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南麻镇志 >> 第十二卷(社  会)第二章(风俗习惯)

第十二卷(社  会)第二章(风俗习惯)

2012/12/22 19:44:07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7757

  

第一节 岁时习俗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日凌晨零时,家家户户大放爆竹、百响。俗语:“开门六响,人财兴旺”、“开门八响,田稻丰收”。门上贴对联,墙上挂年画,早餐吃糖水小园子,俗称“顺风园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被芝麻、豆沙、鲜肉汤团所代替。此日扫地,只能向内扫,不可向外扫,怕财气扫出去。大人小孩都穿着一新。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拜年钿”。邻里见面互道恭喜,逢人要说吉利语。亲友互访作客,主人泡茶待客,客人要吃三碗茶,第一碗是甜茶,用爆米或糯米饭糍干加白糖冲就;第二碗是咸茶,用熏青豆、胡罗卜干、芝麻、黑豆腐干泡成;第三碗是茶叶茶。至亲好友来访,要设家宴招待,俗称“吃新年饭”。拜年活动,一般延续到正月二十日左右。解放后,春节定为国假日,放假三天。有的企业节日加班,则发加班工资。在节前,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及“访贫问苦”等活动;节中,还要组织各种文艺活动,以欢度春节。值此农闲,亲人均在家中团聚之际,农村盛行春节期间举办婚礼。

二、接财神

又名接路头。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诞辰。初四晚上起,到处鸣放爆竹,焚香点烛,家家迎祭财神,以求五路财神保佑财运亨通,除供奉酒菜外,还供奉猪头一个,称“元宝头”、“利市头”,供奉活鲤鱼一条,称“鲤鱼跳龙门”,讲究吉利,此俗商界尤为隆重,解放后不兴。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家家将年糕油煎而食,称谓:“撑腰糕”。相传吃了可以健身强骨,干农活不会腰酸。

四、春台戏

解放前,每年农历二、三月间,由地方筹资、乡绅出面,请京班到农村搭台演戏。每年有南麻、龙泉、徐田、太平桥、豆腐○等地方做春台戏,所请的京班有田记、张记、国民、黄金、庆升、龙凤等大舞台。搭台的地方利用原有的场地,有时搭在空白的稻田里。届时各路商贩云集,各种摊位林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解放后,春台戏习俗渐废。

五、清明

公历45日左右是清明节。解放前,节日期间,家家到亡人坟前祭酒、焚纸、扫墓。农村有做青团子、煮藕、包粽子作为祭祀先人的习俗。时逢百花齐放、百草长青之季,青年人结伴到田野散步,称为“踏青”。也有人步行到南浔游览私人花园。经济条件好的摇船或雇船到杭州旅游进香。解放后,机关、团体、学校组织到烈士陵墓扫墓,敬献花圈。

六、立夏

立夏日一般要秤体重。并有吃麦芽塌饼、青团子、青蚕豆、韭菜、蒜苗、咸鸭蛋、黄鱼、海蛳、油氽臭豆腐干等习俗。喝酒人在这天要喝个痛快,称“酒神生日”。小孩们结伴到田野搭灶烧“野火饭”,煮饭用的糯米、蚕豆、竹笋等化讨自百家,故称“百家饭”,传说孩子吃后,可以无病无灾,健康成长。外公外婆要接外孙过来吃过年酱的肉,传说:“吃了过年肉,夏天勿落肉”。新媳妇娘家要送夏衣、凉席等。解放后,某些习俗仍保存。

七、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旧时家家贴门神,门前挂艾叶、菖蒲、大蒜、苦草以驱邪。吃大黄鱼、雄黄豆、喝雄黄酒、用雄黄在小儿额头上写“王”字以避毒。幼儿要穿仿虎皮布制成的老虎衣;也有以蜈蚣、蜘蛛、壁虎、蝙蝠、蛇“五毒”图案布料制成衣服;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称“压邪”。在午时三刻,家家关闭门窗,“合焖香”,以苍术白芷放在脚炉里或盆里熏烧,满屋是烟,以除蚊驱虫。有的年份,端午节还要组织“划龙舟”,俗称“摇快船”。解放后,门前挂艾叶、菖蒲、苦草、大蒜的习俗仍沿袭。

八、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俗语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这天最适宜晒衣物,晒后不会回潮、不会虫蛀。俗语:“六月六,包点馄饨落一落”,这天,家家吃馄饨、面条。民间谓此日为“猫狗生日”,为猫和狗洗浴,以驱虫虱。

九、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日,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为乞巧节。妇女们置清水一盆,轻轻将绣花针投入盆中,向织女乞求智巧。此俗现已不兴。“七月七,买只西瓜切一切”习俗,至今仍流传。

十、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此日家家供奉酒菜、焚烧纸锭,点燃香烛,磕头跪拜,祭祀祖先。

十一、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共进晚餐。晚上,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菱角、芋艿、藕等食品。节前,晚辈要给长辈送月饼,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月饼,表示思念娘家;亲友之间也有互赠月饼的。中秋吃月饼取团圆之意,此习俗至今仍沿袭。

十二、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时值深秋,天高气爽,宜于出游、登高,故又称“登高节”。民间习俗,是日吃“重阳糕”,以祈健康,1985年起,国家定为“老人节”提倡尊老敬老。

