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梅堰镇志 >> 第四卷(镇村建设)第五章(邮  电)

第四卷(镇村建设)第五章(邮  电)

2012/12/23 17:01:36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145

第一节 机构

明洪武九年(1376),平望以西至湖州沿荻塘60里设5处急递铺,梅堰段有朱家铺(荻塘朱家桥西)。设铺长1人、铺司1人、铺兵8人,人员由附近男青壮年充任。清末,由于内河航运兴起,以及开办邮政事宜,急递铺即淘汰。

1917年日本国东亚同文会编纂的《支那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记载,清末梅堰已设邮政代办所。民国23年(1934)梅堰邮政代办所在上塘杀猪弄西边何恒源南货店内。沦陷初期,邮政代办一度中断,民国27年邮政代办业务恢复。19491951年,梅堰邮件仍由何恒源南货店代办,归吴江县邮政局管辖。1952年,由梅堰供销社兼营邮政业务,设1名专职人员,投送集镇内信件、报纸。19531958年上半年,梅堰报刊、信件改由平望邮电营业处投递。

19589月,梅堰公社成立社办邮电所,邮政营业所设在上塘杀猪弄倪姓店面房内,电话总机安装在公社驻地内,机房面积6平方米,职工3人。1959年邮电所迁至山门弄柳姓房屋内,邮政、电信合并营业,营业用房15平方米。1960年,邮电所职工增至6人。1964年邮电所迁至石皮弄公社干部家属宿舍,营业用房25平方米。1968年,就地翻建营业所、总机房及宿舍,合计100平方米。197011月,邮政、电信业务重新分设。翌年12月,邮政代办业务由国家接办,但电信部分仍为公社经营。197311月,邮政、电信再度合并,成为全民性机构,职工7人。

1981年投资20万元在梅堰集镇东首建成占地240平方米的四楼四底的邮电大楼,上层为机房、宿舍,下层为营业和办公用房。1982年梅堰邮电所升格为邮电支局。1984年经省主管局核定为三等邮电支局。1985年邮电营业收入6.42万元,其中邮政收入2.79万元。1989年,邮电支局有职工5人,其中全民职工4人、集体编制1人;另有委办镇邮递员2人、兼职电报投递员1人。

1993年,邮电支局在梅新街东首开设报刊零售亭1处。1995年,吴江邮电局投资100万元,在梅新街西端再建邮电支局新楼1幢,占地1554.11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上层为办公室和总机房,下层为营业间。1996年,邮电支局下设营业、投递、线务3个生产班组,共有正式职工10人、临时工6人,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91.55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8.99万元。


19901996年梅堰邮电支局人员和经营状况表

第二节 邮政

一、邮路

古代官方文书通过急递铺传递。清末民初,梅堰邮件交由航船及客船捎带。民国25年(1936),平望至南浔公路通车,梅堰邮件委托班车捎带。

1959年,吴江至震泽的委办汽车邮路,接转梅堰邮件。19775月,吴江县自办平望至南浔摩托车邮路,接转梅堰邮件。19826月起,摩托车邮路改为汽车邮路,接转梅堰邮件。

1949年前,邮件仅投递到集镇,由收件人附近的茶馆、商店捎转给本人。报纸不投送,由订户自取。1952年,集镇邮件由专人步行投递,农村邮件仍由茶馆、商店捎转。19531958年上半年,梅堰地区邮件由平望邮电营业处投递员步行投递至集镇及农村初、高级社的办公室。

19589月,社营邮电所成立。集镇邮件、报纸由投递员投递,大队邮件、报纸由各大队派通信员自取。1960年,公社自办南片、北片两条隔日一班步行邮路,长47.39公里。1964年增加1条东片隔日步班邮路,长25.9公里。1969年增加1条步行邮路,从八一大队、建新大队到向阳大队,长10.2公里,由话务员兼送。4条邮路负责将邮件、报刊送到各生产大队及集镇各单位,给据邮件送到户。

70年代初,将全公社邮路调整为南片、北片和集镇3条。1973年添置2辆自行车,将南片、北片改为车班邮路,并改隔日投递为逐日投递,投递范围延伸到生产队(组)。1988年,全镇均改为车班邮路,95%的农村收件人均能直接收到信函。

