纹骨匕 良渚文化,袁家埭出土,国家三级文物。长24.2厘米,宽1.92.1厘米,厚0.3厘米。通体光滑细润,全器呈鱼形。鱼纹高度抽象化,集中刻画在占匕身五分之三的后部,由圆点、圆圈、直线、三角形组合而成。骨匕的造型和纹饰,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择取鱼的一些富有特征的部位,如鱼目、鱼鳍、鱼尾、鱼头,予以抽象和夸张,构图和造型能力,以及图案抽象化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令人惊叹。此器作进食用具,也可作为发簪。有的专家认为是纺织的骨梭。

鸟形壶 生活用器,良渚文化,袁家埭出土,国家三级文物,现藏南京博物院。泥质灰黑陶,高21厘米。器形如鸟,腹侧偏下有一半环形宽把,下有三矮扁足,上有一捺窝纹。

鱼鳞纹罐 生活用器,良渚文化,袁家埭出土,现藏苏州博物馆。泥质黑陶,口径9厘米,底径7厘米,高9.8厘米。直口,折腹,下腹急收,底较小。折腹处一周绳纹堆塑,上腹刻划鱼鳞纹。

贯耳壶 生活用品,良渚文化,袁家埭出土,国家三级文物,现藏南京博物院。泥质黑陶,口径7.2厘米,足径9.4厘米,高14.8厘米。高颈,口沿外有两对称的贯耳,颈部偏下有三周凸弦纹,扁圆腹,圈足外撇。

陶瓮 生活用器,良渚文化,龙南村出土,国家三级文物,现藏吴江博物馆。泥质灰陶,口径30厘米,底径22.6厘米,最大腹径54.8厘米,高63厘米。手制、轮制制作。外翻唇,短颈,圆肩,弧折腹,平底。口沿、颈部有数道弦纹,腹上部有两道凸棱;通体有七组弦纹带,凸棱上为三组(每组由3条弦纹组成),下有四组(上两组由4条弦纹组成,下两组由3条弦纹组成)。可储盛大米。

彩绘陶簋 生活用品,良渚文化,龙南村出土,国家三级文物,现藏吴江博物馆。泥质黑陶,口径17.2厘米,足径13.6厘米,高7.2厘米。表面施有硃彩,大部分剥落。轮制。敛口,圆唇,上部为盘状,鼓腹,下部为豆状(假腹豆)。圈足外做,上有镂孔,共有对称的4组,每组由2个三角形,1个柳叶形组成。在柳叶形镂孔上部有一刻划×纹。

陶鼎 生活用炊器,良渚文化,龙南村出土,国家三级文物,现藏吴江博物馆。夹砂红陶,口径23.3厘米,高36.3厘米,底高12.8厘米。砂质细密,表面光滑,手制、轮制制作。罐形,敞口,缩颈,下鼓腹,圆底,三丁字形足,上腹5凸弦纹,足侧面竖线划纹,造型优美。

二、古石桥

据清乾隆《震泽县志》载,元、明两朝在梅堰新建和重建的石拱桥有18座∶西济桥、百步桥、三里桥、顺济桥、达观桥、白公桥、斜路桥、囤皮桥、新路桥、清风桥、明月桥、安平桥、太平桥、中济桥、通政桥、积福桥、宝龙桥、钓鱼桥。

(一)现在完好的古桥

三里桥 在联合村,跨九曲港。初建无考,明洪武(13681398)中邑人李享重建。嘉靖三十七年(1558)道士朱宗正修。今还完好。

太平桥 在平安村,跨朱家里港。初建无考,明正德六年(1511)邑人何源修。现仍完好。

通政桥 在龙北村,跨朱家湾港。建修无考,现仍完好。

(二)现已改建的古桥

西济桥 又名西吴桥,在镇西首新仓库处,跨越西浜河口,与荻塘河边接口。初建无考,明洪武八年(1375)邑人沈真重建。清乾隆八年(1743)夏瑞成再建。已改建,今尚存。

中济桥 俗称大桥,今叫塘桥,跨荻塘。始建无考,明洪武二年(1369)僧善实重建,隆庆二年(1568)里人沈秀再建。塘阴有两碑记∶一吴邦桢作,一吴涵作,40年代尚在。195711月因塘河拓宽拆除改建木桥。19698月到19706月又改建成现在的水泥大桥。两次改建西移约200米。

钓鱼桥 在光明村,跨骆驼港。建修无考。今尚存,桥面已铺水泥楼板。

(三)已成危桥的古桥

积福桥 在玉堂村,跨油车港。建修无考。今尚存,已属危桥。

宝龙桥 在秋泽村,跨村前港。建修无考。今尚存,已属危桥。

(四)已废古石桥

百步桥 俗称竹步桥,跨西港。元至正(13411368)中邑人赵伯大建。明正德元年(1506)邑人周云修。因拓宽318国道,已毁。

顺济桥 在联合村,跨铺浜,在道成铺右,俗呼道成桥,又呼铺浜桥。初建无考,元至正(13411368)中邑人何荀重建。明洪武十六年(1383)邑人刘演再建。

达观桥 在梅堰上塘。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朱山募建,天启四年(1624)邑人李文积重建。吴涵作《达观桥记》。

白公桥 在联合村,跨白公浜。初建无考。明正统七年(1442)僧元德修。

斜路桥 在庙头村与玉堂村的交界处,跨斜路港。明洪武(13681398)中邑人陈子安建。成化元年(1465)僧施亨重建。清改称正谊桥。荻塘河拓宽废。

囤皮桥 在庙头村,跨囤皮浜。明洪武(13681398)中邑人曹桂建。现名爵乐桥,乃公路桥。石桥已废。

新路桥 在庙头村西与震泽交界处,跨新路港,明洪武(13681398)中僧道坚建。

清风桥 在秋泽村东北,跨滑水渠港。建置无考。

明月桥 在秋泽村东北,后俗呼梅堰桥。跨滑水渠港。初建无考。

安平桥 在三官桥村,俗呼三官桥,跨邙字港。

梅堰镇文保单位



注:①官荡:明朝时,庙头在外做官的人较多。为了停泊官般而开挖的。旁边有小石桥。

②文中村名为1996年的称谓。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