十三、十月朝

农历十月,新谷登场,家家磨粉做团子,以示尝新,也表示慰劳全家一年辛苦之意。俗语云:“十月朝,糯米团子软糟糟”。此习俗仍流传。

十四、冬至

公历1222日左右为冬至节。冬至前几天,亲友间互送团子。这天晚饭吃得早、睡得早,民间认为冬至夜最长,睡个好觉。俗称:“做个夏至日,睡个冬至夜”。此日拜祭祖宗,仪式较为隆重,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十五、小年夜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南麻境内公认的小年夜。是日,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俗称掸檐尘,有除晦气、干干净净敬神迎新春之意。每户人家都要作年糕、做团子、一派节日将临的气氛。此日晚上,每户都要送灶君,相传灶君为“东厨司命”,掌管各家祸福,每年此日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呈奏各家善恶,所以,将灶上的灶君神像请下来,拜祭一番之后,置于纸轿中焚化送其上天。至年初四举行接灶仪式接回灶君,在灶头上方新贴灶君神像,神像两旁贴上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并以酒菜、糕果相祭。解放后,接送灶君的习俗渐废,唯做团子、掸檐尘的习俗至今仍行。

十六、除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除夕,这天家家亲人团聚吃年夜饭(提前一天亦可)。开始,要先祭祖宗,摆上酒菜,点起香烛,焚烧纸箔;祭祖结束,方始吃年夜饭,常年在外的子女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民间习俗,饭菜不能吃完,必须有剩饭剩菜,取年年有余之意。有些人家通宵不眠,称“守岁”。长辈用红纸包钱给晚辈,称“压岁钱”(或称百岁钱)。至半夜12点,家家鸣放爆竹、百响、辞去旧岁,迎来新年。解放后,此习俗至今流传不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夜饭的菜肴越来越丰盛了。

 

第二节 生产习俗

 

一、春耕备耕

立春一过,农民忙于一年生产的准备工作,有罱泥积肥、翻耕冬闲田、修补小型农田水利、夏熟作物田间管理、种子肥药准备、修添农具农机等。

罱泥积肥,是一项历史较久的传统习俗,一般由21船,一人在船头,1人在船艄,用夹泥网罱泥,也有用竹箩头罱泥。罱满1舱,用吊桶把河泥吊人岸边的河泥塘,待干后挑入田内作基肥;也有用河泥沤制草塘泥作肥料。进入80年代,由于化肥的广泛使用,罱泥积肥逐渐停止。

翻耕冬闲田,解放前,农田复种指数低,夏熟作物少,冬闲田多。立春一过,或牛犁或手锄把冬闲田翻耕一遍,以利田稻丰收。解放后,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冬闲田逐渐减少。70年代以后,几乎已无冬闲田,春耕也就有名无实了。

蚕关门。是桑蚕生产上的习俗,每年农历三四月为蚕月。旧时,蚕事前,蚕农纷纷到庙堂烧香膜拜,祈祷丰收。蚕月中家家闭户,户户大门贴红纸,相互间暂不往来;说话讳忌“姜”字;不割屋边草;称豆腐为素菜、马肉,忌“腐”字。蚕宝宝上簇后,蚕户方可互相串门,亲戚之间互送物品,称“望山头”以庆丰收。解放后,此俗逐渐淡化。

二、夏收夏种

夏收即收割夏熟作物,包括:大麦、元麦、小麦、油菜和蚕豆。60年代以后,蚕豆被挤出大田,仅在田边路旁种植。

夏种即移栽水稻,俗称插秧,包括早、中、晚稻。

每年小满一过,农忙就要到来,俗称“小满动三车”(水车、丝车、油车),南麻境内只有水车、丝车。水车用于灌田;丝车用于缫丝,油车用于榨油,小满节后,三车陆续启动。解放以后,随着机电灌溉、机械缫丝的出现和油料的统购,此习俗渐废。

开秧扇,俗称:“夏至开秧扇”。每年的夏至前后,开始晚稻移栽。第一天拔秧称为开秧扇。此日,农民普遍买点荤菜吃一餐,以示慰劳。

三、抢收抢种

抢收抢种是种植双季稻时期的专用名词。双季稻的收种,时间短、季节性强,尤其是种植百分之百双季稻这几年中,更要突击一个“抢”字,大面积双季稻收种任务,要在半个月之内完成,是非抢不可的。因为,收晚了,谷粒要脱落,如遇雨天,谷粒要出芽,造成损失;种晚了,后季稻就要出现“翘稻头”,难以结实,影响产量。所以,不论收种,都要“抢”字当头。

双季稻的抢收抢种,简称“双抢”,始于60年代初,经历试种期、发展期、高峰期、回落期,至90年代初,全部淘汰。历时30余年。

当时的口号为:“双季稻、革命稻、鼓足干劲产量高”。一年中,农民最为吃苦的就是“双抢”。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而且处在酷暑阶段。地处蚕桑地区的南麻则更甚,“双抢”中间还夹带养蚕,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四、秋收秋种

秋收即收割水稻,农谚云:“白露白咪咪,秋分稻透齐,寒露摘青稻,霜降割早稻,立冬一齐倒”。民国时期,寒露一到,缺粮断炊的贫苦农民在稻田里选择已半成熟的稻穗,摘下来舂谷成米,解决燃眉之急,故称“寒露摘青稻”。有的农民存粮不足,种一部分早稻,霜降成熟,故称:“霜降割早稻”;立冬前后,晚稻全部成熟,农民全面开割,故称:“立冬一齐倒”。收割习俗:本地农民把稻割下后,在木制塌车上捆稻,稻把挂在三根为一把的乔千上,待晒干后挑回家去,用稻床打稻成谷,外地来的种田大户,把稻桶抬到田里,边割、边打、边挑,稻谷放在场上晒干。解放后,大部分生产习俗已改进。

秋种即种春花,也即夏熟作物。小麦、油菜、蚕豆都在农历三月开花,故称:“春花”。种植时间,小麦在11月上旬播种,油菜在11月上、中旬移栽,蚕豆在10月下旬播种。解放前,春花种植面积很少,粗耕粗种,亩产极低。解放后,重视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成倍增加。