1996年,全镇邮路3条,长83.49公里,邮件、报刊直接亲投率达96%

二、邮政业务

邮件汇兑 古代急递铺仅传递官方文书。民国时期的邮政代办所官方和民间函件俱营。大致有平信、快信、给据邮件、包裹等。

50年代起,邮政业务仍以函件、包裹、汇兑三大类为主。1952年,开办定额汇票。195912月起,邮电所兼办县与公社间的机要通信。19815月至7月先后办理代收货价邮件和国内邮政回执业务。1988年实行邮政编码,梅堰镇的邮政编码为“2152251991年开办了快递信件业务。1958年成立社营邮电所时,邮政业务量很少,每天收寄信函约20件。进入80年代,邮政业务项目增加,邮政业务量增多。1990年全年包裹量2447件、国内港、澳、台地区以及国际信函66件、汇票金额1016.54万元。1996年全年包裹量6785件、国内港、澳、台地区以及国际信函240件、汇票金额2453.28万元。


19901996年梅堰邮电支局部分业务统计表

报刊发行 50年代初期,梅堰邮政代办所承担报刊的发行和投送,当时份数甚少。如《苏南日报》1952年订阅∶秋塘乡5份、屠塘乡5份、梅塘乡3份。19531958年上半年,梅堰报刊由平望营业处(195611月为平望邮电支局)发行和投送,并推行预收预订。19589月报刊由梅堰公社邮电所发行,当时报刊品种较少,每个大队订阅12份党报、党刊,生产队1份、集镇单位约20份。1964年末累计报刊发行量350份。进入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报刊发行量增多。1980年末累计报刊发行量3040份,1990年末累计报刊发行量5009份,1996年末累计报刊发行量7547份。

19901996年梅堰邮电支局报刊发行量统计表     单位:份


邮政储蓄 1988年始,梅堰邮电支局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当年,参加储蓄的储户有378户,收储金额30万元。1990年主管局配发计算机,以提高储蓄利率的计算速度及准确性。是年,参加邮政储蓄的储户有698户,收储金额60万元。以后储户增多,收储金额逐年增长。1996年储户2101户,收储金额256万元。


19881996年梅堰邮电支局邮政储蓄一览表

第三节 电信

一、电报

1970年,梅堰公社邮电所开办电报业务,利用电话线路报吴江县局转发。发报种类有普通电报、新闻电报、公务电报、汇款电报等,其中公务电报免收费,新闻电报收费为普通电报的一半。特别业务有加急电报,收费两倍于普通电报。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吴江县支行梅堰营业所为第一个电报挂号用户。1989年始,梅堰邮电支局利用传真机传真发送至吴江县局进行交换中转,办理电报业务。进入90年代,随着通讯设备日趋先进、传真电话的使用,电报业务逐年下降。199018411份,1996年为2813份,为1990年的15.28%。是年,全镇有45家电报挂号用户。

二、电话

据民国13年(192481《新黎里》报记载,梅堰乡已有电话。民国18年,全县形成电话网,梅堰可以向县内外拨打长途电话。民国26年沦陷后,电话通讯一度中断。民国37年,县电话交换所恢复。当年,县政府架设乡镇电话线,其中平望至梅堰段长为6公里,梅堰地区恢复通话。

1957年撤区并乡,梅堰乡政府仅有1部电话。1958年,社营邮电所成立,安装20门小交换机,总机房在公社驻地。是年,政府安装3部电话,供销社、粮管所、农村信用社、联合诊所、农具厂各有1部。1959年电话发展到各生产大队,电话线为毛竹竿,一条电话线上可通34部电话。当时电话与广播合用一条线,广播时,电话暂时中止。1962年,总机扩容至50门,全公社电话机四十多部,电话线由单线改制为双线线路,一对线上通12部电话。从此,电话线与广播线分开,通话不再受干扰。1965年始,电话线杆由竹竿换成木杆。1969年始,又由木杆换成水泥杆。是年,总机容量为100门,实装电话机七十多部,开通了直通吴江的专线电话。1974年,总机容量120门,实装电话110部。1982年始,电话线主线逐步由明线改成电缆线。1985年,电缆线长9.85公里,明线长57公里。1988年,总机容量为300门,实装240部。1988827,电话实现自动化,吴江境内直拨。是年,总机容量为500门,实装电话350部。1989年,梅堰邮电支局安装传真电话,当年全镇安装5部传真电话。

1992年冬,梅堰镇电话程控化,开通国内和国际直拨。是年,全镇电话线全部实现电缆化。199510月,南桥村成为梅堰镇第一个电话村,全村安装电话266部。是年1217日零时,梅堰镇电话号码由6位升为7位。1996年,装机容量8000门,实装电话6573部,其中住宅电话2955部、传真电话15部。平均每百人拥有21部电话,全镇有7个村成为电话村。是年,梅堰邮电支局电话收费由手工操作改成电子计算机。


 


19901996年梅堰邮电支局电信统计表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