五、冬季生产

冬季生产的主要内容有:兴修水利、积肥造肥、田间管理、开展家庭多种经营等(详见农业卷)。

 

第三节 生活习俗

 

一、饮食

南麻境内人民主食为大米,佐以面食。解放前,贫困人家糠菜半年粮,瓜菜度饥荒。富裕户及中等人家,在入冬时将稻谷舂成米,上囤加发料,盖闷成“冬舂米”,米呈微黄色,煮成饭松软爽口。解放后,人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大米是主粮,杂粮仅用作调节口味。各类传统点心:米制品有糕类、团子类、粽子、汤团等;面制品有面条、馄饨、油条、大饼、馒头、蛋糕、面包、饼干等。镇区居民每天到小菜场买菜,农民多数靠自养自种,也有少数农民到小菜场买菜。荤素搭配视经济条件决定。80年代起,一般家庭的餐桌上常有四五个菜,有荤有素。90年代起,菜肴质量普遍提高,逢年过节或办喜事菜肴更为丰盛。前者一般10多个菜,后者有30个菜左右。冷盆有:皮蛋、花生、盐水虾、肉松、爆鱼、白斩鸡、酱鸭、羊肉、拌海蜇,香肠、牛肉、糖胡桃。热菜有:甲鱼、桂鱼、黄花鱼、虾腰、鳝板、炒鸡丁、粒肉、排骨、炒蟹粉。大件有蹄子、全鸡、整鸭、八宝肚。汤羹有:银耳莲心水果羹、蛋花汤、肉丝汤、莼菜汤、鲫鱼汤、鲈鱼汤、什景暖锅等。点心有:烧买、小笼包、水糕、八宝饭等。

南麻境内家庭腌制品主要有:(1)腌菜。春天腌制油菜心,秋季腌制青菜、雪菜、芥菜、大头菜等。雪菜与其他原料配合,可作多种菜肴,如雪菜炒肉丝、雪菜炒三冬(冬笋、冬菇、冬菜)、雪菜炒豆腐干、雪菜炒蚬肉、雪菜烧小鱼等。芥菜烧青蚕豆别有风味。腌制的雪菜、青菜晒干成为霉干菜,霉干菜烧肉是夏季名菜,并且放过夜不变质,越煮越入味。(2)制酱。农历六月,将黄豆或蚕豆煮熟捣烂,趁热与面粉拌和再蒸制成饼状,置于匾内铺柴草阴干,半月余擦去饼上菌毛,打碎后浸泡在盐水里,曝晒半个月左右,即可食用。也有把酱放入甏内密封,置于屋顶上日晒夜露,称“焖酱”,别有风味。(3)酱肉。腊月里将猪肉敷盐腌几天,稍晾干,用赤酱油浸泡周余,晒干后挂在阴凉通风处,一般可以放到翌年立夏。(4)腌鱼。腊月里将鱼去内脏洗净,内外擦盐放入缸内,用石头压几天,取出晒干,挂在阴凉通风处保存,亦可食至翌年立夏。

二、衣着

清末及民国时期:冬季及初春时,男外装斜襟棉长袍,内穿对襟短棉袄,里衬绒布短衫;下穿都是折腰的棉裤、夹裤、绒布裤;中老年喜穿斜襟棉背心,既能保暖,又双臂灵活便于干活;富贵人家还穿皮袍子、呢大衣;贫困者,夹衣夹裤过冬;干粗活的人腰束作裙,穿后既保暖,又防脏;中老年妇女下穿黑布长裙;青年教师、外地工作、读书回家的人,一般都穿中山装、学生装和西装。面料:贫困者用粗布;一般人家用直贡呢、哔叽、绵绸、自织绸等;条件好的用绸缎、呢绒等。内絮:条件差的用棉花,条件好的用丝绵。春秋天气,外穿夹衫、夹裤,内衬单衣、单裤,条件好的内穿绒线衫;从事文职的“先生辈”,男穿长衫、女穿旗袍;中老年妇女下穿黑绸长裙。盛夏时节,男的穿对胸背心,短袖衫、短裤;女的穿斜襟短袖衫或圆领衫,半长裤;少数女青年穿短袖单旗袍;颜色以浅淡为主;衣料:低档有白细布、白竹布;中档有自织绸、淡士林布、花洋纱等;高档有纺绸、香云纱等。

解放后,男女服装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具有时代特征。50年代流行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下穿西装裤。长衫、旗袍及老式折腰裤逐步淘汰。“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草绿色军装,男女青年以一身绿军装为荣。70年代化纤织物出现,市上流行“的确凉”衬衫、“涤卡”中山装,颇合时尚。80年代,男女服装款式新颖别致,颜色多种多样,西装、风衣、茄克衫、羽绒衫、羊毛衫风靡城乡,男士们还有羊毛绒衬衫、金属绵衬衫、丝绵衬衫等等不一而足;女士们可以穿上各式各样的花裙,有高雅端庄的丝绒连衣裙,有绚丽多姿的印花绸连衣裙,有体现健美的皮短裙,有别具风韵的一步裙等等。90年代后,年轻人更是追求高档名牌:名牌西服、鞋类先在少数较富裕的青年中流行,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扩大。

三、发型

清代以前,男子12岁左右开始蓄发,梳成总角,16岁始冠,20岁行冠礼,女子将嫁簪冠。清代,男的满月剃头戴帽,留枕骨下少许头发,称“米囤”,三四岁去“米囤”,始留辫发,前半头剃光,后半头蓄发编辫子,拖在背上。女子三四岁留发辫,至14岁左右将发辫子盘在头后。太平天国时,废辫留长发。

民国时期,成年男子发型主要有平头、圆顶和三七分梳式。男孩多为蓬头、瓦爿头、光头。有的人家祈望男孩好养活,在头顶中央留一撮长发,四周剃光。女孩留齐耳短发或梳辫子,有扫帚辫、铰链辫、羊角辫等。青年女子一般留短发,中老年妇女蓄长发盘在脑后,称:“脖绞”,也有少数妇女梳“横爱司头”和烫发。

解放初期,男女发型变化不大,唯妇女中梳“脖绞头”渐少。青年女子喜梳双条铰链辫子,拖在背后。“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一律短发。80年代后,青年妇女留长发、烫发盛行,发型种类较多。也有少数男青年留长发或烫发。

四、首饰

民国期间,妇女用的首饰主要有戒指、耳环、发簪、头钗、手镯等,有金有银。男子有金戒指。婴孩佩带银质手镯、脚镯、项圈、百锁、生肖片等,意在压邪、好养活。解放后,佩带首饰渐少。“文化大革命”中绝迹。80年代后又逐渐流行,妇女用的首饰有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金手链等。男的有金戒指、颈链等。近年来,花色品种越来越多,有少数人戴宝石戒、钻石戒、白金戒;也有的人佩带各式玉器。

五、家具

解放前,富裕人家有红木、黄榉家具。一般人家使用杉木、松木家具。家具品种有雕花床、八仙桌、六人桌、麻将台、条桌、茶几、大橱、木柜、木箱、靠背椅、长凳、骨牌凳、春凳、藤躺椅等。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家具品种、式样无多大变化。70年代起,新婚必备成套家具,主要有枷门床、三联橱、五斗橱、写字台、百灵台、食品橱、床头柜、梳妆台等。款式有:苏式、沪式、捷克式等。80年代中期流行组合式家具,配置沙发、沙发床、钢折椅等。90年代,开始出现红木、仿红木、黄榉、大理石镶嵌家具等。

六、家用电器

80年代开始,家用电器陆续进入家庭。80年代初有:半导体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电吹风、电熨斗、电热杯;80年代中期有:电风扇、电饭锅、换气扇、洗衣机、录音机、电热毯、彩色电视机等;80年代后期有:电暖器、排烟机、电冰箱、放像机;90年代以来有热水器、吸尘器、微波炉、空调机、VCD影碟机、音响设备、卡拉OK、电脑等。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已经离不开家用电器了,消暑、御寒、烧饭、煮菜、洗衣、沐浴、冷冻、贮藏、消遣、娱乐等等,无一离得开家用电器。家用电器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要用具,也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

七、交通工具

行路,也是生活习俗中的主要内容之一,70年代以前,人们行路主要靠步行和乘船。南麻境内,在80年代初开始出现自行车,之后逐渐增多,5年普及;80年代后期,出现摩托车;进入90年代,摩托车在青年群中基本普及,同时,出现适合中老年人骑的轻便三轮车,以及适合妇女骑的女式踏板车,在少数个体老板中还出现了私人小轿车。至90年代中期,在南麻马路上,只见青年人骑摩托车、中年人骑自行车、老年人骑三轮车、妇女骑踏板车,以及川流不息的公私小轿车,以车代步习以为常,步行之人逐渐减少。

八、住房

解放前,农村中本地人的住房多数是砖木结构的平房,一式是硬山头“两落水”,少数人家是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外地来的移民,一般都住泥墙草棚。集镇居民一般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少数富裕人家住深宅大院、石库门、封火墙;沿街的商店房屋,一般都是前店后住房,用“排门板”启关。

50年代初,土改中没收地主部分房屋,安排给农民和居民居住。70年代,有少数人家将平房翻旧为新。80年代起,农村建造楼房成风,钢筋水泥成为主要建筑材料。民间口传:“70年代翻瓦房,80年代造楼房”。新建的楼房有二层的,也有三层的,有阳台,底层有宽敞的堂屋、厨房、杂作间等,楼上作卧室及卫生间。有的人家还圈砌围墙。90年代,出现别墅。镇区居民新村的房屋结构,为水、电、卫生设施合理配套的单元式住宅。一个单元建筑面积70100平方米,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卫厨配套。有的装修豪华,铺地有地砖、地毯、大理石、企口地板;墙壁有墙纸、喷塑、壁毯、护墙板;上面有各式吊顶及各种灯具;配有浮雕的门、铝合金的窗、丝绒的窗帘等等。

农民造屋建房,自古以来,有一定的习俗,要办上梁、作脊、进屋三次酒席,亲朋好友都送礼祝贺。

上梁,新造房屋架正梁时,称上梁。上梁那天,较为隆重,要办酒席,称上梁酒。酒席丰盛,与结婚相仿。上梁要选黄道吉日和吉时。上梁结束后,酒席开始,入席的有建筑工人、相帮者、亲戚、朋友及邻居。上梁那天,亲戚朋友都来送礼。朋友和一般亲戚送蹄膀1只或1对,还有包子或糕团、粽子、面条等;至亲送爆竹、百响;新亲送蚊帐、红绸红布(用于包梁,用顺治铜钱钉在正梁上)等。正梁架好,爆竹齐鸣,抛上梁包子及糕团,取吉利高升之意。8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送礼的范围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至亲要送肉猪半只或1只,酒几箱;有的送床上用品,有被面、被套、床单、蚊帐;有的送全套或部份卫生设备;有的送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排烟机、灯具等家用电器;有的送桌、椅、橱、沙发等家具。

作脊,建房作屋脊时也要办酒席,主要请建筑工人和相帮的人参加。作屋脊是除粉饰外的最后一道工序,算建房基本结束,故请建筑工人高高兴兴吃一餐。

进屋,新屋落成、装修完毕,准备搬入新居时,称进屋。此日也要办酒席,称进屋酒。至亲好友仍要赠送礼物或红包,入席者除亲朋外,还有相帮搬家的人。

九、婚姻

旧时,南麻境内主要是包办买卖封建婚姻,从议亲、相亲、定亲到成亲,完全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八字相配,以及身价财礼。有娶亲、入赘、童养媳等形式。男子可以纳妾,寡妇不准再嫁。婚俗礼节繁多:定亲,即订婚,男方要向女方行盘,分小盘、大盘或一落盘。行盘那天由媒人将喜贴送到女家,喜贴包括各种礼金,有:彩礼、月老(给媒人)、太上(给女方祖父母)、堂上(给女方父母)、叔礼(给女方叔伯)、舅礼(给女方舅父)、抱舅(给女方兄弟)等。并提出结婚日期。女方拆看喜贴,表示是否满意,不满意可以来回几次,到满意为止。娶亲,即结婚。婚日那天,男方要请好花轿、彩船,准备迎亲,随船同行的有新郎、媒人、好友、亲戚等一行10多人,此外,还有帐房1人、掌迎盘1人(盘内放有喜贴分报门贴、内六礼、外六礼等)、提红灯1人。喜贴送到女家后,由女家拆看,可以讨价还价,直到女家满意为止。新郎、花轿进入女家,乐人(吹鼓手)奏乐、放爆竹,男家带去蚕花竹1支送给女家。新郎要向空轿子跪拜。新郎到女家不开口,认为开了口对女家不利。新郎由小弟兄陪着在女家吃甜茶、糕点、糖果、蜜饯,称“吃茶水”,新郎传给别人吃茶水,称“飞茶水”。新娘上轿由兄或弟背着上轿,称“抱舅”,为了女家的泥不带到男家去。新郎要另乘“报船”,提前回家以作准备,待迎亲船一到,男家就锣鼓喧天、爆竹齐鸣。新娘由妯娌或姑娘请上岸(或请出轿),新娘走出轿门由伴娘(也称:喜娘、妆花娘)搀着走“步步高”(用木梯铺在地上)。新娘由小姐妹和男家亲朋中的女青年陪着吃茶水。接着举行婚礼,俗称:“拜堂”,新郎新娘由男女宾相搀扶,由司仪“喝礼”,主要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交拜。然后再拜“家堂”(男家祖宗)。新娘由婆母领着向长辈见礼,明确称呼,称为“开金口”。新娘相见男家平辈并送枣子,称“结缘枣子”。酒席开始,要鸣爆竹、奏乐,富裕人家还要请“堂名”唱戏。酒席结束,新郎新娘送入洞房,新郎在前用红头绳牵着新娘,有两个小弟兄各拿1支龙凤花烛与新郎背靠背,不让新郎入房,拖拖拉拉半小时左右才进新房,乐人在后边吹边走,称:“迎花烛”。当天下午新娘的兄或弟到男家,称:“望朝”,带去望朝包(红纸做成三角形包,内放枣子、饼干等)、望朝糕等礼物。晚上闹新房,有旋“花果米囤”,新郎抱着新娘转三圈,意思是:先开花后结果,米囤越来越大;有新郎新娘口对口吃枣子、粒糖等,直到尽欢而散。翌日,新娘回娘家,称“回门”,回门时,新郎新娘双双乘船而去,上岸后,新娘在前领路,新郎在后相随。回门结束,当日返回男家。

童养媳并亲。童养媳成人后,由公婆选定日子与未婚夫成亲,称“童养媳并亲”。婚礼除迎亲仪式不用外,其他婚礼同样进行。

入赘,俗称:“招女婿”,即男方到女家成亲落户。婚礼除迎娶简单一些外,其他相同。入赘有两种:一种是入赘女家后,不再继承男家财产;另一种称:“两头挂幡”,双方家庭的财产都有继承权。采取何种方式,事前由双方商定。

民国时期,沿用旧时习俗,少数较进步的青年,对封建包办婚姻不满。南麻境内曾发生过女青年不满包办婚姻而采取逃婚的办法以示对抗。

1951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不准收养童养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允许寡妇再嫁。有些人家虽仍有媒人介绍,但从相亲到恋爱,从订婚到完婚,基本由男女双方自己决定。婚俗礼节较以前简化,不再相信年庚八字,也不举行拜堂礼仪。男女青年结婚,男方一般送些财物。结婚日用民船、挂机船娶亲。进入80年代,逐步流行男方馈送女方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链等首饰,还有自行车、摩托车等物。开始讲究排场,娶亲用车队。

十、小孩“拜太”

小孩出生后,自三朝至16周岁,要“拜太”4次,意即保佑小孩太太平平、长大成人、长命百岁。

“三朝太”。小孩出生第三天,称“三朝”,要拜三朝太,至亲及左邻右舍都要吃“三朝面”。

“满月太”。小孩出生一个月为满月,要拜满月太,较为隆重,小孩要剃满月头,要办满月酒,小孩的舅父家要送帽子,称“满月帽”。

“周岁太”。小孩满一周岁,要拜周岁太,对至亲也要办酒席。

“满周太”。小孩长到16岁为满周,要拜满周太,要祭神,祭台上放纸神像二张,一张是太君娘娘像,一张是寿星像。意为:太君娘娘已保佑小孩到16岁,以后有寿星保佑孩子长寿,对至亲也要办酒席。

十一、丧葬

民国年间,丧礼繁复。人死后小辈为其擦身,穿寿衣后安放在门板上,头南脚北停放中堂,脚后油灯一盏,昼夜不熄,称长明灯。丧期,一般人家为三朝丧,富贵人家为五朝丧,丧期长短丧礼厚薄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家贫薄棺速葬,家富厚棺迟葬。办丧事,首先到亲友家报丧,到寺庙里批书,为死者“开路条”,在寺庙里上疏簿,填写死者名字(即入谱);亲友闻噩耗,前往吊唁,至亲和死者家庭请僧尼或道士拜忏做道场。富贵人家做道场较为隆重,僧人身披袈裟、敲打法器、口念真经、高置灯塔;小辈要身穿孝服守灵,亲朋好友吊唁时向死者跪拜,小辈要回拜,吊唁者到达时,死者媳妇或女儿等小辈要向死者哭丧(从死时起到丧事结束前女小辈常要哭丧);入殓。一般人家死者停放三天就入棺出殡;富贵人家分小殓大殓,死者停放门上12天入棺为小殓,再出殡为大殓,入殓时要有乐人吹哀乐;出殡,子女披麻戴孝,女儿在前面哭,称领路,一人在前面撒买路纸,送殡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女者边走边哭,送丧人越多,认为越有福气,将棺木抬到墓地入葬。入葬有地上葬、地下葬二种,地上葬停棺地面,垫高,用砖瓦砌成小屋,将棺木围盖住,贫苦人家则用稻草蒙盖住;地下葬挖穴砌坑下棺,堆土成坟;丧期办酒席,菜肴以素食为主,豆腐是必备菜肴,俗称:“吃豆腐饭”,传说:“吃了老人豆腐会健康长寿”。“神回”:从死亡这天算起,9天或18天为神回日,神回日是由道士测定的,是日,要请和尚念经,道士接眚(即告知亡灵你已死了),女儿用粽子、馄饨、团子祭祀死者,桌上放纸灵位,小辈焚烧纸床和锡箔,同时将纸灵位焚化,另备木灵位放入座庭(用纸或木制的小屋);对至亲还要办酒席,菜肴以荤为主。“过七”:死后49天为断七,逢七小祭,五七大祭,请和尚念经,女儿烧莲船等,七七四十九天为断七之日,举行一定仪式。“周年”,死后一年为周年,一般人家只用酒菜、纸箔祭祀,富裕人家还要请和尚念经;死后三年内,每年清明、七月半、冬至节都要祭祀死者,已出嫁的女儿也要回娘家祭祀,其他至亲则仅在清明节前去祭祀。“除灵”,一般死后两年半左右,举行除灵仪式,俗称:“除台子”,是日,要请僧人做道场、办酒席,然后焚化座庭和灵位,死者名字记入宗亲牌位放入“家堂”(木制小屋置放在正屋梁上,原来家家都有,“文革”中全部焚毁);家堂内死者的名字,只保存到6代。

解放后,丧事简化,1968年,平望火化场开炉化尸,火葬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一般停尸3天,举行亲友吊唁等仪式后,送火葬场火化;也有直接从医院太平间将死者送往火葬场。丧葬仪式主要是举行告别仪式或开追悼会,亲友送花圈、挽幛、挽联等,仪式后举办酒席。骨灰盒放在用水泥做成的框内,埋入土中;近年来,放在用砖头、水泥砌成坟内,竖立墓碑,少数骨灰盒安葬在苏州等地公墓。

十二、“邻里茶馆”

南麻农村,“邻里茶馆”的习俗由来已久,是一种邻里之间自然形成的生活习俗,也是农村老年妇女不可或缺的生活乐趣。旧时,活动的规模较小,仅限于几个老年妇女,自己拿了一杯茶走到一起谈天说地,热闹一番。改革开放以来,欣逢盛世,农村经济条件好转,“邻里茶馆”之风更盛:一是队伍越来越大,由老年妇女扩大到中年妇女,甚至青年妇女;二是时间越来越频,由几天一聚到隔天一聚,甚至天天相聚;三是档次越来越高,所用茶叶由几角一斤到几元一斤,甚至几十元上百元一斤,大有向上竞争之势;而且,品茶时还要加入各种作料,有芝麻、熏豆、胡罗卜干、黑豆腐干,甚至还有话梅等各种蜜饯。

“邻里茶馆”,一般都以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小地名为单位,有的七、八户,有的十几户,各家轮流开“茶馆”。如今,经济条件好了,都非常好客,茶叶及各种作料均由东道主负责筹备。

“邻里茶馆”是农村中老年妇女业余时间的活动场所,也是邻里之间互相交往的一种方式,通过活动,可以相互加深了解,沟通心灵,增进友谊,有益邻里和睦相处。

十三、生日、寿诞

生日与寿诞的区别,在于年龄,一般50岁以下称“做生日”;50岁以上称“做寿”。

做生日,旧时,一般人家都食用面条,称“长寿面”,以取长寿之意;富裕人家还要办酒席宴请。解放后,一度淡化。80年代后,过生日逐渐恢复,幼儿过生日之风较盛,青年亦效尤此习,朋辈相聚共餐,在大蛋糕上插燃彩烛,吹灭后分而食之。90年代后,幼儿和青少年过生日,长辈、好友、同事或同学还加送生日贺卡,有的还在电视台上点播歌曲,助兴增乐。

做寿,旧时,此俗仅限于小康以上人家,做寿者都在50岁以上;有的逢十庆寿;60岁庆大寿。小辈和亲友各赠寿面、寿桃等。做寿之日,小辈还须向寿者拜寿,寿者发给小辈“拜寿钱”,还要燃放爆竹、鞭炮,设宴招待来宾,吃寿面,还向邻里分送寿面。解放后,此俗渐废。80年代后,此俗又逐渐恢复,形式各不相同,寿礼丰富多彩,有的送大蛋糕,有的送蹄子,也有的送寿面、寿桃等。

十四、担汤

出嫁的女儿怀孕后、产期前,由娘家选定月份(有258月不担汤之说,其他月份皆宜),去女儿家担汤,担汤必备的物品有火腿、鸡蛋、食糖、胡桃、荔枝、桂园、粽子及婴儿用的衣裤、抱裙、白银首饰等。女儿受礼后,把粽子分送亲友,收到4只粽子的至亲好友也要“担汤”,收到2只粽子的不须担汤。粽子称“催生粽”。有的在婴儿出生后方去担汤,称“担熟汤”。

十五、探病

探病,俗称“望讯”。亲友之间有人患病,必须前往探病,这既是礼节也是习俗,探病者必须携带水果、营养品等礼物;并必须在上午前往,不可在下午探病,这已约定成俗。探病者要至病人床前,询问病情,要以好言安慰,并祝病者早日康复,使病者心情得到宽慰,以利病体早愈。探病习俗,由来已久,近年来,探病者的队伍除亲朋好友以外扩大到单位领导、工会领导等。

十六、乔迁

乔迁,俗称“搬家”、“搬场”。亲友搬家,要送贺礼,包括蹄子、包子、糕以及红包。80年代以后,贺礼更丰,有的送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主人以大摆筵席答谢;要鸣放爆竹、鞭炮;并向新居四邻分送糕团。

十七、过房

过房,又称寄名。为了出生的孩子容易扶养、身体健康、保佑长命,择关系较好的同辈夫妇,双方商定将孩子过房给对方为寄子(女),择吉日举行礼仪,旧俗点烛焚香“斋星官”向寄父母叩头,由寄父母办酒席,馈赠寄子(女)衣服、银手镯、项圈、百锁等物及红包,以后两家往来,逢年寄父母要给寄子(女)送年夜饭,连送三年;自此,双方有婚丧喜庆都要往来,关系保持长的,直至寄儿女婚嫁,寄父母还要送礼,条件好的,礼物亦很丰盛。寄父母逝世,寄儿女应视同亲生父母礼节戴孝守灵。但也有不少由于户口迁移、经济盛衰等原因而关系中断的,俗语云:“过房亲、三年亲、过了三年冷清清”。在旧社会,有的为了趋炎附势,有的为了寻找靠山而攀干亲的;还有迷信的人将孩子过房给关圣帝君、观音大士等,祈求神佛庇护。

十八、过继

过继是中年夫妻没有亲生子女,为了“延续香烟”采取的措施,一般在白族中商议,在亲弟兄中定一孩子为继子。继子有上门、不上门两种:上门继子,在继父母处扶养长大,继子的一切开支由继父母负担,继父母年老后,继子有赡养的义务及继承遗产的权利;不上门继子,仍在亲生父母处生活,一切开支由亲生父母负担,也有继父母补贴部分的,继父母年老后,继子也负有赡养义务及继承遗产的权利。如果二弟兄或三弟兄中只有一家生有儿子,通过协商,这个男孩亦可为另二家的嗣子,兼祧二家或三家的“香烟”,俗称“二房合一子”或“三房合一子”,权利、义务同上。另有一种表亲过继,如舅父母、姑父母等近亲无子女的,又无嫡堂侄子作继子的,就将外甥或内侄作这继子,这种继子大多上门在继父母处长大,其权利、义务亦相同。

十九、领养

领养儿女不同于过继,大多是领养外姓孩子。夫妻婚后数年未育,亲戚中亦无条件可过继,则设法领养,旧时,可到育婴堂领养;现时,央亲朋向多子女户协商领养。领养的子女须改姓养父之姓,一般都视同已出,长大后,男者娶亲、女者招婿,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烟”,同样有赡养老人之义务,继承遗产之权利。现时领养子女,必须至有关部门办理领养手续,以示合法。

 

第四节 庙  会

 

民国期间,南麻境内各种庙会较多,均是以祭祀菩萨为由,由当地名流、富家发起举办庙会。较普遍的有青苗会,较隆重的有花圣堂庙会。

一、青苗会

民国时期,农村每年夏天,耘苗结束,正处农闲阶段,以自然村为单位集资举办青苗会,南麻境内约有几十个村举办。是日清晨,抬来附近庙内的菩萨,绕村一周,然后停放在场上,请来“堂名”唱戏一天。一班堂名8人,搭阳台,奏京剧乐曲,唱京剧折子戏,边奏乐,边唱戏,堂名来自嘉兴、盛泽、桃源。当日全村会餐12顿,有11人或全家人参加会餐,各村不一。有的青年人抬了菩萨赛跑,比谁跑得快,称“抢轿”;有的听唱戏,男女老少热闹一天。传说:“办青苗会、请菩萨,是保佑田稻丰收”。解放后,此习俗已废。

二、花圣堂庙会

民国时期,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日,中旺港、花圣堂祭祀花圣菩萨出会一天。会前有当地名流和富家挨户摊派资金。各自然村准备节目。会日上午出会,称“行香”,在周围几只圩头上抬了菩萨绕一周,出会队伍有臂香队(臂上用铜钩扎住皮肤,挂一只较大的香炉)、拜香队(由8个少年组成,身穿彩服,手拿拜香凳,一唱一拜)、乐队(也由8人组成,有胡琴、笛、笙、唢呐等乐器,边走边奏乐,乐曲有梅花三六和拜香调)、锣鼓队,还有扮戏文、荡湖船、渔夫捉蚌、打莲湘等。下午在花圣堂广场上看草台戏,届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摊贩林立,有海棠糕、梅花饺、臭豆腐干、凉粉、水豆腐花、丝粉汤、甜酒酿等小吃;有甘蔗、荸荠等水果摊;还有打拳头卖膏药、大洋片、西洋镜、捏作佛、吹大糖、套泥菩萨、小热昏卖梨膏糖等。吃的看的花样繁多。解放后,此习俗已废止。

 

第五节 新风尚

 

一、婚姻自主、婚事新办

195110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不准收养童养媳、不准包办婚姻;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婚事新办;允许寡妇再嫁。为倡导简办婚事,一些干部结婚带头移风易俗,不置嫁妆、不置成套家具,只是拆铺并床。70年代以后,一些群团组织为结婚的青年男女举办集体婚礼;也有的青年男女举行旅行结婚,节省大笔开支。

二、学雷锋做好事

1963年,南麻人民响应毛主席号召,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出现了敬老爱幼、帮困扶贫、义务劳动、拾金不昧等新风尚。此后,雷锋精神时起时伏。但在人民心中永远向往雷锋精神,至今不忘。

1989年,桥北村9组农民王金法家中失火,烧毁平屋一间,村干部杨新荣、蔡水英等人发起募捐活动,得款5000余元,重建房屋1间,解决了住房困难。

1994年桥南村3组农民周菊明夫妇两人开运输船外出,船至浙江东迁附近不幸沉没,夫妻二人双双落水丧生,噩耗传来,家中只有76岁老母和两个年幼小孩,全家万分悲痛、束手无策。幸干部、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该组周金伦挺身而出,主动与村支部、村委会商议,为了料理丧事和拯救老小两代人度过难关,由周金伦牵头帮助料理丧事,并发动募捐。全村农民及镇属单位、中学、小学等群众、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得捐款24200元。丧事费用均由自族和亲戚负担。下一年为了解决一老二小的住房困难,用捐款建造楼房三间。全组群众自愿义务为建房做小工。平时还得到镇政府、村委会的照顾。两个儿子在校读书,每年学费全免。目前二个孩子都已成人,长子已进厂工作,生活已能基本自给。

中心小学近年来开展学雷锋、学赖宁的双学活动,由校领导、工会、团支部、少先队抽人组成宣讲队,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农村小学宣讲雷锋、赖宁的英雄模范事迹。开展敬老爱幼、送温暖活动:共青团员与退休教师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退休教师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组织师生到敬老院帮助搞清洁卫生、演出文艺节目、送慰问品已连续10年;组织师生探望中旺村百岁老人陈引娜,去陈家送慰问品和演出文艺节目;中心小学还开展关心身边的希望工程活动,有27位教师与27名贫困学生结成对子,负责到学生小学毕业为止,每位教师每年支付赞助金400元。

三、五好家庭、新风户

1980年,南麻公社妇女联合会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创建和评比五好家庭活动,五好内容为: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好;学习、工作、劳动好;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好;移风易俗、文明生活习惯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通过评比活动,五好家庭大量涌现。如中旺村2组五好家庭陈兰珍家,陈的老母年逾百岁,虽有病卧床60年,如今仍能健在,是陈兰珍孝敬老人、精心服侍的结果。陈的一家五代同堂,敬老爱幼、和睦相处,在当地传为佳话。俗话说:“久病无孝子”,而陈兰珍服侍病母60年,从无一句怨言。1995年止,全镇共有631户五好家庭受到表彰,其中:受苏州市表彰1户、受吴江市表彰35户、受本镇表彰595户。

1990年,根据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部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创建新风户活动,1995年止,全镇评出新风户4326户,占总户数的7851%

农村“新风户”标准:(1)无抛荒田、自觉完成合同定购任务;(2)无超计划生育,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3)无擅自扩大宅基地,自觉执行《土地法》;(4)无逃避服兵役,自觉执行《兵役法》;(5)无赌博和违法犯罪行为,自觉遵纪守法;(6)无迷信活动,自觉抵制不良倾向;(7)无虐待遗弃老人、夫妻打架、邻里纠纷和非正常死亡,自觉珍惜幸福生活;(8)无在恋爱、婚姻上的不道德行为,自觉执行社会公德和执行《婚姻法》;(9)无流生现象,自觉教育好子女;(10)无不卫生习惯和脏乱差现象,自觉搞好个人卫生和家庭环境卫生。

街道“新风户”标准:(1)自觉遵纪守法,无赌博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2)自觉遵守《兵役法》;(3)自觉提倡科学文明,无“算命”、“做道场”、“神汉”、“巫婆”等封建迷信活动;(4)自觉搞好家庭和邻里团结,无大吵大闹及打架、斗殴等行为;(5)自觉尊老、敬老、赡养老人,无虐待老人和侵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6)自觉执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教育子女好,无怂恿和包庇子女违法犯罪和中途退学现象;(7)自觉执行《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无未婚先孕和计划外生育;(8)自觉做好安全防范、防火、防盗工作,无重大事故和非正常死亡;(9)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城镇管理法规,无违章占地、乱搭建和破坏绿化、损坏各种公共设施;(10)自觉搞好室内外清洁卫生,积极做好除“四害”工作,无乱扔乱倒垃圾、鸡鸭散养、马桶下河、公共场所乱堆乱放等现象。

四、“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80年代初,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其内容为: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全乡以党校、文化中心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举办各种培训班,教育共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青年积极分子要做“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带头人。以自卫反击战中老山英雄事迹报告,辽宁省曲啸的演讲录像为教材,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理想、纪律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村、各单位还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供销社、商业公司等单位,召开职工大会、举办青工培训班,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为内容,进行文明经商、礼貌待客和职业道德教育,修订服务公约,执行便民措施,要求职工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为顾客服务。银行、信用社、南洋商场职工佩带服务证,便于群众监督。中学、中心小学教育学生做好人好事,组织师生上街搞卫生等。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